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要啦!在約會時怎樣可以讓對方無法說No?
在發出約會邀請前,你一定費盡心血地考慮過,希望自己措辭優美,希望對方接受邀請。那麼,如何才能發出完美的邀請呢?
來聽聽數學家的思路吧!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會受邀參加各種約會。通常,面對一個具體的邀請,你總是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比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有沒有一種絕對有效的辦法,去邀請別人又讓對方無法拒絕呢?下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是完全可以的。
一次,美國數學科普大師馬丁·加德納根據哈佛大學數學教授貝克告訴他的辦法,成功地邀請到一位年輕姑娘一起吃晚飯。
加德納對這位姑娘說:「我有三個問題,請你對每個問題只用『Yes』或『No』回答,不必解釋。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願意如實地回答我的下面兩個問題嗎?」
姑娘答:「Yes!」
「很好!」加德納繼續說,「我的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我的第三個問題是『你願意和我一道吃晚飯嗎』,那麼你對這後兩個問題的回答是否一致呢?」
可憐的姑娘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因為不管她怎樣回答第二個問題,她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次,他們很愉快地在一起吃了一頓愉快的晚餐。
事實上,如果她回答「Yes」,說明她對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Yes」,這樣第三個問題與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一致,也必須是「Yes」,也就表明她同意與他一起共進晚餐。如果她對第二個問題回答「No」,這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同時也說明她對第三個問題的答案與此不同,那就是「Yes」,她照樣同意這次約會。
加德納問題的巧妙之處在於,他把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嵌套在一起,猶如數學中的複合函數,於是姑娘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個是對第二個問題本身的答案,另一個是對兩者關係的答案。這種提問設計巧妙,使得姑娘必定陷在「圈套」里。這個問題也與「邏輯悖論」有類似之處,問題的癥結在於,概念的完成性與過程性混在一起。
人們設計的很多智慧故事其實都與「嵌套」或者「複合」有關,也就是說,要表達某種想法時,把它嵌套在另一種想法中。比如,假設甲、乙兩人中一人只說假話,另一人只說真話,他們兩人互相知道對方說真話還是假話,但是別人都不知道。如果他們知道某商品是真貨還是假貨,要求你只問其中一個人一個問題就得到正確答案,你該怎麼問呢?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一個人嵌套出另一個人的答案來實現。
※普通人坐著神舟5號能活著回來嗎?楊利偉這樣回答
※孩子,明天真的就高考了!我想對你說……
※為什麼近視者要戴眼鏡?這回清楚了
※空心菜最毒?鯰魚最臟?西紅柿與蝦蟹會產生砒霜?答案來了
TAG:科普中國網 |
※太可怕了,如果我沒有說會怎樣?
※不是說這個世界應該怎樣怎樣,重要的還是你有什麼想法
※「反正我覺得是這樣」,所以你是要怎樣?
※如果牛不存在會怎樣?
※你的過去究竟是怎樣,難道不是由你隨意借讀的嗎?
※如果女愛豆們沒有了 PS 會怎樣?
※我們應該討論的是如何才能讓自己過的好,而不是怎樣才能嫁掉。
※聊天時,怎樣看出她是不是喜歡你?
※如果沒有狗,歷史將會怎樣
※如果你經歷過一次不明不白的分手,可以想想你們的戀愛關係是怎樣的
※如果這都不算愛,你還要我怎樣?
※如果有人問你以後想要嫁給怎樣的人,你可以這樣回答她
※偶遇前任又會怎樣,或許只是一句好久不見吧
※我們應該要怎樣擁抱?才不會痛到想逃
※不在乎二婚,更不在意對方帶著孩子,會是怎樣的人
※解讀:吳憲法是一個怎樣的人,你絕對想不到
※怎樣看待「吃虧是福」的說法呢?
※如果有機會再選擇重要的事,重要的人,我們會是怎樣?
※姐就算你不喜歡能怎樣,我不還是嫁你弟弟了么,你還是少管閑事吧
※管教孩子要說「要怎樣」,不要說「不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