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看古代的考場紀律,媽呀,上了個廁所就不被錄取了

看看古代的考場紀律,媽呀,上了個廁所就不被錄取了

今天是2017高考第一天,祝願我們的考生都能夠旗開得勝,心想事成。

在每次衝刺複習的最後關頭,老師們總要不厭其煩地叮囑考生「帶好准考證」、「考試中途不得上廁所」、「嚴禁作弊」等等。老師所強調的這些,其實在古代科舉考試中也同樣重要,下面這三件藏品,正是科舉考場「三大紀律」的見證。

紀律一:沒有「浮票」不許入場

藏品:清代童試准考證

科舉考試也有準考證嗎?當然了。准考證在明代被稱為「浮票」,考生考試前每人發一張「浮票」和「座位便覽」,沒有這兩樣東西是不準進入考場的。到了清代,科舉准考證叫做「院試卷結票」,一般是參加秀才考試的考生用的。像這樣的准考證在古代需要學生親自去領取,而且考試時必須由考官念到名字才能進場。

筆者有幸得見一張清代童試准考證,此證品相尚可,字跡清晰,毫無磨損的痕迹,准考證中間赫然寫著考生名字「印鴻寶」,最上端寫著「文童」字樣,左右兩端分別寫著「其五官另有疵疾之處均要註明」、「身中無鬢」以及「面形方」、「面色白」的字樣,這是在描述考生的相貌特徵。與而今准考證上要貼自己的近照相比,在科技落後的古代,考生不可能去拍照,所以這種以文字鑒別考生相貌特徵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能防止考試作弊代考的發生,但因為是童試,其有效性很值得懷疑。試想,找一個與自己容貌相似且學識淵博的「槍手」來代考,也是很容易過關的。

何為童試?這裡的「童」不是兒童,而是「童生」。古代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明清時期,無論年齡大小,凡是未考取秀才的都稱為童生。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稟生每月可分得一定的糧食。一般只有秀才才可以參加鄉試,鄉試通過了才可以參加會試,到最後便是參加由皇帝親自坐鎮的殿試了。

紀律二:考試如廁須謹慎

藏品:清代「出恭入敬」牌

古代科舉考試稱得上是馬拉松式的考試,就拿「秋闈」(鄉試)來說,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這期間,最令考生們頭疼的不是答卷,而是如何方便。據史料記載,元代以前,科舉考試是不允許上廁所的;而從元代起(一說明代),隨著科舉考試時間的逐漸加長,不讓上廁所的規定就逐漸改為「領證如廁」。

筆者收藏了一塊清代科舉考試用的木牌子,木牌形似小「扁擔」,兩頭窄,中間寬,最上面刻有「出恭入敬」四個小字,下面是「鐵石相通」四個大字。這塊「出恭入敬」牌就是科舉考場中的「廁所通行證」。上廁所前,考生須向主考官示意,到一邊領一塊「出恭入敬」牌,托於胸前,到指定地點去解決。從這個牌子的字面上看,「出恭入敬」,就是出入要恭敬,要遵守紀律,輕去輕回,快去快回,不得喧嘩吵鬧,干擾他人。倘若弄出動靜,就會引來周圍考生側目怒視;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被考官視為擾亂考場秩序而被轟出考場。

「出恭」一詞本是「出格」之意,明代文學家沈德符在《野獲編補遺·詞林·鄉紳異法》中記曰:「此公品格豈可議,但此等舉動,太覺出恭,貽累多人」。雖然「出恭入敬」這個牌子是表示出去進來都要恭敬的意思,但托此牌的目的是用於入廁方便的,這事流傳到社會上,大家便把入廁視為「出恭入敬」了。

