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播!新華創客教育之父胡鐵君直播創客教育發展內容全記錄!

首播!新華創客教育之父胡鐵君直播創客教育發展內容全記錄!

六月七日晚八點三十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創客實驗室負責人,新華創客教育之父胡鐵君教授登陸必達亞洲社群,進行線上語音直播課程,以下是直播過程全內容轉述以及原聲語音記錄;

創客活動

首先是胡鐵君教授的自我介紹:

胡教授個人介紹

胡教授:三年的創客教育模式的摸索,從遇到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鑄造出對創客教育發展的信心。

以下內容為森編轉述:從小是一名創客的胡教授,不到七歲入門無線電技術,從求學到高中畢業一直保存這一本無線電書籍,17歲已經自行組裝一台電視機;在懂與不懂之間的興趣動力,勤於動手的實踐能力積累以及對業餘愛好的熱愛讓他在讀書求學過程中能夠學有餘力完成課程。

將愛好帶到大學,將業餘變成為專業,到大學畢業後的海外留學,從海歸學子再成為上市公司經歷過三次IPO的執行董事,退休後繼續業餘愛好的發燒友創作;這一段算是對教授經歷的總結(但顯然遠遠不夠,用轉述的文字不能表達出那種經理,所以希望各位可以聽聽原聲直播記錄)

在胡教授退休後,應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第一任院長,張院長的邀請,來到新華學院,組織建設這個新華創客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一開始的建立呢,是得益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原子微觀實驗室的文化概念 「how to make almost anything」的影響。也是通過這個概念的聯繫與實現,還有一些繁瑣的流程工作之後,成功與MIT聯繫並與之合作,成為其認可的創客實驗室;

當然創客分支是多種多樣的,好比衣食住行;在我們身邊最了不起的創客,其實就是廚師;為什麼呢?每一位廚師的目標,就是通過材料(需要找),方法(需要摸索),工具(通過實踐)將一份美味的菜肴做出來;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完善的創客項目完善過程;

而新華創客主打的方向就是數字化製造;

從步入新華創客教育開始呢,這門課程的第一步摸索,是想通過指導學生通過數字化軟體建模的形式實現,以開拓思想為主,不限於年級學系;「跨學科創意挑戰課程」應運而生。

然而這門課程從一開始就遇到一個難題:建模對於不同專業的同學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實現起來教書難聽課煩,這並不是這個創客課程想要的效果;而從與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過程中,慢慢開始處理這個尷尬的狀況:

1,傳統教學難以實現開源開放,課程在教育部並沒有過多限制也讓我們可以放開手靈活來做;於是乎引導同學興趣,圍繞興趣目標學習而不是應試壓力學習就是我們的方向;接下來實現是通過項目管理流程的學習來製作作品:通過項目管理方式學習,這個項目管理如同一個產品的實際流程需要的所有項的實現;課程中教師無需多講,需要的是引導學習;

2,學習過程無需書,需要一個資源庫;通過這個資源庫實現項目積累,資源共享形式,不僅只有課程資料,同學的製作項目資料還收集了大量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全球創客設備作品實現,同學在學習時可找到更多方法完成;

3,傳統教學方法的一對多模式,是一種面向過程的教學方式,用於創客難以成功;因為創客,不能有框架鎖死自己;方法材料工具想法都不能有過多的束縛;為了讓學生合理地實現想法;假設班上的同學想法多,用不同工具方法實現,這樣的話那位教師是無法應付過來的,那我們就要好好考慮了,接下來會仔細分析;

傳統教育模式

先說說那些第一次來到創客實驗室的同學,他們在踏足大學前的9年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準備高考都有是為了考個好大學的準備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創客動手能力一直被鈍化,不敢做想像中的事;當然這個對象群體並不是所有的學生,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學生;

另外,這些同學本身的時間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考慮到同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就讓同學們按照項目管理的方法,學習針對項目的時間應如何安排,如何安排時間去學習,如何安排處理問題的方法,學習他人優勢;通過項目發展的方法彌補自己遺失的過去缺陷;

數字化製造呢,需要讓師生掌握的一些數字化製造的工具方法以及實現項目記錄管理,當然這兩方面是很難實現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全面的創客需要掌握的技能點數量以及實現任務實在多,所以說創客教育本身就存在一個問題:創客教師難找,創客本身沒有邊界,對於教師的要求就更大了,這也並不是要求老師所有都懂;當然,判斷一個老師的好壞並不是通過教學成果的好壞來判斷,創客教育需要的是這位老師為學生的引導性學習;

