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老機構葯事服務中的安全管理(3)

養老機構葯事服務中的安全管理(3)

謝紅養老研究室

第 40 篇文章

出品 | 謝紅養老研究室(ID:xhresearch

作者 | 謝紅

轉載請聯繫授權

隨著醫養結合服務的深入開展,葯事服務成養老機構服務中的「常態」,「醫+養」為主體形式的康復院、護理院由於其以醫療服務為基礎的服務架構,在人員配置上由於醫務人員的存在,葯事服務不論從服務流程,還是管理制度和方式上均具有依據一般醫療機構進行服務和管理的基本條件,但是「養+醫」模式的養老機構,不論在設施設備,還是人員配置等方面均無法完全依據醫療機構的方式進行葯事服務,有關這一點已經在前述的服務流程中進行強調與說明,本文將從老人服藥特點與常見問題的角度,分析在養老機構中進行用藥安全管理的重點。

一、老年人安全用藥的關鍵點

1

服藥依從性

國外研究結果顯示,老人不遵從醫囑服藥是導致同種疾病反覆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養老機構中協助老人服藥成為最為常見的專業服務。

老人常見的服藥不依從行為主要包括

不依從醫囑,根據自我感覺擅自增減藥物次數或劑量,特別是長期服用藥物

忘記是否服藥,導致藥物加倍服用或沒有服用

自認為「久病成醫」,擅自增加或減少服用非醫囑藥物

相信廣告等不正當信息,替代醫生的醫囑

以前生病留下藥物的擅自服用

造成老人服藥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包括

感官退化,如視力不佳導致無法看清楚藥物包裝或劑量等,或者因為聽力不佳,誤聽服務信息;

認知能力下降或記憶力衰退,導致無法正確管理自我服藥行為

主觀意識過強,根據自己的癥狀自我決定是否持續服藥,如高血壓老人自我感覺良好,就擅自停服降壓藥

對藥物的副作用恐懼和擔心,認為能少吃藥就能減少傷害

不信任醫務人員,認為自己病情不嚴重,沒必要吃那麼多葯

護理干預方法

評估老人自行服藥與管理的能力,包括意識狀態、閱讀能力,記憶力,理解力,同時還需要判斷視力,手部功能、吞咽能力等

評估老人對服藥的態度,判斷是否存在服藥的錯誤認知、服藥中的消極態度和既往服藥的習慣等,以決定老人是否具有服藥依從性

加強藥物知識的教育,需要專業人員共同協調進行,包括但不限於巡診醫生、護士、藥劑師等

對於有服藥依從性問題的老人,養老機構應代替老人管理藥物,按照機構規範給老人發放和協助使用藥物

2

癥狀體征不明顯

老人隨著正常老化導致的身體功能變化,生病時,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如急性感染時,體溫並不一定升高,急性心梗時,並不感覺胸痛,很多老人反而出現呼吸困難或活動能力下降。同樣,當出現藥物副作用或藥物中毒時,往往典型癥狀並不明顯,反而代之以非典型癥狀,包括:

急性混亂

不愛活動

跌倒

失禁

皮膚完整性受損

食欲不振

情緒低落、懶言

體征減輕

頭暈等

護理干預方法

仔細觀察用藥後老人癥狀,注意傾聽老人主訴,當發現老人出現輕微的思維混亂、食欲不振或無原因情緒低落時,應特別留意,必要時需要向醫務人員報告進行檢查。

建立老人服務不良反應的檔案記錄,隨時方便其他護理人員查閱

3

多葯並用與用藥過多

老年人身上往往多種慢病並發,如視力不佳的老年人,伴發關節疼痛,容易造成老人跌倒骨折,骨折恢復期間又容易並發壓力性損傷(壓瘡)、骨質疏鬆、肺炎或足下垂等。多種疾病造成疾病之間交互作用,使病情複雜,治療難度加大,病程延長。老人身體和器官多種疾病並存,使得治療或恢復期常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合作,同時也導致了多種藥物同時使用,藥物之間相互影響。此外,多種疾病並存還容易導致用藥過多,包括:

老人對治療的不同醫生均提到相同的癥狀,導致醫生重複開藥,如反覆說失眠或便秘,結果不同專科醫生均使用了相似或同類型藥物

由於老人在不同時間就診不同專科門診,相似的藥物處方出現在不同時間或地點的藥房,導致藥劑師無法發現,造成重複用藥風險

錯誤用藥的觀念,認為葯是救人的,多多益善

護理干預方法

評估並記錄老人病史和藥物使用情況,詳細詢問老人藥物過敏史、中毒史,以及敏感或副作用強的藥物名稱,並建檔登記

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建議有醫生核方,藥劑師進行審方後,再進行服藥流程,避免重複用藥的發生

沒有內設醫療機構或協議醫療機構的養老院,建議定期與周邊基層社區醫療機構諮詢,複雜或存疑的處方或藥物應及時與藥物發放醫院進行聯繫

嚴密觀察老人服藥的副作用,客觀記錄用藥的副作用情況

嚴格按照醫囑的給葯時間進行藥物方法與協助服藥,切忌圖省事一次發放所有藥物

盡量按照藥物原有劑型進行口服,有吞咽障礙者或胃管攜帶者,需要藥物研碎服用時,應諮詢藥劑師確保藥物之間無交互作用時,方可一同研碎服用

發放藥物時,建議工作人員雙人核對後對老人進行發葯服藥服務

發放藥物前後要按規定要求進行認真核對,同時準確記錄藥物方法情況。當遇到老人因特殊原因沒有按時服藥時,應將未服藥物裝袋保存,同時記錄未服藥物的原因。等家屬探視時,將藥物歸還家屬並說明未服藥物的原因。

二、養老機構用藥管理中的質量管理

1

專業人員(醫生、藥劑師)葯事管理規範

收集現在用藥、過去用藥史,評估老人現況,進行藥物治療效果評估

查閱老人服藥情況記錄,以及藥物副作用情況記錄等

常規每月訪視一次。

發現用藥問題時,客觀記錄問題情況,提出合理整改建議,並適當增加訪視次數

與相關專業人員、老人進行溝通,確保建議可以執行

2

養老機構葯事管理規範

建立養老機構葯事管理規程。護理院應該參考藥劑師或者顧問藥劑師的意見,制定獲取、分配和管理藥品的方法和程序。

如果養老機構有藥房部門,應該僱傭一名執業藥劑師來管理藥房部門。

如果養老機構沒有藥房部門,應該可以保證方便及時的從一個社區或者其他協議醫療機構的藥房獲取處方藥物。

如果養老機構沒有藥房,應建立藥物獲取、審核的管理辦法。包括

⊙ 顧問藥劑師(或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應負責所有藥物的管控,對於藥物接收和處置應有詳細記錄。

⊙ 顧問藥劑師(或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應該進葯後配藥發葯,標記適當的標籤,並提供給合適的有授權護理工作人員進行保存和發放。

建立藥品接收、登記和儲存的管理規程

建立限制使用藥物的管理規程。

建立口服藥方法管理規程,包括病人所有藥物發放遵從病人醫生的處方,由護士填寫口服藥發放單,作為每天發放藥物的依據,並對發葯後情況進行記錄

應對發放後老人因正當理由沒有服用的藥物處置方法和流程作出規定。

接下來——我們還有更多乾貨知識,敬請期待吧。

原創|洞察|反思|

了解更多養老領域相關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紅養老研究室 的精彩文章:

TAG:謝紅養老研究室 |

您可能感興趣

養老護理員服務禮儀
付萍:養老機構膳食營養管理
安徽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推進養老服務創新
和而泰打造C-Life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助力養老行業服務升級
江蘇要求養老機構提供中醫服務
養老護理員的職業道德
養老服務機器人慾成為中國照護銀髮族的解決方案
服務認證為養老領域服務提升保駕護航的重要性
我國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狀況
居家養老護理服務公司福壽康完成天使輪融資,華醫資本領投
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目錄發布 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健康管理與養老規劃相結合 國康業務模式獲中高產客戶追捧
錦州多措並舉 建立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i·寧德-智能化養老服務平台將登入寧德
北京某服務軍休系統的居家養老項目尋求融資
嚴禁養老機構向老年人推銷「保健」產品服務 2019保健品行業政策匯總
新松醫療機器人布局健康與智能養老行業
安徽:建立養老機構設置醫療衛生機構審批綠色通道
以國際標準,開創中國養老服務新格局
中國太保發力大個險 養老投資 養老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