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孩沉迷遊戲,用網路英語課的時間去偷玩遊戲,怎麼辦?

小孩沉迷遊戲,用網路英語課的時間去偷玩遊戲,怎麼辦?

現在騰訊不是推出了個成長守護平台來著,可以限制啊,再說了,你問這個問題就很搞笑了,一個小孩子你別給他手機啊,電腦遊戲刪了,電腦上做一些限制性的東西,就算他玩,一經發現就嚴厲懲罰不就行了嗎?你問這個問題的同時就說明兩個字:溺愛!!!

強烈建議不要溺愛,這樣遲早會害了自己的孩子的。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網路 幫孩子順利度過寒假

第一、父母必須樹立這樣的觀念,在紙上寫上: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不要推給學校,也不要推給網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個性的培養,不在學校,不在網吧,只有父母。

第二、責任人一定要劃分清楚,在你們家裡面教育孩子是誰。現在,很多家庭,搞不清楚;很多夫妻過了好多年,孩子出問題了,搞不清楚是誰的責任。誰有空,誰就說兩句;沒空,誰也不管。至於孩子整個發展軌跡是由誰來監控,沒有一個責任人。過問的時候,都是問題出來的時候。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一定要注意關鍵期,某些時候進行某些教育。養成教育、習慣教育,尤其是網路電腦的教育方面,最好在3到8歲之間。這個時候,孩子無論在事業上、體力方面、經濟方面,都完全崇拜父母。比如:小孩子不會倒水,他對你說:「媽媽,我要喝水。」你給他倒了;「媽媽,我要吃冰激凌。」你也給他買了;「媽媽,我要上街。」你把他帶上街了。他就覺得父母是萬能的。這個階段,他很願意跟隨父母,願意聽父母的話;他是仰視你們的,視野之內沒有別人。假如到了十來歲:「我媽媽對我很好,可是,小麗對我更好;我媽媽很漂亮,可是,小麗更漂亮。」他的視野就超出了父母的範圍,養成教育的權威性就不容易建立起來。所以,一定要在8歲以前;不要在青春期以後再進行養成教育。

第三、教育子女要捨得投入。我經常問有些父母:「學電腦,你要花多少時間?」他們說,我學最少要三個月。「你開車需要多長時間?」開車到上路,最少要兩個月。「你花了多少時間,學習教育子女?」「沒有。」從來沒有專門地、專心地花時間探討、學習教育子女。實際上,孩子要比電腦、汽車複雜、精密得多,但是,很多父母沒有想到要花更多時間學習對人的教育,而在發達國家正好相反。英國在結婚登記的時候,給你一個教育子女的考試題,如果考不過,就15天以後再來,你必須參加教育子女的學習。他們的婚前檢查,不是以生理、器官的檢查為主;而是以是否會教育子女的檢查,貴族的社會就是這樣要求的。在美國,父母雙方必須有一個人是學過家政學的,怎麼教育子女是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中國的《三字經》講「養不教,父之過」,是父母的責任。

網路和媽媽,那簡直完全不同。假如你去刷碗,刷完了,媽媽會怎麼說?「這是你刷的碗?上面還有菜葉,你糊弄誰呢,我養你這麼多年,一點用都沒有。」網路會這麼說:「搞一個刷碗大賽,第一次刷完有菜葉,提示刷得不錯,下次繼續努力,可以進入第一級。」第二次沒菜葉了,網路說:「你可以進入第二級,並贈送神奇抹布。刷到第五級後,就可以晉陞為魔術刷碗師,再往下就成為道長,可以穿上黃金背心,」網路時刻在肯定你、獎賞你,父母經常否定你、打擊你。

那麼,怎樣防止孩子沉迷於網路呢?最好在3到8歲養成習慣。

接下來說說,在關鍵期怎麼樣一步一步去做。

孩子3至6歲的時候,有可能接觸到遊戲,因為他看見小哥哥小姐姐玩了。這個時候心理學中講,你的語言就是你的魔咒。當孩子第一次向你提出來要玩電腦遊戲的時候,你該怎麼說呢?語言如果弄錯了,就會導致將來的麻煩。我們的標準答案,既不是說「你還小,不準玩」,也不是說,「好現在就給你買」。有些最笨的家長不讓孩子接觸,這完全等同於掩耳盜鈴,早晚會反彈,長大後他們會比其他孩子更上癮。合格的家長必須這樣誘導:

情景再現:

「媽媽,我也想玩遊戲。」孩子眼巴巴地望著。

母親一副關切的表情,問:「什麼遊戲?」

「哥哥玩兒的紅色警戒。」

「那怎麼辦呢?」媽媽的眼神里充滿了愛意。

「給我買電腦。」孩子脫口而出。

「好像寶寶的手絹兒還沒洗吧?」

「我洗我洗……」看著孩子乖乖地跑走,你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又一個星期天,「媽媽,可以買電腦了吧?你看我天天洗手絹!」孩子央求著。

