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液晶演義(五)

液晶演義(五)

和你一起終身學習,這裡是羅輯思維。

前幾期節目,我們介紹了在液晶產業大戰中,日本人是怎樣被韓國人打敗的。

原來,液晶產業有一個獨特的「液晶周期」,每次周期的低谷,都創造出一個讓新企業進入的機會。韓國人就是因為踩准了這個「液晶周期」,在低谷的時候,反而採取了激進的投資策略。等到產業一回暖,更多的液晶應用場景出現,韓國企業就反超日本,佔了上風。

既然如此,就有人預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擁有巨額投資能力的中國企業,早晚也會殺入液晶產業,複製韓國人的成功。要是僅僅比投資能力,中國也不差錢啊。

最早,沒人相信這個預言。大家認為,液晶這麼高大上的產業,中國人根本玩不轉。當然,後來的事實徹底改變了大家的想法。像京東方這樣的中國液晶企業,在短短几年之內迅速崛起,改變了世界液晶產業的格局。雖然還沒有全面壓倒韓國,但中韓對抗賽的局面已經形成。

在介紹中國液晶產業崛起之前,我們還要再說一下液晶產業的一個重要特點,這有助於理解中國液晶企業迅速崛起的關鍵點。

前天的節目我們提到,日本在液晶領域的專利數量遠遠超過韓國和中國台灣,並且日本的專利往往是技術方面的。那韓國和中國台灣的專利大多是哪些方面的呢?他們也不是外觀設計之類的專利,大多是液晶面板大規模製造方面的創新。

這是什麼意思?

說到科學技術的時候,我們腦子裡往往會聯想到實驗室、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員、各種實驗設備等等。技術由科研人員在實驗室中研發出來,然後拿到工廠中去大規模投產,我們可以把這種技術稱為實驗室技術。日本人在液晶領域積累的專利,大部分都屬於這種實驗室技術。

與實驗室技術不同,液晶產業的發展顯示出另一種同樣重要——或許更重要——的技術,就是工廠技術。韓國、中國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液晶企業,後來大量積累的都是工廠技術。韓國企業瘋狂的進攻性投資戰略,讓他們在工廠技術上一舉領先,趕超了日本企業。

什麼是工廠技術呢?

比如,在液晶生產中,避免灰塵是個很大的問題。而且,液晶生產對無塵的要求,比同為半導體的CPU還要高。生產CPU,是在一個大硅晶圓片上切割出很多小矽片,分別製成CPU。如果有塵埃進入,只是相應的那幾片CPU受影響,其他大部分矽片不受影響。

但是液晶不行,液晶屏是一整塊大玻璃。同樣是混入10粒塵埃,CPU生產只要剔除那10片CPU即可,其他的還是合格品;液晶屏則是出現了10個不發光的壞點,整塊屏因此就算不合格,徹底報廢了。

因此,液晶生產對無塵車間的要求非常高。無塵技術本身並不複雜,在實驗室中很容易小規模做到。但在實驗室中做到沒什麼意義,重要又困難的是在大型廠房中做到。幾十米高、各種設備轟轟運轉、人來人往的巨大廠房,建成無塵車間,這完全是另一套技術。重點在於,這種技術只能在當時當地逐漸摸索、改進,不可能事先在實驗室中完成,然後簡單轉移到工廠中。

這種只能在當時當地、結合實際生產而積累的技術,就是工廠技術。和實驗室技術相比,單個的工廠技術或許不那麼高深,甚至很不起眼,但大量的細小改進、點滴竅門積累起來,就成為一套競爭對手更難複製和超越的大技術。

這種技術甚至都不能用一本說明書來教給你,很多技術細節是存在於各個層次員工的腦子裡。

《光變》這本書里介紹說,京東方剛投產某條液晶生產線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良品率低,只有60%左右。低良品率當然會讓產品成本居高不下,工人們每天都要揮舞大鎚砸碎不合格的液晶面板——簡直心疼死了。

怎麼提高良品率呢?不知道,大家只能在想得到的地方一點點改進。今天弄弄這裡,明天弄弄那裡,把塵埃的數量逐漸降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出乎大家預期,良品率居然達到了95%!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黑科技,有的只是在生產現場無數點滴的改進和調整。

