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讲座笔记(6)孝道
尊敬的各位听友,大家晚上好!
两天前我们讲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今天接着上一讲开始讲推广孝道、孝行天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孝子。
那么孔子在古代推广孝道的时候,用了三个「广」字:广要道、广至德、广扬名,来总结孝道这一家、国、天下以及人的社会价值意义。「广」在孔子及儒家这里不只是散发、阐发、弘扬的意思,更是儒家哲学范畴里的专属名词,这就是孔子由己及人的恕道,被孟子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是「推恩」,所以我们在讲传统文化中一提到孟子,便是儒家传道当中功不可没的儒家代表,如果没有孟子这个人,我们可能就看不到孔子思想的这种博大、这种魅力、这种涵养,所以叫推恩。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所以孔子这段话里的关键词就是「敬」字, 这就是《孝经》的思想来源,「敬」是「孝」推而广之的结果,而「礼」是「敬」推而广之的结果,以敬为孝、以孝为礼、以礼必敬、为敬必孝。
所以孔子以此为之要道,形成孝、敬、礼三道合一之道,《孝经》里面还说: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所以在孔子说的这段话中体现了一个关键词是「教」,像「要道」一样,这里的「至德」,其核心思想仍然是「敬」,只不过是「广要道」的重点在于将「孝之敬」从「敬一人」推而广之到「悦者众」之大,这种理的层面,推广了更大的「悦者众之大」理的层面,因而「广至德」的重点在于将「孝之敬」从「家至日见」推而广之到「天下之德」,这样的天下大教亦非一人之德而是万人之德。
所以,至德就是要孝敬,君子教之以孝,天下以孝为教,也就是无孝不教,你连爹娘、长辈、兄长都不尊敬,最根本地连自己都不尊敬,就谈不上什么叫做孝。所以我们平时讲孝从小到大、乃至大道至亲,上有老下有小,体现了传承、以孝为教。
《孝经》里面说,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这段话后来司马迁以他不朽的一生做出更加深刻的解读和更加恢弘的演绎,司马迁曾经在《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70》中曾经以《孝经》里面的话借题发挥: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始」开始是事亲,「中」中间是事君,「终」末了就是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孝至大。按照《孝经》的孝道观,侍奉父母、服侍君王、身体发肤保存完好且又道德健全,不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蒙羞、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谓之有始有终,这才是合格的孝子、完美的孝道。但司马迁因言获罪,为了活下来完成《史记》自请宫刑,承受了有始无终的奇耻大辱。于是他要用大孝观来扬名后世、以显父母,来激励自己。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以残缺之身发奋读书,以君子之志立言立德,最终以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证明了大孝不朽。《左传》中说一个人要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是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证明大孝不朽,大孝不只是肉体有限制,大孝以活的历史文化而永续,永远为父母彰显英名,司马迁说到了也做到了。他也曾发出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足以说明了大孝的永恒。
说到司马迁忍辱负重编写《史记》,绝笔于汉武帝太十二年,????,和孔一样绝笔于??故事。历史上还有一个左丘明因失明而有《国语》,孙膑因膑脚而著《孙膑兵法》,孔子因厄陈蔡才作《春秋》,吕不韦流放于蜀地编《吕氏春秋》,韩非子因禁在秦国而作《说难》、《孤愤》、《诗三百篇》等等。
提到司马迁,我给大家稍微说一下,这几个人都是受过一定磨难的人,取其精华,体现了古人这种在励志过程体现大孝至尊的过程,可能有的人知道这些故事,提起这些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
