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年一度的唐朝高考告訴你,高富帥都是浮雲,學霸才是王道

一年一度的唐朝高考告訴你,高富帥都是浮雲,學霸才是王道

一年一度的高考來了,小編也蹭個高考的熱度,說說唐朝的考試。說到考試無非三方面:考生生源,考試科目,錄取率。換言之,誰在考,考些啥,考多少。

唐朝還是從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的過渡時期,門閥思想很嚴重,所以並不是人人都能考,起碼三種人不能考,一種是工商之子,一種是罪犯之子,還有一種,上門女婿。小編在這裡很遺憾的告訴大家,千古第一大詩人李白同學三樣全佔了。祖上犯過罪,父親做生意,他是上門女婿。不得不佩服真是抓彩票的一把好手。這三種人在當時叫做賤民,國有四民,士農工商。前兩種叫做良民,能考,後兩種不能考。

考試之前是學習。你得有學籍檔案啊。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學館是有官方背景的學校,也就是公立學校,你只要是在校學生,學校就會給你出身份證明。但如果你家窮念不起書自學成才咋整,鑿壁借光難道就沒有出路了嗎,不是的,封建社會,野無遺賢,你可以在考試之前去當地政府面試,人家一考你,行,有點學問,也會給你發一個身份證明,讓你參加考試。

考試的科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有時候皇帝還會自己親自出考試題,叫做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比如李白這種參加不了普通考試的,可以參加皇帝的特考。

這些考試就數秀才含金量最高,其次是明經。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為及第。凡明經,先帖文,然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亦為四等。

看到沒,主要考你治國入世的本領,不是考你死記硬背的能力。國家選拔的是人才,不是小霸王點讀機。文章寫的好還不夠,還得面試,看看你口才行不行。明經和秀才考中是可以當官的,其他科目考中,不完全包分配,比如明算,國家要幾個用不了這麼多,你可以去社會上給李白老爸打工。明字,實在寫得好國家要幾個抄抄寫寫,沒錄取的你可以當孔乙己,給丁舉人打工。總之,學以致用,有文化就比沒文化強。

到了後來,所有的考試都不值錢了,大家一窩蜂考進士。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人亦最為盛焉。為何進士能夠後來者居上?原來考中進士的人有個特點,你看他寫的文章,個個貌似吹牛逼,浮華不切實際,可是一旦投入具體工作,卻能臨事設施,奮其事業,隱然為國之名臣。換言之,進士的老大地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最早考進士的先輩們干出來的。皇帝一看考中進士的都是人才,能辦實事,而考秀才和明經的全是一幫書獃子,於是就把權重放在進士身上了。

唐朝考試一年一考,每年秋天到京城集合,報名,跑關係,這時候的京城最為繁華,所有歌亭瓦肆客流如雲。富裕的學生左擁右抱大肆虐狗,不過窮學生並不眼紅,出水才見兩腿泥,是英雄還是狗熊明年春天的考場上見分曉,高富帥不是學霸狗屎不如。第二年春天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放榜之後全城轟動,正好趕上看牡丹的好時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唐的科舉考試一年也就錄取十幾個,錄取之後一般都分配到基層干縣尉,幹得好提拔重用。也有直接留在中央各部委的,不過也是七八品小官,需要慢慢往上發展。而考中之後,學過的知識就可以徹底忘掉了。當時人稱「敲門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一位寧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一首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充盈天地之間
李白怎麼死的?不是病死也不是淹死,死前曾遭遇這一殘忍折磨
北宋一宰相生病不朝,皇后卻心下忐忑寢食難安,這是為什麼?
明明知道偷竊自己收藏的人是哪個,李清照為什麼不敢追究?
瓦崗山上的祁同偉,與單雄信連襟,為榮華富貴活活逼死原配夫人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