在課程中,需要的是一個聯繫,於是課堂第一課就開始建立微信群;一方面監督,一方面學習交流;通過互聯網,通過互動,帶動課程的運轉;另外實驗室有一個科創中心團體,這個團隊是由學生組織建立,可以協助實驗室發展,參加大學生學業期間的相關比賽;所以除了老師,還有社團同學可以一起協助參與的同學學習,而實驗室設備配備了相關二維碼鏈接,可以通過掃碼模式獲取設備使用說明以及專門擅長使用該設備的同學的聯繫方式,通過以同學帶動同學,我們的教學組織團隊就很大了;

世界FABLAB地圖

通過一些社會創客資源的協助,fablab全球組織的協助;創客教育學習並不一定需要書本的模式學習,來到實驗室上課的同學都能擁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遵循數字化製造的課程規則實現;

譬如建模過程,譬如軟體使用,我們只是列舉建模工具,而不限制選擇;昨晚的節課過程中,同學們分享課堂的感受,簡單總結這門課是成功的;希望能與其他創客教育學校實現資料庫資源共享,實現一個教育資源共享,那麼創客教育就能越來越廣泛了;

對於中小學的創客教育呢,根據教育部的指引,是仿照美國的STEAM教育的方向,STEAM主要是中小學方向,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的興趣培養;而這方面的重視程度是應該提升的;根據聯合國的一些相關指標建議,中小學的STEAM教育應該更快的普及;因為STEAM教育有益有助於國家的新一代科學家的培養;當然創客教育去到大學就應該是另外一種模式了;數字化製造就是其中一樣,在大學裡面的數字化製造和工業級別固然還有一些差距,但通過多年的累計,這方面相信是能夠有所改變的;

通過上面的創客實驗室以及創客教育建設,想表達的是創客實驗室的建設發展,是需要共同發展的,由學生組織,社會人員,國際力量一起參與發展的;

話題結束後部分參與者的討論:

Q1:@Ferrie Hu?胡教授好,您在中山大學開設的課程名稱是什麼?面向哪些專業?必修還是選修?

A1:該課程名稱全稱為:「跨學科創客創意挑戰設計課程」,面向所有年級專業的選修課;

Q2: @Ferrie Hu?每年的課堂容量有多大?

A2:一般是50-60人每堂;

Q3:@Ferrie Hu?胡教授您好,想問一下,學校開設的創客課程,對學生的評價如何做的?謝謝

A3:通過項目課程的完整檔案編輯以及項目完成後的課堂展示作為分數的評價,而對於部分作品未完成的同學來說呢,影響分數的絕對性因素並不是作品完成與否,而是這個過程;

Q4:@Ferrie Hu?胡教授您好,現在很多高校的創客空間都是線下實體的空間,您對建立線上的網路創客空間有什麼看法嗎?謝謝

A5: 線上線下的問題,其實我覺得不一定是有一個很嚴格的區分。像我們現在我們學校這個創客教育其實是兩個都結合在一起的。線下的話,我們有一些機器在那裡啊,線上的話。這樣的話我們就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存儲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南創客 的精彩文章:

創業途中:大學生創業困難分析之社會「套路」經歷
從大學生涯到創業生涯,你的求生模式還沒通關
創客不動手,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TAG:華南創客 |

您可能感興趣

新華社:義務教育統編語文教材突出革命傳統教育|媒體看熱點
教育
【教育夢】遠眺教育
騰躍校長在線發布《春華?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觀察》
創客教育論壇聚焦新課標
新聞傳播教育也須「走、轉、改」
澳門旅遊教育文化協會與天主教教育界攜手共推「璀璨澳門」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體育教育(一)
網路教育能取代傳統教育嗎?
阿凡題教育宣傳片出爐,開創教育行業新模式
VR教室和智慧教室引領教育新發展
教育黑科技!全息智慧教室震撼登場
廣東:建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
「互聯網+」教育時代,錄播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石
台灣室內設計教育發展之我見
踐行創客精神,做創新教育的先驅者!
踐行教學創新 索尼亮相教育裝備展示會
華為攜手天聞數媒,共建智慧教育新生態
家庭教育之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家庭教育中的夢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