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融雲割據局面開啟,騰訊要成為銀行打造互金平台的首選

金融雲割據局面開啟,騰訊要成為銀行打造互金平台的首選


到目前為止,金融雲這個行業,或者是概念,已經不是互聯網公有雲提供商獨佔的舞台,而是已經成為互聯網系公司和銀行系科技公司共同爭奪的香餑餑。但這終究是一門技術活。

今年6月22日騰訊「雲+未來」峰會「金融專場」主題論壇上,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以及微眾、愛心人壽等五大合作案例,一起介紹了騰訊金融雲的最新技術配置與應用實踐,在新金融領域踐行大會的主題「AI即服務」。

隨著雲計算、雲服務的興起,行業雲應運而生。對於中小銀行來說,自建一套雲設施所付出的成本和要克服的困難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有點實力的廠商都瞄準了這個市場。到目前為止,金融雲這個領域,或者是概念,已經不是互聯網公有雲提供商獨佔的舞台,而是已經成為互聯網系公司和銀行系科技公司共同爭奪的香餑餑。

而從基因出發,還是各有各的打法。相對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依託同業資源做單個系統的模式來說,螞雲和騰訊金融云為代表的互聯網系金融雲,則更傾向於「TechFin」——開放技術與流量資源,只做「一半」。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表示,依託微信、QQ等前端帶來的流量,以及第三方金融科技企業的合作,騰訊金融雲的技術與產品策略都圍繞著要成為銀行、基金、證券、保險等領域金融機構建立生態化互聯網金融平台首選的提供商而展開。

金融雲多足鼎立:業務倒逼金融IT變革

當前,一方面,是互聯網系雲服務提供商紛紛發力金融行業,建立金融雲專區。阿里雲於2015年末正式發布金融雲方案,更在2016年下半年升級成立「螞蟻金服雲」,就是「螞雲計劃」;騰訊金融雲服務據稱2013年開始向金融行業開放,2015年正式發布金融雲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是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紛紛成立,成為具有一定積累的銀行機構技術輸出的窗口。其中,典型的兩家——興業數金,以及招銀雲創,分別成立於2015年和2016年。


上周,招商銀行旗下招銀雲創(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招銀雲創」)在杭州宣布,成立基於IBM System i的金融行業雲。而在不久前的3月,興業銀行旗下興業數金在北京也發布升級了旗下金融雲服務,宣布攜手IBM升級AI金融應用等方案。據雷鋒網了解,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股份行也在籌備開展金融雲服務,開展技術輸出。

這看似是一場金融科技公司促進金融機構技術應用繁榮的運動。而事實並非如此。

可以明顯發現的是,從技術應用的角度講,過去甚至直到2016年上半年,金融雲專區提供的技術服務一般包括:存儲、hadoop計算、結構化數據、負載均衡、防DDoS攻擊,和傳統的雲是沒有什麼大的差別的。而到了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各家金融雲計算提供商不管應用明不明確,打包的服務中都會有「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兩個關鍵詞。


某民營銀行首席信息官不久前對雷鋒網表示,隨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往集中解決穩態的基礎金融雲服務並不能滿足銀行客戶對敏態的需求。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日前撰文指出,「商業銀行面臨嚴峻的北美、歐洲的互聯網銀行已經開始從互聯網銀行1.0時代的直銷銀行逐漸向2.0版本的移動銀行發展,未來亞太地區將成為全球範圍內以移動銀行為代表的零售銀行的最主要驅動力。」

科技公司在引領技術前沿的同時,更多是在適應金融市場的需求。過去約一年時間,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公司群起帶來的消費金融、個人理財等零售業務市場異軍突起,而銀行長期以來依賴的傳統利差業務,同業合作、同業拆借、企業貸款等業務已經相對飽和,通過打造自己的互金平台,或者建立直銷銀行來發展個體業務成為當下銀行競爭的不二選擇。

