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翻閱城市檔案走進曾經的太原

翻閱城市檔案走進曾經的太原

(原標題:翻閱城市檔案走進曾經的太原)

清末時期,鼓樓為當時太原最高建築。

1997年10月,新建的迎澤大橋通車剪綵儀式。

2011年10月1日,太原市五一廣場。(顧棣攝)

2012年9月13日,在太原火車站站前廣場,園林工人正在對鮮花巨龍做最後的布置。(柴傑梁攝)

6月9日是第10個「國際檔案日」,為吸引更多人關注檔案,讓社會公眾認識檔案的價值、增強檔案意識,營造出全社會關心、支持檔案的氛圍,太原市檔案局將在6月9日至16日期間,開展「城市記憶工程」系列宣傳活動。  太原是一座擁有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盛唐王朝的隆興地、明清票商的大本營、華北敵後抗戰的根據地,積累了豐厚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政治文化資源。展覽前夕,記者提前探訪「城市記憶」展館,通過照片、書籍以及首次採用3D技術還原的鼓樓建築,讓檔案告訴您太原的城市記憶。

  龍城溯源 從台駘治水開始

6月8日上午,位於長風商務區附近的太原市為民服務中心6層「城市記憶」展廳內,記者看到整個展覽從龍城溯源開始,分別用晉陽肇始、文景之治、天王北京、九邊重鎮、清代風物、正太鐵路、教育興起、市民生活、西北實業等板塊進行展示。  眾所周知,文明的產生往往離不開河流的相伴,不管是四大文明古國,還是我國的長江、黃河流域的文明,都是如此,而太原也不例外。早在200多萬年前,太原就有了人類早期的活動,太原5000年的文明歷史就是從台駘治水開始的。根據史料記載,堯舜禹都曾在太原活動,留下了上古時代的政治中心和世所驚羨的大夏之墟。大禹治水以後,把天下分為九州,并州就是其中之一。  從東周到春秋,史學家認為這是太原歷史上最為興盛的一個時期。其原因就在於,這一時期的太原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從奴隸社會轉向封建社會的進程。展覽中,周成王剪桐封弟的畫講述唐叔虞被封於唐,被奉為晉國始祖。此後,才有了晉文公、春秋五霸、趙簡子等修建太原城。在這一時期,太原一帶發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歷史事件,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比如說三家分晉,標誌著奴隸社會的結束,封建社會的開始。戰國時期有長平之戰、負荊請罪,包括胡服騎射等,都發生在太原這一帶。

  九邊重鎮 重新修建擴展

此次展覽不僅使用大量照片,很多被塵封多年的古書籍也列入展區。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南北朝時期,太原既是政治統治中心,也是主要的商埠。北魏的壁畫中,太原當時就有波斯商人的往來;隋朝,隋煬帝對古晉陽城進行了進一步擴展;唐朝建立後,由於李世民和李淵是從太原起兵,就把太原作為當時唐王朝的北都,大興土木,建立了一座三城相連、跨河而建的城市。  在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由於在攻佔太原時遭到了太原人民的頑強抵抗,當時太原城的城牆防守也特別堅固,在攻佔太原之後就下令焚毀了太原城,第一年先是火燒,第二年又是水淹,使得歷史上存在了千餘年的古晉陽城灰飛煙滅,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陽之殤。  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太原被列為九邊重鎮之一,並得到重新修建、擴展。當時太原有八大城門,在城牆建築、防守上,可以說是唯一能與當時的西安、北京相提並論的城市。

  太原鼓樓 當時城內最高建築

進入清代,太原當時的發展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這一時期的太原主要是手工業發展較快,陸續建設了鐵路,開辦了煤礦。  當時太原城內的建築也可以說是美輪美奐,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鼓樓為太原市城內最高的建築,如今只能作為一條街道的名字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為真實還原該建築,太原市檔案局此次經過反覆考證,首次採用3D技術進行還原,陳列展覽館。  在清末時期,太原的交通水平有了很大發展。此次展覽展出了正太鐵路通車的場景、正太鐵路所使用的機車以及當時的正太火車站等。  談及山西歷史,就不能不提山西的革命歷史。在辛亥革命中,山西積極響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辛亥起義成功後的領導權被閻錫山取得。後來孫中山來太原時,對山西在辛亥起義中的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民國時期 大力發展獨立工業體系

1902年創建的山西大學堂(山西大學前身),在當時僅次於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全國位列前三。  在清末民初,山西的民族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當時,曾國荃、張之洞等洋務派領導人來到山西之後,給山西帶來了思想觀念上的轉變。  1892年,時任山西布政使胡聘之到任山西後,籌資2萬元建設了火柴局(三橋街),這就是當時山西近代民族工業的開端。

  民國時期,太原提出「造產救國」的口號,形成了與瀋陽、武漢三足鼎立的中國近代工業格局。隨後,以太原為中心、遍布全省的輕重工業布局逐漸形成,初步構建了依託山西本土優勢、各領域均衡全面、側重於軍事工業的基礎格局。太原成立西北實業公司,大力發展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漸漸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包括工業上、生產上等,有一些工廠一直發展到現在仍然存在,例如二四七廠、麵粉廠、水泥廠。本報記者 李晶 通訊員 閆倩(除署名外,圖片均由太原市檔案局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走進草原走進烏蘭布統
走進經典:曲阜孔廟來襲
一座走進《詩經》的橋樑
走進詩經里的春天
走進越南胡志明市,這裡是越南的最大城市 被稱為越南版的上海!
正谷香走進太陽村
走進太行山
走進婺源,走進《聊齋》拍攝地——思溪延村
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走進走進蔚縣剪紙
一起走進越南,看看大紅酸枝原材交易市場
【誦讀經典】走進唐詩
第二次走進鐵面御史趙炳麟的故居,已經維修好了!
走進澳洲——罪犯開闢的城市「悉尼」
朗誦:走進二月,走進希望
童眼看家鄉 走進檔案館
走進書法|董其昌用「淡」,走出一種正路!
那些我們看過的經典賽事,走進外灘建築「閱讀」上海城市體育之魅
遊記 走進高原
走進甘加秘境,走進安多,走進夏河
走進閬中,走進風水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