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鏡汀的生平與藝術

吳鏡汀的生平與藝術

吳鏡汀先生1904年生於北京,別名熙曾。吳氏原籍浙江紹興,先祖在清乾隆年間為官遷居北京,後人經營天匯葯棧,至清末民國時期仍然保持家風不墜。吳鏡汀一輩兄弟四人,長兄吳壽曾先生承繼祖業,是北京地區小有名氣的中醫,也是家族的經濟支撐。同時吳壽曾也喜好書畫,北京老字號商鋪「月盛齋」匾額三字就是由吳壽曾先生當年題寫的,沿用至今。吳鏡汀先生行三,別名熙曾;弟吳光宇行四,又名顯曾,是著名的工筆人物畫家,當時圈內師友稱昆仲二人為三先生、四先生,一門出現兩位均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家,這在20世紀中國畫史上並不多見。

生平概況

吳鏡汀自幼習畫,但是遭到了父親的反對,因為家人想讓他經商。所以吳鏡汀少時就常在屋裡偷畫,弟光宇為其放哨,見父親來了就咳嗽為號報警。1918年15歲的吳鏡汀參加了新成立的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1920年吳鏡汀又遇北京畫壇領袖金城賞識,金城十分器重吳鏡汀的才氣,親自到吳家說服其家人支持吳鏡汀學畫,並把吳鏡汀並接到家中,於是吳鏡汀師從金城研習山水畫,並得觀覽金所藏名跡。後來金城創辦中國畫學研究會,吳鏡汀與弟吳光宇先後入會,畫藝得到會中賀履之、俞滌凡、蕭謙中等老一輩大家的指授。1922年吳鏡汀又隨金城、陳師曾赴日本參加中日第二回繪畫聯展。1926年,中國畫學研究會在金城逝世之後發生變故,金城之子金開藩與繼任會長周肇祥有隙,遂於中國畫學研究會之外,取金城別號「藕湖漁隱」中的「湖」字為名,另立湖社畫會,吳鏡汀隨金開藩轉入湖社,並取號「鏡湖」,可見其感激金城知遇之恩。

三、四十年故宮古物陳列所成立之後,封建宮廷保藏的歷代名跡向普通民眾開放,這時吳鏡汀又經常到故宮觀摩,廣涉宋元及明代諸家,他回家後背臨,不斷研習,畫藝大進。這個時期社裡執教的老一輩畫壇耆宿相繼謝世,在年齡上還是學生輩的吳鏡汀就開始接替老先生主教山水畫一科,成為湖社的骨幹分子。此外吳鏡汀還多次參與湖社畫會和中國畫學研究會的展覽活動,在兩個畫會的刊物《湖社月刊》和《藝林旬刊》上不斷發表作品,廣泛交遊畫壇耆宿齊白石、徐燕孫等,參與詩文雅集、聯袂作畫。同時吳鏡汀還受聘執教於其它一些畫會組織和美術院校,並與兄弟吳光宇開課授徒,周懷民、啟功等相繼追隨受業。1941年2月在兄弟二人在北平舉辦「吳鏡汀、吳光宇昆仲展」。可以說在新中國成立前,人到中年的吳鏡汀在京華畫壇已是卓然一家。

這個時期吳鏡汀事業上蒸蒸日上,私人生活上卻發生了一些意外的變故,風華正茂的吳鏡汀娶工筆畫家王淑暉之妹為妻,不想婚後二人相處不洽,再後吳王氏因病早逝,遭此種種不測,才華橫溢的畫家吳鏡汀竟導致精神失常,生活上陷入了困頓。吳家為了給鏡汀治病想盡了千方百計,有次請了一位中醫診治,這位中醫看後開出了一個極其特殊的藥方,說要用吳鏡汀先生親人身上的肉做偏方才有效。家人正在商議,弟吳光宇尋到一個沒人的房間,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片肉來,當時正是夏天,殷紅的鮮血染紅了白綢褲。但是中醫還叮囑這件事還不能讓鏡汀先生知道,否則病情就會複發,所以家人從未向吳鏡汀提及過。到了解放後,吳光宇才偷偷向女兒吳維寶言及此事,掀開褲管還可看到當年留下的傷疤,從這裡可以見出二人的手足情深。另外吳鏡汀在治療期間還需要吸食鴉片,他在煙館結識了女性李淑德。李淑德身世凄苦,原籍甘肅,因家貧被賣到大煙館裡。後來吳鏡汀痊癒後就有意續弦娶李,但是遭到了吳家人反對,無奈吳鏡汀只得離開長兄,與李淑德結合并遷居北京西城區石碑胡同,為寓所取號靈懷閣。吳李二人雖然沒有舉行成婚儀式,但相濡以沫數十載,李淑德照顧了吳鏡汀後半生全部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吳鏡汀積极參与新中國初期提倡的中國畫「改造」,參加展覽和座談,並親身實踐,三次長期深入到西南、西北以及江南寫生,與北京地區的畫家一道赴京郊採風,合作繪畫向祖國獻禮,1955年12月21日中國美協主辦的寫生習作展覽在中國美協美術館舉行,展出了吳鏡汀與吳作人、王式廓、宗其香、秦仲文、羅銘、陶一清等人到秦嶺以及京郊建設工地和農村的寫生作品多幅。1957年北京畫院成立,吳鏡汀與吳光宇都以其精深的專業造詣和社會影響力被國家文化部聘為畫院畫師。1958年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又舉辦了「秦仲文、吳鏡汀、關松房、周元亮、周懷民、郭傳璋六位山水畫家聯合展覽會」,此外吳鏡汀也曾受邀一度到新成立的北京藝術學院以及榮寶齋等美術單位授課並做繪畫輔導。這個時期吳鏡汀創作了《十三陵水庫工地》、《岱宗旭日》等重要作品,他成為北京地區以表現新中國建設面貌為主題的「小青綠」風格山水畫創作力量的重要成員。