「好啊,寶寶。買回來以後是天天玩兒呢,還是只在星期天玩兒?」這是二十一世紀,所有準備生育和正在養育子女的母親必須學會說的一句話。所有孩子天性都是聰明的,他們知道不同的回答會帶來迥異的結果。為了達到目的,他們會做出明智的選擇:「星期天玩兒。」

按照我們多年來的經驗,孩子一旦把話說出來,他就會那麼做。繼續「誘敵深入」——「玩兒一整天呢,還是玩兒兩個小時?」。

孩子運用他們的智力想,我再想天天玩也不能說啊——「當然是兩個小時。」

「我想我的兒子會是一個有自制力的好孩子,咱們簽個協議。」協議簽訂了,孩子的心裡有所警戒:周六、周日,兩個小時。這樣母子之間就有了明確的目標。

如果你的孩子在8歲以前不玩,你也要誘導他,盡量在12歲以前誘導他玩。因為十幾歲以後,你就不好管他了。他的視野開闊了,認為父母不是權威了,甚至跟你對著干。如果孩子沒有提出玩,你也不要覺得慶幸,你一定要在他的青春期以前,把良好的玩的習慣誘導出來。

在買電腦之前,你是這麼說的,買了以後一定還要有人盯著。比如,電腦買回家了,你說:孩子你說過的,一天兩小時。然後,你出門釣魚了,娘去打牌了,家裡沒人了。90%的孩子都會控制不住,電腦遊戲多好玩啊,家裡又沒人。在沒有監督和約束的情況下,很多人性的弱點會表現出來,但是,在有人監督和約束的條件下,就會表現出很多人性的優點。你周六、周日必須要在家,不能說協議簽了,放在那裡就行了,你還要捨得投入。因為在心理學上講,任何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三個月。就是悟性特別好、特別乖的孩子,也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養成。我說的捨得投入就是電腦買回家以後,三個月以內,每個周六、周日你必須要在家。有些父母告訴我:我晚上8點打電話回家,問電腦關了沒,孩子說關了。我夜裡12點回家摸摸,電腦還是熱的。那只能怪你,你為什麼12點才回家。父母早上8點走了,夜裡12點才回來,他不玩12個小時才怪。家裡一定要有人,要有人約束他。

作為約束人爺爺、奶奶他們是管不住孩子的。孩子在家玩電腦,到時間了,爺爺、奶奶說該關機了,孩子就不關,能怎麼樣?他們就沒辦法了。當孩子不按時關機的時候,爺爺、奶奶又放任他,這表面看是愛孫子,實際上,是對孫子的一種極端的危害。道理上,他們可能明白,但根本做不到。父母不應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寄托在爺爺奶奶身上,只能寄托在自己身上。家裡的責任人是誰,一定要明確。不能有一搭沒一搭的,誰有空誰管,誰沒空就不管,這種情況下,孩子不僅僅是電腦的問題,什麼樣的問題都可能出現。

但是,協議簽了,掛在牆上,孩子們不遵守,該怎麼辦呢?

當孩子玩兒到一小時五十五分鐘的時候,母親應該找個借口在孩子的視野中出現——去他的房間拿本書或是抹抹桌子……讓孩子知道:監督人在家。60%的孩子會按時關機,這是佔主體的。

40%的孩子必然有所拖延,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又沒轍了,他們其實是缺少對人性的理解。你看看,他說兩小時關機,就是不關,你能咋辦?所以,語言又是你的魔咒了,有的家長會說,你看看你,買之前你說得好,說兩個小時就關機,我看你和你爹一樣,就是說話不算數,就是不可能做到。她說的沒有錯,孩子確實沒有按時關機,但是,作為一個良性的母親,話不能這樣說,不能給孩子一個這樣的定位。

我們現在有很多父母,他不把孩子證明是無賴、壞蛋,就不甘心。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語言就很惡毒。我看你早晚要進監獄,我看你就是什麼什麼的料。世界上,對人類傷害最大的往往不是外在的,比如,一個罪犯來了,最多兩個小時,警察就來了,一個騙子,騙人三天,三個月,總有被抓住的時候。但是,這種親人之間的定位、傷害是無止境的,而且孩子是最當真的。所以,當孩子沒有按時關機的時候,或者有這種傾向的時候,你不要給他這樣惡毒的定位。

