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破解校本教研的原始問題

破解校本教研的原始問題

校本教研是整個教研層級中的重要一環,紮根課堂、直面教學,它是提升教師學科專業水平、課堂教學能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一條有效路徑。

但是,我們經調查、梳理後發現,學校、教師在做教研時遇到了一些困惑,如:怎樣獲得教研主題(問題)、怎樣設計教研計劃或方案,怎樣使教師都「研」起來,怎樣總結教研經驗等。這些教研困惑的破解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那麼,怎樣破解這些教研困惑呢?

如何獲得教研主題?

我們問教師:你有什麼教學問題?答:說不上來;再問:你們教研組本學期的教研主題是什麼?答:不是很清楚。校本教研主題不明確、不具體,這樣的問題不是個別現象。

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是校本教研的首要任務,也是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需求、動力所在。缺乏(教學)問題意識,沒有明確、具體、有針對性的教研主題或問題,對提高教研質量來說是一個致命傷。那麼,怎樣獲得教研主題,教學問題究竟從哪裡來?

一是通過收集、聚焦問題獲得教研主題。教研組長(或主持人)要做個有心人,在平時聽課(如對學科教師進行全員聽課)時,將所發現的大大小小的教學問題記錄下來,然後將問題進行整理、分類,聚焦其中有代表性的問題;如果覺得問題還不是很明確,說明需要進一步聚焦,使教研主題更具體、更明確。

二是把「要求」「道理」變成教研主題。如將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目標要求、規範變為教研主題,通過教研活動讓教師體驗。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通過數學學習使學生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那麼,如何落實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動經驗,就可作為教研活動的主題,並結合具體學科內容進行教學研究,讓教師們談切身經歷、感受、體驗,並獲得一些落實這些要求、道理的方法和策略。當然,也可以移植、借鑒一些教研主題。

三是從課堂現場中生成教研問題。教師在觀課時要做個有心人,將認為上課老師需要改進的地方記錄下來,整理後用大字寫在卡片上;並在課後的研討活動中,把它們貼在黑板上,然後進行投票,得票數多者,就可以作為本次教研活動研究的教學主題;接下來,教研組教師再圍繞一兩個教學問題開展深入討論,並找到改進那些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策略。

有了教研問題或主題,主持人就可以開始設計教研方案了。一個教研計劃(方案)一般需包含研究緣由、主題及內容、研究範式及目的、課題內容、教研流程及日程安排等要素。其中,教研活動流程必須精心設計,以規劃好一次主題教研活動的基本線路圖。

如何讓教師「研」起來?

教研組長確定教研主題或問題、設計教研計劃,那麼其他教師做什麼?調研、訪談中,教師說:大家就是聽聽課、評評課而已(意為不知道做什麼)。怎樣讓全體教師「研」起來?

有了教研主題後,主持人還應緊接著對教研主題進行「切片」,例如:將教研主題「學生探究學習中教師引導行為的研究」切片成:教師設計怎樣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動力(情境引導);教師組織、選擇怎樣的學科內容,以何種方式、什麼時機呈現學習內容(內容引導);教師在什麼時候、提出哪些關鍵問題加以引導(問題引導)等。然後,主持人就可將這些研究內容作為課堂觀察「點」並以此製成課堂觀察量表;再將這些觀察任務分派給教研組老師,讓大家帶著任務聽課、記錄,為課後研討、交流提供實證。

課後研討時,主持人可以讓教師圍繞自己的課堂觀察任務進行交流。如果教師缺乏交流習慣,可讓教師一個一個輪流說。其間,主持人還要適時介入,穿針引線,讓上課教師回應同伴的想法、建議、意見,引導教師們反思,開展深入對話。

教學經驗傳播的困難,有時不亞於課堂經驗的創生。把你的東西變為我的,將我的東西變成你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教師間的交流、研討習慣需要不間斷地培育,其中主持人是個關鍵人物。

一次主題教研結束後,應該及時總結和反思,以便遷移、舉一反三。一般而言,教師可以抓住教研主題或問題、目的,並圍繞研究內容(觀察點)進行梳理,開展前後教學行為的比較,總結有效教學方法、策略和經驗。具體而言,可以抓住教研主題、研究內容進行全面總結,也可以緊扣一兩個研究內容進行專題總結,或是針對特別有感觸的某個方面進行深入反思。

(作者:岳德明,單位:上海市青浦區教師進修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7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楊瓊英校長工作室:畫出幫扶「同心圓」
詩意文化中走出「唯一」
抓住共振共進「牛鼻子」
教研員專業標準再對焦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校本課程與校本教材
保研至本校本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教育部:保證「形勢與政策」課覆蓋所有在校本專科生
校稿鈔本及名人批校本專題
近代批校家丁祖蔭的幾種校本
優化校本研修 激活成長動力
有錢真好:此校本是不知名二本,學科評估卻驚艷四方
孫衣言校本《劉給諫文集》題記
新校本《伍柳仙宗》書稿整理完成
躲過「火劫」的珍貴藏本——清顧廣圻校本《元朝秘史》
北京六十五中開發故宮系列校本課程
金丹大道的秘密——新校本《伍柳仙宗》全書
鄭振鐸與《脈望館抄校本古今雜劇》
清代精刻本、名人批校本古籍網上展拍!
當傅山遭遇楊升庵:傅山雙色批校本《六書索隱》的前世與未來
漆永祥 點校本 葉德輝《書林清話》讀後
躲過「火劫」的書——國圖藏清顧廣圻校本《元朝秘史》
這所「二本」是省內唯一校本部在市區的大學,財會專業超省一本線
黃埔軍校本是朋友一起管理,戴季陶默默退出後,蔣介石卻不聞不問
新聞 | 我校第九屆教代會、校本部第四屆教代會暨第十三屆工代會第四次會議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