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佛陀:自己覺悟的是佛法,佛法是學不來的。怎麼學?

認識佛陀:自己覺悟的是佛法,佛法是學不來的。怎麼學?

請看下面經文: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經文不長,就這麼幾句,把整個佛法說盡了。人家要問什麼是佛法?這幾句就講清楚、就講明白了,一點都不啰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經文乃如來普勸聞經之人專精修善」。念老這幾句話講得好,一般人讀經沒看出來。經文確實字字句句都不可思議,其深無底,其廣無邊。

註解裡面,『佛經語』這三個字,佛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學佛首先要認識佛陀,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我們第一次見面他就教我,你要不認識佛陀,你會走錯路,走偏差,甚至於走上邪道,那就錯了。怎麼認識佛?讀經。讀什麼經?他老人家教我,讀《釋迦譜》,讀《釋迦方誌》。這個經很少流通,《大藏經》裡頭有。我是從這裡入門的。以後這個經在台灣也流通了,現在可以買到這個本子。這兩本小經書,唐朝時代的大德,從經典裡面節錄出,釋迦佛一生的行誼。有一點像《論語》一樣,《論語》是弟子們記載夫子,孔子平常的言行。這兩部書,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也是記錄佛一生的行誼,像傳記一樣,很不容易。它有類似的,都是這些有心人做的,做得好。我們讀了,對於釋迦佛有個正確的認識,因為它都是從經典節錄的,有憑有據,不是隨便想像的。

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經上記載的,也就是《釋迦譜》、《釋迦方誌》所依據的,世尊十九歲捨棄王位,他是當年也是一個小國,國王的兒子,他要不出家他繼承王位。十九歲,對於人生生老病死苦,他看到了,他想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怎麼發生的,把它的因找來,緣找出來,果報就明白了,因緣果報。搞清楚之後,他教我們舍惡修善,背塵合覺。這就是出家之後,前面一段期間的苦行。我們知道十二年,他三十歲開悟的,十九歲到三十歲,十二年。這十二年當中廣學多聞。印度在古代是宗教之國,宗教發達,宗派很多,哲學之國,有智慧的人非常多。他一個都不舍,每個宗教都學習,每個學派都去參學,十二年。十二年大概都看過了,都學過了,覺得怎樣?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的問題是什麼?是生老病死,是六道輪迴。印度確確實實很多宗教,對於六道裡面的狀況,他們很清楚,但是從來沒有人提到,解決這個問題。這釋迦牟尼佛最初提出的,如何能夠超越輪迴,這是一般宗教裡頭找不到的,所以他放棄了。十九歲出家,放下了煩惱障,三十歲不再去參學了,放下了所知障。大乘佛法講兩種障礙,讓我們沒有辦法提升,向上提升沒辦法,兩大障礙。

所以佛法教我們看破放下,放下是放下煩惱障,看破是放下所知障,從這入門。儒亦如是,儒家從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看破,物是什麼?物是慾望,物慾。你要把所有的慾望放下,內心要放下貪瞋痴慢疑,外面要放下財色名食睡。這兩樣沒有放下,內有貪瞋痴慢疑,外還有財色名食睡,讀遍《大藏經》,你沒學佛,佛教你的你沒有體會到,你沒做到。佛的教法,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這是我二十六歲,親近章嘉大師,他老人家教給我的。以後看儒家的書,讀《大學》一開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套原來跟佛法講的一模一樣,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不能不知道。

佛經語,通指舍惡修善、背塵合覺」,就這八個字。佛的經教裡頭,初入門的時候,教我們舍惡修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教我們向上提升,那就是背塵合覺。塵是迷惑,跟迷惑相背是覺,所以背塵就是合覺,合覺就是背塵。覺是什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小悟是阿羅漢,也不錯了,釋迦牟尼佛的目的可以達到了。他放棄十二年的修學,到畢缽羅樹下去修定,去入定,終於在定中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與過去修學的有沒有關係?給諸位說,沒有關係。知道過去所學的錯了,過去所學的十二年,用我們現代話說,依然是背覺合塵,所以釋迦牟尼佛放棄了。它跟自性不相應,它跟迷相應。迷是什麼?迷的根源是阿賴耶,它沒有辦法轉識成智。阿賴耶是迷惑顛倒的根源,它轉不過來,所以佛放棄是很有道理的。修定,定是什麼?內放下貪瞋痴慢疑,於世出世間法都沒有貪戀的心。

我們今天有一點明了,世間法是假的,要放下。出世間法也不是真的,它從哪來的?它從因為有世間法,才有個出世間法;如果世間法沒有了,出世間法也不存在,相對而建立的,這個道理要懂。佛法我們要不要?沒有開悟之前要,開悟之後不要了,你要障礙你開悟,障礙你悟門,必須放下。所以佛般涅槃之前,跟大家說一句話,他一生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誰要說佛說法叫謗佛。這話什麼意思?自性清凈心裡頭一法不立,那是真的。所以大徹大悟的人,他沒有念頭,他沒有起心動念,他來的什麼法?他什麼也沒有。你去問他,你問什麼他答覆你什麼,他一點障礙都沒有。好像什麼都通了,沒錯,是通了。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時候一法不立,縱然起用,還是一法不立。難!