《孝经》中许多内容、故事、思想,在《孟子》和《荀子》中都有大同小异地引述和表述,《孟子》和《荀子》都有各种精彩的演绎,《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论孝道的时候特别推崇尧舜。《孟子?告子下》也曾经说过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孟子在这里说的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不为的问题,「为」很简单,分「服、言、行」三个方面。所以说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你作为了、为之的,言行一致、行动一致,所以是以什么样的人为法则、怎样去做它。你以好人为(榜样)去做人就显得好,以坏人(为榜样)去做人就显得坏,所以以尧舜为法则则孝而顺,以桀纣为法则则逆而伪,这三个字及其法则也是《孝经》所讲的卿大夫之孝,「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前几天也讲过君、卿大夫、士守孝之说,所以《孟子·万章上》,也说到天下大孝尧舜的形象,所以舜也成为二十四孝图中的第一孝。
孟子说,「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万章上》
孟子指出,舜广受天下之爱戴,得到了天下最美的女色,拥有天下之大富,尊为天子之大贵,尽管这一切舜都有了,但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让舜解忧,只有让父母欢心才能心无愧疚而此生无忧。一般的人只有小时候才思慕父母,长大后开始思慕少女,娶妻生子以后则思慕妻子孩子。到了官场,则思慕君主和上级,(担心)得不到上面的信任,老是想着怎样得到重用。但是大孝就不是这样的,所谓大孝就是一生从小到老,无论年龄和身份怎样变换,无论父母对自己怎样,思慕父母始终如一、从不间断、从不转移,舜就是这样的大孝之人,孟子十分感佩地说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如此思慕父母,这样的大孝子我可以在大舜身上看到,孟子因此称舜为大舜,舜因大孝而大。所以说孟子如此推崇舜这样的大孝是有原因的,重要的原因是舜的父母和弟弟。
这个舜的父母和弟弟愤恨嫉妒,按照常理是不值得孝顺友爱的,但孟子恰恰要用这样极端的例子来回答这样孝的两难问题。有的时候我在讲课的时候也曾经有人说过,他说李老师你看我们现在像你说的我们在家里面侍奉父母、不惹他们生气、尽量地保持一种好的心态对他们,但是他有的时候也是特别难伺候的、特别难对付的。啊,有的时候说的你都不敢怎么去应付、对待他。你看这个例子,这个极端的例子,孟子用了这个舜的例子回答了这个孝的两难问题。
这个咱就借这个事儿啊,借孟子的学生万章之口,讲述下面这个极端的至孝的故事啊,当时是这样记录「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拚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什么意思呢?
舜的父亲叫瞽瞍,是个冥顽不化的瞎老头子,舜的父母的性格呢,母亲是比较暴躁的。舜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贪婪不义,这三个最亲的人都十分地嫉妒舜,一心地想要除掉他。
有一次,舜的父母叫舜去修这个谷仓,盛粮食的那个仓。当舜刚刚爬到屋顶上,他的父亲和弟弟就抽掉了梯子,并且放火烧了这个谷仓,舜就借头上的斗笠飞翔而下得以逃生。
又一次父母要他去淘井,古代挖了井要淘一淘要干净一下。等舜一下去以后,他的父亲和弟弟就填埋土啊塞紧,就想把这个舜埋进去。谁知这个舜呢,其实早有预感,从事先挖好的井下通道逃了出去,而舜的父母和弟弟一无所知,他们以为舜再也不能活着回来啦,就开始瓜分舜的财产。象说,这弟弟叫象,象说你被埋古井之后,我好痛心,以为你死了,一直闷闷不乐地思念你。象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有惭愧,很不自在。可舜呢,就像没有察觉到一样,很真诚地对象说,此刻呢,我也在心里想着我的臣民,你帮我来管理他们怎么样。
后来舜就将他的弟弟象分封在有庳这么一个地方,作为一个王。所以说,有的时候你看记载:舜耕历山、万众跟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那个弟弟的做法,本来是使坏,而且还要装出那种可怜的样子,那种比较关心舜的样子。
有关舜的孝行传奇,我们除了《孟子》之外,《尚书》、《史记》都有很多的记载。所以历代关于孝道的故事,对舜的大孝有很多的演绎,其中最大的误读和误解在于愚孝,孟子对舜的愚孝做出了很好的阐释,舜的愚不是愚昧之愚、而是敦厚之愚、大智若愚、责任之愚、大孝之愚,在舜这里是绝对之孝,不是讲条件的。按照孟子理解的舜的愚孝逻辑,如果因为父母有过而不孝、弟弟不孝就可以不友,以此类推,不孝之人很容易找到不孝的借口。况且人无完人,天下没有完人的父母、也没有完人的弟兄,所以如果只有完人的父母才配得上孝敬,只有完人的弟兄才配得上友爱,那么天下就无孝敬可言、无友爱可讲。
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孟子说舜的话题继续往下讲,强调孝道的无条件的绝对性。
好了,再见!
做烟火人间的王者!
TAG:烟火人间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