離兩個小時還有5分鐘的時候,不要說我看你就不會按時關機,不要有這樣的語言。

母親也可以告訴孩子:「寶寶,咱們簽的有協議呀,我相信我的孩子是個有信用的好孩子!」這句話對10%的孩子有用。

「寶寶,要是不關機,協議上可是明確規定:明天就不能玩兒了!」這句話又挽回了10%的孩子。

20%的孩子說什麼都無效,怎麼辦呢?這個時候,父母也不要說,也不要罵,也不要吵,直接過去,按下電源,把電腦關掉就可以了。因為個性不一樣,有的孩子屬於強不穩定類型的,可能會哭,會鬧,會打。父母不要跟他鬧,要做的就是不去關注他。但是,有一句話要說——孩子,我們說好的,每個星期玩兩天,每次玩兩個小時。今天是周六,你按時關機了,明天還可以玩,如果你繼續鬧,明天也玩不成。孩子一想還有明天,就不鬧了。如果以前孩子有以「鬧」的方式贏得勝利的話,你就要用這種方式。那麼,孩子「打、鬧」這種習慣也會慢慢改掉。

這樣的事情發生得越早越好,母親要至少堅持兩個月或半年時間來監督,使孩子養成習慣:周末開機,玩兒兩個小時關機。6歲如此,12歲如此,18歲如此……因為他習慣了,小時候的習慣就是理所當然。

一根拇指粗的繩子是拴不住大象的,但事實上,大象都被這樣的繩子拴著。奧妙就在於:養象的人在小象一出生就用此繩將它拴起來,小象自然不願意受約束,它不停地掙,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總也掙不開,四個月時它不掙,習慣了,一輩子這樣。

如何制止網路上癮的方法都告訴給大家了,父母們把這些做到,就對了。沒有解決不了的孩子,從來沒有。

孩子天生愛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會整天沉湎於網路,從人格理論來分析,一個孩子喜歡上網,不捨得下來,一進去就迷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這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關注,缺少支持,缺少讚揚,缺少快樂。如果一個孩子的父母很愛他、欣賞他、關注他,他在班上的成績得到讚揚,在朋友圈子得到尊重,他所有自尊、自信、快樂都有,生活又相當地豐富,被父母給予允許,不需要偷偷摸摸做什麼事情。這些孩子都不會沉湎於網路。

網路是個好東西,孩子在網上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斷地失敗還可以不斷地再來,因為網路允許失敗。在網路上可以有幫派,有同伴,有人支持,有成就感,能不斷地進步,獲得金錢、榮譽以及朋友。

學校為什麼不這麼干?可以說現在我們不是抵制網路的問題,如果所有的學校、老師教學都能達到網路遊戲那種引人入勝的境界,誰還去找網路呢?如果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許多美好的東西,人壓根兒不會去追求虛幻的東西。那些追求虛幻的東西的人,拿替代品替代的人,往往是現實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否定掉了。

在此,提出一個標準,避免孩子上網成癮,有三個原則:

一、欣賞孩子;

二、給孩子一定的許可度,要給他自由度;

三、允許孩子適當接觸網路,每周六、周日,定時間玩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愛玩遊戲怎麼辦?玩當前最好的教育遊戲,遊戲學習兩不誤
遊戲里玩別的遊戲是什麼操作?《我的世界》里竟可以玩這些小遊戲
孩子愛玩遊戲怎麼辦之二?關於電子遊戲的瘋狂猜想
養青蛙走紅網路,佛系遊戲操碎玩家的心,原來別有用意!轉任玩堂
天吶,我的孩子沉迷於遊戲怎麼辦!
寒假裡,孩子沉迷於玩手機打遊戲怎麼辦?
孩子膽小愛哭,且沉迷遊戲該怎麼辦?
孩子迷上網路遊戲,是遊戲的問題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網路遊戲成癮了,我該怎麼辦?
你知道去網吧玩遊戲,老闆最的玩家有那些?
古天樂發微博談遊戲體驗,網友:古仔玩的什麼遊戲?我也要玩!
遊戲策劃:如果我的兒子沉迷遊戲怎麼辦?
網易遊戲《陰陽師真人音樂舞台劇》來襲,沒抽到卡的小夥伴們會去看嗎?
玩遊戲玩的還是遊戲嗎?不,玩的是創意
你玩的那個也配叫遊戲?
遊戲玩趣集:假如你是微軟,會買下哪家遊戲商?
旅行青蛙,這遊戲有毒,你玩的不是遊戲,你是在玩自己啊
好遊伴佳人,她愛玩的遊戲有哪些?
《爸爸去哪兒》杜江玩遊戲,嗯哼被嚇哭,網友:會給嗯哼留下陰影
全世界玩家瘋狂湧入《荒野行動》,不會兩句英語還不能玩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