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VS高考:哪一個更容易考?
插畫_迢迢
高 考
科舉考試是不是只考八股文?古人怎麼防範科舉考試作弊?高考狀元跟科舉狀元,哪一個含金量更大?
文|吳鉤
又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年輕的學子在考場內揮汗如雨,然後還要在等待放榜的日子裡度日如年。他們的家長,在這一段時間內也必將關注一件事情:孩子能考上什麼大學。
今年又是中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無數人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有許多人期待著通過高考改寫人生。每念及此,我便想起從前的科舉考試。
彼時,也是有無數讀書人的命運被科舉改變。彼時,參加科考的士子們,需要面對的壓力遠大於今日考生。他們都熬過來了,你還焦慮什麼呢?
1對古代的讀書人來說,最重要的考試是科舉考試;對今天的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考試是高考。科考與高考,哪一個更容易一些?
答:從考試的程序來說,科舉考試顯然比今日高考更不容易。高考是每一個高三學生都有資格參加,但古人如果想參加科舉考試的省試,卻需要先通過選拔試。
唐宋時期的科考相對容易一些,選拔試只有一道關卡,叫「發解試」。士子只要參加州府舉行的發解試,成績合格,取得「解額」,便可以獲得參加禮部主持的省試資質。
明清時期的科舉選拔試就非常麻煩了:一個讀書人,先要通過知縣主持的縣試、知府主持的府試與省學政主持的院試,才會成為一名秀才。未獲得秀才資格的讀書人,叫做「童生」,哪怕六十歲了,還是童生。縣試、府試、院試,合稱「童生試」,只是科舉考試的第一級考試,取得了秀才資格的士子,便可以參加第二級考試——鄉試了。鄉試在省貢院舉行,通過者稱為「舉人」。取得舉人資格的人才可以參加第三級的考試——省試(明清時又稱為會試)與殿試。所以說,明清時,每一個能到京師參加會試的士子,差不多都是「過五關、斬六將」一路殺過來的。
2現在高考的時間安排在每年的6月初,科考呢?
答:高考是每年一考,科舉考試則是三年一考。這一慣例是在宋代形成的,明清相沿。宋代的發解試一般安排在農曆八月份,所以又稱「秋貢」;省試安排在發解試次年的二月,所以又稱「春闈」。
明清的考試層級太多,縣試一般在二月,府試是四月,院試一般安排在年底,鄉試安排在秋季,由於放榜時間正值桂花飄香之時,所以人們又將鄉榜稱為「桂榜」,將中舉稱為「折桂」,會試則在次年春天,由於會試發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杏花盛開,所以又稱「杏榜」。
3科舉考試有作弊的嗎?
答:可以這麼說吧,今日高考試場中出現的作弊手段,除了那些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的之外,基本上都是古人在科考時玩過的,比如挾帶字條、將課本內容抄在衣服上、雇請「槍手」,等等。
4古人怎麼防範科舉考試作弊?
答:為了防範考官與考生作弊,宋代的科舉考試創設了幾項制度,延續到明清時期,比如「封彌制」,即將考生答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年甲、鄉貫等個人信息密封,代之以字型大小,又叫「糊名考校」。這樣,考官在評卷的時候,由於不知道某卷的考生是何人,就算想給熟人賣一個人情,也無從下手。(今日的高考評卷還沿用宋人發明的封彌制)
又如「謄錄製」,即每一份考生交上來的試卷,都要經專門的書吏用紅筆抄錄成副本,然後將副本送考官進行評卷,這樣可以防止考官通過辨認筆跡或暗記,認出答卷是不是出自熟悉的考生之手。
5科舉考試是不是只考作文,亦即八股文?
