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俞正強:如何把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

俞正強:如何把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

干所有事情,都要先明白我要幹什麼,上課亦是如此。在我們走進課堂前,要先明白我們去幹什麼,既所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向。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平,即是教學活動所支付時間的價值所在。

但現在的問題是,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一講到教學目標,便一臉困惑,不知所措,然後一頭鑽進課堂開始教書。這種尷尬現狀,真的應該重視起來。以此寫下這篇文章,發表一點個人想法,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梳理:關於教學目標的經歷

我是1986年參加工作,即教小學數學。當時的教學目標稱為"雙基",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因為那時候年少,我在寫教案時,發現自己老是分不清哪些算基本知識,哪些算基本技能。後來有一位老教師告訴我,知道的是知識,做到的是技能。比如:"末位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知道了是知識,用這個知識做正確了,就形成技能了。所以,在我的概念中,技能算是能力了。

後來,我慢慢體悟到,基本知識可以用"知道"、"了解"、"理解"這些詞來描述,基本技能可以用"會"、"熟練掌握"這些詞來描述。目標明確了,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讓學生們很有意思的知道,如何讓學生們很有趣味的來熟練。

有意思與有趣味,是取決於教師用什麼材料,按什麼序來展開的。於是,教案就寫好了,上課也就有了藍本,便一直這樣上課了。

到了2000年左右,新課程改革了。聽專家介紹,"雙基"教學目標是不對的。"雙基"落實了,只是高分,卻"低能"了。如何改變"高分低能"的局面?要改革。改革的顯著之處在於要將"雙基目標"改為"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表述為: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情感價值。

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當時有個著名的"冰山模型":知識技能是顯性知識,思想方法、情感價值是隱性知識。只有顯性知識而沒有隱性知識,教學是不能持續發展的。

於是,我努力的將自己的教學目標調整為"三維目標"。可是,從此我發現寫教案的時候,我已經不會寫教學目標了。因為我發現每節課都有特定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卻很難區分出每節課的思想方法。當思想方法成為教學目標的時候,發現上節課也這樣,下節課也這樣。更痛苦的是情感價值觀,實在不知道這節課的情感價值觀與上節課有何不同。

教學目標的把握變得如此困難,我個人一直認為是自己水平低,於是去看了很多書,實在不行,就抄教學用書上的教學目標。抄多了,發現教案上的教學目標的表述其實也是十分混亂的。例子就不舉了。

就這樣迷茫了,於迷茫中努力的教學。

到2010年光景,好像又修改了,三維目標還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在一線的數學老師,很認真地接受新的"四基目標",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經驗、基本思考。

讓我抓狂的是基本經驗,幸好許多雜誌上也隨之有了一些關於基本經驗的論述,這裡也不引用了。我不是理論專家,我是一個一線的小學教師,我需要的是課堂落實。

我把我的困惑問邊上的老師們,他們都笑了。說難怪你頭上不長毛了,我們都是比賽時候想一想。不過,如果真比賽了,也不用我們想,你們這些專家會幫我們想好的。

老師們看我一臉困惑的樣子,告訴我:教書啊,別想那麼多,考得起分數就好了。

2016年,我在一個全國小學數學研討活動中上了一堂複習課,課上好了,大會安排了專門的研討時間。因為從2016年開始,"四基目標"好像又不大重要了,代之以"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因此,討論環節中,有位專家問我:"你這節課中,培養了哪些核心素養?"

我當時就被問蒙了,哪些核心素養是我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達成的水平如何?儘管課上成功了,大家也認為上得挺成功的,但面對這個問題,我真的不知從何說起。二、困惑:我們在幹什麼?

我以一位小學數學老師的經歷,體驗到教學目標是如此重要,可教學目標之於我們卻如此迷茫。在此過程中,我們卻從未停止過數學教學。那麼,我們的數學教學是清晰的嗎?

一個目標都未能清晰的數學老師,走進數學課堂去教孩子們的數學。那麼,所教的數學是清晰的嗎?

但事實上,老師們是很清晰的。清晰在考什麼教什麼,分數是硬道理。

這種迷惑與清晰,就交織在每一個小學數學老師的心頭。有時會有負罪感,可也沒辦法,於是就會麻木。當這種麻木成為普遍,小學數學教學便成了說一套做一套的"雙層記"了。

雙基目標有問題,這個判斷是成立的。我們需要改革,是必須的。但是,改革必須是能夠操作的。不論三維、四基,核心價值觀都無比正確。但正確若不能操作或不便操作或難以操作,那麼,正確的東西便永遠改變不了不夠正確的現實。

所以,我們在思考存在的問題時,除了思考正確的、理想的之外,更要思考正確的、理想的東西是怎麼可以方便大家操作的。三、思考: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

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無疑是正確的。顯性知識是可看、可觸摸、可測量的,我們把它分為知識與技能。隱性知識是思想、是方法、是經驗、是情感、是價值觀等等,卻是不可看、不能觸摸、不可測量但可感受的存在。是否有獨立於隱性知識的顯性知識?是否有獨立於顯性知識的隱性知識?

我想舉個例子來討論,世界上有種味道叫"甜"。我們能否將"甜"作為一個標的物給我們的學生呢?我們是怎麼樣把"甜"傳遞給孩子們的呢?

