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輔助人類社會中人的重新定義

智能輔助人類社會中人的重新定義

如果你只用一種方式了解某樣事物,那麼你就沒有真正了解它。事情真正含義的秘密取決於我們如何將其與我們所了解的其他事情相聯繫。......從各種角度看問題,直至你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這才是思考的真諦。

——Marvin Minsky 博學家、認知科學家、人工智慧研究者

《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是2015年的Edge年度問題,是科學家們對人工智慧發展與影響力的思考。書中,有185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來拋出形形色色的知識碎片。

其中第30篇為"一個分布式技術-社會型精神系統」,作者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家馬蒂·赫斯特。第31篇"蜂巢思維",是TED大會主席克里斯·安德森所作 。第170篇是"在分布式世界中重新想像自我",作者為馬修·里奇。

這三篇文章都在講人類與智能機器一起,正在形成一個新的世界形態,是站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立足點上來看待人類社會期盼。

把三篇文章整編了一下,基本是原味,可體會體會科學家們所預測的未來智能輔助人類社會的理念

分布式機器-人類神經系統

馬蒂·赫斯特教授把"一個高度儀錶化和自動化的,尚不能具備獨立思考的知覺大腦的機器世界"叫做「eGAIA」。在eGAIA的世界中:

「1、電子感測器(採集圖像、聲音、氣味、震動和所有你想像得到的信息)與身體融為一體,能夠為個體需求的滿足作出預判和安排,並可以將所有發生的事情推送給需要知道的人。

2、自動化技術將使房屋和建築的清掃、車輛駕駛、交通監管、商品的生產和監督流程,甚至透過窗戶的窺視(利用微型飛行感測器)成為可能。

3、未來感測器網路的實際應用可能還包括通知人們何時該往街道上撒鹽以融雪,何時該清空垃圾箱,當然還有在某個街角探測到可疑行為時告知有關部門。

4、醫學研究將取得驚人的進步——合成生物學將造出可以在人體內修復錯誤的智能機器;智能植入體可以檢測並記錄你當前與過往的身體狀態。腦機介面將不斷得到改良,從初期幫助身體殘疾人士,直到最後讓人體與監測網路實現無縫銜接。

5、計算機在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上的突飛猛進,本質上是計算機在鸚鵡學舌,而非真的駕馭了理解並模擬自然語言的能力。

現在eGAIA已經部分成了現實。這種由人類心智與其他監控電子設備互動組成的分布式神經中心網路,將會讓一個我們從未經歷過的分布式技術-社會型精神系統逐漸發展壯大。」

蜂巢大腦(The Hive Mind)

文章論述道:

「思考是人類的超能力。我們並不是最強、最快、最大或最頑強的物種,但我們可以為未來建立模型,並有意識地實現我們建立的未來模型。不知道為什麼,正因為這種能力,而不是高飛、深潛、咆哮或者孕育成千上萬後代的能力,讓我們這個幸運種族在眾目睽睽之下接管了這顆行星的統治權。

想想下面的問題:在千年之後,智人是會成為地球上的智慧統治力量,還是會成為歷史的腳註——一種創造人工智慧(AI)的生物物種?

關於智能的一個關鍵事實:小規模的智能無法達到全盛,每一個額外的聯繫和資源都能擴展它的力量。一個人可以很聰明,但一個社會比他更聰明。你做的網站非常驚艷,但谷歌能將你的驚艷與數百萬其他網站連接到一起。

未來的智能機器不會摧毀人類。相反,它們將加入到原本人類獨自作出貢獻的網路之中。未來將是人類和機器的能力最豐富地混雜並融合到一起的時代。

有一件事確定無疑。對於這個日益壯大的不可思議的整體,人類的獨特貢獻將慢慢變得黯淡無光。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可能也不在乎了。

打開電源,便可以馬上與遍布全世界的數以億計的人類和機器相連。全人類正在半自覺半不自覺地創造一種蜂巢思維,它擁有這顆行星上從未出現過的巨大力量。

「人類 VS 機器」是個錯誤的心理模型。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機器只有一台。不管你喜不喜歡,人類和人類創造的機器都將成為它的一部分——一個巨型的蜂巢大腦。曾經,我們由神經元組成;現在,我們將要變成神經元。」

