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周入伏,一年中最可怕的時候來了,千萬吃好這九寶!

本周入伏,一年中最可怕的時候來了,千萬吃好這九寶!

本周三入伏,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入伏後,高溫、高熱、高濕的 「桑拿天」將會頻繁出現,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伏天過不好!!!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太大!絕非危言聳聽!」

2017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17初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時間: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時間:2017年8月11日庚午

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一定記住吃好這九寶!

1

平安「三瓜」

1

苦瓜——祛痱子

民間自古便有「苦夏吃瓜」之說。第一個推薦的就是苦瓜,此時食用最有益身體,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

如果感覺自己暑熱煩渴,身上長痱子等情況都可以嘗試在夏季餐單中加入苦瓜,涼拌、小炒、煲湯都可以。

2

絲瓜——平痰喘

絲瓜可謂是夏日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除此之外,如出現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也不妨試試食用絲瓜來輔助治療。

3

冬瓜——增食慾

中醫認為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由於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冬瓜具清熱解暑功效,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同時也起著清熱消暑和增進食慾的作用。

2

祛病「三肉」

1

黃鱔——除風濕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蔘」的說法,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鱔魚最為滋補。黃鱔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另外,夏季是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緩解期,吃些黃鱔還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2

羊肉——祛寒氣

所謂「伏羊」,即入伏以後的羊肉。民間有「喝上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羊經過冬春兩季的滋養,膘肥肉嫩,其肉燉出的湯味醇、膻味小。夏日濕熱,人們食慾減退,在此時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湯,可使人胃口大開,增強食慾。

食後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渾身毛孔通透,五臟六腑的濕熱、寒氣、毒素隨著汗液排出體外,身體內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

3

鴨肉——消水腫

「大暑老鴨勝補藥」。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鴨肉蛋白質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卻低很多。

中醫認為,鴨屬水禽,由於生長在水邊,肉味甘微咸,性偏涼,根據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特別適合苦夏、上火、體內生熱者食用。

3

消暑「三果」

1

山竹——解燥熱

山竹又被稱為「果後」。現代研究表明,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蘊含一種特殊的物質,不但具備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進免疫系統健康,令人身心舒暢。

山竹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健康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個就足夠了。

2

楊桃——利補水

楊桃含水量很高,超過了90%,同時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不但補水,還能補充隨著汗水而流失的鉀、鈉離子。所以非常適合暑熱天氣吃。

中醫認為,楊桃有清熱,生津,利水,解毒的功效;可治療風熱咳嗽,煩渴,口糜,牙痛,石淋等症,所以還能起到敗火的作用。

3

桃子——解煩渴

桃子素有「壽桃」和「仙桃」的美稱,因其肉質鮮美,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果」。桃子具有生津解渴、潤腸通便、平喘的功效,解勞熱、解煩渴之功效。桃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果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可以補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無機鹽。

伏天這幾件事情千萬不能做:

不吃冰飲、雪糕,冷粥祛濕最好

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而養身。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親,記住了哦!

夏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來上一碗還是可以的。這個冷粥,不是說加了沙冰的那種,而是經過冷藏之後,恢復到室溫稍帶涼意的粥。

山楂冰粥能開胃養脾、消脂益氣,更適合老年人食用。

具體做法:

1、山楂洗凈備用,糯米洗凈,冷水浸泡2小時後瀝干水分。

2、鍋里注入涼水,旺火煮開,倒入山楂,煮15分鐘後,撈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後存入冰箱的冷藏櫃,適時取出後,放致室溫食用。

吹乾頭髮再睡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可以不吹乾、擦乾頭髮就睡,但實際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濕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頸椎、腰身不要對著空調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濕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

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

在空調房裡穿衣服,要過肘過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頸椎。

納涼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濕氣過重。

三伏這幾天應該要補一個午覺,30~60分鐘都可以。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了。

久坐不動

夏天動一動就出汗,現代人不像以前愛動,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

夏練三伏,就是告訴我們,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稍微活動一下。

夏練三伏,但別傻練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

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

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

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入伏後有一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搞混:「伏天里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錯!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防寒!防寒!!!

伏天開始: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深奧嗎?)

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GIF/1195K

三伏天不論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態度來養生,下面將「坐月子」養生方法推薦給大家,一定要照著做哦,特別是身體虛寒的女性、身體虛弱的老人家及發育不良的小孩子。

第一招:喝熱茶

喝熱茶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研究證實,飲用一杯熱茶9分鐘可使體溫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因此,夏天喝熱茶是簡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GIF/137K

夏季陽氣浮散於外,人體內里虛寒,因此夏天應適當選擇溫熱食物,喝熱茶,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讓汗孔得以充分排汗,這樣才能更好地散熱。同理,洗熱水澡、熱水泡腳也可達到促進汗腺分泌、增強代謝、加快散熱的作用。