所以,除了招行雲創與興業數金紛紛抱團IBM,平安、騰訊、螞蟻金服無不投入重本發展AI與區塊鏈,這包括不惜重金成立各種攻關實驗室,頻繁收入學術界巨擘等動作,試圖跨過AI基礎研究這座大山,以掌握原始技術壁壘和可持續的創新研發能力,進而開放大數據、NLP、機器學習等能力,在數字營銷、智能投顧、智能客服、模式識別、徵信與風控等領域進行賦能。

金融雲割據局面開啟,騰訊要成為銀行打造互金平台的首選

紅帽應用開發產品線產品經理蔡書上月接受雷鋒網採訪時表示,銀行目前的需求,關鍵是金融雲要有可靠和智能的能力可以靈活調用,讓銀行可以快速部署應用。蔡書舉例表示,比如巴克萊銀行,這家Fintech變革走在前沿的傳統銀行,其不認為其對手是傳統銀行,而是PayPal,螞蟻金服一類互金企業。

「所以,這樣的銀行需要自家具有同樣的IT交互能力。以銀行為例,當今天某家銀行app推出了一款小額貸款業務,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定價,那麼其他銀行也必須快速地推出競爭產品。」300年老銀行巴克萊銀行,獲得了去年紅帽創新獎的頒發,獲獎原因是實施完整DevOps項目。

「15年開始做的時候,談銀行是很難談的,」胡利明表示,「兩三年前,金融機構對於雲的訴求並沒有現在這麼強烈。但現在,移動互聯網的場景已經越來越深入到生活的所有環節,金融機構要做2C零售領域的金融業務,也會越來越多地需要覆蓋互聯網的場景。」

「這時候,金融機構需要用云為基礎設施,實現快速構建、快速試錯,弾性支持,以及實現實名認證、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移動安全等需求。」

而這樣的時勢,騰訊的互聯網技術場景、流量生態環境優勢再次發揮了作用。

互聯網基因優勢PK同業優勢

如今兩派相爭,根據雷鋒網與每一家金融雲服務商的交流,當被問及自身的優勢時,銀行系公司的答案較為統一的是其擁有深厚的金融積累,依靠自身對金融的理解,可以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更加可以降低溝通成本,快速邁開步子。

依靠母公司,銀行系金科子公司能為金融機構客群提供的不僅是技術支撐,還有同業資源優勢以及銀行本身的業務積累。以同業之王興業銀行為例,瞄準銀行快速開業的定位,對新建銀行吸引力的確不小。據《證券時報》數據,截至一季度末,興業數金在開業後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簽約了主要囊括村鎮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在內的300多家銀行客戶。

而基於掌上生活等零售業務的積累,招銀雲創也可將招商銀行經驗轉化為解決方案,開放給金融客戶,實現優勢業務下沉。

這一點不假。然而,CMU人工智慧博士、邯鄲銀行 CIO 王強在接受雷鋒網採訪時表示,如果銀行擁有部分Watson的能力,從銀行的角度講,Watson在高融的處理方式層面,包括深度演算法和結構演算法會對銀行徵信體系的完善有很大的意義,只是目前生長於北美的Watson在處理中文NLP時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很顯然,我們不可忽視的是,開展新金融變革的企業以怎樣的方式進入了一個怎樣的市場這並不是關鍵,而是如何在前期完成積累之後能夠進入一個相對低風險、高成長的發展階段,用合理的規劃和前瞻性的布局來抵禦當前爆發的紅利期衰退時帶來的影響,繼續抵禦未來的新的挑戰。

說好的要「去IOE」,而這些依託同業起家的雲服務,技術上並沒有逐步形成自己的壁壘和優勢,而是都選擇綁定同一家技術提供商。與此同時,依靠傳統銀行業務資源、同業資源發家,對於銀行客戶來說,新增客群優勢有多大?同質化風險有多高?對於新金融行業來說,如果只是在某個垂直領域突然爆發時抓住了一波市場紅利期,商業模式的健康性、獨特性和持續性上沒有可持續的優勢的話,這些企業就失去了利用新金融科技創造新金融商業模式來謀求變革的機遇。

