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菩薩」的含義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菩薩」的含義

菩薩,是梵文的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的生物。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並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

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分,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

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的聖位菩薩,依《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共分五十二階位,只有十二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我們熟悉的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

更多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民俗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故事 的精彩文章:

故事:勞動受到的啟示 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佛教故事:求人不如求己
佛教文化:佛陀釋迦牟尼開示的大富大貴的秘訣
佛教文化:佛教中「無我」的含義
佛教:佛經是如何產生的

TAG:民俗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極簡中國佛教知識:佛、羅漢、菩薩有什麼區別?
佛光教科書:菩薩道的實踐
這三位和尚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阿彌陀佛的化身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
漢傳佛教有什麼特點 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7:佛陀的教義,才是佛陀的真身
佛教中的監齋菩薩是誰
佛教中四大菩薩的坐騎及其象徵意義
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武財神—關公的前世今生
佛教藝術:絕美菩薩立像
佛、菩薩、羅漢
唐卡中的五文殊菩薩
一文了解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武財神—關公的前世今生
佛教中的「監齋菩薩」究竟是誰?
佛教聖地五台山和文殊菩薩的淵源從何說起
佛光教科書:菩薩道的起點
佛教:拜佛菩薩,佛菩薩會保佑你嗎?
文殊菩薩的道場,全國唯一漢藏共存的佛教名山
看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武財神關公的前世今生
佛教故事:文殊師利菩薩點化呂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