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投環境趨冷,這家孵化器為何逆勢而增?

創投環境趨冷,這家孵化器為何逆勢而增?

現在的創投環境是在趨冷,但創業者還是挺多的,依然暗潮洶湧。

走進臨空園區的「蘇河匯」最新大樓,迎面大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副中國戰略地圖,那是蘇河匯在全國建立起來的創業孵化器網路。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熱度,顏色越淺表示創業指數越高。」順著羅鑰的手指方向,可以發現,北上廣所標的顏色最淺,西藏等處也標了顏色,這表明蘇河匯已經在那布局,開設了公司。

80後羅鑰,蘇河匯創始人。曾白手起家創立手游公司,嘗盡了創業的酸甜苦辣後,他在第三次創業時毅然選擇了創投服務行業。

彼時,正值創業的風口,申城各大孵化器遍地開花。蘇河匯乘勢而起,網羅各式創業人才,經營得有聲有色,羅鑰一度作為創業者代表,參與市委關於「科創中心建設」一號課題的座談會。

2015年11月蘇河匯掛牌新三板,獲得「雙創第一股」的稱號。這一掛牌時間要比李開復的創新工場還早兩個多月。羅鑰也從一名創業者和投資人進階為一家公眾公司的掌舵人。

兩年多過去,咖啡桌前人頭依舊涌動,上海的眾創空間數量也翻了一番,但在商業模式的打磨上仍步履重重。

在眾創空間、孵化器普遍缺乏盈利模式的背景下,蘇河匯依託於「雙創第一股」的先發優勢,憑藉在孵化和投資領域的紮實基礎和資源積累,探索產業服務的新模式,將孵化器業務全面升級到4.0模式,並向全國開拓。

「我們也不是一味擴張,也在收縮和調整,比如將一些四、五線城市項目砍掉,主要集聚在一、二線城市。」羅鑰說。

目前,蘇河匯已完成在上海、北京、重慶、成都、合肥、杭州等14個實體產業孵化平台的布局,已為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和園區推薦超過數千家企業,孵化系統收到申請累計40000多家公司,孵化超過500多家公司,並進入業績的爆發性增長通道。

當前,創投環境趨冷,這家孵化器如何做到逆勢而增? 在這位資深創業者眼裡,什麼樣的創業者值得投資?

羅鑰

創業者依然暗濤洶湧,只是媒體關注少了

上觀新聞:當初怎麼決定從創業者轉為服務創業者?

羅鑰: 這和我個人經歷有關,我自己就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2005年開始第一次創業,參與創辦了一家遊戲公司,那是國內最早從事手機遊戲、短代、MTK遊戲開發的團隊之一。我記得當時在南京西路地鐵站租了半間鋪面,一周之內考出了上海營業員資格證,在地鐵站推廣遊戲。

靠著在地鐵站賣遊戲,公司堅持到了2009年,隨後被一家上市公司以7400萬元收購,這是我的第一桶金。

第二次創業是幫深圳的手機廠商做設計和製造方案,當時中國山寨手機發達,但整個行業競爭很激烈,壓貨嚴重。後來公司資金鏈斷了,創業失敗,血本無歸。我只好到一家歐洲投資公司打工。

上觀新聞:什麼時候開始第三次創業?

羅鑰: 你知道,創業過的人,其實不太適合打工。我在這家歐洲公司幹了一陣子覺得不適合,所以還是決定創業,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創業,就是幫扶創業者,我覺得這件事可以干一輩子。

上觀新聞:家裡人支持嗎?

羅鑰: 當初辭職是瞞著老婆的,她不同意我創業。那時老婆剛懷孕,不能受驚,所以只能騙她,我專門買了一台和單位一模一樣的筆記本電腦,每天西裝革履,裝著去上班的樣子,其實是跑到家附近的咖啡館上網。

我在咖啡館用7天時間搭建了蘇河匯網站,然後坐火車跑到北京,只是為了在36氪網站上打一個「廣告」,如果誰有創業項目可以找蘇河匯,20萬,佔8%的股份。2012年8月底,我篩選了10個投資項目。篩選出來的10個項目需要投資200萬,如果再加上100萬元的運營資金,總共需要300萬元。

上觀新聞: 這筆錢從哪裡找?

