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渤海與新羅「爭長」的背後

渤海與新羅「爭長」的背後




渤海與新羅「爭長」的背後

――新羅崔致遠文集讀後

近日有機會讀到新羅崔致遠文集中有關新羅與渤海關係的一組文章①,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新羅與渤海的關係、新羅與渤海的矛盾衝突以及新羅對渤海的基本觀念,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渤海史提供了基礎。

一、渤海與新羅的「爭長」

唐朝有「賓禮」,設「賓貢科」.均為周邊地方政權及域外朝貢修聘之禮儀與培養人材、進行文化交流而設。我們在這裡不可能對這方面問題做全面研究,僅就新羅、渤海「爭長」所涉及的問題做一簡要探索。

「爭長」鬥爭表現在兩方面:一為賓貢科及第上的「爭長」,一為國家使臣在唐朝的位置上的「爭長」。

(一)關於賓貢科及第上的「爭長」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渤海烏昭度賓貢試及第,位在新羅人李同之上(據查:李同入唐為新羅景文王九年.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②)。這引起新羅朝野的震動,新羅王親自出面干預.令崔致遠代擬《新羅王與唐江西高大夫湘狀》,狀文云:「靖恭崔侍郎,放賓貢兩人.以渤海烏昭度為首。」在崔致遠《與札部裴尚書瓚狀》中又再次提及此事:「至故靖恭崔侍郎主貢之年,賓薦及第者兩人,以渤海鳥昭度為上。」

崔侍郎,據徐松《登科記》:成通十三年中書合人崔瑾知貢舉③。 《舊唐書崔郾傳》:「子瑾.大中十年(856年)登進士第,累居使府,歷尚書郎,知制誥。咸通十三年,知貢舉,選拔頗為得人。尋拜禮部侍郎,出為湖南觀察使。」

高湘.《舊唐書僖宗紀>:「乾符三年(876年)九月,中書舍人高湘權知禮部侍郎。」《舊唐書高鍇傳》:「鍇子湘自員外郎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咸通年.改諫議大夫……乾符初,復為中書舍人。三年,遷禮部侍郎,選士得人。出為潞州大都督府長史、昭義節度、澤潞觀察等使。」據《登科記》:「乾符四年,知貢舉中書舍人高湘。」④

裴瓚,《舊唐書僖宗紀》:「乾符元年(874年)七月,以禮部侍郎裴瓚為檢校左散騎常侍、潭州剌史、御史大夫、湖南觀察使。」《登科記》:「咸通十五年(按這一年十一月庚寅,改元為乾符)知貢舉,禮部侍郎裴瓚。」⑤

崔致遠兩篇章表書狀涵蓋咸通十三年至乾符四年(877年)的6年3次由崔瑾、裴瓚、高湘知貢舉事。

新羅、渤海在賓貢試及第上的「爭長」事,據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記載還有一次:「烏昭度,於王玄錫之世,入唐應賓貢試。與新羅賓貢李同同榜進士及第,名在其上,仕至國相。迨王瑋十三年(906年),其子光贊亦入唐應賓貢試。禮部侍郎薛廷知貢舉,光贊與新羅賓貢崔彥滯窠考暗冢諂湎隆V嫡訊確釷鉤疲砬餚眨骸嘉裟耆氤塹冢誒鍆希癯甲庸庠摶松種稀!炎誆恍懟!薄恫澈9境け唷肪6《世系表》:「昭宣帝天佑三年,瑋十三年,遣烏昭度朝唐。」《渤海國志長編》卷2《總略下》引《高麗史崔彥執罰骸按捫殖趺髦熘萑耄隕倌芪摹P侶弈曄耍窩胩疲癲渴湯裳ν下及第。時渤海宰相烏昭度子光贊同年及第。昭度朝唐,見其子名在彥窒隆1砬餚眨骸嘉裟耆氤塹諉誒鍆稀=癯甲庸庠蓿松種稀!匝植龐擰⒀模恍懟D晁氖薊剮侶蕖!

趙守儼《登科記考》據《東國通鑒》:「彥鄭侶奕恕曄耍胩頻強啤K氖構白洌昶呤擼閱暉浦暗讜謔悄輟!雹拚允狹寫捫值塹讜諤瀑易謚瀉臀迥(885年),恐誤。《舊唐書文苑傳》:「薛廷。中和中登進士第。大順(890―891年)初,累遷司勛員外郎,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乾寧三年(896年).奉使太原……光化(898―901年)中,復為中書舍人,遷刑部、吏部二侍郎,權知禮部貢舉,拜尚書左丞。入梁,至禮部尚書。」查《登科記》,唐昭宗天佑三年(906年),吏部侍郎薛廷知貢舉;後粱貞明三年(917年),禮部尚書薛廷知貢舉。據上可知,烏光贊與崔彥滯竦塹讜諤普炎諤煊尤輳澈4箸蝟十三年,新羅孝恭王十年,公元906年,是年渤海國相烏昭度朝唐,為其子光贊登第「爭長」。