出恭入敬的規定看似人性化,但在考取「生員」(秀才)時最好不要「出恭」,因為在科舉考場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一旦考生因為上廁所引發注意,卷子上交後,一些監考官會在卷子上印上一顆黑圖章,這被考生們戲稱為「屎戳子」。判卷的時候,凡是碰到印上此類圖章的卷子,判卷的考官通常會覺得「晦氣」,於是將這張考卷另放一處,決不再看,所以即便文章寫得再好,這位「出恭」的考生也不會有中秀才的希望了。

紀律三:對作弊者嚴懲不貸

藏品:清代《孟子》「夾帶」

科舉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考試更是以《四書》《五經》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這種死板的考試形式,使得作弊成為可能,而在一系列作弊方法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夾帶」了。

筆者收藏的這本夾帶,長8.2厘米,寬7.3厘米,高1.5厘米,是一本名副其實的袖珍書。書為木刻,線裝,收錄《孟子》七卷。除了書口處有一個蟲蛀眼,其他無瑕疵,品相較好。書本印刷質量可謂上乘,原文與註解區別以不同字體,印製清晰,一目了然。從中可以窺知清代木刻印刷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夾帶雖小,但要想真的帶進考場也是不容易的。古代科考,考生進場時,要經過嚴格仔細的檢查,若有違反,嚴厲問責。據《明史》載:「應試生儒舉人監生,但有懷挾文字、銀兩,並越舍與人換寫文字者,俱問發充吏,三考滿日為民;若系官吏,就發為民。」清代科場作弊之風日益猖獗,為防範考生夾帶作弊,清政府不僅對考生的衣著器具作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還就如何嚴格搜檢頒布了一道道的法令,所有參加考試的考生都要接受徹底的搜身檢查,就連考生頭上的辮子也要解開來查過,可謂斯文掃地。為了殺一儆百,清政府還在考場實施「嚴打」,一旦發現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個月示眾,杖一百,最後還要發往邊疆充軍。儘管如此,作弊之風仍屢禁不止。乾隆11年順天府鄉試,由於動用了軍隊對考生進行搜檢,不少考生趕緊拋棄身上所藏夾帶。根據文獻記載,考場外居然發現上千份夾帶,堆積如山,另有2800多名考生臨場脫逃,點名不到,可見夾帶作弊已經普遍到了什麼程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收藏 的精彩文章:

高考40年之最!你那年「最」什麼?
這才是正宗的藏式佛珠!最美手串都是這樣搭配的!
大器天成!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過4000萬成交!

TAG:懂點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唐代考場有兩個規矩,堅決不能違反,不然就只能回家等明年了
監考最喜歡的幾款「文具」:帶進考場不被沒收,老師看了不管你!
可以帶進考場的「圓珠筆」,監考老師看了都要走進看看,吸睛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亮也光,你對這些到了考場還看書的學生怎麼看?
學生考場哭個不停,我的姓名有72筆,老師都看當場呆住了!
能帶進考場的「筆袋」,就要很skr 人,監考老師看了都說牛!
學生考場哭個不停:老師,我的姓名有72筆,老師看了也讀不出來
那些年,你在一建考場遇到的奇葩
學生考場哭個不停:老師,我的姓名有76筆!老師看了都讀不出來
為什麼平時練得好好的,一到考場就掛了…
古代考場的烏龍事件:只寫兩個字,就被評為第一名,師爺都笑了
帶著饅頭進考場,邊吃邊答題,最後還中了狀元!
武舉考場上最尷尬的事,考官當時就看懵了:成績怎麼算?
搞笑漫畫:女子帶了手機進考場,怎麼就是找不到
考場上,什麼樣的孩子最吃香?老師的回答出乎意料
帶著饅頭進考場,邊吃邊答題,最後還中了狀元,運氣真是好!
火影:考場作弊的方式層出不窮,只有鳴人在那裡哭,太丟人了!
易烊千璽剛出考場,就被同學喊話:回來擦黑板!這個套路有點明顯
考場那麼嚴肅,你們就不能認真點?
考場上,監考老師一看考生的樣子,驚呆:這面相也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