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為「法治中國」奠基

毛主席為「法治中國」奠基

一代偉人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法制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堪稱我們今天「法治中國」的歷史奠基人。他在廢除國民黨舊法統的基礎上,領導中國人民開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立法運動,特別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制訂,為中國延續數千年的人治歷史畫上句號,開啟了新中國法制建設的新紀元。

毛主席為「法治中國」奠基

1953年1月1日上午,毛澤東的警衛戰士陳長江照常翻閱當天的《人民日報》。他看到在當天頭版的元旦社論里提到把「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通過國家建設計劃」列為1953年的三項偉大任務之一。而就在次年9月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近期,陳長江應筆者訪問請求,再次將回憶的列車開往過去,為我們講述那段值得紀念的永恆歲月。

主席專列絕密南行

1953年12月的北京,肆虐的北風捲起漫天的沙塵,北京籠罩在昏暗的天空下。天空中飄蕩的樹葉似乎在提醒人們:冬天來了。

12月24日下午3點多鐘,一輛專列緩緩地駛進了前門火車站。不久,陳長江等80多名警衛人員將好多書、文件、衣物、床上用品等搬上了列車。這些東西很讓車上的服務員吃驚,特別是高高堆起的圖書佔據了一節車廂的好些地盤,其他行李卻很簡單:一件打補丁的舊睡衣、兩塊灰色的舊毛毯、一把沒有多少毛的牙刷……如此愛看書的、如此儉樸的中央首長究竟是誰呢,服務員充滿了疑問。

20多天前,服務員們就被領導叫去談話,說要執行一次既重要又光榮的任務,這是全國人民的重託,要保證完成好。細心的服務員們發現檢查列車準備工作的竟是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看來這位首長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儘管陳長江等警衛人員知道,毛澤東要離開北京,前往浙江杭州,但是他們不知道毛澤東將要帶著憲法起草小組的成員開始做一項為新中國法制建設奠定千秋基業的大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早在一年前,全國政協常委會通過了周恩來總理關於起草憲法的決議報告。毛澤東親自挂帥,擔任憲法起草委員會的主任,主持憲法起草工作,但由於其間部分省市受災、國家忙於救災,以及毛澤東因工作繁忙數次病倒,憲法起草工作被推遲了。毛澤東這次離京就是要擺脫北京的日常事務,集中精力做好憲法起草。陳長江看到了毛澤東的夫人江青、中辦主任楊尚昆、公安部部長羅瑞卿、中央警衛局局長汪東興、機要秘書葉子龍、衛士長李銀橋、保健醫生徐濤、專職攝影記者侯波等,也看到了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等幾位「筆杆子」,他沒有想到他們三個也是憲法起草小組的成員。

專列開動了,一名警衛戰士因為鬧肚子到車下去解手而沒能趕上火車。因為此次外出的整個警衛方案,包括行動方向、所到地點、警戒時間、周圍環境和敵特活動情況,隨行的警衛人員都知道,如果丟下一人,就可能造成泄密。毛澤東得知後,讓李銀橋叫來隨行的楊尚昆,說:「讓那個拉肚子的戰士趕上來!」

楊尚昆立刻打了專線電話,命令那名滯留在前門火車站的警衛戰士乘毛澤東的通信專機直飛杭州……

第二天早飯後,車上的服務員才見到了毛澤東主席。此刻的毛澤東正斜靠在寬大的沙發上吸著煙,沉思著。服務員們和陳長江等警衛人員透過那濃濃的煙霧,無法了解毛澤東此刻的內心想法。

專列向前賓士著。12月25日零時25分停至德州西,至6時30分再次起動;10時至濟南,24時至蚌埠支線,一直停靠至26日9時30分,隨後去南京,26日24時至上海。

就是在專列上,毛澤東度過了自己的花甲大壽。毛澤東的生日是陰曆十一月十九日,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葉子龍等人曾從曆書上查對,將陽曆和陰曆對照,核定毛澤東的生日為12月26日。毛澤東曾風趣地說:「哦,我的那碗麵條,此後不在陰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陽曆12月26日吃!」

60歲生日那天,毛澤東只和身邊的衛士們吃了一頓麵條。李銀橋對毛澤東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我們衛士組的同志為您祝壽。」毛澤東嚴肅地說:「中央已有決議,不能祝壽。你們為什麼還為我祝壽啊?」

就在這年8月,毛澤東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強調過有關規定;「一曰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禮,至少黨內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場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於群眾熱情,也不潑冷水。五曰不以人名做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學生和先生的關係,應當如此。遵守這些規定,就是謙虛態度。」可見,毛澤東是把為自己做壽一事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聯繫在一起的。