新羅人對渤海烏昭度賓貢試及第、位在新羅人李同之上這件事,不僅認為是國家的奇恥大辱:「既致四鄰之譏,永貽一國之恥」,而且認為是高下不分,冠履倒置:「韓非同老聃合傳,早已難甘;何偃在劉r之前.其實堪恨」;「車書縱賀其混同,冠履實慚於倒置」。這使新羅人耿耿於懷。直到崔致遠於乾符元年(874年)賓貢試及第,禮部侍郎裴瓚知貢舉。崔致遠特撰《與禮部裴尚書瓚狀》以表達對崔侍郎的不滿和對裴瓚的感謝之情:書狀的前面反覆申訴「靖恭崔侍郎主貢之年,賓薦及第者兩人,以渤海烏昭度為上」,可謂念念不忘,接著寫到「前都統巡官,殿中侍御史崔致遠.幸將薄技,獲廁諸生,先啖牛心,得為雞口。免與薛侯爭長,不令趙將懷嫌。實逢至公,得雪前恥。變化深資於一顧,光榮遠播於三韓。」(重點為引者所加)崔致遠的及第使新羅「舉國懷恩」。而當新羅朴仁范、金渥賓貢試及第,新羅王親自向主貢舉的高湘表示感激之情:」特令朴仁范、金渥兩人雙飛風裡,對躍龍門;許列青襟.同趨絳帳。」對渤海來說是「不容醜虜.有玷仙科」。而對新羅來說是「自古以來,斯榮無比。縱使糜軀粉骨。莫報深恩.惟當谷變陵遷,永傳盛事。」可謂感戴之情,溢於言表。新羅人把這種「爭長」提到關乎國家利益的高度。

對這種賓貢試及第的先後次序,渤海人也十分重視,也參與「爭長」鬥爭。前引烏昭度為其子光贊「爭長」即是典型一例。

在賓貢試及弟次序上的「爭長」,不僅僅是名次問題,還有一個文化(水平、素養)問題,而其中內含著一個國家等級、地位問題.也內含著新羅、渤海兩國的關係與態度問題。

(二)關於國家使臣在唐朝地位的「爭長」

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年),渤海派遣王子大封裔借朝唐賀正之機,進表要求唐皇准許渤海使臣居於新羅使臣之上,以提高渤海國的地位。這揭示出渤海與新羅在國家地位上的「爭長」鬥爭。在崔致遠代新羅王草擬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的奏文中記載了這次「爭長」事件。文中說:「乾寧四年七月,渤海賀正王子大封裔進狀請許渤海居新羅之上。伏奉敕旨:國名先後,昔不引強弱而稱;朝制等威,今豈以盛衰而改。宜仍舊貫,准此。」渤海人要求更改朝制.變更國名先後.渤海應居於新羅之上。對這次「爭長",唐昭宗否決了渤海人的要求。薪羅人為此感謝唐昭宗的「英襟獨斷,神筆橫批」。

這次「爭長」,其性質,其嚴重性.遠遠超過前面所涉及的賓貢及第的「爭長」,這是國家對國家的「爭長」。

據查,新羅與渤海使臣在李唐王朝中排列次序,史無明文。現就《舊唐書禮儀志》所載,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時四夷酋長與使臣的位次開列如下:十三年十一月壬辰.「玄宗御朝覲之帳殿……戎狄夷蠻羌胡朝獻之國,突厥頡利發,契丹、奚等王,大食、謝風日、五天十姓。昆倫、日本、新羅、H之侍子及使,內臣之番,高麗朝鮮王,百濟帶方王,十姓摩阿史那興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賢王.日南、西竺、鑿齒、雕題、柯、烏滸之酋長.咸在位。」⑦這裡的H指渤海H.位在新羅之下。「咸在位」,指上述「戎狄夷蠻羌胡朝獻之國」的侍子、使臣、酋長全部列席,並站立在自己的位次上。此後當以此為常例。

現將渤海「爭長」的背景作一檢索。

「武后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赦其罪。」

「(大)祚榮即並比羽之眾,恃荒遠.乃建國,自號震國王………中宗時,使侍御史張行岌招慰,祚榮遣子入侍。睿宗先天中,遣使拜柞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所統為忽汗州,領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H號,專稱渤海。」

「子武藝立.斥大土宇,東北諸夷畏臣之……帝賜典冊襲王並所領……後十年。武藝遣大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這是渤海人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與唐朝抗衡。

「子欽茂立.有詔嗣王及所領……訖帝世.朝獻者二十九。」自大欽茂及其以降與唐朝一直保持親密友好的藩屬國與宗主國的關係。

寶應元年(762年)。唐以渤海為國,大欽茂王之。

「(大)仁秀頗能討伐海北諸部,開大境宇,有功.詔檢校司空,襲王。」⑧

」(大)玄錫立,咸通時,三朝獻。」

「初,其王數遣諸生詣京師太學,習識古今制度.至是遂為海東盛國,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大抵憲象中國制度如此。」⑨