羅鑰: 短時間找不到太多錢,我就向朋友借了30萬元,10個項目一個給3萬元,我告訴他們,先好好做項目,後續資金馬上就到。其實當時我心裡也沒底。幸運的是,2012年12月初,我找到一家成都的財務公司,抵押了家中一套房子,貸到了300萬元。

上觀新聞:你創辦這家孵化器時,也正是創業潮風起雲湧的時候。

羅鑰: 對,我們接觸了很多激情滿懷的創業者。在扶持創業者的過程中,蘇河匯也一路成長,目前已經擴展到了國內14個城市。

上觀新聞:相比兩年前的風口,現在熱潮已經褪去,有人說這是投資的冬天。

羅鑰:相比之前,現在的創投環境是在趨冷,但創業者還是挺多的,依然暗潮洶湧。但是對創業的報道沒有以前多了。對創業者來說,媒體宣傳有時是雙刃劍,當初媒體特別熱衷報道的90後創業者,不少變成了反面教材。熱潮褪去,未嘗不是件好事,大家可以冷靜下來,開始反思。所以,創業者也不像之前那麼狂熱、焦慮,會更加理性、低調。

而經過這一撥的洗禮,我們的創業環境有了很大提升和改善,比如以前如果沒有房子做抵押,銀行絕對不會貸款給創業者,但現在就可能得到相關支持。

針對創業成本高的問題,上海對初創期企業實行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管理類行政收費,還提供場地房租、社會保險費等補貼,這都給創業者帶來福音。更大的變化在於,創業者以前找投資人,根本無從下手,現在只要找眾創空間,對方都會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所以,創業的生態系統已經逐漸完善。

從「孵化器」升級為「企業醫生」

上觀新聞:據統計,目前上海已有500多家眾創空間及孵化機構,在眾多的孵化器中,蘇河匯有什麼特徵?

羅鑰: 應該說這些眾創空間各具特色,為創業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我們在商業運營模式的打磨上比較有經驗,在整個雙創產業普遍缺乏盈利模式的背景下,蘇河匯率先突破並找到了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並連續三年業績持續增長。

目前,主要是通過與地方主導產業深度融合,藉助上市公司產業資源,和當地政府,三方聯合共同打造產業孵化創新平台。

上觀新聞: 您認為孵化器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羅鑰:可以說,很多孵化器對創業者的服務深度還不夠,不少園區還只是提供創業的辦公空間和場地,這個門檻並不高。但對企業來說,他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服務,需要孵化器的資源整合能力。

所以,我們執守的一個理念是,要將「孵化器」升級為「企業醫生」。孵化器不是「二房東」,而是「企業醫生」,要為企業提供產業扶持、孵化配套、項目投資等支持。

上觀新聞:能舉例說明嗎?

羅鑰: 比如我們孵化出的Flower plus花+,這個商業模式當初是我們和創始人一起提煉出來的,最初想做服飾,後來想做禮品永生花,最後定位為鮮花。我們幫助合伙人挖了一個攜程高管,幫他們對接銀行的資源,解決處理公司的勞動糾紛。這些都是針對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提供的相應服務,目前該項目每個月的銷售額達7000萬,已覆蓋全國,成為行業冠軍。

上觀新聞: 您的團隊現在平均年齡多少?

羅鑰:我的團隊平均年齡30多歲,大部分是87-88年的年輕人,成長得很快。作為創業服務者,我們背後有三個更大的資源庫——項目庫、專家庫、合作夥伴庫。我們擁有1000多位專家,都是行業內的資深人士,定期做行業研究,交流行業的發展趨勢,判斷是否是好項目並做定期維護。項目庫有40000多個項目,是各行各業積累下來的好項目。目前只挖掘了500多個項目。我們的投資夥伴也很廣,比如經緯、紅衫資本,各大上市公司、各大招商園區等。

上觀新聞:在全國14個城市布局,這對創業者有什麼特別的幫助?

羅鑰:這使我們在投資服務企業時,更具有全國視野。每個地方集聚主導的產業不一樣,比如合肥、安徽抓的是雙創,重慶渝北區重點布局大數據、人工智慧。我們的項目都是全國聯動的,在做項目計劃時,會做全國性的設計和綜合性稅務籌劃,幫助企業判斷,這個產業放在哪個地方比較合適,比如我們服務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建議他把大數據放在合肥,公司放在重慶,並在重慶幫他拿到牌照資源,幫助招了200多個員工,目前,這個公司已在良好的運作軌道上。

創業者未必都是90後,中年創業者佔一半

上觀新聞:您看好什麼樣的創業者?

