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能否通過核准、註冊「雙通道制」平穩過渡
朱邦凌
近期,伴隨著A股市場的深度結構性調整,圍繞IPO、監管制度等焦點問題出現了各種討論。新股發行是否應該減速甚至暫停?它與指數漲跌到底有沒有關係?嚴格監管是否意味著打壓股市?註冊制是否應該寫入正在修改的《證券法》?已經被「妖魔化」的註冊制到底還搞不搞?
在股市下行時,有這些爭論都很正常,參與各方也都是本著讓中國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初衷建言獻策。既然出發點一致,我們不妨回眸海峽對岸的台北股市的發展歷史。
同宗同源的台北股市,當時無論是從股市投機文化、投資者構成,還是從法律傳統等角度,和今天的A股市場都很相似,台北股市的發展改革對A股市場是很好的鏡鑒。
1990年,台北股市經歷了巨震,從12682點的歷史最高點暴跌到2560點,只剩下一個零頭。結果大家請願,希望監管部門宣布未來一年之內不批准新股上市。當時的監管部門負責人戴立寧親自在各地舉辦了7場座談會,把券商等市場參與方全部找來一起談,向大家解釋宣傳他的IPO理念:過分收緊IPO和再融資的結果實際上是妨礙了股市的發展,其實新股上市往往會創造更新的投資者。
後來他在媒體專訪中回憶:「我說這個市場需要改革,因為這個市場中破貨爛貨太多了。現在非但不能停止上市,相反還要讓更多公司上市。一開始很多人反對我的這些看法,但後來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整個市場狀況發生了改觀,很多人又轉而讚揚我。」
反觀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9次IPO暫停,新股發行往往為股市下跌「背鍋」。一旦行情下行,就有「為民請命」者慷慨陳詞「逼迫」監管層減緩或者暫停IPO,給監管層施加壓力。
IPO發行節奏應根據市場行情適度化,不搞IPO新股超發,也不應迫於部分「專家」和投資者的輿論壓力而停發。
1988年,台北股市監管機構對證券交易制度進行了大規模修訂,開始引入註冊制,使股票發行審核兼有核准制和註冊制。在註冊制改革過程中,主管機關持之以恆地大力推動,過渡緩慢而艱辛。起初只是引入註冊制的成份,隨後逐漸增加註冊制的比重,最終演化到完全採用註冊制,共歷時18年之久。
毋庸諱言,A股市場註冊制改革現在存在很大爭議,就連寫不寫入正在修訂中的《證券法》也莫衷一是,現實中也不乏對註冊制的否定甚至「妖魔化」,似乎註冊製成為了市場禁忌,一談註冊制市場就噤若寒蟬。
我們應有推進註冊制的恆心,可以設置註冊制準備期和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實行核准制和註冊制的「雙通道制」,讓註冊制在一個相對長的時期內平穩過渡。防止兩種極端傾向:急功近利地IPO新股超發,或者對註冊制諱莫如深。
戴立寧還有一個生動的「果汁理論」:不同的投資人偏好不同,監管部門不應該把人們的口味格式化,而應該把各種公司都提供給投資人,唯一的要求則是:必須做到信息公開,就像果汁要標明濃度一樣。
新股發行如何讓優秀的公司脫穎而出,培育自己的偉大企業在A股市場上市,讓國內投資者分享優質企業的紅利,是一個呼籲多年而暫時還沒有解決的沉重話題。
騰訊、阿里、百度等標杆企業紛紛「遠走他鄉」,阿里巴巴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憑藉3350億美元的市值,騰訊成為了港股市場最大的公司,貢獻了16%的恒生指數總市值。
讓優秀公司脫穎而出,不少專家獻計獻策,例如讓全體投資者或者C類機構投資者投票公選而優先排隊,但資本的逐利性恐怕很快就會讓這樣的舉措變味。
蘋果、騰訊類的榜樣公司不是核准制下發審委選出來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搏殺出來的。
只有市場化的優勝劣汰、註冊制的大浪淘沙,才能真正讓優秀公司脫穎而出。只有大開大合的機制,才能誕生A股市場的偉大公司。
儘管目前創業板不斷下行,市場偏好發生改變,但以互聯網為首的新興產業依然是中國經濟最具成長性的行業,其高成長、輕資產特性代表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趨勢。在制定更加具有包容性、前瞻性的IPO政策之前,讓優質中概股回歸,無疑是一個暫時變通的較好對策。在嚴格控制單純的跨國際市場套利行為的同時,應該選擇中概股中的優秀公司回歸A股市場,讓真正的新經濟內生增長胚芽移植國內。
(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
※歐銀會議在即 為尋政策平衡之道 德拉吉或會重談歷史
※濱興科技任命王永祥為總經理
※星辰熱能財務總監辭職 陳華接任
※中星科技副總經理段玉生辭職
※A股槓桿買家風險敞露 7家公司新任控股股東浮虧超50%
TAG:金融界 |
※大數據建設,能否「彎道超車」
※從三個月能否通過法考談思考的通用邏輯
※結核能否治療?DNA測序顯神通
※修行能否成功和法門無關,和人能否精進修行有關
※杭紹甬三地通勤線能否開通,備受關注
※ETF申請一旦通過,能否拯救加密貨幣?
※強制要求員工購買公司債券?漢能否認:系個人過度發揮
※我能能否控制引力
※長城汽車能否通過自動遠程駕駛測試?
※塔羅案例分析:能否通過GRE考試?
※中信、海通能否在二季度放飛自我?
※量子通信能否在核潛艇上進行?已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獨此一門絕技
※通過手相算命預測一個人能否發大財的方法
※龍興春:印度通電能否「電力」十足
※美國能否得逞?不制裁印度可以,但是必須交「保護費」
※債轉股能否成為P2P良性退出方案?
※用上市給備案增信,互金平台的新套路能否奏效?
※中國能能否出核動力航母?主要限制因素是什麼
※核能能否直接轉化為電能?
※能否快速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