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學家:真菌更喜歡從植物根部「揩油」,而非「吃糖」
在自然界,一些真菌靠寄生在植物身上來獲取營養,求得溫飽。它們之間可能是互利共生的,也可能相愛相殺,如病原真菌的寄生。它們像是人體內的腸道菌群,只不過不是細菌,而是真菌。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糖,尤其是葡萄糖,是植物供給這些真菌的主要營養物質。這已經被寫進了教科書。
但教科書將被改寫。最新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一項研究成果顛覆了人們的這一認知。研究人員證明植物提供給真菌的主要的含碳營養物質是脂肪酸,而非糖。
植物微生物共生。 王二濤 圖
真菌更喜歡「揩油」
6月8日下午,標題為《植物轉運脂質給真菌以維持共生或病原真菌的寄生》(Plants transfer lipids to sustain colonization by mutualistic mycorrhizal and parasitic fungi)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科學》上。研究人員提出證據,證明植物提供給真菌的主要的含碳營養物質是脂肪酸,而非糖。
該研究主要由姜伊娜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王萬曉、謝秋瑾等人,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指導下完成。
王二濤研究員形象地描述這一過程為,真菌更喜歡「揩油」,而非吃糖。他認為,這一發現或將改變人們關於植物真菌病害的應對之道,有望應用於綠色農業,減少農藥的使用。菌根共生的應用有助於改善生態,也有助於培育、篩選新的作物品種,以提高有益真菌的共生。
幾乎同一時間,《科學》期刊「背靠背」在線發表了另一篇類似的研究論文,英國一家實驗室用不同研究手段,證明了同一結論。但其論文被接受的時間比王二濤的晚了大約一周。
王二濤表示,這是目前為止他投稿最順利的一篇研究論文,投稿到《科學》期刊大約兩個多月後即被接受。
80-90%的植物都建立菌根共生。 王二濤 圖
共生VS寄生
8日下午,王二濤研究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調查顯示,超過80%的植物根部都共生有真菌,比如,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這些真菌被稱為菌根真菌。植物每年把大約50億噸光合作用後代謝的產物傳遞給菌根真菌,供其生長,並留存在土壤中。而菌根真菌回饋給植物氮、磷等物質,維持著整個生態系統的碳氮平衡。
王二濤說,土壤也是一個生態系統,菌根真菌產生的有機酸等物質,使土壤不板結。當它們存在時,植物的茁壯程度更勝一籌。此外,有觀點認為,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真菌在植物從水生到陸生這一演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有一些有害真菌可以侵襲植物,造成病害,比如小麥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等真菌病害。
真菌到底從植物身上汲取了什麼營養物質,如果調控這一過程(促進或者阻斷),能否有利於農業生產?
王二濤帶領的研究人員利用穩定同位素標定、分子生物學等手段,通過對有益的菌根真菌,以及有害的白粉菌的研究,解答了上述謎題。
最直接的證據
最直接的證據來自穩定同位素標定實驗。
姜伊娜告訴澎湃新聞,他們以胡蘿蔔的根部和叢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為研究體系,一半寄生,一半不寄生。
叢枝菌根真菌是有益真菌的一種,它可以寄生在胡蘿蔔等植物的根部,在從植物獲取營養的同時,也回饋給植物氮、磷等營養物質。