「編戶二十餘萬戶,勝兵二十萬人以上。」⑩

這是渤海鼎盛時期,人眾兵強,經濟繁榮,商業活躍,政治穩定,是名副其實的海東盛國。

唐朝自9世紀以來,處於不斷加劇的內憂外患之中。中央皇權削弱,地方藩鎮勢力膨脹,叛亂頻仍,黨爭劇烈,閹宦專權,民族矛盾日益嚴重,關東連年水旱,百姓流殍,所在起事,最後釀成王仙芝、黃巢農民大起義,李唐王朝在分崩離析、風雨飄搖之中,終於走到了盡頭。

新羅王朝自法興王八年(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年),始遣使朝於梁,自此向中原王朝朝貢不絕。

真平王十六年(隋開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詔拜(真平)王為上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76。真平王三十年(608年)「患高句麗屢侵封場,欲請隋兵以征高句麗」77,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大發兵征高句麗。――隋王朝之迅速敗亡,實基於此。唐高祖武德七年(真平王四十六年,624年),冊王為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78,新、舊《唐書新羅傳》作「拜柱國,封樂浪郡王、新羅王」。

太宗武烈王元年(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唐「冊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79。二年正月,「高句麗與百濟、H連兵,侵軼我北境,取三十三城,王遣使入唐求援。三月,唐……發兵擊高句麗。」70六年,「百濟頻犯境……遣使入唐乞師」。「七年三月,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火總管,金仁問為副大總管,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三萬大軍伐百濟。敕王為芬腦廡芯芄埽偌媒怠!71《資治通鑒》記此事:「百濟恃高麗之援,數侵新羅;新羅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蘇定方……帥水陸十萬以伐百濟。以(金)春秋為芬牡佬芯芄埽侶拗冢脛鮮啤嗽隆偌謾怠!72這是李唐王朝與新羅的第一次聯合軍事行為,具有軍事聯盟性質。

文武王元年(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唐伐高句麗,「遂命王舉兵相應」。六年.」王以既平百濟,欲滅高句麗,請兵於唐。冬十二月,唐以李尬啥佬芯笞芄堋曰韝呔淅觥唚輟終魑冶4佣喙取⒑9榷酪曰崞餃饋屏粽蚪躒試復熳與訪褐韝呔淅觶源屯醮蠼航凇四輟旁攏呔淅鐾蹕惹踩脅紉櫨⒐虢怠!73這是第二次唐王朝與新羅聯兵征討高句麗,即所謂「與大唐同舉義兵,問罪於百濟、高句麗,元兇伏罪,國步泰靜」74。

聖德王三十二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秋七月,「唐玄宗以渤海H越海入寇登州,遣太僕員外卿金思蘭歸國,仍加授王為開府儀同三司、寧海軍使.發兵擊H南鄙」75。對此一歷史事件.《舊唐書渤海傳》有記載:「二十年,武藝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殺刺史韋俊。詔遣門藝往幽州徵兵以討之,仍令太僕員外卿金思蘭往新羅發兵以攻其南境。」《新唐書》與此同。「寧海軍使」,顯然是針對渤海國而發,用以加強唐朝與新羅的軍事聯盟,使新羅成為李唐王朝針對渤海的前哨與制約力量。崔致遠在《上太師侍中狀》中也記上一筆:「開元二十年,(渤海)怨恨天朝.將兵掩襲登州,殺刺史韋俊。於是明皇大怒,命內史高品何行成、大仆卿金思蘭,發兵過海攻討。仍就加我王金某為正太尉、持節充寧海軍事(使)、雞林州大都督……至今三百餘年,一方無事.滄海晏然,此乃我武烈大王之功也。」可見新羅人如何誇耀這種聯盟關係。

新羅王朝自惠恭王(8世紀後半葉)起.統治者淫於聲色,巡遊無度,綱紀紊亂,內亂不已.災異屢見,「人心反側,社稷杌隉」,國力大為衰落。元聖王六年(789年),「以一吉餐伯魚使北國」[21],首次派遣使者與渤海修好。但還放不下傲視渤海的傳統觀念,輕藐地稱之為「北國」。憲德王(9世紀)以降,「人多飢死」,「盜賊蜂起」,「內亂不已」;憲德王四年(821年)「造級餐崇正使北國」。第二次派使與渤海修好。文聖王時(840~857年在位)國力日益衰弱,社會矛盾加劇.唐朝仍「冊王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上柱國、新羅王」[22]。到景文王(861~875年在位)時,已不再為「寧海軍使」。新羅當已無力承擔此項職任。唐王朝也已無力北顧了。新羅與渤海在賓貢試及第的「爭長」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前後。到真聖王(887~897年在位)時,新羅已是「府庫虛竭,國用窮乏,所在盜賊蜂起」,國政「佞幸肆志,賄賂公行,賞罰不公,紀綱壞弛」,前有粱吉、弓裔農民起義.後有甄萱叛亂,已到了分崩離析的最後階段[23]。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渤海人提出了「爭長」問題。