羅鑰:創業者一定要有追求卓越的心態,創業的每一階段都會有坎,創業者要能在下一個危機來臨時知道怎麼去戰勝它。格局要大,要能堅持,哪怕一時失敗。

我們對創業者比較寬容,蘇河匯扶持的不少創業者都有過失敗了再次創業的經歷。我們之前投的一個項目,是一位從攜程出來的89年生的創業者,後來創業失敗又回公司了,現在又出來再次創業。蘇河匯是願意等待的,是放長線的,只要具備創業者的素質與能力,這次不成功,沒關係,下一次創業我們還是會投你。

上觀新聞:現在創業主體都是90後嗎?

羅鑰:90後只是其中一部分,80後創業者居多,甚至年齡更大的也有。有位69年的醫學博士,他在一家德國企業做高管,整個中國團隊是他一手打造起來。而他現在正投身於創業,我們和他一起梳理了創業方向和商業模式,且看好他的潛力。

上觀新聞:作為創業者,他的年齡不小了。

羅鑰:對,我們接觸到不少中年創業者,他們的比例佔到近一半。可以說,並不像媒體所宣傳的創業都是80後90後,中年人同樣是創業的生力軍,他們在某個領域有經驗積累,但他們需要推手,需要專業機構幫他們梳理。我們接觸到不少國企高管,也想創業,他們需要找專業機構進行方向梳理、評估並分擔一些風險。現在不少企業也比較開放,倡導內部創業,或者停薪留職的方式,這都是有助於創業的政策環境。

上觀新聞:一個企業的文化一定是打著創始人的烙印的,在您看來,蘇河匯的特點是什麼?

羅鑰: 我自己就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深知創業的艱辛,創業需要夢想,需要堅持的勇氣。我們的企業文化也很有特色,包容開放,比如一周一次的Faminy night,通過活動讓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結交新的朋友,讓創業者找到堅持向前的源動力。

我們在蘇州河邊認養了一批樹木。一個項目一顆樹,創業者把自己的夢想寫下來裝進信封,埋在樹下,這個時間膠囊寄託了對未來的夢想。最早植下的夢想是2012年10月1日,去年我們打開時間膠囊,發現很多夢想都實現了。

題圖設計:邵競 素材來源: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觀察 的精彩文章:

81歲高齡的建築「老人」要梳理新妝,改造時「小到鋼窗上的把手都不能動」……
奧運冠軍陳一冰為孩子們寫「勇敢書」,「體育精神不止競技而已」
將軍銅劍巔峰之作,宋代銅錢結成罐形,盤盤滬上高校博物館鎮館之寶
亞洲航空北亞總裁:中國在改變,低成本航空同樣需要改變
「保衛總統」:白宮「作戰室」初具雛形,真能擋住「通俄門」震蕩?

TAG:上海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深創投倪澤望:創投行業平台化轉型是應對各種挑戰的最佳策略
深創投孫東升:創投行業需要扶持政策,更需要市場化環境
對話域鑒創始人:創投寒冬,文化產業成功逆襲
創投進入冷靜調整期 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文娛產業的「壞時代」來了嗎?
果小美逆風轉向,深創投搶佔顏值經濟
創投圈的那些影視情緣
明勢資本黃明明:未來創投市場會更差 洗禮過後創投邏輯都將有本質變化
創投圈「秀恩愛」的正確姿勢
創投概念如何接力?
創投機構如何看待「退出難」?業界稱期待科創板儘快落地
紅嶺創投成交規模呈下降趨勢 凈值標佔比略有增加
指數弱勢難掩創投一抹亮色
愛奇藝虧損繼續縮窄,將發力短視頻和增加原創投入
北極光創投鄧鋒:投資的本質是可持續地賺錢,而不是賺快錢
創投資金趨緊,為何雲學堂能逆勢獲C輪融資?
區塊鏈創投泡沫隱現 成熟項目匱乏 投資機構「火中取栗」
戈壁創投:產業互聯網時代,跨界的壟斷會變得異常困難
創投行業中的邊緣生存之道
廣濟創投蘇新義:數字化變革是提升家裝行業能效的最優解
人民創投:令人眼紅的泡沫破滅大勢已定,幣圈「媒體」還能一直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