他們在實驗體系中加入了用同位素C(13)標定過的甘油(一種脂肪酸),最終檢測叢枝菌根真菌中的同位素成分。研究人員發現,在該實驗體系的叢枝菌根真菌細胞中,也發現了C(13)標記的葡萄糖,但該真菌細胞中儲存了更大量的脂肪酸。
通過對上述實驗體系的研究,姜伊娜等人首次否定了糖是植物傳遞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他們驚訝地發現,植物傳遞給真菌的是脂肪酸。
人們常說的脂肪,其化學本質即脂肪酸。它有長長的由碳、氫元素組成的分子鏈,能量密度遠高於糖類物質。
碳在菌根共生過程中的代謝與轉運。 王二濤 圖
終於找到其轉運蛋白
而且植物傳遞給真菌的是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單醯基甘油(2-MAG)。
王二濤解釋說,只有當真菌寄生到植物根部時,在二者接觸的界面上,植物細胞中合成2-MAG的整個代謝通路被極度活化,相關基因表達被上調了上千倍,2-MAG被大量合成,並傳遞給真菌。這樣的生理活動非同尋常,因為在其他植物細胞中,單醯基甘油合成量非常少。
更重要的是,姜伊娜等人找到了植物細胞轉運單醯基甘油的蛋白——STR和STR2的蛋白二聚體。轉運過程需要ATP的參與。通過基因突變方法,使該轉運蛋白複合體失活時,叢枝菌根真菌在植物根部的寄生情況大為減少。
姜伊娜表示,此前,人們認為糖是植物給真菌的主要碳基營養物質時,也一直想要找到其轉運蛋白,但都以失敗告終。即使在植物的基因組中篩選這一蛋白的基因,也沒有成功。但發現是脂肪酸時,這一問題卻迎刃而解。
很多謎團待解,可望應用於綠色農業
王二濤表示,這一研究成果還可能應用在對抗病原真菌或真菌病害上。
研究人員使用模式植物擬南芥測試了白粉菌。通過遺傳學手段,當抑制擬南芥合成脂肪酸的代謝途徑,白粉菌對擬南芥的侵襲程度明顯減輕。如果能夠尋找到更精準地瞄準脂肪酸轉運過程的抑制劑,或許可以更快應用於農業生產。
謎團還有很多,比如,不同的病原真菌侵襲植物時,是否需要不同的轉運蛋白,這能否成為有效消除真菌病害的手段?
此外,在菌根真菌與植物根部接觸的界面上,是不是不只植物細胞需要有轉運蛋白,菌根真菌的細胞在接受植物傳遞的單醯基甘油時,是否也需要特定的蛋白?在植物根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單醯基甘油,是否能促進菌根真菌的寄生?還有哪些手段可以促進菌根真菌的共生?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但王二濤強調,這一研究成果是針對真菌,而非大豆根部共生的根瘤菌等細菌,根瘤菌從植物獲取到的是氨基酸,植物的其他寄生細菌獲取的是糖。
※寧澤濤復出!6月下旬代表河南參加全運會預選賽
※張璉瑰:朝鮮密集試射導彈不意外,突破技術瓶頸「決心堅定」
※官媒披露軍事院校改革信息:海軍軍醫大學亮相
※上海自貿區將提高研發用進口試劑、樣品和耗材等的通關效率
※疑似婚鬧伴娘遭襲胸視頻引眾怒,西安網警呼籲知情者提供線索
TAG:澎湃新聞 |
※針對花卉、蔬菜、藥材、食用菌 中科生物「植物工廠」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科院等科學家聯合研究破譯買麻藤類植物全基因組
※雞血藤,為豆科、被子植物門,蝶形花科等多種植物的別稱
※丨花一派植物管家 雲科技植物百科!
※中國開花植物的歷史:東部是植物博物館,西部是演化的搖籃
※中科院科學家研究揭示植物三萜代謝物多樣性形成的催化機制
※食蟲植物大家族
※植物化學物質:天然的抗癌「良藥」
※健康飲食:豬油好還是食用植物油好?
※科學家發現桔梗科半邊蓮屬植物新種
※武漢植物園專家在非洲發現蘭科新物種,命名為擬天麻
※藕 又稱蓮藕 屬蓮科植物根莖 可餐食也可藥用
※給植物澆水怎麼澆最科學?
※你家吃的豬油還是植物油,吃豬油會得高血壓、心臟病是真的嗎?
※紐崔萊植物不吃農藥,吃「草藥」?
※植物界的「蛇蠍美人」:令人恐懼的食蟲植物
※「神奇植物」 「家庭藥箱」-蘆薈
※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苦苣苔科植物品種國際登陸成功
※植物的香味真的是很神奇
※紀錄片深扒食肉植物,原來它們還是昆蟲的「食堂」和「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