六十年代,吳鏡汀藝術事業和社會影響達到高峰。1960年他參與北京畫院組織的老畫家長征路線寫生,與徐燕孫、王雪濤、關松房、吳光宇、胡佩衡、周元亮、周懷民、秦仲文、馬晉、惠孝同、顏地、溥松窗等合作《長征萬里圖》。這年7月30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吳鏡汀被選舉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1962年11月12日,在全國美協召開第20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吳鏡汀通過任命成為全國美協書記處書記。這年吳鏡汀又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展出作品百餘幅,人民美術出版社還出版了《吳鏡汀畫集》。1963年2月,北京市文聯首屆理事會通過決議,成立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吳鏡汀又被推選為副主席。可以說此時吳鏡汀成為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傳統藝術領域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

新中國成立後吳鏡汀成功延續了自己的藝術探索和社會影響力,作為一個傳統主義者,這在那個年代並不容易。但是吳鏡汀無意於政治,他為人低調、不追求名位,即使在六十年代當選了全國美術界的重要領導職務之後,依舊為人和藹可親,不講求吃穿、生活簡易,只是心無旁騖的畫畫,為國家的文化建設貢獻力量。畫畫之外吳鏡汀還精於古書畫鑒定、喜好崑曲,吳鏡汀所居的靈懷閣院落不大但非常優雅,植有小竹林一片,畫室窗前栽種一顆芭蕉數株花木。解放前遷居於此他就經常邀請俞平伯、張伯駒等名流舉行曲會,票友雅集。即使在文革中,特殊的年代,人心惟危、門庭冷落,小院中仍時常縈繞著陣陣悠雅的崑曲唱腔和清雅婉轉的笛聲。吳鏡汀平素寡言,但講起書畫鑒定來他便侃侃而談,言及某家某派如何如何,頭頭是道,常常興之所至常拈紙筆信手示範筆墨方法,令人嘆服,在這方面弟子啟功承繼文脈,潛心求索,終成一代大師。

「文革」到來吳鏡汀也未能倖免,時遭批鬥,有時候很晚才回來,家人都耐心等待,給予寬慰安撫。六十年代末,吳鏡汀身體健康狀況開始下降,並且老伴也患病,他們有沒有子女,情況很不好。這時吳光宇就把自家子女分成兩撥,分頭照顧他們二老。吳光宇囑咐孩子們說,照顧伯父要盡心儘力,不能要他的字畫或物品。

不料吳光宇竟於1970年先其兄去世,吳鏡汀、吳光宇二人並不住在一處,可是在吳光宇逝世這天,吳鏡汀的弟子傅洵途徑吳光宇家,聞知噩耗,光宇家人考慮到吳鏡汀身體不好,就叮囑傅洵隱瞞消息。到了老師家裡弟子才驚異地發現平素此時已經喝茶吸煙、神態安逸的吳鏡汀還沒起床,師母說他一夜沒睡。見弟子來了,吳鏡汀立刻令他去弟光宇家裡看看,說自己昨晚一夜不知道怎麼了,睡不著也醒不了,昏昏沉沉老夢見與弟光宇小時候的事兒,叫弟子快去看看他沒什麼事兒吧,傅洵表面佯裝不知,心中暗自驚詫,由此更可見出二人兄弟情感之甚之深導致的神奇心靈感應。

維持到1972年11月,吳鏡汀終因胃癌不治逝世,享年68歲。與吳鏡汀處在同一個時代、同一條路線的京派大家還包括秦仲文、惠孝同等,他們構成了北京地區山水畫壇傳統主義的陣營,但是這些人大都是在文革期間默默去世的,在進入新時期之後大多湮沒無聞,造成了歷史對一個創作群體的整體失憶。

