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科普|中醫師提醒煎煮中藥有講究

科普|中醫師提醒煎煮中藥有講究

點擊「河北衛生計生」可快速關注

中藥作為中國的傳統醫藥,具有性質溫和、副作用少、刺激小等特點。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中藥來治病養生。中藥專家提醒,關於中藥的煎煮是很有講究的,不同的中藥材其煎煮方式也不同。在煎煮中藥時,無論是對中藥的浸泡時間 、煎煮中藥的器皿、煎藥的火候及煎藥的加水量等等都是有要求的。如果方法不正確就會影響到藥效,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應該要根據具體中藥材來選擇正確的煎煮方法。

受訪專家:王芳

唐山市中醫醫院藥學部中藥師

煎煮中藥前浸泡有講究

首先說一下中藥的浸泡時間。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一般藥物浸泡時間為三十分鐘左右,礦石 、種子 、果實和動物甲殼之類的藥材浸泡時間需長一些,大約為四十到六十分鐘,對於草 、花 、葉子之類的藥材需浸泡時間要短一些,大約二十分鐘。

煎煮中藥的器皿有講究

最不容易發生氧化的器皿是砂鍋,從古至今砂鍋是最好的中藥煎煮器皿,此外玻璃 、搪瓷器皿也可以,這些器皿因為材質比較穩定 ,煎煮時間再長也不會發生氧化反應,但切記不要用鐵鍋和銅鍋,這種器皿會和藥材發生反應,從而失去藥效。

煎煮中藥水質有講究

煎煮中藥對水質也是有要求的,煎藥用的水一般宜選用潔凈的冷水 、井水 、蒸餾水等。煎煮中藥的加水量也有講究,煎煮中藥的加水量很關鍵,藥材的質地不同吸水量也不同,堅硬的藥材如礦石 、動物甲殼類加水量一定要少,要是花 、葉子 、全草類的可以適當加多點兒水。但是無論任何藥材都要把它浸泡透,浸泡不透的話會減輕藥效,達不到治病的效果。加水量為沒過藥物表面的兩到三厘米。

煎煮中藥的火候有講究

整付藥材的煎煮過程為兩次,第一次煎煮大火三十分鐘,第二次煎煮文火二十分鐘,兩次煎煮過程必須攪拌,避免糊鍋。含有揮發性的藥物一定要煎煮時間短,像解表葯,如果煎藥時間過長,藥性會揮發走,從而失去藥效。像礦石、甲殼、參類的飲片,煎煮時間需長一些,一般滋補類的多。煎藥過程中一定要蓋上鍋蓋,以免中藥有效成分的含量會隨著水蒸氣一起揮發,降低藥效。不建議中藥的煎煮時間過長,這樣也會造成有效成分不斷釋放和藥物成分在長期的高溫下遭到破壞,導致藥效降低。

另外,在煎煮中藥過程中還有先煎、後下和包煎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藥材。

01

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的毒性,充分發揮療效。例如礦石類、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須先煎。有毒的藥物先煎、久煎能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如附子、商陸等要先煎1~2小時;還有一些植物葯只有先煎才有效,如火麻仁、石斛等。

02

後下

後下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揮髮油的損耗,有效成分免於分解破壞。如桑葉、薄荷等一些揮發性中藥的花、葉類以及部分根莖類等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散或破壞而不耐煎煮宜後下。

03

包煎

包煎是指將某種中藥用紗布包起來,再和其他中藥一起煎。須要包煎的主要有三類藥物,一是細小種子類藥物,如車前子、葶藶子等,煎藥時特別粘膩,如不包煎,容易粘鍋,葯汁也不容易濾除;二是有些藥物如蒲黃、青黛等,煎時容易溢出或沉澱,需要包起來煎煮;三是有些有絨毛的藥物,如旋覆花、枇杷葉等,如不包煎,煎煮後不易濾除,服後會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嘔吐等副作用。

專家建議

看似簡單的煎藥裡面也有大學問,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把中藥的有效成分完全煎出,按時服用藥物早日康復。

通訊員:史愛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欲要效果好,煎藥須講究」之一——巴市醫院中醫科科普知識宣傳
中醫調治心悸有講究
【養生寶典】中醫膏方有講究
中藥先煎後下有講究
中藥煎煮、服用講究多
寶寶吃藥有講究
茶里的醫學講究
連它都在講究中醫養生
吃中藥,用水有講究
中衛臘八節有什麼講究
中醫是最講究秩序的科學,養生是高端的醫療
家中庭院布局有講究
中醫共濟失調飲食調護講究三原則
核桃吃法有講究
中風恢復期 飲食有講究
中醫藥配方為何講究「君臣佐使」?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
和田美玉有講究
中藥用法有4大講究| 自己煎藥該注意啥
雜糧吃法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