渤海人就是在唐朝與新羅都處於嚴重的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在唐與新羅無法維持軍事聯盟的態勢下,在渤海國力強盛之時,提出「爭長」――「進狀請許渤海居新羅之上」,爭當「兩番」之長。

唐朝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對此特下詔:「國名先後.昔不引強弱而稱;朝制等威,今豈以盛衰而改。宜仍舊貫,准此。」唐朝已認識到渤海之提出「爭長」,正基於國力之強弱與國勢之盛衰消長,唐人堅持舊制,不予改變(按:此時唐朝自顧不暇,亦無力解決屬國之間的糾葛了)。渤海這次「爭長」事件,引起新羅人的極大震驚與憤怒。在《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曆數渤海之戎狄「出身」,認為渤海之「爭長」,是「忘本」,是「僭越」,是戎狄「無厭」之求,是「莫慎守中,唯圖犯上,恥為牛後,覬作龍頭」。這就像歷史上薛侯爭長一樣,徒自取辱:「遂攀滕國之爭,自取葛王之誚。」滕侯爭長事見《左傳》隱公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爭長。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公使羽父請於薛侯,周之宗盟,異性為後……薛侯許之,乃長滕侯。」崔致遠在其章奏書狀中曾兩次提及薛侯、滕侯爭長的歷史事件,正是以歷史喻現實,認為渤海之爭長如同歷史上薛侯一樣,只能像妄自尊大的葛伯那樣留下令人譏誚的口實。

渤海之「爭長」。是對新羅地位的不承認,是對唐朝藩國舊制的衝擊與挑戰。新羅對這種挑戰驚慌失措,震驚憤怒,認為渤海是「倒置冠履」、「不循涯分」,激憤之情,溢於言表。當唐朝「宜仍舊貫」,否決渤海「爭長」的請求之後.新羅感謝唐朝「皇帝陛下英襟獨斷,神筆橫批」,「自此八裔絕躁求之望。萬邦無妄動之徒」,達到「確守成規,靜銷紛競」的目的,也可使新羅「伏限統戎海徼.不獲奔詣天朝」,以求保持新羅的地位。

兩種「爭長」,雖然事件的性質不同,但本質則是一個:這是從文化上的高低考量,進而到國家地位(國力之強弱與國勢之盛衰)的較量,揭示出渤海人的強烈自信與自尊,透露出渤海人的新的價值觀念。

二、新羅人心目中的渤海

《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以下簡稱《居上表》)是崔致遠代新羅王寫給唐朝皇帝的表文,來不得半點夸誕虛妄,它集中地揭示了渤海源流和新羅人的渤海觀,是關於渤海的最真實的第一手材料,彌足珍貴(凡引此表之文.不再加註)。

(一)關於渤海的源流

《居上表》說:「渤海之源流也:句驪未滅之時.本為疣贅部落,H之屬;實繁有徒.是名粟末小蕃。」

這裡指出渤海原為「H之屬」,是H七部中的一支「粟末小蕃」,這是渤海源流的最早的確證。《三國史記新羅紀聖德王》三十二年(732年):「唐玄宗以渤海H越海入寇登州……金忠信上表曰……本國發兵馬討除H。」「渤海H」或省稱「H」,可與《居上表》相印證,均揭諸渤海之起源於H之粟末H部。

驗之中國古史:「渤海H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祚榮與H乞四比羽各領亡命東奔。」[24]「渤海,本粟末H附高麗者.姓大氏。」[25]「渤海本號H,高麗之別種也。」[26]

驗之同時期唐人張建章《渤海國記》(張為幽州判官,唐文宗大和六年聘渤海,著《渤海國記》3卷): 「渤海者.肅慎之苗裔也……粟末勃興,據高麗故地而王,號其國日渤海。」[27]

《三國遺事》「H渤海」條引《通典》云:「渤海本粟末H.至其酋祚榮立國,自號震旦。先天中,始去H,專稱渤海。」自註: 「渤海乃H之別種.但開合不同而已。」[28]《三國遺事》作者認為渤海與H本為同音異呼(即音韻上的開合不同而已),渤海是H之別稱(種),這雖然對渤海源流的解釋很勉強,但認定渤海為粟末H所建的國家則符合歷史實際。

《居上表》說:「本為(高句麗)疣贅部落……嘗逐句麗內徙……時有句驪遺燼、勿吉雜流。梟音則嘯聚白山,鴟義則喧張黑水。」這裡明確指出粟末H曾為高句麗之「疣贅部落」,這就是新、舊《唐書》所謂「本高麗別種」、「本粟末H附高麗者」。