毛澤東生日的前一天,黨中央收到世界各國馬列主義政黨、友好團體和人士發來的賀電、賀信,熱烈祝賀毛澤東60大壽。毛澤東決定,對於這些賀電、賀信,一律不準公開發表。可是,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抑制不住對主席的敬仰之情,想給他祝壽。李銀橋還講:「這是家常便飯,不過分,還是可以的。這是我們集體決定的。」

毛澤東沒有再責怪的意思,幽默地說:「哎呀,還集體決定的事呢,那我就不好辦了!好吧,我服從,我們就一起來過生日,不叫祝壽,謝謝同志們。讓老廖師傅做4個菜,一個湯,請大家一起吃頓飯。」

毛澤東非常高興,與陳長江等身邊人員一起喝了幾杯葡萄酒。簡樸的「壽宴」後,放起了京劇《霸王別姬》唱片,毛澤東用手拍著大腿也跟著哼起來,完全沉浸在生日的歡樂之中。

抵達上海後,毛澤東等住在華東局,並同譚震林、張鼎丞、粟裕談了饒漱石的問題。當時,中央已決定張鼎丞任中央組織部第一副部長。「對黨對人民要忠誠老實,這是很好的。對陰謀家、野心家可不能老實呀!對陰謀家、野心家老實是要上當的。」毛澤東這樣叮嚀張鼎丞。27日19時20分,專列離開上海;28日凌晨,抵達目的地杭州。毛澤東和隨行人員下了車,在浙江省委負責同志的陪同下乘車前往杭州北山路84號。

參照借鑒了世界各類憲法

「西湖風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園。」在西湖周邊大大小小的莊園中,劉庄(現為西湖國賓館)獨領風騷,被冠以「西湖第一名園」。1953年,劉庄的最後一位主人將劉庄無償贈給政府,這裡成為「浙江第一招待所」。毛澤東一行就下榻於此。

毛澤東下車後,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裡的空氣真清新,不像北京那樣刺人。」陪同的浙江省委同志插了一句:「那就請主席在杭州多待些日子吧。」「只要你們不趕我,我願意在這裡長住。」毛澤東的風趣立刻引起了一片笑聲。

當天,毛澤東隨行的警衛中隊召開了83人全部參加的總結會,那位乘通信專機趕來的掉隊戰士挨了批評。

此時,新華社在北京發布消息:毛澤東同志因為休假,不在北京。

當天下午,毛澤東到西湖遊玩,遊覽了靈隱寺、飛來峰、岳飛墳、秋瑾墓、蘇小小墓、武松墓等。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第一次來杭州,上一次到杭州還是在1921年。

看到西湖周圍有大大小小許多墳墓,毛澤東不無憂慮地說「死人與活人爭地不好。要搞一個制度,中央領導人死後都實行火葬,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提倡火葬。」這個想法早在1950年10月任弼時逝世時,毛澤東就有了。當時他說,任弼時同志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大,對其進行厚葬是必要的,但我們死後如果都這樣葬,是不是有些浪費了。到1956年,在他的一再倡議下,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各部委、各民主黨派負責人齊聚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在「倡議實行火葬簽名冊」上第一個簽名。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簽了,陳雲當時不在北京,還專門寫信補簽。

毛澤東住下後,江青找到負責接待的浙江省公安廳副廳長王芳說:「主席不願意人家向他祝壽,但我們得有個表示。1954年元旦快到了,是否請浙江省委以慶祝元旦的名義,請主席吃飯,並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壽。但不要說『祝壽』『長壽』什麼的,意到話不到,免得主席不高興。」

浙江省委完全同意這個方案。12月30日晚,毛澤東高興地赴宴。飯後,毛澤東的興緻依然很高,沒有離席之意。大家高興地圍著他說話。羅瑞卿開玩笑說:「王芳廳長,你一個山東大漢,怎麼起了個女人名字,應該改一下,去掉『芳』字的草字頭。」王芳表示同意改,併當場請主席批准。毛澤東紅光滿面,談笑風生,笑著說:「我可不同意,你們山東綠化搞得不好,到處都是荒山禿嶺,連草都不長。你王芳頭上剛長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我不同意。什麼時候山東綠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這番話,引起大家一陣笑聲。

西湖平靜無語,唯有湖水緩緩流淌;劉庄靜佇湖畔,任憑雲來霧去。毛澤東住在劉庄一號樓,青瓦蓋頂,水泥抹牆,灰綠色調,與自然風景和周邊古迹相得益彰,顯示著「樸素、淡雅、隱蔽」的風格特點。每天午後3點,他便帶領憲法起草小組驅車繞道西山路,穿過岳王廟,來到北山路84號大院30號樓的辦公地點。30號樓由主樓(兩層小樓)和平房兩部分組成。憲法起草小組在主樓辦公,毛澤東在大平房辦公,大平房裡有間會議室。擔任警衛工作的陳長江曾經不只一次親眼看到憲法起草小組成員走進那間大平房開會。多年的警衛紀律使陳長江養成了一種習慣:不該知道的秘密不問。那些人和主席具體在討論些什麼,陳長江不清楚,不過他知道他們在討論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儘管沒有想到是在制定新中國自己的第一部憲法。

