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人們喜歡給自己貼心理疾病的標籤?這樣的行為真的好嗎?

為什麼人們喜歡給自己貼心理疾病的標籤?這樣的行為真的好嗎?

1

網友

為什麼人們喜歡給自己貼心理疾病的標籤?

楊甫德

人們喜歡給自己貼心理疾病的標籤大致有以下幾類原因:

(1)對心理疾病不了解

很多人對相關心理疾病的定義及診斷標準並不了解,通過自己簡單粗暴的理解,就聲稱自己得了該心理疾病。

心情抑鬱=「抑鬱症」(No!)

一個人獨處=「自閉症」(No!)

重複做某件事=「強迫症」(No!)

(2)自我保護

很多人給自己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動機在於自我保護。

減肥減不了,平時愛吃甜食、油炸食品,就說自己得了「暴食症」 ;起不了床,上班遲到,聲稱自己得了「嗜睡症」。

這種自我保護式的貼標籤,通常是為了達到推卸責任、逃避責罰、博取同情等效果,「我承認,都是心理疾病惹的禍」。

(3) 從眾效應

當周圍人都在自嘲式的貼心理疾病標籤時,這些標籤儼然成了一種潮流、時尚,於是在從眾效應的推動下,大家都爭先模仿。

「小A有強迫症,每天不在朋友圈曬自拍會死;

小B有自閉症,從來不參與集體活動;

小C精神分裂,對著領導發嗲賣萌,對著同事就賣著一副臭臉;

小D有選擇恐懼症,被一群公子哥圍著轉,卻不知該選誰…

我周圍的人個個病得不輕啊……可是萬一別人我覺得太正常了被排擠怎麼辦,對了,我有潔癖,我要遠離他們,免得自己也被傳染了」。

2

網友

貼標籤的行為有什麼弊端?

楊甫德

在我看來,給自己貼心理疾病的標籤其實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自欺欺人,逃避責任

當一個人習慣性地給自己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時,「貼標籤」往往成為其自欺欺人、逃避責任的一種方式。

做選擇的時候優柔寡斷,說自己得了「選擇恐懼症」,讓別人來替自己做選擇,最後別人替自己做的選擇自己不滿意時,就埋怨是別人的問題。

做事拖延,就給自己貼上「懶癌晚期」的標籤。

「我有病我有理,你們都要遷就我」!

本來應該去面對的困難與挑戰,通過自我麻痹式的貼標籤,逃避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責任,一切都歸根於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此一來,自己不僅得不到成長與提升,而且還容易失去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2)以訛傳訛,誤人誤己

很多人張口閉口就說自己有「抑鬱症」,認為抑鬱症逛個街、看個電影就好了。

如果這種錯誤的認識被廣泛傳播,大家也逐漸形成了對心理疾病錯誤的刻板印象。

當你自己真的患上抑鬱症時,向他人傾訴時,其他人可能一邊指責你「你不要老是想不開」,「你就是想太多」,一邊每天拉你看6部電影,逛9次街。

心理疾病的標籤大多傳遞著錯誤的信息,使用的人越多,更容易以訛傳訛,不僅達不到科普心理疾病的效果,反倒容易造成很多誤解,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及時的幫助。

特約撰稿人

「小崔不抑鬱」

楊甫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現任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主任(專家組組長),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北京市殘疾人康復協會副會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點擊展開全文

高考前夜,百萬人關注的不定期家長會到底說了些啥?
高考到底是什麼?
一張表做自測!
考試重壓之下的悲劇,從何解?

TAG:小崔不抑鬱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對於頭髮是什麼樣的理解?你喜歡這種髮型嗎?
這樣的人你喜歡嗎?
真心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樣的體驗?
偶像們的髮型,你們更喜歡誰的?帥到你內心了嗎?
怎樣讓喜歡你的人主動聯繫自己?
真的被這些喜歡洗澡的萌寵萌到了,可愛的不得了!你們家的呢?
怎麼讓身邊的人都喜歡你?
喜歡你的人,你想怎樣都行
你最喜歡的一段旅行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
怎樣才能追到自己喜歡的人呢?
你那麼喜歡狗狗為什麼自己不養一隻呢?因為窮!
狗狗特別喜歡舔主人的臉,這是表達它的感情嗎?其實你錯了!
不要口是心非,你們真的不喜歡肌肉女嗎?
為什麼健身的人都沒勇氣修圖,反倒是不健身的人喜歡這樣做呢?
是什麼讓一個男人變挫?怎麼追自己喜歡的女生?
那些沒能跟自己喜歡的人結婚的,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樣的女人你喜歡嗎?
真心喜歡你的女人,才會有這些表現,別還不懂!
不管是什麼品種的狗狗,自己喜歡就好!
楊冪真的不愧是女神,無論什麼樣的造型都能夠顯得這麼漂亮,她的古裝照你更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