《渤海國記》對此指出:「H部落凡數十……粟末在那河南(按:那河即古難水,又稱那水,即嫩江.又指嫩江與松花江會合後的松花江,也指與松花江會合後的黑龍江下游),最強,有勝兵數千,數與高麗戰爭,後乃臣屬之。」所謂「臣屬之」.即為「疣贅部落」也。

所謂「嘗逐句驪內徙」,即指「高麗既滅,柞榮率家屬徙居營州」前後事。所謂「句麗遺燼,勿吉雜流」。乃指大祚榮建國前後的居民構成,即所謂「H之眾及高麗餘燼,稍稍歸之」,「高麗逋殘稍歸之」。這是說,渤海建國前後的居民構成由H(以粟末H為主)為主體,汲納了高句麗被滅後的一部分殘餘力量。

《渤海國記》「種族」條:「渤海以粟末H部建國。而兼有朝鮮、穢貊、沃沮、夫余、高麗、弁韓、挹婁、鐵利、拂涅、越喜、汩咄、安居骨諸國部種族。」這是指渤海全盛時多元種族融合為渤海族.而以粟末H為主體。

崔致遠在《與禮部裴尚書瓚狀》中說:「知昔之句麗.則是今之渤海。」在《新羅王與唐江西高大夫湘狀》中說:「惟彼句麗,今為渤海。」在《上太師侍中狀》中說:「高句麗殘孽類聚,北依太白山下,國號渤海。」有人曾據此提出渤海乃「高句麗人建立的國家」、「渤海是高句麗的繼承者」的論點[29]。這不僅是斷章取義,還忽略了新羅人如此說法的心理特徵。在這幾篇書狀中,崔致遠特彆強調高句麗之所謂「罪惡歷史」:「昔者,句麗衛國,負險驕盈,殺主虐民,違天逆命」;「高句麗、百濟全盛之時,強兵百萬,南侵吳越,北撓幽燕齊魯,為中國巨蠹。」新羅人所以如此強調高句麗以及百濟之「罪惡」,是用歷史觀照現今,把昔日之高句麗與今日之渤海連在一起加以論證,以證明今日之渤海亦與昔日之高句麗一樣是「中國之巨蠢」,亦應如同征伐高句麗一樣來對待渤海。這就是新羅人在這個問題上的一種特定的心態。

在唐太宗「親統六軍渡海,恭行天罰」和在新羅「助定一方之難……武烈王請為嚮導」的唐與新羅聯軍的打擊下,「大破百濟」,又「破高句麗」。而當「開元二十年,(渤海)怨恨天朝.將兵掩襲登州,殺刺史韋俊」,唐朝約新羅「發兵過海攻討,仍就加我王金某為正太尉、持節充寧海軍事(使)、雞林州大都督」,以期平定渤海的反叛。過去,新羅人以高句麗為強敵,今日則以渤海為強敵,新羅人以對高句麗戰勝者自居,而高句麗為敗亡之國.新羅仍希望如同過去與唐朝聯盟一樣來對待渤海。正是由於這種聯盟使得「至今三百餘年,一方無事,滄海晏然.此乃我武烈大王之功也」[30]。這又是新羅人把高句麗(按;新羅並不把高句麗看作同一民族,也不把高句麗與渤海看作同一種族)與渤海連在一起的更為隱秘的心態。他們也想用這種觀點與心態影響李唐王朝。

考古學文化充分證明:「女真族系及其先世肅慎,其始終囊括著松、烏、黑三江匯合地帶的東與北到海的傳統居住區,是同以復唇大口手制褐陶罐為特徵的文化系統的分布範圍相互吻合的……同高句麗的居住區相抵牾,而和挹婁一女真族系的居住區相一致。」[36]

《居上表》說:「其首領乞四比羽及大祚榮等,至武后臨朝之際,自營州作孽而逃,輒據荒丘,始稱振國。」據新、舊《唐書》,在大柞榮「自立為振國」、「自號震國王」之前,「武后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崔文未記「振國」的來源.按「振國」來於「震國公」。<渤海國記》:「武后封仲象為振國公,乞四比羽為許國公」,則知震亦寫為振,震、振同音異記,按應作震。震為東方,震國公――授為東(北)方民族首領也,則震國公為實封.如h酋帥突地稽曾居於扶余故地,隋煬帝封其為「扶余侯」[37]。大祚榮承其父爵,建震國,暗含有接受唐人冊封之意。< p="">