除了液晶生產以外,這種工廠技術在其他一些領域也有表現,比如常見的物流業。無論是倉儲、傳送帶、公路運輸這些環節,還是快遞員蹬著小三輪車在街道上奔忙,看上去都不是什麼高級技術,甚至就是簡單勞動而已,大家使用的設備也都差不多。但把這些環節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斷修補軟體硬體,完善各個細小步驟,確保物流系統的高效便捷,這一整套經驗和技巧可就是工廠技術了。

都是電商企業,有的上午下單,下午就能送到,有的則需要好幾天。同樣,這其中沒有了不起的黑科技,有的只是無數細小的解決方案和點滴改進。

舉個我們自己的例子,「得到」App從今年開始,推出了「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就是把一本厚厚的幾十萬字的書,提煉成乾貨,在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裡,講給用戶聽,幫助用戶迅速了解一本書的精髓,節省學習的時間。

這個產品的概念很好提出,我自己做這個方面的工作也有好幾年,經驗是足夠的。但是,如果要推出一個企業級的產品,也就是要積累起足夠數量的內容庫,我一個人的力量就不夠了。它需要一種工廠化的、組織化的生產能力。

你看,我個人的經驗,就相當於實驗室技術,也許質量不錯,但是沒有辦法量產。怎麼辦?這就需要探索工廠技術。

現在我們「每天聽本書」的團隊,加起來也有幾十人了,這麼大的內容生產隊伍,質量怎麼保證、效率怎麼提升、品質怎麼監控、書單怎麼選擇、長期怎麼迭代,都是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訣竅,就是不斷地生產,不斷地找人挑毛病,不斷地總結規律,然後用品控手冊一條條地固化下來。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聽這些產品,覺得挑不出什麼毛病了,比我自己做水平還要齊整,我們才正式推出這個產品。

這個過程,就是研發工廠技術的過程。一旦累積出這樣的技術,它不僅僅存在於紙面上,實際上還存儲在每一個同事的腦子裡,和他們之間的協作關係中,這個優勢就很大了。

很多人的思維誤區是:推崇實驗室技術,輕視工廠技術。這其實是缺乏工業思維的表現。

工業思維,是要從規模上去考慮問題。養一頭牛,精心飼養,問題就不大,但是養一萬頭牛呢?它就是巨大的系統,環節巨多,風險巨大,不是把養一頭牛的技術複製一萬次那麼簡單。

今天之所以說這個,是給下周我們講中國液晶產業的突破和崛起,做個鋪墊。這周的節目就是這樣,祝各位周末愉快,下周見!

文章來源:得到app 羅輯思維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MO創新資訊 的精彩文章:

這個頭盔不簡單,戴上它讓你與世界隔離
CSMOCHANNEL一分鐘資訊0707
婚紗照徵集活動——BOE iGallery免費贈
格芯CEO:人工智慧為晶圓製造帶來新十年
液晶演義(三)

TAG:CSMO創新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封神演義(音頻)(第五十集)
封神演義(音頻)(第四十九集)
三國演義中的道教人物(五)-智慧化身諸葛亮
群草(卉)演義(民間故事)
諸葛亮:被《三國演義》神化的名將(武廟系列)
讀《三國演義》(9)
評書五大演義: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封神演義,還有兩部是什麼?
封神演義(1-50集)(音頻)
黑白博弈——中日韓圍棋大戰演義(三)
三國:十碑演義
人工智慧:英、中、美上演「三國演義」
佳文賞析:《兵哥哥演義》第六回
榜妹熱線 | 王俊凱《中餐廳》、周冬雨雜誌、羅雲熙新代言、賴冠霖活動、《封神演義》撤檔
三國演義中的道教人物(一)-天公將軍張角
復聯封神演義
連環畫欣賞-三國演義之五十七:《姜鄧鬥智》
三國演義評六韜「犬韜」——武鋒第二
《三國演義》里的第一智者
《三國演義》里喝茶的儀式感
五彩瓷演義,康熙硬漢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