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故宮阿富汗珍寶展背後的故事(7)追尋逝去的靈光和寶藏

探索故宮阿富汗珍寶展背後的故事(7)追尋逝去的靈光和寶藏

故宮的阿富汗展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邵學成博士將會為你繼續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越來越多的觀眾觀看到了這些珍貴的文物,對於阿富汗的考古美術產生了濃厚興趣,更對阿富汗的佛教文明產生了迫切的了解慾望,這一次邵博士將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即將進行的阿富汗考古美術講座。

(1)中日學者對談的阿富汗宗教考古美術講座

無數次聽到熱心人的諮詢,為何沒有展覽現場沒有展出阿富汗的佛教文物?犍陀羅、巴米揚,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都曾在新聞媒體中出現,大家也都想更多了解阿富汗佛教時代的面貌。但所有人也都知道,被戰爭糅虐30年的阿富汗已經支離破碎,考察調研都是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前行,多數人渴望的現場考察幾乎是不可能的奢望。所以,此次趁日本的著名阿富汗宗教考古美術學者宮治昭教授來中國講學之際,來給大家講述一個內戰前的曾經美好和平和最後樣貌的阿富汗景象。

同時,國內四位著名學者也將會從各自擅長的研究領域出發,跨文化、跨學科對話宮治昭教授,共同探討阿富汗文化遺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樣中日學者的深入對談也將會是對中亞文明的歷史進程的再次梳理,用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與光彩,照亮阿富汗藝術史研究的未來。

絲綢之路與阿富汗佛教美術系列講座信息:

1.アフガニスタンのバーミヤーン遺跡について

阿富汗巴米揚遺址研究概述

6月6日(周二)am.9:00~12:00

評議人:李軍 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

2.バーミヤーンの二大仏とその仏龕天井壁畫

巴米揚東西大佛和天井壁畫

6月6日(周二)bm.14:00~17:00

評議人:陳明 教授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主任)

3.バーミヤーンの石窟の石窟構造と壁畫

巴米揚石窟的建築構造和壁畫

6月7日(周三)am.9:00~12:00

評議人:李靜傑 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

4.バーミヤーン美術と東西交流

巴米揚美術和東西方文化交流

6月7日(周三)bm.14:00~17:00

評議人:楊振宇 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

6月9日(周五)am.8:30~11:30 小型研討會

在故宮展覽中的貝格拉姆遺址周邊同時代分布著很多佛教遺址,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巴米揚。巴米揚石窟壁畫主要營造時間集中在公元4~9世紀,總共包含有宗教裝飾內容的石窟在750個左右。巴米揚遺址在中亞佛教史上佔據重要的位置,作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它也是諸多宗教和文化交匯的地點,因此必然與中國發生關係。中國的文獻最早勾勒出巴米揚的佛教樣貌,因此奠定了巴米揚考古藝術研究的文獻基礎。中國唐代僧人玄奘、新羅僧人慧超都曾訪問此地,留下重要的目擊證據。隨後伊斯蘭時代這些佛教文明漸漸沒落,直到19世紀探險家們重新發現他們。

關於這些佛教文明當地人已經不能明白其確切含義,而國際學者們的解讀也呈現出多樣化的傾向。在近代人文科學研究浪潮中,一些學者有幸看到記錄、寫作下來,傳達給後人,而中國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與之遺憾的失之交臂。在21世紀世界文化多樣化潮流的同時,而巴米揚、阿富汗則就像一個整體這種感覺的漸漸被遺忘、被消失、被恐怖主義壞消息掩蓋遮蔽的事物,曾經輝煌的巴米揚正逆著文化潮流衰落下去,我們不清楚這種令人痛心情況會持續多久。展覽、講座等公共教育活動,或許為這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一些可能性。

(2)阿富汗學人們靈光消逝的年代

在故宮展現的阿富汗珍寶展覽的背後,是一群考古學家和學人的故事,但是在正式考古之前,19世紀中期歐美早期對於阿富汗關注的一個深層原因是在對於未知領域的探險一直是他們的傳統。當時從東印度公司通往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北部成為重要的一條商貿通道,這也是對於沉默和冷寂很多世紀之後的絲綢之路商貿重新回歸喧鬧國際化視野的重要原因。關於阿富汗成為神秘代稱來源很難進行判定,儘管我們認為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阿富汗曾是偉大的亞歷山大東征地區之一的宣傳,這種朦朧的神秘認識到後來成為嬉皮士娛樂文化成為主流的150年中,也是阿富汗被持續關注的一種重要因素。