顯然,我們可以把白糖、紅糖、蜂蜜、甘蔗等東西給孩子們,孩子們在這些東西中獲得了我們想要給他們的"甜"。

白糖、紅糖、蜂蜜、甘蔗等這些物品,是可看的、可觸摸的、可測量的。可否將這些有形之物視為"顯性知識",這些有形之物所蘊含的味是否可比為"隱性知識",因為它不可觸摸,卻可感受。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

1.沒有甜味的甘蔗就不是甘蔗了。

2.給了甘蔗就給了甜。

3.甜無法獨立於甘蔗等物而給。

若以上認識成立,那麼,有沒有吃了甘蔗卻沒吃到甜呢?我想在人是正常的情況下,要吃了甘蔗而沒吃到甜,那最大可能是"吞吃"了,沒有咀嚼。

因此,若一個人吃了甘蔗而沒有得到甜,我們不要去懷疑甘蔗本身,而應該去改善吃甘蔗的方式,變"吞吃"為"嚼吃"。

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是,當我們給了孩子以"雙基"的時候,發現孩子沒有得到相應的"味"道,我們不要馬上去把"雙基"變成"三基"、"四基",而應該去改善"雙基"給的方式。

第一課時吃白糖,第二課時吃紅糖,第三課時吃蜂蜜,第四課時吃甘蔗,每節課都不一樣,但每節課都得到了"甜"。對人體真正發生滋養的不是白糖、紅糖、蜂蜜、甘蔗,而是那一味"甜",即五味之"甘"。滋養人身的只是"五味"而已。

對這個例子的討論,是否可以給我們一些關於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的感悟呢?四、討論:課程目標與課時目標

在一個相當時間跨度的追求中,目標經常有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之分。著眼於戰略目標,著手於戰術目標。一個戰略目標可能分解為若干個戰術目標,戰略目標統攝各個戰術目標,各個戰術目標服務於戰略目標。

學生的成長自然是一個有相當時間跨度的追求。

我們可否這樣認為:

就學生成長的整體而言,我們要完成對他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是一個戰略目標,我們可稱為學校的教育目標。

就學生的數學學習而言,我們要完成對他們的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這個目標相對於前一目標而言,是一個戰術目標。而相對於後一個目標而言,則可稱為是戰略目標。我們可稱為數學的課程目標。

數學學習是由一節課一節課來完成的,每一節課都有具體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因此,"雙基"是數學課程的課時目標。

若這樣的認識成立,那麼關於教學目標的困惑是否可以得以清晰。老師們在備課時是否可以理直氣壯地去思考"雙基"的落實?五、探討:隱性知識如何達成?

一線老師們需要認識,但更需要操作方法,即我怎樣做?

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原本是一體的,如同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所說:割一磅沒有血的肉。只要肉割了,血便一定蘊於其中。如同吃了甘蔗,甜一定寓於其中,這是常態。

我們要做的事是別讓"吞吃"發生。不讓"吞吃"發生,就要讓大家知道,正常的吃該怎麼吃,正常的吃有什麼好處,而不是只管吃了多少甘蔗。

顯性知識是可以通過讀、背來記住的。

隱性知識是需要通過經歷體驗而獲得的。

若顯性知識只以讀、背方式獲得,即等同於"吞吃"。若顯性知識通過經歷的體驗來獲得,即是我們說的"嚼吃",有甜味,或者說有數學味。那個可感的數學"味"即是我們說的隱性知識。

我們以《厘米的認識》為例:即於隱性知識的體驗中完成對顯性知識的學習。

材料:填空(讓張三和李四站到前面)討論:這麼多不同的說法,你喜歡哪種說法?

厘米的認識就在這份素材的討論中展開了。這個展開的過程蘊含著學生的思考、情感、經驗等等,一切便蘊含其中了。

通常同學們在課時初始,會喜歡半個頭、一把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比"一點點、很多"來的具體、明白,這就有了比較物的理解了。

那麼厘米是什麼呢?通過學習,原來厘米是一個規定的長度。15厘米比半個頭、一把尺更精確,這就有了標準比較物了。

什麼是單位?像這種無法跟小學生講明白的東西,在體驗中完成了他們的理解。而正是這個理解,使得厘米的認識有了厚度。

我們再按照這個思路,將厘米、分米、毫米、千米的認識都作一下整體的說明。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就教學目標而言,三節課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十分相似,完成遷移即可。但從體驗點的角度來看,三節課是完全不同的。三個體驗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關於單位的數學理解。這種數學理解是無法測試的,但會成為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樂趣,會成為孩子們的真正的數學能力。

好了,如果以上想法成立,那麼,我們教學改革的重點不是去研究教學目標表示為幾個基,而是去研究每一節課的體驗點分別在哪裡,如何展開體驗性學習,讓老師們實實在在的展開教學。

相信我們的老師們都會樂意的。《人民教育》2017年第10期

第24屆現代與經典

全國教學觀摩研討會報名中

時間:2017年4月至6月

地點:南京、深圳、寧波、揚州、廈門、青島等。

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班主任、名師工作坊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與經典 的精彩文章:

TAG:現代與經典 |

您可能感興趣

數學課堂教學的反思與重建——讀《數學課堂教學反思》後感
教學實踐:我們學校是如何在教學中使用數據的
初學素描者教學篇
在歐洲,花藝教學系統課程學什麼?
音樂學堂丨二胡教學:二胡學習與使用注意事項
如何改進學校整體的教學
如何開始文化教學-以五禽戲教學為例
清新學生眼妝教學 最美學妹就是你
數學基本思想與教學
新派學者主張的初等計量經濟學教學
一課研究之「低段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圖解5招少林秘技!動態教學,三分鐘學會傳統武學!
數學文化給我的數學教學添磚加瓦
翟欣網路教學學員淺談魏碑學習
老年大學文史教學記
我國跨學科課程滲透在學科教學裡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現狀與對策》 學習心得
教學是大學的「初心」與「使命」
請給大學教學鬆鬆綁
大學老師對教學的態度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