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濕熱難耐,應該如何養生?北京名醫就強調了3個字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養生之道也千差萬別,那夏天到底該如何養生呢?
小樂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謝連娣,她表示,中醫養生並非只有四季,還有第5個季節——
第5個季節?長夏?名字聽起來很新鮮,但謝主任接著解釋,所謂長夏通常指夏至到處暑或農曆六月這段時間。不正是現在嗎?
原來如此,那「長夏」時節到底如何養生呢?謝連娣提醒,養生重點應放在「濕、熱、悶」3個字上。
小暑剛過去沒幾天,一個「暑」字就告訴我們,天兒是真熱起來了。聽說,酷暑夏天和冷飲、啤酒更配,但謝連娣提醒,熱天貪涼也傷身,不要對著冷空調猛吹或猛灌冰飲。
天氣熱,人體陽氣往外走,毛孔也都張開了,突然從高溫環境進入溫度極低的空調間,外邪很容易通過舒張的毛孔侵入人體,如果再喝點冰涼飲料降溫,胃腸感冒等疾病分分鐘找上門來。
▲夏季養生莫貪涼
「只要避開了高溫環境,體感溫度就會慢慢下降,沒必要著急。」謝連娣說。
當然,不貪涼也並不是讓大家在酷暑長期在高溫下作業或者活動,夏季養生首先要避免的是中暑。
如果一個人在戶外工作或活動,感覺很熱,喝點冰飲料也是可以的,一直忍著就要中暑了,「做什麼事情都要適度」。
中醫認為,身體濕氣來自內外兩方面。
長期感受外在環境的潮濕,黏滯不清爽的感受會透過肌錶帶到體內,氣機運行也會變遲緩,這便是【外濕】侵入體內;另一種情況則是由於運化體內水液的脾不給力,無力推動水液運行,【內濕】由此而生。
長夏時節的典型特點是雨水越來越多,外部濕邪本就多,而此時天熱,人體機能往外走,人體內里運化水濕的脾胃也偏偏也比較虛弱,一內一外,濕氣就很容易落腳。
▲長夏時節小心濕邪
而冷飲冰糕、冰鎮西瓜,這些夏季常見的生活方式更是給濕邪的肆虐提供了絕佳的條件。所以,想祛濕或預防濕邪,夏天就要管住嘴,涼飲少喝點,燒烤少吃點,多吃點容易消化的對身體好。
濕氣已經重了怎麼辦呢?平時很容易獲得的薏仁、赤小豆就有大作用了。不過,謝連娣主任提醒,如果濕氣嚴重,光靠食物效果可能有限,最好由中醫師辨證分型,有針對性用處方或者給予飲食指導。
秋冬季節天氣較冷,心血管疾病容易複發,門診患者也相應增加。謝連娣主任介紹,相比秋冬季節,夏天的患者少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當天氣比較悶或所處環境的氣溫發生強烈變化時,冠心病也容易複發,尤其是痰濕型(形體較肥胖,舌苔厚膩,吃東西容易拉肚子)的患者。」謝連娣解釋。
▲夏季也要提防心血管疾病
除了接受正規的治療,夏季有什麼特別的護心食物,預防心血管疾病呢?小樂本想著謝連娣主任給出一長串食譜,但回答卻出乎意料:並沒有什麼專門的護心食物!
謝連娣主任舉了個例子:五色養生認為,紅酒等紅色食物可以保護心臟,但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可以喝紅酒嗎?非也,必須根據證型判斷,「血淤的冠心病患者喝點紅酒比較好,但對於濕熱的患者來說,就不是好選擇了。」
「老百姓想簡單,但醫學簡單不了,中醫的精華就是辨證論治,而不是辨病論治,沒辦法說一種食物對一類患者就是好或不好。」謝連娣強調了自己的觀點。
※天熱多喝水?小心「水中毒」!
※腳氣為什麼被稱為香港腳,而不是台灣腳、澳門腳?
※夏天吃完4種水果再熬夜,身體損害最小!
※這一周:暴飲食抽血成白色,摘櫻桃當心蜱蟲咬,吃生雞蛋得敗血症,老鼠藥竟然成零食,赤潮讓貝類含毒素
※男科專家不主張晚婚晚育,性待業期太長易致不育
TAG:樂約健康 |
※我跨了大半個北京城,就只為了來吃你
※冬季的北京寒冷無比,但是這些地方來了之後依舊是火熱朝天
※誒!北京的冬天好像少了點什麼?
※大年初一,北京燒香祈福哪家強?你應該去這裡!
※老照片:快來看快來看 一百多年前的北京什麼樣兒?
※老北京習俗:大寒吃年糕,年年平安,步步高!
※北京人冬天囤的那些大白菜,最後都是怎麼吃掉的?
※北京協和醫院孫秋寧:年輕人也會曬出老年斑!要如何去除呢?
※什麼?過個年北京人口就破了億!
※剛剛,北京下雪了,還能不能好好過個春天了?
※再過幾天首都北京將不再叫北京了,北京已經「改名」有新名字了!
※僅限3天!北京醫生來咸寧坐診啦!為了家人都看看!
※在北京,上幼兒園到底難不難?
※這個地方比北京更難落戶,有人卻天天在此,令人艷羨!
※鏡頭下:對比百年前老北京照片,現北京少了哪些歷史遺迹?
※北京依然還是那個北京,少年郎已不再是那個少年郎
※老舍筆下的北京春節,再也找不到的年味兒!
※就連北京人都不敢吃的小吃,更何況是外地人呢,簡直無法下咽
※北京人又多了一個踏春的好地方!快來看看!
※淚奔!在北京,年薪多少才能活下去?看完我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