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手機毀了孩子,就要做到這4點!父母必讀!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作為生活的工具,已經融入了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和家長關於「手機」所引發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暑假到了,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給大家講兩則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中受到啟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少一些阻礙。
1
媽媽沒收了孩子的手機之後
小武媽媽因為孩子沉迷手機,上星期把他手機收繳了。前天陪孩子出門,他見到一個小吃店,說要去買點吃的東西。但媽媽在車上等了六、七分鐘還沒見他回,就自己下車去小吃店看看。
孩子正在店裡一個角落,玩一部智能手機。他一看見媽媽進來,就趕緊收起手機。
問他手機是誰的,他很不高興地說是借同學的,之前因為母子之間為手機多次發生衝突,所以,媽媽也沒有逼他交出來,就跟他說——儘快還給同學吧,今後不許找同學借。
從這件事我們發現一個事實:我們不給孩子買手機,或者孩子沒有手機玩,遲早有一天,孩子一定會從別的地方,用他的方式獲得手機來玩的。
借他人的玩——耗費自己的時間、情感等,以討好建立社交關係而換取;
偷他人的玩——趁他人不知情,不注意時,私自取走他人財物;
搶他人的玩——以損害德性和良知的方式,「霸凌」他人獲取財物;
接受饋贈玩——接受他人饋贈,而導致「被愛」認知的重新定義。
2
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強制禁止可行嗎?
近日,家在廣州的梁先生就嘗到了後果:兒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價值180萬的古青花瓷碗!
他上五年級的兒子小浩,平時喜歡玩手機遊戲,最近更是迷上了,不論是在路上,餐桌上,還是在床上,總是低頭玩遊戲。家長不論怎麼勸,小浩就是不聽。梁太太經常對著梁先生嘮叨,希望做爸爸的能解決這個問題。
梁先生趁著小浩睡覺,把兒子手機里所有遊戲都禁用掉。
第二天,小浩發現遊戲點擊了卻玩不了,以為是手機壞了,立刻變得狂躁,把手機猛砸到地上,還跺上2腳。
媽媽上去阻攔,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遙控器,往外一甩,砸到了那個青花碗。碗,頓時碎了。
在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面前,有兩種家長:
一種是強硬的家長。就像上面這位梁先生一樣,將手機沒收,或將遊戲卸載。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罵一通。
一種是軟弱的家長。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鬧和胡攪蠻纏,只好舉白旗投降,聽之任之。
這兩種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種,家長看似贏了,但付出的代價很大。首先,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
其次,孩子沒有發展出自律精神的機會,他很可能會偷偷借同學的手機玩遊戲,不會從根本上對自己負責任。凡是爹媽說過「不許玩遊戲」的,孩子一定摸了遊戲就不肯放手,只要有個機會就趕快玩。
再次,家長監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機、平板電腦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學會欺騙父母。
第二種,會讓孩子為所欲為,並學會怎樣用發脾氣來控制父母,怎樣讓父母感到內疚,怎樣對父母表示抗議。
這些孩子常常衝動、任性,無法控制,無法管教,並成為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被寵壞的孩子」。
3
孩子對手機的渴望有錯嗎?
在家長的禁令面前,孩子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在快速地長大,能力在快速地增加。所以,我們必須對孩子的成長有足夠的認知,否則,我們將犯的錯誤不是「掩耳盜鈴」,就是「自欺欺人」。
孩子到了讀中學,甚至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基本上就開始對智能手機產生了擁有的渴望。孩子對智能手機的渴望,不是因為通訊交流的需要,而是對外面世界精彩的好奇。
這份好奇心,實在是太強大了,也是孩子對自己未來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我們孩子已經完全可以真實地發現,在同齡人中有智能手機者,與沒有智能手機者區別極大,不僅僅在玩遊戲方面,還在人際交往的優勢方面,在獲取大千世界的新知識方面,在與當下社會熱點信息,尤其是孩子們興趣最濃的時代偶像信息的接收和傳播等方面,區別更是突出。
這些區別的存在,意味著孩子的自信心和驕傲感的差異。
由此可見,我們給不給孩子玩手機,已經完全影響不到孩子有沒有手機可玩了。在這件事情上,讓玩不讓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們夠不夠愛他,尊重他,信任他,而無法實現我們對孩子接觸手機的管但是控目的,更無法實現對孩子思想活躍程度及學習哪些知識的管控。
4
限制孩子玩手機,父母應該怎麼做?