答:八股文的出現比科舉考試晚多了,是到了明朝才有的。其實,雖然都是科舉考試,但各個朝代的考試題目不盡相同。而且,科舉又分為進士科以及九經、五經、三史、明法、明經諸科,各科的考試內容也不完全一樣,比如明法科的考試,主要是測試考生掌握的法律知識與司法技藝。
我重點介紹下進士科的考試題目,因為進士科在科舉考試中是最重要的。唐代的進士科考試,主要是試帖經、墨義、策問、詩賦五種。帖經類似於填空題,墨義類似名詞解釋,詩題就是按命題與指定的韻腳創作一詩一賦。
宋代的進士科,有四個科目是必考的:詩賦,經義,論,策。試經義是出題者從儒家經書中截取一句話,請考生闡述其蘊含的義理。明清時試經義演變成考八股文。試論,則類似於命題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評論經史記載的某個典故或某一位歷史人物。試策跟今天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時務提出具體問題,讓考生髮表見解,所以又稱「策問」,考生的回答則稱「對策」。
明清的科舉考試最重視考八股文,但也不僅僅考八股文,明代的鄉試要考三場,首場試經義,此即所謂的「八股文」,第二場試「論」及應用文寫作,第三場試「策」;清代的鄉試也是考三場,首場試經義及韻詩,第二場試經文,第三場試策。
5那科舉考試題目的難度大不大?
答:我舉一道1904年清政府最後一次科舉殿試中的策論題吧,你來試做一下,就知道難度如何了:「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62011年以來,高考的錄選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那古代科舉考試的錄取率如何?
答:高考選拔的是大學新生,錄取率可以很高;而科考選拔的是政府官員,不可能有很高的錄取率。
根據學者的研究,明朝中後期,秀才的錄取率大約在10%上下浮動,換言之,100名童生參加考試,只有10人可以獲得秀才資格;鄉試的錄取率更低,還是明朝中後期,鄉試錄取率平均只有3.1%左右;會試的錄取率相對更高一些,每100名參加會試的舉人,大約有24人會被錄取為進士,即錄取率約24%。至於殿試,通常都不落黜,只排定名次。我們經常聽到的狀元、榜眼、探花,便是就殿試而言。
從錄取率的角度來看,也是科舉考試遠遠難於今日高考。
7高考狀元跟科舉狀元,哪一個含金量更大?
答:前面說過,高考是每年一考,所謂的狀元又分文理科,而且各個省都有自己的高考狀元。而科舉是三年一考,成為狀元的只有一個。你說哪一個「狀元」的含金量更大?
8網上流傳兩份名單,第一份是狀元名單:付以漸、王式丹、畢沅、林稃堂、干雲錦、劉子壯、陳沅、劉福姚、劉春霖。第二份是落榜者名單:李漁、洪升、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許多人對第一份名單上的人名基本不認識,對第二份名單上的人名則耳熟能詳。這是不是說明落榜生比狀元更有才華與能力?
答:我看過這兩份名單,如果想用這樣一種對比來激勵高考的落榜者,倒算用心良苦。但我必須指出,這樣的羅列對比是毫無道理的,因為歷代科舉落榜生的總量,數以千萬計,這千萬人中出現幾個出類拔萃者,是不奇怪的。
但你想過沒有,更多的落榜生都是默默無聞,消失於歷史的河流,連一個名字都未能留下來。刻意搜羅幾個知名度高一點的科考落榜生,幾個知名度低一點的科舉狀元,放在一起,想證明科舉制度下,落榜生比狀元更有才能,這樣的論證手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我也可以提供另外兩份名單,第一份:郭子儀、王維、柳公權、文天祥、陳亮、張孝祥、楊慎、翁同龢、張謇。第二份:黃安道、林自誠、崔唐臣、章望之、陸雲龍、熊大木、熊龍峰、余邵魚、余象斗。哪一個名單上的人名你更熟悉一些?
讓我告訴你,第一份名單上的都是狀元,第二份名單上的都是落榜者。不過我不想用這種簡單粗暴的對比來論證狀元比落榜者更有才華與能力。總的來說,傳統的科舉制不失為選拔人才的合理制度。
END
圖文來源:南都周刊
※古代高考,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事兒?
※謠言與捲入恐慌事件的人們——對發生在一個北方小城的三個事件的人類學分析
※關鍵詞 施愛東謠言
※芒種祭花神,青梅煮好酒
※馬昌儀:《魂兮歸來——中國靈魂信仰考察》
TAG:民俗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