在分布式世界中重新想像自我

文章重新界定了「機器」和「思考」的定義:同時包含無機和有機的「組合物」和「系統決策」,來作為可以相互轉換的術語——其使用範圍涵蓋了機械學、生物學、物理學、智能學,甚至神學。

1、思維機器

在生物技術和超人類演算法預測系統的發展,很快會模糊掉「觀察」「思考」「決策」之間最後的哲學界限。一旦界限被打破,「會思考的機器」和「會思考的生物系統」之間的差異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思維機器的存在,無論是排列成無機或量子陣列,還是一種生化結構,它會減弱還是增加人類的力量嗎?如果把我們自身充分擴展為思維機器,這意味著什麼?

由「思維機器」構成的非個人集合體是人類政治、文化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也一直致力於如何將非人類系統限制在人類範圍內。這不是一個小任務,需要把複雜分散的人類倫理的、創新的、有代表性的信仰系統整合起來,變成有意義的公民過程,從而將一種能力認作為公民身份的一個基礎。

2、重新定義人類自我

人類自我思維的性質與角色重新定義為一個自我異化、自我主導和自我修復的系統,這個界定一直被人們爭論。

各種動態聚合的新型「信息公民」,不僅只是作為物體和性質的某種複合體,而且作為一種新型人類——某種信息文化、經濟體系和生態系統的共同所有者,可以吸收每一種文化與系統。

人-物混合系統的思維機器正在變成一種新的能量來源。我們正有機會一起去重新定義藝術實踐的軌跡。

思維機器湧現的時代可以激發我們重新想像、重新定義人到底是什麼,無限擴展我們自身擴展嗎?

附:套書綜述

湛廬文化出版的這套書,譯自約翰·布羅克曼成立的「現實俱樂部」的年度問題徵文合集,這個俱樂部上線後的名字為Edge。

在Edge中呈現出來的觀點,代表著諸多領域的前沿,比如進化生物學、遺傳學、計算機科學、神經學、心理學、宇宙學和物理學等。從這些參與者的觀點中,湧現出一種新的自然哲學:一系列理解物理系統的新方法,以及質疑我們很多基本假設的新思維。

這套書,目前已擁有五本:

《那些讓你更聰明的科學新概念》書中,彙集了151位科學家和思想家的文章,涉及物理宇宙、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科技趨勢、認知神經學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前沿概念與思考框架;

《哪些科學觀點必須去死》一書,召集了175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來回答這個「大問題」;《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書中,有185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來拋出形形色色的知識碎片;《那些科學家們徹夜憂慮的問題》書中有152篇主題論述;《人類思維如何與互聯網共同進化》書中有149篇相關文章。

這套書是個富礦,就我自己的閱讀感受而言,幾乎每篇文章都能啟發出來什麼想法或者清晰化大腦中原來存在的某種認知。

但是,這些科學家們的人文論述的條理、邏輯都有些混亂,或者更準確地說,在漢語語境中顯得混亂。需要重新梳理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同道異 的精彩文章:

TAG:德同道異 |

您可能感興趣

《秩序的重構——人工智慧與人類社會》
共建智慧社會新時代 共創智能產業新動能
智能社會中的人類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社會中人的意識,具有社會性
新科技導致新社會問題,我們真的需要人工智慧嗎
專家:人工智慧具自我演化能力 可建智能網路社會應對風險和災難
社會祥和安樂,要人人都能相互尊重
大家都是社會人,社會人何必為難社會人呢!
重視新技術可能導致的社會風險 及時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社會祥和安樂 星雲大師:要人人都能相互尊重
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
AI雲國:智能合約重構未來人類社會
邱加:探討消費主義社會中人與物的關係
科學家:人工智慧嚴重影響人類社會生活 霍金教授的警言應注意!
尊重軍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專家談人工智慧如何驅動社會和產業變革
《小偷家族》照亮現實的人性 人與人關愛是社會的基本動力
社會與個人都需要的精神財富
智能社會:如何信任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小探討:機器人對於我們現在人類社會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