有一種能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約法三章」: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沒有輸家」的衝突解決辦法。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麼呢?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在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注意四點: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盡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任何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須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內容是多麼的正確,對孩子的未來是多麼的有價值,都難以最後實現我們教育的期望,對我們的孩子成長構成真正的意義。
5
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有什麼需要注意?
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光靠堵是無法阻擋它們的。堵則潰,疏則通。所以,不如給孩子設置一些合理的規矩,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四個建議和提醒送給各位家長:
限制時間
美國科學兒童會對孩子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間給予了三點建議:
1歲半以下的寶寶應該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除非是跟家人的視頻通話。
2-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6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時間在2小時左右。
睡前不許玩手機
晚上玩手機,除了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外,還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可以幫助人睡眠。如果孩子在睡前玩手機,電子屏幕發出的光線就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睡眠時間就會變短。
其次,在床上玩手機時,孩子為了調整舒服的姿勢,會左右橫躺,長期這樣就會造成左右眼睛視力偏差。
所以,最好在睡前一個小時,就要求孩子放下手機,準備睡覺。
選擇替代品
當孩子要求玩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候,家長們可以提供其他的選項作為替代。比如,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桌游、打球、看書、塗鴉等,這些都是提倡的做法。
帶著孩子好好地玩,痛快地玩,讓孩子從中獲得滿足感和快樂,那手機對他們也就可有可無了。
家長要以身作則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通過孩子就能折射出來。很多孩子沉迷手機,更大的原因是家長沒有做好榜樣。
現在很多80後、90後的家長都是手機控,路上玩手機,吃飯玩手機,上廁所玩手機,睡覺前也玩手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把手機當成寶。
客觀的說,智能電子產品雖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已經無法避免去使用它,而且它在教育和空間模擬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過於嚴厲地禁止,還不如合理引導孩子使用,與時俱進,同時營造自律環境很有必要。
後記:暑假來臨之際,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可以和孩子制定一個暑假計劃,遠離手機,走進生活。或運動、或看書、或旅行、或實踐…引導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充實、快樂且有意義的假期。
關注母嬰頻道,育兒安胎沒煩惱!還有專家在線答疑!微信號:muyingpindao
※從這幾個部位 一眼識破你有沒有生過娃
※別發朋友圈了,沒有幾個人真正喜歡你的孩子
TAG:母嬰頻道 |
※沒有玩具,不玩手機,哄孩子你還可以怎麼做?
※未來的手機都是這個樣子 你還想要麼?
※求你別跟我尬聊了,我自己把手機吃了好不好?
※不玩一會手機睡不著,是你嗎?睡前玩手機的這些危害你要引起注意了
※手機吃雞操作難?你只需要一個它就夠了!
※新婚不到一年,房子都買好了,可看到丈夫手機後,我只想離婚!
※自從知道這幾個方法後,再也不愁孩子玩手機上癮了!
※爸爸,請你不要再看手機啦!小女孩的這句話,說到心坎里!
※自從爸媽會玩手機後,不僅不打架還總互相請教,就是不愛做飯了!
※手機賣不動了是真,可他們更賺錢了!為什麼?
※再不做點改變,你就真的只能在手機里養兒子了
※玩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6歲後差別大,爸媽要當心!
※必看!知道了有這8種危害,你還敢上廁所玩兒手機嗎?
※老媽放狠話:敢養貓,就不認你這女兒!然而卻在她手機看到這些照片!
※再不放下手機,你就要失去我了
※孩子沉迷手機不可自拔,家長只要做好三件事,輕鬆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懷孕了就不能玩手機了?其實孕媽只要注意這些,手機還是能玩的
※判斷一個人是否真喜歡你,看他跟你在一起時玩不玩手機就知道了
※誰說手機拍不了月全食?進來看看你就不這麼想了
※支付不再需要手機?馬云:30年後我們的孩子將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