除了平安科技金融雲這種只做單點技術方案輸出的玩家,相對銀行系做單個系統的模式來說,螞雲和騰訊金融云為代表的互聯網系金融雲則與前者形成了對比,他們更傾向於「techfin」——開放技術與流量資源,只做「一半」,

「我們在銀行的定位很明確——我們不去做銀行的傳統業務,我們優勢是互聯網場景業務,代表作是前海微眾銀行。」胡利明向雷鋒網表示,做金融雲,騰訊的打法仍舊堅持了該公司做連接、做生態的模式。

吳曉波在《騰訊傳》中寫道:


財付通10年到現在的騰訊FiT 1年,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連接用戶、商戶與金融機構;二是把騰訊的雲技術、大數據、支付能力、風控能力開放給合作夥伴,攜手金融機構,打造更多新的金融應用。

在一份內部郵件中,劉熾平把互聯網金融上升為戰略業務,他寫道:「當我們建立了海量支付用戶的規模後,我們也具備了進一步提供更加豐富之金融應用給用戶的能力,這裡包括技術能力、用戶觸達場景,也包括數據,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好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金融雲割據局面開啟,騰訊要成為銀行打造互金平台的首選

所謂連接用戶,最好的資源莫過於微信平台了。根據易觀數據,以微信APP和騰訊雲合作夥伴之一中國工商銀行為例,雙方用戶重合度比例尚比較低,這意味著銀行想要獲取下一代客戶,微信還有極大的挖掘空間。《騰訊傳》數據顯示,騰訊理財通過去2015至2016年1年給其平台上的基金公司新增開戶的用戶數超過他們通過自己的路徑10年發展的用戶數。

而作為生態型公司,除去騰訊系自己的資源,騰訊雲連接的還有FiT累積下來的第三方泛金融機構客戶,胡利明說道:「許多金融機構多少都有業務合作和技術輸出的訴求,這是很普遍的,所以金融雲也提供了這樣的平台。」

如《騰訊傳》所記述,雲是騰訊互聯網金融板塊目前正在力推的業務。站在騰訊互聯網金融過去11年的經驗的基礎上,對未來趨勢的看法,賴智明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一個「STAR」模式:S是社交化、生活化;T表示與同道開放合作共贏,即平台化;A為普惠、觸手可及,也即移動化和場景化。R則是數據化、智能化。

但從這個角度講,最重要的競爭者之一螞雲同樣具備著平台流量優勢,以及深厚的金融業務積累,只是這也成為其隱患之一——未來與銀行的衝突也將越來越多。「在和很多銀行交流之後,發現我們的開放性更可取。」胡利明說道。

所以對於金融雲用戶來說,選擇怎樣的服務,都需要依據不同的階段來決策。每一個金融機構都不能只依靠一朵雲,每一家都不能一家獨大。

雲霽科技CEO智錦在《從銀監會「十三五」科技規劃,談金融雲前世今生》一文中表示,考慮到不同金融機構現階段的信息科技的能力不同,中國金融雲的未來格局一定是:大型金融機構自建私有雲,並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金融行業雲服務,通過科技輸出將IT直接變為業務;中型金融機構核心系統自建私有雲,外圍系統採用金融行業雲作為補充;小型金融機構逐步完全轉向金融行業雲。