二戰後的學人由於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對於阿富汗的態度,他們既保持著謹慎的好奇心,但又不拘謹於理論中的摸索猜想,只要有田野考古的機會他們勇於嘗試,他們便會邁出理論建設上的一大步,一群學術人才,針對他們沉醉的學術,去渲染一種固有的而令人興奮的平淡敘述。因為人文科學的研究需要內外視角的各種轉變,但阿富汗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因為東西方冷戰和大國博弈的困局一直籠罩在阿富汗的上空。5月初,法國DAFA原考古學人葛樂耐(Frantz Grenet,1952-)來中國講學工作的間隙,再次參觀了故宮的阿富汗珍寶展,儘管以前已經看過數次,但聽到故宮展覽的消息、在小酌幾杯後,立刻決定再次來現場給大家講解。他說很多文物是他親手挖掘出來的,這是他考古夢想起點的地方。在現場也許他會控制不住情緒,也許會哭會笑,也許會手舞足蹈,儘管有很多也許和不確定性,但他一定要來看看,因為他說有些文物肯定和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

葛樂耐教授從大學讀書時,立志從事阿富汗考古,1975年跟隨貝納爾從法國到達阿富汗田野實習,參加希臘化城市阿伊哈努姆的考古發掘,主要參與阿伊哈努姆城市的劇場和武器庫地區的發掘,本來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但沒料到壯志未酬,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引發的戰爭,迫使所有學人撤離阿富汗。

葛樂耐教授離開阿富汗,在經歷一段失落期間後,也將興趣轉向中亞片治肯特等地區,耕耘了一輩子。後期遠離希臘化考古、也在中亞粟特領域功成名就的同時,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遺憾埋在了心底,無奈偏離遠行、留神觀望也是那一代學人的縮影。

那天,我們幾個後輩謹慎的陪同教授,因為連日勞累的他,也在被周圍的環境壓榨著所有的能量。

在故宮現場的如約而至的葛樂耐教授,進入展廳後,便情不自禁的撲到展櫃前,好像忘記了世界轉動和所有的周遭事情,一直熱淚盈眶的感嘆著、敘述著每一件文物,像是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樣。激動時的他嚶嚶的英語發音也更像是個哭泣的孩子,絲毫不忌諱周圍人的目光。

他說離開阿富汗那些年,他一直想和過去做個了斷,和過去的青春做個告別。但是他離開後再沒有機會去看這個遺址看看,物是人非的阿富汗也成為他心中最柔軟的一塊地區。儘管後來一直活躍在烏茲別克等地區的田野中,他仍時不時遙望著阿富汗,關注著所有的消息。因為阿富汗田野的風有股獨特的魔力,會薰染所有的思想和眼睛。

但是那些年的風景一旦錯過就不再重現,戰火摧殘掉很多記憶,很多逝去的風景也存留在心田中溫暖人心。關於曾發掘過的阿伊哈努姆城市,葛樂耐教授沒有發表什麼重要文章,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新觀點,但是他自己青春期獨特的經歷和思考,陪伴著他一直耕耘在中亞的古代世界中。

DAFA的阿伊哈努姆考古領隊貝納爾一直也沒有寫出一部總結著作,據說是因為自己一直不能就某些觀點說服自己,一直自我矛盾著,直到死也沒能解脫。貝納爾在2002年對DAFA在阿富汗的考古工作進行回顧,概述了一個相對準確的法國視角的阿富汗考古學發展歷程,巴米揚作為研究領域的一部分也被進行討論。

現在看來,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留給我們的更多是紙面上的文章和部分影像資料。曾經參與發掘經營阿富汗古代遺址的學人也消剩無幾:

2013年12月,蒂拉丘地的俄羅斯考古領隊薩瑞阿尼迪(Viktor I.Sarianidi)去世,享年83歲;

2015年4月,日本阿富汗考古第二任考古領隊樋口隆康去世,享年95歲;

2015年11月,阿伊哈努姆的法國考古領隊貝納爾(Paul Bernard)去世,享年85歲;

現在親歷那個阿富汗研究黃金時代的學人,全球只剩下個位數,且分屬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而由於蘇聯入侵形成的研究斷層、新一代年輕研究者後繼乏人的現象,也困擾著學界,為此我們希望此次講演可以喚醒更多年輕人的研究熱情。

(3)阿富汗佛教遺址的現狀與思考

今年4月份,當邵學成博士一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師友幫助下到達巴米揚石窟,再次展開石窟調查時,發現巴米揚遺址的破壞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滿目瘡痍的石窟中,很多石窟建築被毀壞嚴重,原來裝飾的壁畫絕大部分已經蕩然無存,原來討論的重點石窟經歷浩劫、盜割、破壞的體無完膚,幾乎無從下手展開新的研究,痛定思痛,但另外一些信息也展現出遺址中文化復興的可能。

面對這些不可能用肉眼來辨別的佛教美術遺存材料,以及無法還原出過去信息的情況,在忍住悲傷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些佛教美術的圖像學研究或許已經「中止」了。但是巴米揚作為戰後的一個科技考古研究試點,很多新科技的應用,讓巴米揚佛教考美術獲得新資料、新視角和理論新生的同時,也面臨新的「終結」論的挑戰。

