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眾」堅守走向「大眾」傳承
《中國製造2025》指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然而,當前我國的製造業卻存在著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問題,部分產品不能滿足人們日益精細化的消費需求。追根窮源,這與支撐我國製造業整體質量的「工匠精神」缺乏高度相關,質量意識淡漠,「差不多」思想泛濫,極大地阻礙著我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升級、由「中國製造」向「優質製造」轉型。
從歷史溯源的角度來看,「工匠精神」我們曾經有過,並且非常輝煌。從婦孺皆知的李時珍、華佗、黃道婆身上,在魯班造鋸、鐵杵磨針、賣油翁、庖丁解牛等膾炙人口的故事裡面,到今天的華為、中國高鐵等世界著名品牌,無不包含著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它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強國的希望。
遠古時代,一般的「匠」只能稱作「手藝人」,只有具備工藝專長的「匠」才能稱得上「工匠」,他們受人尊敬,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隨著社會分工的出現,匠人逐漸從農業勞動中分離出來,成為專門以手工技藝謀生的一個特定人群,而且門類齊全、覆蓋面廣。因為工匠之活兒只要花錢就能買到,處於被人使喚的地位,因而此時工匠的社會地位已逐步降低。從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之前的近30年間,我國社會百廢待興、物資極度匱乏、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只求滿足溫飽,完全沒有閒情逸緻和能力去追求「工匠精神」。改革開放之後,市場化意識日益普及,「短平快」生產、批髮式銷售、便宜貨替代,成為生產、營銷和消費的主流,人們更看重把握機會快速賺錢,而不是打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為嚴重的是,不僅「工匠精神」沒能得到弘揚,反倒是急功近利的「差不多」文化逆風生長,制假賣假的犯罪成本很低,山寨產品因利潤巨高而久打不死、死而不僵,偷工減料因權力尋租而得到保護和縱容,這些歪風邪氣的盛行成為打壓「工匠精神」的重大殺手,甚至還引發了「讀書無用論」的重新抬頭。
對於「工匠精神」,溯源是為了增強自信,尋因旨在制定對策。由於積重難返、根深蒂固,要使「工匠精神」早日重塑輝煌,不僅需要各行各業的工匠大師們個人「小眾」的靜心堅守,更需要全社會「大眾」的高度重視。2015年「五一」期間,中央電視台播出特別節目《大國工匠》;2016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重提「工匠精神」;2016年,「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成為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主題;2016年10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教育部、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推出「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
今天,《中國教育報》職教周刊特別推出「匠人·匠心」特色欄目,將持續報道全國各地職業院校的優秀專業課教師、在職業院校兼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的典型事例。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通過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指導青年教師、助推其專業成長,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在技術技能學習中耳濡目染、傳承技藝,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幫助行業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對設計獨具匠心、對質量精益求精、對技藝不斷改進、對製造一絲不苟、對產品追求極致、對產業專註堅持的職業素養,他們身上所蘊藏的「工匠精神」,必然會感染青年學生、引領青年教師,促進「工匠精神」回歸大眾。
重拾「工匠精神」,我們任重道遠。期待有更多身邊的工匠大師從「小眾」的堅守逐步走向「大眾」的傳承。(作者王壽斌,系浙江永嘉學院教授、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6日第12版
※德國:「工匠精神」培養融入教學全過程
※中俄兩國青少年的友情互動
※靜心走過高考這段路
※引鳳尚需梧桐旺
※廣東:「互聯網+」提升中職生就業質量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曾國藩的八大堅持:從「愚夫」走向君子
※朱婷:從容走向偉大
※俄羅斯未來是一路走向強大,還是繼續走向衰落?
※未來的大致走向
※從垂直走向大眾,這裡有馬蜂窩的野心
※三位「商界大佬」是如何堅持走向成功的?
※面向對象:希望找一位穩重坦蕩的大哥哥,走向遠方
※西域小部落成大唐「保護神」,並締造三大王朝,最終為何走向消亡
※颱風「麗琵」走向仍不確定 是否給滬帶來風雨需關注
※中國黃金首飾行業從傳統走向時尚 還需由「大」到「強」
※世界三大「大灣區」是如何從大概念大規划走向大成功的?
※袁鵬:從大辯論看美對華戰略走向
※「我是如何走向默許,甚至支持大屠殺的」
※奇葩的王位繼承製最終使強大的土耳其帝國走向了末路
※阿衰漫畫:小衰吃「怨念甜品」走向黑暗?大臉妹:人貴有自知之明
※跟著《鬼怪》帶你走向楓葉國——加拿大!
※從口水大戰走向刺刀見紅,頭騰大戰還是來了
※乘「一帶一路」東風,「中國智造」從永川走向世界
※勵精圖治卻帶著國家走向衰弱的大明皇帝,根源又是因為女人!
※伊朗未來會走向何方?是繼續強大,還是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