《居上表>說:「其酋長大柞榮始受臣藩第五品大阿餐之秩。」對此條,中國史料未載渤海人建國之初,曾接受新羅人的官職。據《三國史記》:「以國事委任大臣,謂之大輔。」「儒理九年置十七等,一曰伊伐餐,二曰伊尺餐,三曰通餐,四曰波珍餐,五曰大阿餐。從此至伊伐餐,唯真骨受之,他宗則否。六曰阿餐。」[38]「真骨屬王族.故大阿餐以上均為王族所任。阿餐屬五品頭,為貴族所任,故《居上表》謂大阿餐乃「第五品阿餐」,為貴族所任。可知新羅十分尊重大祚榮,而渤海是否接受新羅封賜官職,則史無記載,但這卻是新羅人引以為榮,並在發生矛盾時成為傲視渤海的本錢。

《居上表》說:「後至先天二年(唐玄宗先天二年十二月改元開元,是為開元元年,713年,大祚榮十六年),方受大朝寵命,封為渤海郡王。」這是記述唐朝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亦是渤海國號的來源。

新、舊《唐書》記此事在唐睿宗先天二年:「睿宗先天中遣使拜柞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所統為忽汗州,領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H號,專稱渤海。」睿宗於景雲二年八月庚子傳位於皇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八月甲辰「大赦天下,改元先天」。先天二年十二月改元開元,可知先天為唐玄宗年號。《舊唐書渤海傳》記此事在「先天二年」,《新唐書-渤海傳》記在「先天中」,《資治通鑒》記此事在先天二年二月,則冊封渤海郡王之事在唐玄宗即位之初,而不在唐睿宗之世,新、舊《唐書》均誤記。

《居上表》記述唐人冊封大柞榮為渤海郡王.卻未記「寶應元年(762年),詔以渤海為國.欽茂王之」(以「邇來漸見幸恩」一語帶過,暗示新羅不喜歡唐朝這樣作,更不喜歡出現渤海國),也來揭示膺朝所以冊封大氏為「渤海國王」的內在原因,這是渤海源流中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渤海國記》上篇《國統》曰:「渤海以粟末部建國,粟末為H七部之一,其先則肅慎也,與高麗之出於夫余者源異而流自別……羅泌《路史》『大庭氏之後有大氏』,粟末倘其苗裔歟。」[39]此段論贊當是《渤海國記>的纂輯者黃維翰所論。這裡既明確指出渤海與高句麗「源異而流自別」,又指出渤海大氏來於東夷族系的大庭氏。粟末H之大氏乃東夷族系大庭氏之後裔大氏北上融人粟末H者,並非粟末H為大庭氏之苗裔,特在此註明。

《禮記-雜記下》:「孔子曰:少連.大連,……東夷之子也。」

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姓氏》:「大氏,大庭氏之後,義大填、大山稽,黃帝師,大穎(又作款)為顓頊師。」

宋羅泌《路史前紀六》:「大庭氏……都於曲阜……後有大氏……唐代渤海尚其世也。」

宋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大祚榮」時引《風俗通》大氏條,指出「蓋東夷之有大姓尚矣」。

由宋至清,已經知道渤海大氏源於東夷族系的古大氏。大庭氏、大氏為山東渤海灣地區的古族,這個族團活動于山東、河北瀕臨渤海灣一帶地區。漢朝於此地設渤海郡。古大氏族團北上與肅慎――粟末H融合,仍保持其族團姓氏。唐人即冊封粟末H酋帥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而大祚榮承襲其父爵建立震國後,唐人只冊封其為渤海郡王,進而為渤海國王.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以大祚榮為首的渤海大氏王族屬於古大氏、大庭氏族團後裔,而漢代之渤海郡即為古大氏族團的故地。李唐王朝遵循中華文化傳統,追本溯源.尊崇大氏「得姓之地」――氏族發祥地.故以渤海郡王、渤海國王爵號冊封大氏,這就是渤海國號的來源。

(二)關於「北國」、「梏矢國」與「槿花鄉」、「君子之鄉」

《謝不許北國居上表》的奏表標題直提「北國」而不寫成「渤海」,在奏表的最後,新羅王感謝唐昭宗李曄「宜仍舊貫」、不許渤海居新羅之上的聖斷:「向非皇帝陛下英襟獨斷,神筆橫批,則必槿花鄉廉讓自沉,梏矢國毒痛愈盛……自此八裔絕躁求之望,萬邦無妄動之徒。」這裡又提出槿花鄉與梏矢國問題.顯然新羅以槿花鄉自況,以梏矢國指渤海。故有必要對「北國」、「梏矢國」、「槿花鄉」的文化內涵作一分析考察。

把渤海直稱為「北國」,除了崔致遠這篇為新羅王代擬的奏表之外。還見於金富軾的《三國史記》:新羅「元聖王六年(790年)三月,以一吉餐伯魚使北國」;新羅「憲德王四年(812年)秋九月.遣級餐崇正使北國」。這與《居上表》一樣,北國指渤海國。國際學界有人據此提出朝鮮歷史上有一個「南北國」與「南北國時代」[40]。