新的科技分析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相對的年代學和一個微觀的歷史文化背景。一旦歷史學背景被準確定義,它將會投射這個現代社會的圖像並且關係到阿富汗的藝術。關於年代學和文化交流仍然是重要討論內容,這樣的嘗試將會為巴米揚呈現新面貌。

從2002年開始,國際合作集中在巴米揚山谷地區進行田野考古發掘和科技探測,發現了山谷地域以往未知的地下佛教內容,一批重要的新考古美術資料被整理出來。

由此可見,雖然塔利班毀滅了巴米揚大部分的佛教遺址,但巴米揚研究並沒有完全被毀滅,通過國際學術人的共同努力,巴米揚佛教新面貌被重新呈現出來。

鑒於此,本次講演的舉辦將有別於考古學、佛教美術、語言學和歷史學等學科研究思路,在一個跨學科的背景下,中日學者對於阿富汗文化遺產和巴米揚做出一個綜合的理想化均衡化的敘述,通過對於圍繞討論巴米揚遺址產生的各種研究學說,闡明巴米揚遺址在聖俗精神空間中存在的特殊意義。進一步呼籲更多學人和有志者關注阿富汗展覽,凝聚更多力量支持阿富汗文化研究和戰後重建工作。

學人簡介

宮治昭,名古屋大學博士,日本著名佛教美術史學者,主要研究印度、中亞美術史。曾任名古屋大學教授、靜岡縣立美術館館長、龍谷大學博物館館長,現為名古屋大學榮譽教授,龍谷大學教授,先後獲得日本國華特別獎、中日文化獎、東海印度學佛教學會學術獎及中村元東方學術獎。

宮治昭教授從1969 年開始參加名古屋大學調察隊在巴米揚實地田野考察,之後又在1974年、1976年、1978年參加京都大學調查隊,每次調查兩個月左右,總計在巴米揚渡過7個余月的時間。後又調研中亞、印度和犍陀羅等地區宗教遺址,先後出版專著13部,譯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包括《涅槃與彌勒的圖像學-從印度到中亞》、《犍陀羅美術尋蹤》、《吐峪溝石窟壁畫與禪觀》等。

作者簡介:邵學成,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藝術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文化遺產與美術考古博士(2016),曾任UCLA中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014-2015)。博士論文是中文世界中第一篇關於阿富汗考古學藝術史和巴米揚佛教美術研究史的博士論文(指導教師:李軍教授),其也是首次實地考察阿富汗和巴米揚遺址的研究人員之一(2017)。長期關注研究阿富汗和絲綢之路宗教考古美術,調查大部分收藏阿富汗文物的博物館。近期將會在故宮阿富汗展覽期間為大家介紹撰寫相關的基礎研究文章,舉辦一些公益講座和其他宣傳活動,同時關於其他的展覽介紹也在慢慢撰寫。

文章圖文主要來源於DAFA,Kabul National Museum,NHK,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何平、劉拓、蔣瑞霞等機構個人

原創文章,歡迎約稿出版、投稿發表、溝通交流、贊助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博網 的精彩文章:

「險境」中的博物館:因遲鈍與清高產生的距離感非常危險
留聲機出現前,人們居然用它聽音樂……
IPOP:塑造更豐富的博物館觀眾體驗
自願改強制?大都會博物館考慮強制徵收門票費
當文創被做成展覽,讓互動體驗與情景浸入帶你「穿越」

TAG:弘博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唐代的金銀器及其發展背景
太空探索發展背後,商業航天備受青睞
奇蹟是怎樣煉成的?帶你了解那些迪拜發展背後的故事
翼支付高速發展背後,甜橙金融的雲化智能變革
互聯網公司快速發展背後,移動運營商正處於被顛覆的邊緣
基因檢測普遍開展背後的法律問題
青蒿素新進展背後:山東兩機構對青蒿素髮現也有貢獻
國內電動汽車的發展背景
「人工智障」飛速發展背後,巨頭們在爭什麼
因貌美被發掘進入TVB,為發展背叛吳鎮宇,如今成為豪門太太!
收藏:這件梅瓶是有多珍貴?只展正面不展背面,為的是避免仿造
看展覽成假期標配 排隊看展背後是跟風還是真愛?
一個拉伸動作,舒展背部肌肉
人工智慧迅猛發展背後:3成受訪者感到威脅工作,多數人願主動學習
廈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讓信用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背書
導彈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戰爭利器
貿易戰為高端製造業發展背書!
林志穎老婆曬與兒子kimi牽手去看車展背影照,網友:kimi長高了!
中國影視行業高發展背後:文化消費升級疊加互聯網紅利
職教加速發展背後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