直到有一天,陳長江看到憲法起草小組的工作場所里堆滿了蘇聯、羅馬尼亞、波蘭、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國的憲法。這些憲法都被專門翻譯為中文而排印出來。這時,陳長江才想起《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原來他們來杭州是在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這些外國憲法文本應該就是供起草小組的成員們參考用的。

陳長江的猜測很對。為了起草憲法,毛澤東和起草小組成員廣泛閱讀和研究了世界各類憲法,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社會主義國家的,有資本主義國家的;有進步的,有反動的。毛澤東認為制定本國憲法,參照別國憲法和中國歷史上有過的憲法,是完全必要的。人家好的東西,結合中國國情,加以吸收;不好的甚至是反動的東西,也可以引為鑒戒。

憲法起草工作進展得比較順利。1954年1月9日開始,2月17日左右草案初稿出來了,雖然比原計劃推遲了半個來月,但是也只用了不到40天的時間。期間,由董必武、彭真、張際春、李維漢等人組成的憲法研究小組也來到了杭州。起草小組還聘請了周綆生、錢端升為法律顧問,葉聖陶為語文顧問。在毛澤東主持下,起草小組通讀通改。2月24日完成「二讀稿」,26日完成「三讀稿」。在毛澤東的主導下,田家英在其中承擔了很多具體工作和直接修改工作,經常徹夜不眠,甚至累得吐血。

憲法從黨的主席、政府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遵守

毛澤東這次到杭州,一住就是兩個多月。這期間,毛澤東的午飯是在夜裡,晚飯是在早晨,每天的飲食也很簡單:每餐一小碗飯、一個饅頭、一盤辣椒、一盤青菜、一碟肉和一小碗湯,不準多做。

在杭州期間,除了起草憲法,毛澤東還專門約請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捷沃西和駐華大使尤金到杭州會談,介紹了中共黨內和國內的一些情況。毛澤東在杭州每天堅持爬山,幾乎走遍了西湖附近的大小山峰。陳長江注意到,浙江省軍區警衛處的同志在此期間也參與了部分警衛工作。

在毛澤東的住處劉庄附近,有座不高的山——丁家山。初到杭州,毛澤東就乘興登上這座小山,並對跟隨的陳長江等工作人員說,他要每天堅持爬山。從這以後,果然是風雨無阻,天天爬山。天氣好,起得早,就爬高一點兒的山;遇到下雨,或是起得遲了,就爬小山。毛澤東曾宣布一條「紀律」:共產黨員上山坐滑竿,開除黨籍。

陳長江等陪同毛澤東爬過桃花嶺、寶石山、梯雲嶺、葛嶺、棲霞嶺,還爬過南高峰、北高峰、雷峰塔、六和塔、鳳凰山、炮台山、獅峰、天竺山以及莫干山等。毛澤東往往中午12點左右起床,吃點兒東西就去爬山。

1月25日,楊尚昆坐飛機帶來四中全會的一些文件草案。毛澤東與楊尚昆、陳伯達等人商改,29日,楊尚昆又帶上審定的文件飛回北京。這天,毛澤東決定爬五雲山,陳長江等一行人陪同而上。攝影記者侯波緊跟在毛澤東後面,兩人聊起了《紅樓夢》。毛澤東要求侯波好好讀讀此書,要看三遍五遍。侯波說:「主席,我一遍還沒看完呢。」毛澤東告訴她:「《紅樓夢》是一部社會政治小說,讀懂它,就知道什麼是封建社會了。」

在五雲山上,毛澤東俯瞰江南美景,「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他的心情十分舒暢。葉子龍問他什麼時候回北京,毛澤東卻所答非所問:「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法,從黨的主席、政府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將來我不做黨和政府主席了,誰來當也要按照它做,這個規矩要立好。」

憲法草案三讀稿通過後,毛澤東的心情輕鬆了許多。3月2日,他登上了玉皇山頂。參觀完山頂的福星觀後,他信步走到一高處,佇立四望,右面是嫵媚妖嬈的西湖,左面是波瀾壯闊的錢塘江,杭州城盡收眼底。毛澤東情不自禁地贊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真是個好地方!」