初學的人聽到這個話,愈聽愈迷惑,這到底怎麼回事情?我們再說個現象,佛是什麼?菩薩是什麼?阿羅漢是什麼?人是什麼?其實是一個。一個它所附帶的不一樣。凡夫,包括六道的二十八層天,都叫凡夫,叫六道凡夫。凡夫眼見色,我們舉一個例子,睜開眼睛見到色,有分別有執著,會起心動念,所以見色,他在境界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種人叫凡夫。那佛呢?佛眼見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什麼?這叫自性見。起心動念了,意識見,給你講八識五十一心所,講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見,第六意識是分別。菩薩就不一樣,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阿羅漢比菩薩又差一級,阿羅漢見東西,睜開眼睛見東西,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執著,所以是阿羅漢,他能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來?六道從執著來的。那最下面一個,有起心,有動念,有分別,有執著,執著什麼?裡面執著的是貪瞋痴慢疑,外面的執著是財色名食睡。不一樣。耳聽亦如是。佛聽一切聲音聽得很清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沒有起心動念。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阿羅漢有分別沒執著。沒執著,小聖,他不是凡夫,他超越六道輪迴,但超不了四聖法界,菩薩才超越十法界。阿羅漢在四聖法界,超不出,再向上提升,不分別就超越了,就超越十法界。達到最高峰,不起心不動念,清不清楚?清楚,樣樣清楚,沒有一樣不清楚,怎麼清楚的?本來清楚,不是學來的。

學來的不是佛法,這個諸位要記住,自己覺悟的是佛法,佛法是學不來的。怎麼學?我們依照經典,佛經語,首先舍惡修善,這還沒有離開六道輪迴。舍惡不墮三惡道,修善生人天兩道。六道裡頭人、天兩道是善道,其它的,阿修羅、餓鬼、地獄、畜生,這四道是惡道。要知道,舍惡不造惡,跟惡道就不相應了,你決定不會墮三惡道。惡道很可怕。唐太宗有個附體的光碟,我們這有,我們六道凡夫多看看好,把它當作一堂課來上,為什麼?你知道惡道可怕。你不想墮惡道,那你就一切務必有斷惡的念頭,斷惡的言語,斷惡的行為,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這個重要。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不墮惡道。修善,三皈、五戒、十善要緊。

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句句都是好話,要認真去做到。學了不能落實,假的,不是真的。真正落實得受用,這真的。要真修,修是修正,以前錯誤的,現在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意的行為,就是心的行為,你心裡想什麼;言語,口的行為;動作,身的行為,身口意行為錯了,把它修正過來。這裡告訴我們的,舍惡就是舍不善的行為,修善,努力學善的行為,三皈是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六祖惠能大師,怕我們會錯了意思,走偏了,走邪了,所以他老人家傳授三皈,他不用佛法僧,他教人,你看《六祖壇經》,教人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用覺正凈,覺是佛,正是菩薩,凈是阿羅漢,他用這個來做,這個有道理。我們是不是依覺正凈?依覺正凈對了,你真的是皈依三寶。皈依之後要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要能做到,變成日常生活行為。再提升一級就是十善,十善是把口業,從不妄語又開三種,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不惡口,惡口是說話很難聽,讓人家聽了不舒服,就是貢高我慢,目中無人,這個要戒。後面加上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阿羅漢所修的。

我們要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真有受用,什麼受用?得大自在,沒有煩惱,煩惱放下了,樂在其中。這個樂你無法想像,你契入這個境界你就得到,你才會對佛陀感恩,不是佛陀,在這個時代,你的快樂從哪來?苦不堪言,怎麼會有樂?是你沒覺悟,你沒放下,真正覺悟放下了,快樂自在。這不能不知道。所以舍惡修善、背塵合覺的一切法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乾的就是這些。為什麼干這些?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自己這樣做法,出家修行,都是做榜樣給你看的。你看會了,你走他這條路。這條路是人生最幸福,方東美先生講的,最高的享受,最幸福、最快樂。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科注(第四回)(第四二九集)2017/4/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4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願往西方 的精彩文章:

蓮池大師法語:果報
貪瞋痴是因,三惡道是果報,貪瞋痴要不能放下,跟三惡道就結了緣
習氣、煩惱無量劫累積不能化解,這怎麼辦?
印祖法匯:嘉興真如寺開念佛堂專修凈業緣起疏
我們要回歸自性找誰?一定要曉得自性三寶

TAG:同願往西方 |

您可能感興趣

學佛,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安心生活
法身佛:認識法身和佛
好文,怎麼認識自己的「貪」
通過學習書法,加深了我對祖國傳統書法的認識和理解,陶冶了我情操,磨練了我的意志
溥儀客氣地對專家說:「雖然我不太懂歷史,但是自己的老爹還是認識的」
自己寫的Js,自己不認識了?
學習佛法的重點是認識自心
我們該如何認識成吉思汗、蒙古和中國,是不是該換種看法了?
慈禧老佛爺的最愛,你竟然不認識,怕是活不過兩集了
我們一定要清楚的認識,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
夢幻西遊:玩夢幻可以,但是你沾了這個,對不起我們不認識!
兒子:「爸爸,我們美術老師笨死了,連馬都不認識!」
李寧安踏都不是我們認識的他們了,是更好的他們
這都不認識,還好意思自稱佛系青年?
菩提伽耶證覺寺,佛的悟道,深刻認識慾望本質,還原一顆澄凈的心
你認真的練習瑜伽了嗎?瑜伽主要目的不是減肥,而是去認識自己!
跑步,是如何讓我們痛並深刻認識自己的?
認識自己,恰到好處的自己
故事:躲不掉相親,迎來了愛情,都說說你們和老公是怎麼認識的吧
《我不是葯神》這個世界的病不是窮病,而是不認識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