都有做互金的心,就比誰更懂IT

事實上,無論選擇哪一種產品和模式的雲服務,首先是要對未來技術路線做出正確選擇。

目前興業數金、螞雲、騰訊雲等金融雲服務都進行了IaaS,再疊加Paas和金融科技SaaS能力的部署,而隨著區塊鏈的逐漸成熟,騰訊金融雲還整合了BaaS的能力。

從技術上講,對於上述銀行系對手所具備的優勢,胡利明分析稱:「最重要還是要能夠匹配到金融機構主要的需求。銀行選擇銀行系服務的話,未來一旦業務量大起來,這些設施難以支撐,因為他們的SaaS服務比較標準化和固定化,滿足不了很大個性化的需求。所以要看大家如何發揮好優勢,規避劣勢。」

此外,隨著開源風氣的興起,許多機構和平台選擇OpenStack架構。同樣,業內許多金融機構出於對技術可控的要求,也採用OpenStack進行自主研發和構建,或者購買第三方的OpenStack技術平台來進行優化。自主構建的優勢不言而喻,但事實上,這也與快速構建、快速迭代的需求是產生了矛盾。

胡利明指出,OpenStack對技術能力要求非常高,技術量大,同時OpenStack上的代碼量會越來越臃腫,模塊也非常多,但是很多模塊並非銀行能夠用得上,所以其中還有很多的坑需要逐個地去趟。

「業界也有一些銀行走這條路,但都走不下去。相對來說,購買具有公有雲成熟經驗的廠商的專有雲服務還是效率較高,」胡利明說道。

訪談過程中,作為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言語中都透露著技術男的謹慎與低調。對於金融雲市場判斷,他認為:「現在還是一個初期階段,後期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很大,大家都還是處於一個摸索的時期。在兩三年之內,國內大型公有雲的競爭會形成比較明朗的形勢。」

「傳統金融業完全上公有雲需要5到6年,但最終都需要看監管的態度。總結起來,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最終重點在於監管帶來的風險的管理,技術上的安全以及管理的責任和流程問題。」

然而,就在7月5日,中國銀監會正就銀行聯合設立互聯網金融雲服務平台,與19家中資銀行溝通。去年7月,銀監會就提出了「行業公共雲」的建設規劃。如今,銀監會的舉措將對行業對決產生怎樣的震蕩和指引呢?我們且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百度孫勇義:Apollo 的自動駕駛開放之路
首台量產版Model3定妝照終露面,將成馬斯克46歲生日禮物
玩轉 Defcon 黑客大會,這裡有份裝 X 指南
關於微型機器人 這是今天最in的一篇演講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把商業平台連成網,維金要成為金融服務的「集市」
金融傳銷平台刀子伸向荷蘭,華人同胞不要成了被割的韭菜
善林金融倒台前的警示:希望「藏水入疆」不要成為「紅旗河股權融資項目」
海信社交電視發布,將要成為電視行業領頭羊?
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大漢軟體成為「阿里系」政務服務布局旗下重要成員
打孔屏要成全面屏新寵?華為三星搶首發,聯想也要來攪局
菜鳥聯盟的主要成員公司在浙江桐廬召開了一場年度大會
阿里巴巴攜手聯發科公開人工智慧三大策略!要成為IoT霸主
旅行者一號在失聯前傳回重要信息,霍金的預言真的要成真了?
金多順,想要成為第二個金南珠,金成鈴(GET IT K)
科創板要成熟,需機構投資者成為主力
隨時可用到手機上,開源的鴻蒙OS要打造全新生態,或許要成了!
華為手機誓要成為世界第三 拿這個國家「開刀」勢在必行!
霍金預言要成真了?美國已經準備開始行動了,馬雲強烈支持!
黑夜中閃耀的光,努比亞要成為手機中的燈廠?
網商銀行新董事長亮相:要成為全球服務小企業最多但最微利的銀行
榮耀手機要做世界前三,要成為華為手機的「對手」嗎?
錢少就要講團結,英德合作開展城市作戰聯訓,巷戰要成主流?
真要成接盤俠?奧組委主席再發怪招,或點名中國舉辦
迪麗熱巴要成立工作室,雙方粉絲卻公開互撕,這是跟楊冪鬧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