從山上下來時,毛澤東並沒有走蜿蜒的小路,卻徑直踏著雜草向灌木叢生的野草地走去。走在前面探路的陳長江發現無路可走,就說:「主席,前邊沒有路了。」這時,羅瑞卿建議道:「主席,我們往回走吧。」毛澤東手一擺,不滿意地說:「往前走,沒有路我們可以走出路來,路是人走出來的嘛!」說著,他就鑽進了一片樹林。

杭州之行,給毛澤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從此,這裡成了他經常駐足的地方,據說主席曾先後到過這裡40餘次。

3月初,經毛澤東審定和修改的《憲法草案初稿說明》中專門就憲法草案在文字上的特點作了說明:「憲法是必須在全國人民中間普遍宣傳和普遍遵守的,因此,條文固然要盡量簡單,文字尤其要盡量通俗。從這個觀點出發,憲法草案的文字完全用白話寫成,凡是可以避免的難懂的字眼,一律加以避免。」

3月9日,憲法起草小組拿出「四讀稿」。至此,憲法起草小組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討論修改憲法草案,提供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稿本。

第一部憲法最終誕生

3月17日,毛澤東一行回到北京,立即著手召集憲法起草委員會會議討論憲法草案。經過歷時80多天的廣泛討論和反覆修改,憲法草案提交全國人民公開討論的條件已經成熟。

當年,中央從人民大學及其他單位抽調一部分懂法律專業的同志臨時到憲法起草委員會工作。在人民大學擔任教員的許崇德有幸入選。接受筆者專訪時,已是著名憲法學家的許崇德回憶說:「當時我還是個小青年,才20多歲,我是作為人民大學的教員參加這項工作的,那時是田家英同志在高校點兵找去幫忙的。」從小身經戰亂、吃盡國窮民弱苦頭的許崇德,深知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大法的重要性。雖然只是從事輔助性工作,主要任務就是給憲法起草委員會整理材料,並提供相關資料,還整理了徵求意見、全民討論送來的討論材料和意見,但他經歷了憲法起草的全過程。老人自謙地說:「自己只是做下手。」

據悉,當年曆時81天,共召開正式會議7次,全國政協、各地方、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武裝部隊等組織了各方面人士8000多人參加憲法草案(初稿)的討論,提出修改意見5900多條。

6月1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和《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決議》。

兩天後,《人民日報》刊登了憲法草案全文,並發表了在全國人民中廣泛地展開討論憲法草案的社論。一場全民大討論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兩個多月里,全國各界共有1.5億多人參加了憲法草案的討論,他們熱烈擁護,又提出110多萬條修改或補充意見。討論中提出的意見,都由各地黨政領導部門及時上報中央。許崇德回憶說:「1954年是特大洪災。所以交通中斷了,大水衝掉了公路、鐵路,當時的討論意見稿用飛機運送到北京來,那真是感動人。」

8月4日,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給中央一個電報,說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有代表提出提案,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毛澤東主席最高榮譽勳章。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接到這份電報,立即送毛澤東。8月6日,毛澤東在這份電報上批示:「請即復不要通過此項提案。」在全民討論中,還有人提議把這部憲法命名為「毛澤東憲法」,也被毛澤東拒絕了。

經過全國性大討論,憲法草案又作了一些重要修改。這年9月15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當天的會議上,劉少奇受憲法起草委員會的委託,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

5天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全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這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這時,在外值勤的陳長江聽到中南海懷仁堂會議廳里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陳長江看來,新中國的這第一部憲法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警衛工作也曾與「五四」憲法結緣,他說這是自己一輩子的自豪。但他記得,憲法通過之後,為了紀念這一盛事,當年很多人給孩子起名叫「憲法」,一時之間,「李憲法」「王憲法」遍及大江南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陳錫聯主政重慶
朱德與南泥灣
張學良與周恩來的三封密信
陳獨秀的知命之年
國徽背後的故事

TAG:文史精華 |

您可能感興趣

築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憲法根基
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法治中國鏗鏘前行
軍隊人大代表:修改憲法 彰顯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決心
傅政華就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傅政華: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
代表委員談全面依法治國:法治護航 助力復興偉業
李文軍:尋求中國法治主體性的有益探索
重磅!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
天津大學成立中國智慧法治研究院
管仲的「以法治國」論
春秋戰國:人治和法治的偉大探索
賈宗亢主任中醫師:擅長中醫外治法治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癌症等
「文瀾論壇」聚焦法治建設:我國的法治不能照搬西方
張軍:為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供法治人才保障
歷史、法治、法制
首屆中國網路法治高端論壇召開 專家學者為網路法治建言獻策
影響中國法治的歷史事件之劉邦建漢
依法治教 立法先行
人民網評: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以民主法治建設保障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