藝術探索

吳鏡汀先生是北京地區中國畫壇傳統主義陣營中非常一位重要的山水畫家,他所走的藝術道路就是在對傳統的繼承中來尋求創新,以此而與學院派的中西融合道路區別開來。可以說吳鏡汀是20世紀一位典型的傳統主義藝術家,也是探索傳統向現當代轉型這一道路上的代表性藝術家,梁樹年先生就認為吳鏡汀是20世紀傳統主義陣營中向當代轉型最成功的一位。清末民國時期吳鏡汀全面接受了流行於北京地區的四王山水畫傳統,在三四十年代他又上溯明代及宋元諸家,具備了深厚的傳統功底。進入進入新中國時期,在山水畫「改造」的主題下,吳鏡汀積極主動的謀求以寫生為契機來再造新風格,解決傳統向當代轉型的問題,取得了重要成就。吳鏡汀是20世紀中國畫史中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藝術家,特別是在探討傳統中國畫向現當代轉型這個問題上,深入認識和重新評價他的藝術,對於我們探索21世紀的中國畫乃至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問題都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吳鏡汀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在北京畫壇具有了相當影響力。他早年追隨金城、陳師曾學畫,後來金城創辦中國畫學研究會,吳鏡汀隨之加入,又有幸受教於京派賀履之、俞滌凡、蕭謙中等名宿。1925年金城之子金潛庵另立湖社,社裡執教的老一輩畫壇耆宿相繼謝世後吳鏡汀就接替主教山水畫一科,他成為這個傳統色彩濃厚畫派社團的骨幹。在學習道路上吳鏡汀是沿著一條典型的傳統路線和模式,他從清初四王入手,尤其重王石谷,達到了啟功的老師賈義民所說的「無甚異處」的境界。

民國成立後進入30年代,故宮古物陳列所成立,這時吳鏡汀又常到故宮觀摩,廣涉宋元及明代諸家,他回家後背臨,不斷研習,依靠這種天資聰穎和刻苦勤奮,吳鏡汀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這個時期吳鏡汀的作品風格也完全是文人畫流風餘韻的延續,多以細筆設色,綜合運用古人畫法,根據自己的體悟,形成了清勁有力的畫風,在整體上他堅守傳統面貌,很少觸及時代社會現實。這個時期吳鏡汀以賣畫為生並執教於一些美術學校,他滿足的是傳統士紳遺民的審美情趣。

新中國成立後,山水畫面臨被「改造」的處境,處在政治中心的京派畫壇的傳統主義者在主觀上是沒有選擇餘地的,儘管他們的傳統基礎根深蒂固,以至發生了幾次關於中國畫傳統與寫生問題的論爭,但是在實踐層面所有的人還必須接受。吳鏡汀在這個問題上顯示出一個傳統主義者的不凡膽識,儘管他對傳統的接受系統而且深厚,又是傳統陣營里的代表性人物,且一般傳統文化都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但是吳鏡汀對於寫生路線是從內心深處持積極態度的,他積极參与討論,有數次長時段的親身寫生實踐,採訪祖國建設一線,感受全新的時代精神氣息,這讓他大為感慨,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禮,甚至表示要完全放棄原來的風格。這一方面是由於他的年齡正處在極富創造力的的階段,另方面也是他真正更深刻領悟了傳統精神,把西畫的寫生方法與傳統「外師造化」統合起來,從而鑄造出一個積極主動的創造心態,這是吳鏡汀藝術轉型成就的一個支撐點。

五十年代吳鏡汀開始探索山水畫風格轉型,首先就是經由寫生的創作方法,他開始從傳統的意境和概念山水向具名山水過渡,描繪所到的京郊、黃山、三峽以及華山等地的山水題材,注意不同地理地域的地貌特徵,強化山水形象的體感表現,往往採用全景式構圖,較傳統面貌向寫實邁進了一大步,這都是在寫生觀念指導下的探索。

但是這個時期吳鏡汀的探索仍然還是初級的,形象缺少剪裁,呈現出刻板、甜膩的弊病,應該說還是一種不成熟的探索。這個時期吳鏡汀與北京畫壇其他許多畫家合作繪製大幅作品,像《岱宗旭日》、《千岩競秀》等,通過描繪新時代的壯麗河山來表現社會新貌,他們成為新中國初期「小青綠」山水畫風格在北京畫壇的代表畫家,同時屬於這一道路的還有胡佩衡、秦仲文、關松房、惠孝同、王家本、周懷民、周元亮等人,這些傳統主義藝術家們艱辛探索的就是在傳統與寫生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度」,讓山水畫在新的時期既能夠迎合時代的需求,又不致讓傳統斷裂,這是他們共同的藝術取向。