據查,在《三國史記》中另記有「北國」: 」高句麗大武神王十五年(32年)夏四月,王子好童,游於沃沮,樂浪王崔理出行,因見之。問曰:『觀君顏色,非常人,豈非北國神王之子乎。』遂同歸。」[41]樂浪王即指漢所設四郡中的樂浪郡之郡守.其北國指位於樂浪郡北鄰的高句麗。按:把中原王朝在東北所設的郡和部(族)說成「國」,在《三國史記》是常事,新羅「憲康王十二年(886年)春,北鎮奏,狄國人入鎮,以片木掛樹而歸,遂取以獻,其木書十五字云:寶露國與黑水國人,共向新羅國和通」[42]。狄國,當指契丹。寶露國、黑水國則指H勃利部、黑水部。可知,朝鮮史家金富軾習慣於將郡、部稱之為國,所謂「樂浪王」即指樂浪郡之太守,而非有樂浪國也。而北國,則指其北鄰之國。當時新羅與渤海為敵國,為了緩和兩國關係,遣使修好.因渤海位其北,故稱之北國。新羅人不直稱渤海而以北國稱之,還因為在新羅人的心目中,渤海「本為疣贅部落,H之屬」、「粟末小蕃」,又曾是新羅的「臣藩」,這樣,直呼其為「北國」,就具有輕蔑的意味了。而奏文的最後以「梏矢國」指斥他所說的「北國」――渤海,以「槿花鄉」自況.愛憎自見。

「梏矢」是肅慎族系的狩獵工具,極具代表性。《史記孔子世家>:「有隼集於陳廷而死,桔矢貫之,石磐.矢長尺有咫……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於是肅慎貢梏矢石e,長尺有咫。」梏矢,周人稱之「肅慎之矢」。《史記正義》引《肅慎國記》:「肅慎,其地在夫余國東北,(可)六十日行。其弓四尺,強勁弩射四百步,今之H國方有此矢。」

梏矢、石e是肅慎族系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H是肅慎族系發展到隋唐時期的民族稱謂;粟末H是H七部之一。崔致遠及其新羅統治集團顯然十分知道渤海之族源――粟末H族,他們以極為輕蔑的言辭攻擊渤海及其祖先,稱之為「梏矢國」,意指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肅慎後代。這也正足他們心目中所針對的「北國」――渤海國。

「槿花鄉」,據考:「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文)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有槿花草,朝生夕死。」[43]「君子國人,衣冠帶劍.使兩虎,民衣野絲,好禮讓不爭。土(方)千里.多槿花之草。民多疾風氣,故人不蕃息。好讓,故為君子國。槿花朝生夕死。」[44]「君子之國,多木槿之華,人民食之,去琅e三萬里。」[45]

這個距山東琅e三萬里的「槿花鄉」君子國指何處?我們認為可與箕子朝鮮相印證:「穢北與高句麗、沃沮.南與辰韓接,東窮大海,西至樂浪。穢及沃沮、句驪,本皆朝鮮之地也。昔武王封箕子於朝鮮,箕子教以禮義田蠶。以制八條之教。其人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飲食以籩豆……無大君長……其人性愚愨,少嗜欲……同姓不婚……知種麻、養蠶、作綿布。曉候星宿.預知年歲豐約,常用十月祭天……又祠虎以為神。邑落有相侵犯者,輒相罰,責生口牛馬,名之為『責禍』。殺人者償死.少寇盜。」[46]

這是一幅活脫脫的君子國圖像.與《山海經》、《博物志》所記的君子國.其圖騰信仰、民風民俗、禮義田蠶無一不合,就是指箕子朝鮮。原來「槿花鄉」即指原箕子朝鮮故地。槿花即木槿花,朝開夕凋,可食。

新羅人自認「弊國素習先王之道,忝稱君子之鄉」[47]。這個「君子之鄉」、「槿花鄉」,即箕子所建的君子國的後裔。

「腹奔此健氨憊保床澈9弧伴然ㄏ紜薄熬又紜保蔥侶蓿用褡宓淖逶瓷轄懈爬ǎ⒁願髯緣奈幕硎攣鎰魑甘頸輳環匆徽盅鋨幔星樽約U獾比還共懷傷健澳媳憊保淮嬖謁健澳媳憊貝薄

崔致遠的一些章表書狀是寫給唐朝皇帝及其高級官吏的,它們所涉及的關於渤海源流、渤海與新羅以及新羅、渤海、李唐王朝三者的複雜關係,真實可信,為我們研究渤海諸問題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故作此讀書札記,以就正於方家。

注釋:

①新羅崔致遠(850一?)為新羅「一代三崔」(另一為崔承佑,後依後百濟甄萱;一為崔仁滾――日本學者認為他就是崔彥鄭笠欄呃鐾踅)之一。《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崔致遠《四六》一卷,又《桂苑筆耕》二十卷。」註:「高麗人,賓貢及第.高駢淮南從事。」 (按:崔乃新羅人,注誤。)金富軾《三國史記》有《崔致遠列傳》。崔致遠十二歲(唐懿宗咸通三年。新 羅景文王二年,862年)人唐求學,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賓貢及第,調授宣州溧水縣尉,遷侍御史,後為高駢從事(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掌書記。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奉詔回國。留唐23年。回國後為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新羅王的章表書狀多出其手。後出為太山郡、富郡太守,曾多次為遣唐使,晚年隱居山林。崔致遠生活在唐朝、新羅與渤海的後期,新羅、渤海之間以及與唐朝的複雜矛盾關係,大多反映在他代新羅王草擬的章表書狀 以及他自身的文章之中,這些章表書狀就成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渤海史及新羅、渤海關係史的最重要的也是首選的材料。

哈爾濱師範大學鄒尊興副教授從韓國講學回國,特為我帶來新羅崔致遠有關新羅與渤海關係文章。在此特為標明,並致謝意。

②《三國史記新羅本紀》景文王九年:「遣學生李同等三人,隨進奉使金胤,入唐習業。」

③④⑤⑥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中華書局,1984年。

⑦《舊唐書禮儀志三》。

⑧⑨25《新唐書渤海傳》。

⑩李殿福、孫玉良:《渤海國》,文物出版社1987年。

767778《三國史記》卷4。

797071《三國史記》卷5。

72《資治通鑒》卷100《唐紀》16,高宗顯慶五年。

7374《三閆史記》卷6。

75《三國史記》卷8。

21 39《三國史記》卷10。

22 23 42《三國史記》卷11。

24《舊唐書渤海傳》。

26《新五代史四夷附錄》。

27 31 35 39張建章《渤海國記》3卷,唐書《藝文志》著錄,已佚。張建章墓誌:「癸丑秋(唐文宗大和七年),方舟而東,海濤萬里。明年歲杪,達忽汗州。州即挹婁故地。彝震重禮留之,歲換而返。」知張建章於此次使渤海後作《渤海國記》。清黃維翰(申甫)纂輯張建章《渤海國記》佚文、清震鈞《渤海國志》、朝鮮徐相雨《渤海疆域考》三書為《渤海國記》上、中、下篇,《遼海叢書》第一冊收錄,書後有金毓黻校錄。

28《三國遺事》卷1。

29 40參見李東源譯《渤海譯文集》收錄(朝)朴時亨《為了渤海史的研究》; (朝)朴榮海著,李雲鐸譯:《渤海是繼承高句麗的國家》,載《東北亞歷史與考古信息》總第13期。

30此段引文均見崔致遠《上太師侍中狀》。

32洪皓:《松漠紀聞》。

33 34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下冊卷18《文征國書》,上冊卷1l《士庶列傳》。

36劉振華:《渤海大氏王室族屬新證――從考古材料出發的考察》,《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3期。

37參見《冊府元龜外臣部朝貢》。

38《三國史記》卷38《雜誌》7《職官上》。

41《三國史記》卷14。

43《山海經海外東經》。

44《博物志外國》。

45《藝文類聚》引《外國圖》。

46《後漢書穢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貝勒府 的精彩文章:

女真扈倫四國世系考察
滿洲喜愛的動物代表著滿洲的各種精神
滿洲人家只貼灶王爺像而不貼門神
崇禎與咸豐的對比
張邦昌真的賣國嗎?

TAG:福貝勒府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越戰爭長白山之戰,解放軍以一頂百的戰鬥英雄
男人與狗爭長短
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逞能、較勁、爭長短
為人忠厚,從不與人爭長論短的星座
未來的戰爭長啥樣?來看看網友筆下的場景
看得寬,想得通,與世無爭長壽翁
看得寬,想得通, 與世無爭長壽翁
與這類型人在一起,不爭長論短,幸福甜蜜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後必然說是非(句句直擊現實)
戰爭長達60年不結束!全球內戰時間最長的國家!是我國鄰居
這種面相的女人牙尖嘴利,喜歡與人鬥嘴,爭長論短,難有貴人幫助
一百多年前,唯一能跟外國人爭長短的中國人,竟然是一個「痞子」
紅海行動質量有目共睹,可除了大場面,還是不夠和戰狼2一爭長短
人活著就好好的活,沒必要與人爭長短論輸贏,該是你的,無需爭!
和兔子發生戰爭長達兩年差點被滅國,澳大利業,我們從來不吃兔肉
中外歷史上中國最著名的一次戰爭長平之戰,坑殺30萬人,其實遠不止如此
美國率先伸出和解之手,戰爭長達16年之久,終於要有一個結果了?
此國戰爭長達7年,百萬女性至今嫁不出去,看後值得深思
曾是一線歌手,與那英爭長短,卻選擇在前夫生日那天自殺。網友:歌壇失去了一位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