第二招:艾灸

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涼、以灸瀉熱。用艾灸的方法,選則陽穴灸之(先灸百會,再灸大椎),便達到以火瀉熱的效果。

在施灸的過程中,會適量或大量的出汗,這樣悶熱之氣會隨汗液得以宣洩,而且積蓄一冬的邪氣也得以散發,灸完之後,再喝一些溫熱的薄荷葉水,頓時人就會感覺到清爽無比,悶熱之氣一掃而光。所以夏天艾灸,瀉熱清涼是養生避暑的最佳方法。

如果能在每年最熱的「三伏天」施灸就會事半功倍,從而解決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種淤症、痛症和有損容顏美麗的各種色斑問題,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第三招:八段錦

《黃帝內經》說「動能昇陽」,但是夏天運動最好不要出大汗,因此練八段錦是個不錯的選擇,有助於身體修復治療頑疾。

GIF/6K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汪衛東介紹,「八段錦」老少咸宜,術式簡單,不受年齡、天氣和地點的限制,非常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們,每次練習只需二十分鐘哦~

第四招:「趁熱」調肩頸

三伏前後,心經氣血旺盛,和它相表裡的小腸經也會跟著氣血旺盛起來。小腸經走肩膀,以擅長調理頸肩外頭著稱,被稱為「肩脈」。所以凡是頸椎有不適、肩周有問題的朋友就要抓住這個好時機來調理了。

這時在肩頸貼三伏貼也是打通「肩脈」的一個好方法。

敲打雙手小魚際穴

把手抬起來,手心向自己,然後讓雙手的小魚際相互砍。每天有空就可以砍,尤其在下午1-3點氣血流注於小腸經的時候,砍夠200下,效果更明顯。小腸經起於小指,沿著手臂的外側後緣上繞到肩胛處,所以它能調理頸肩問題。

GIF/38K

功 效:緩解肩頸酸痛,兼具祛斑美容

刺激小腸經還能減少兩側顴骨的斑點和魚尾紋,緩解口瘡、咽痛的問題。它最後至於耳屏前方的聽宮穴,因此,耳聾、耳鳴、聽力下降等問題也能改善。

其他方法

熱敷肚臍:

女性、老人及兒童,平時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溫度在四十攝氏度左右),敷在肚子上,半小時後取下,每天堅持敷,輔助身體排汗散熱,是治中暑,解暑的好方法。

熱 水 浴:

如果用冷水洗澡,會使皮膚毛細血管變細,反而更讓人覺著熱。而洗熱水澡,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散發熱量,消除人體疲勞。或用熱水泡腳,也可使全身毛孔張開,有利於散熱。

熱水泡腳:

在夏季,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促進排汗,增強汗腺功能,提高耐熱力。建議每晚臨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泡15~20分鐘,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更多

"史上最嚴限購令"發威!北京周邊樓盤打七折 1個月沒賣出一套...手機被盜後她第一時間做了這件事!警察僅1小時就抓住小偷

中國各省人的氣質,總結得太到位!

責任編輯:彭金美、秦靜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預計全年消費近5000萬台 彩電業駛入大屏高端化快車道
外媒稱中國力推G20建長期機制:推動全球貿易開放
走進斗南花卉市場 感受繁榮的鮮花夜市
肯德基竟然開始賣青島扎啤引爆社交圈
悟空自駕游七大差異化優勢助力自駕游服務升級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進入入伏天,是瘦身的最佳時期,吃飯做到這3點,只會越來越瘦
入伏了,別忘了煮「三豆湯」喝!去暑毒,趕百病,錯過了要再等一年!
今日入伏,三伏天千萬不能再吃它了!後果太可怕!
今天入伏,最兇險的40天來了!天津要這樣吃!
入伏別忘了煮「三豆湯」喝!去暑毒,趕百病,錯過了要再等一年
明天入伏!一年中最難熬的40天來了!今年是加長版!三明本周的天氣了解一下……
夏至別錯過這碗入伏面,又鮮又貴,一年僅一個月的食用期限
今日入伏,三伏天千萬不能再吃它了!後果太可怕……!
上海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來了!本周能否出梅入伏?
入伏啦,三伏天千萬不能再吃它了!後果太可怕……!
入伏了,最易生病的40天來了,千萬別做這6件事!
明天入伏啦,三伏天喝什麼都不如喝它,錯過等一年
入伏了,別忘了煮「三豆湯」喝!解暑、祛病,錯過了要再等一年!
入伏了,別忘了煮「三豆湯」喝!解暑、祛病,錯過了要再等一年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那麼今年入伏後的哪一天最熱?
入伏第一天!不論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態度來過!不懂的,都付出了代價
今日入伏,一定要喝這碗湯,解暑祛病,5塊錢煮一鍋,全家都能喝
老公最饞這道菜,入伏天食慾不佳,炒上一盤,連飯都省了!
今日入伏,三伏天最忌做這些!你都注意到了嗎
今日入伏,人人要喝這碗湯,健康全來,百病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