到了五十年代末,吳鏡汀就逐漸意識到了過度犧牲筆墨對於傳統的偏離,他企求進一步深入解決深層的轉型問題。他認為筆墨還是不能夠完全捨棄的,否則中國山水畫就成了不倫不類的怪物。於是在六十年代吳鏡汀又對傳統筆墨進行了回歸和開拓,在筆墨與寫實之間重新摸索。首先就是對於墨法的開掘,他逐漸突破了傳統山水畫以線條勾寫作為基本骨架的格局,嘗試利用水墨塗寫遠山、烘染雲煙,甚至利用水墨暈染來表現坡石,這些都是傳統繪畫中沒有的,是傳統筆墨與寫生融合的產物,無疑厚重了畫面,強化了意蘊,也具備了時代意味,因為近現代山水畫風格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墨法的凸顯。還有就是吳鏡汀對於寫生筆法的借鑒,所謂寫生筆法就是走出傳統的中鋒用筆勾寫,轉換為輕鬆瀟洒的點染來塑造形象,例如寫出樹榦、點出樹葉,放棄傳統的圈葉、勾葉的手法,這接近西方水彩畫法,這是當時流行的山水畫法,這種手法塑造的山水形象更加接近物象真實視覺印象。

六十年代,吳鏡汀山水畫現當代轉型形成了一種成熟的面貌,在新風格中表現出對於筆墨的更深開掘,他進一步突破成法、解放感性,嘗試各種潑墨暈染效果,達到了筆墨酣暢、水墨淋漓的狀態。並且他還逐漸放棄了全景式構圖,回歸傳統章法,最終定格成為一種既造型謹嚴又強化了寫實性,同時還不失傳統水墨意味的全新風格,這是吳鏡汀山水畫藝術達到的最後高度。

吳鏡汀的這個角度不同於長安畫派石魯、趙望雲,也不同於北方學院派的大師李可染,他對於寫生的借鑒是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儘力保存了傳統的筆墨與章法,與西方水彩風景畫拉開了距離,這成為北京地區山水畫壇的傳統主義者變革角度和風格特色。吳鏡汀這個時期的山水畫在傳統水墨的滅失與回歸之間,強化了體感、質感與氣勢,形成為一種充實飽滿、雲煙流動的意境,這又與傳統的山寒水瘦、風靜雲閑拉開了距離,表徵出時代的氣息。

以吳鏡汀為代表的這一支傳統主義創作力量,他們的傳統積澱是深厚的,也是沉重的,這使他們不可能在基本觀念和風格基礎上徹底推翻重新再來,所以他們藝術變革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表現形式、風格意境層面,這也使他們的藝術沒有被時代張揚的原因。並且他們大多在文革中謝世,這一批北京畫壇耆宿逐漸淡出美術史的視野,但是他們探索的價值不會淹沒,他們堅持的方向、所走過的藝術道路在進入新時期政治背景淡化掉之後,更加彰顯出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的有益啟迪。

傳統如何在轉型中延續,這是個時代課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人們物質生活方式在發生轉換,純粹傳統的東西不可能不變了。但是如何轉變?經濟可以引進,政體可以革命,作為情趣狀態的審美與藝術如何轉型。沒有必要推行強制的改造,因為它屬於人的更深層文化心理,藝術沒有先進與落後之分,更多的是一種情趣的轉換,很難用有形的物質手段來作用於他。所以作為政治要對之採取開明的方針,順其自然;同時作為藝術家也要採取開放的心態,意識到社會的變遷,帶著傳統的眼光和技法,走出理性設定,投身到新的生活中去,面對現實、重新感悟和體驗,不割斷歷史,也不封閉自我,而是在傳統與現實之間尋找新感性,重新開掘傳統中有生命力的語彙和方法,在新的生活方式中重新積澱和匯聚審美,這是吳鏡汀的藝術給於我們的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畫風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畫風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吶喊喚醒大家,啟功的老師——吳鏡汀
吳鏡汀|作品兼融南北,畫面精謹、洒脫
吳鏡汀、王雪濤、黃般若、呂燦銘、呂壽琨、溥儒、魏紫熙國畫山水
吳鏡汀山水畫
啟功之師吳鏡汀之山水畫
他師承張大千、趙夢朱、吳鏡汀、于非闇、齊白石
啟功的老師吳鏡汀筆下的山水
近代國畫名家吳鏡汀先生作品欣賞
書畫大師啟功先生的老師吳鏡汀:畫國畫就要下「笨功夫」
吳鏡汀山水畫十鑒
京派著名國畫家吳鏡汀山水畫
吳鏡汀:畫畫就要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