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析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理性的回歸
2017年上海高考終於在今天拉開帷幕,語文考試向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特別是其中的作文題,今天我們特邀家輝培優王傲老師搶先解析今年的高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
2017上海卷高考作文題目
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理性回歸
由於2016年上海高考近十年來首次出現社會現象類材料——評價他人生活,於是社會淺近現象材料分析就成了這一年高三學生大小考試的重點,上海各區縣的一模作文從「互聯網慈善」、「對娛樂明星的過度關注」到「微信點贊」等材料作文,無一例外的聚焦到社會時代熱點上,到了二模,雖然出現了更多的其他題材材料,但社會現象類作文餘熱不減,依舊在考察「表情包」、「網紅」等社會新鮮話題。
社會現象類作文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對當下的熱點話題客觀審視、冷靜思考,另外一方面也會造成作文套路化,拿過現象就開始分析原因、比較利弊、指出影響和解決措施,這樣既缺乏對現實人生的審美關照又可能造成思維的僵化。所以我們一直跟學生強調不要把目光局限於社會淺近現象,同時要練習很多哲理型材料拓寬思考的疆域。
在今年的這一輪高考語文作文複習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關於哲理性文章的專項練習,而此次高考的考題也展現出了強烈的思辨特性。
面對充滿變數的生活,是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還是另有思考?就是在規避具體社會現象的喧囂下的理性回歸。
穩定不變
上海高考一直有兩個穩定不變的原則,一是緊貼現實生活,二是體現辯證性。前者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話說,後者讓有邏輯性和批判力的學生能更好的說話。今年的高考作文還是有效體現了這兩大特色。
對於「生活」、「人生」問題的討論,一端是學生生活的實際,一端是人生哲理的主要表現。而「充滿變數的生活」又是我們每個人都接受的既定事實。這就讓大部分學生避免了審題上的困難,不至於到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有的人」之間不同的態度,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可能性。其實,類似的材料表述在往年的題目中屢見不鮮,也一直都是我們給學生們邏輯思維訓練的重點。比如「人生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再比如對於成年人「現實一點」的教誨,「有的人默然點頭,有的人倔強搖頭」,等等。
與此同時,高考作文的閱卷標準依舊穩定不變。
審題立意上,仍然要求全面審題。首先要討論到「人生充滿變數」的問題;然後要立足「預先推測」,談一談面對「預測」的不同人生態度,這裡仍然要注意不能空談「預測」這個詞,而是「對充滿變數的人生的預測」的不同態度;最後,在形形色色的態度中,還是要緊貼材料討論「樂於接受」和「不以為然」的問題。
結構層次上,要注意說理的條理性和層次性。
「樂於接受」的態度是要首先談到的,很多人信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人生態度,認為面對人生的變數多點準備便會多點主動權,即使預測錯誤,因為有了「預測」這一行為而事先考慮到了將來種種,心理也會更容易接受現實而不至於輕易被現實摧垮。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要肯定這種態度的合理性。
然而,既然充滿變數,我們便無法在一條單一的路上穩步向前,也就無法保證「預測」的合理性,同時,自身認知和思考的局限性也不能保證「預測」的正確性。因為所謂「預測」,皆是根據「此人」「此事」「此刻」所掌握的信息和認知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的判斷。而世間一切都時刻處於變化中,所以有的人會選擇「未來不可預測」、「隨機應變」、或「立足當下」等其它人生態度來面對「充滿變數」的人生。或者乾脆選擇「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抒寫從容自適的人生。比如蘇軾盡享「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比如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最後就是內容方面,在具體論述時,需要如上文分析到的多角度多層次的來分析問題,而不要一刀切,不是全盤接受就是全部否定,我們需要的是更加辯證更加有說服力的文字表述來表現你的獨立思考。
本文作者:王傲老師
家輝培優高考語文王牌教師
高考語文輔導提分效果極其明顯,教學成果顯著,每屆高三學生平均可以提高10分左右,多所市重點高中爭相邀請王老師開設高考語文衝刺課程。每年都有大量學生進入復交和其他985高校。
TAG:家輝培優升學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