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甘肅靠什麼讓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跨越 十三年豐收背後的故事

甘肅靠什麼讓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跨越 十三年豐收背後的故事

甘肅省實現糧食生產的主要得益於政策扶持;創新糧食生產方式和調整糧食生產結構。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糧食生產和對糧食需求的一個寫照。近年來,甘肅按照資源稟賦,在發展農業生產上,堅持科學劃定糧食生產主體功能區域,通過大面積實施旱作農業技術、節水農業技術,將糧食生產列入到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中,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使全省以量為主的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發展,糧食總產量從2002年的800萬噸,一躍達到1100萬噸,在解決了基本自給的同時,還略有結餘。

中部以糧食為主的旱作農業示範區——玉米

一靠政策。自十一五以來,甘肅省連續出台了關於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將積極開展糧食生產列入頭號補貼範圍,將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機具補貼融入到糧食生產補貼中,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扶持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生產經營政策,培育重量大戶、家庭農場和種糧合作社、種糧企業發展糧食生產,進一步增強了農業補貼政策的導向性、精準性、時效性。通過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將馬鈴薯的農業生產列入到糧食生產中補貼,開拓了糧食生產的空間。通過加大扶持力度,用政策激活了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甘肅糧食生產的熱情。據向眾傳媒了解,僅2016年,中央財政就安排甘肅25億元扶持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同時,落實中央對糧食生產大縣補助2.36億元,極大地激發了糧食生產大縣的積極性。

旱作農業的地膜馬鈴薯

二靠糧食生產的技術創新。缺水是甘肅農業生產發展的最大瓶頸。在與乾旱的長期鬥爭中,甘肅人民探索總結了「修梯田、達水窖、鋪地面、調結構、興科技」的旱作農業發展路子。這為旱作區以糧食生產的農業區穩定解決溫飽、實現糧食生產找到了發展出路。據了解,近年來,全省以糧食生產為主的旱作農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反覆試驗,使以地面為主的抗旱技術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使有限的降雨量變為有效的水資源,有效突破了困擾甘肅糧食生產的最大瓶頸,使集地面集雨水、覆膜抑制雨水蒸發,壟溝種植糧食等技術為抗旱、保墒、增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突出了增產效果。雙壟溝播技術增強了糧食生產中旱作農業的可比效應。

據向眾傳媒梳理髮現,自2009年8月,農業部在甘肅省慶陽市召開的北方旱作農業現場會後,當年就推廣全膜小麥技術,2010年春季就在51個旱作農業糧食生產縣區推廣1048萬畝雙壟溝播玉米,當年玉米畝產就達到598.04公斤,比半膜玉米畝產增產30.1%;馬鈴薯平均畝產2050.73公斤,比半膜馬鈴薯畝產增產26.96%。201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950萬噸以上,據農業部門推算,僅此一項就為甘肅增加糧食14億公斤,為全省糧食豐收從技術上奠定了基礎。

據統計,甘肅省自從開展糧食旱作農業技術以來,每年穩定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500萬畝,累計增產糧食800萬噸,相當於過去年份一年的糧食生產總產量。與此同時,甘肅還積極研發和推廣全膜旱作穴播小麥生產技術,使之形成了黑膜馬鈴薯生產和雙壟溝播玉米糧食生產以及雙壟測播玉米與全膜穴播小麥生產融合為一體的旱作農業糧食生產。

所謂的旱作農業糧食生產,就是將無效降雨通過突破季節性將頂凌覆膜來控制蒸發,將當季降雨通過覆膜雙壟引入到作物根部,變無效降雨為有效利用。實驗表明,有效利用提高80%。

旱作農業的地膜馬鈴薯

三靠調結構。針對甘肅乾旱少雨、多災,降雨分布不均的特點,全省上下不斷深化對省情的認識,堅持「壓夏擴秋,壓劣擴優」,積極調以糧食為主的農作物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馬鈴薯、玉米等高產穩產等大秋糧食作物。通過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甘肅省糧食生產的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使之糧食產出率不斷提高,有效保持了糧食生產的高產穩產,這些都是甘肅省齊抓共管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實現十三年連續豐收的重要保障。

「向眾傳媒」撰稿/農業新聞 記者田慶林 校對:辛花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眾傳媒 的精彩文章:

這些農村經營主體將享受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家補住 畝均1500元
熱點解讀:土地和宅基地確權、土地徵用補償、閑置宅基地處理
介紹九種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 看了一定能賺錢
甘肅依託國家級青藏高原社區畜牧業項目 農牧民收入增長快
農村集體的機動和開墾等土地可給予新增人口土地承包經營

TAG:向眾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實錘!二十年糧食不能漲價的原因在這裡
這國是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因通貨膨脹,現今居民靠搶劫糧食為生
糧食減產式「豐收」的背後
我市糧食實現再增產
美國是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他們如何處理秸稈?最後一招太硬核
世界上「最懶」的部落,靠狩獵為生,不種糧食也能存活
歷史上最大的碩鼠,幾乎吃光了明朝國庫中的糧食,真是巨貪
漢武帝送來糧食和肉,霍去病卻不讓士兵吃,只因他要實現一個目的
戰國混戰幾百年都不缺糧食,三國時的諸葛亮為何不行?其實很簡單
隋朝的糧食被唐朝吃了五十餘年?這種沒有歷史依據的言論,不能信
老一輩人愛吃的榆錢飯,現在已經消失,以前饑荒時的重要糧食
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浪費的食物和吃掉的相當,有錢任性
這裡的蝗蟲好奇怪,不出境,不吃麻,不吃豆!糧食竟然還大豐收!
原來這3種糧食最容易胖!以後吃飯一定要避免它,不然越來越胖
如果美國今年不出口一粒糧食,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為什麼目前中國還需要進口糧食?生存權是第一人權,要生存就得保證餓不死!
隋朝短短三十八年攢的糧食唐朝吃了二十年還沒吃完
這個是真實的,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蘇聯還援助過中國糧食和白糖
歷史第一糧倉儲存中國一半糧食,重見天日後千年種子仍發芽結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