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計量的最新進展
世紀之交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兩位美國經濟學家詹姆士·J ·赫克曼(James J.Heckman)教授和丹尼爾·L·麥克法登(DanielL.McFadden)教授,以表彰他們對微觀計量經濟學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前者的貢獻「是發展了選擇性樣本數據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後者的貢獻「是發展了對自選擇行為進行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微觀計量經濟學是介於經濟學和統計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它是研究微觀數據——即大量個人、家庭或企業的經濟信息的經濟理論和統計方法。微觀數據可以是某一時點的橫向數據,也可以是相同觀測對象的系列時間序列數據。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有兩個重要因素使微觀計量經濟學得以迅速發展。一個因素是能容納大量微觀數據的資料庫的創立為微觀計量經濟學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並使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得到迅速擴展;另一個因素是計算機運行速度的不斷提升以及計算方法的不斷改進為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手段,使得對微觀經濟理論作實證分析成為可能。
20世紀後半葉經濟學的一個明顯趨勢是數量分析方法的加強,即計量經濟學重要性的提高。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發展為經濟學家們研究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提供了有效的實證分析方法。而且這些方法也同樣適合於其他重要社會問題的研究。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赫克曼和麥克法登所開發的微觀計量經濟學方法,現已成為經濟學家和其他社會科學家進行研究所使用的『標準工具箱』中的工具」。
一、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看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發展
當我們回顧微觀計量經濟學發展歷史的時候,諾貝爾經濟學獎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系。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在1969年第一次頒授以來,至今已有46名經濟學家獲此殊榮。每年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學術貢獻的認可反映了經濟學思潮的變化,揭示了現代主流經濟學的變遷。
我們以諾貝爾獎得主的學術貢獻為線索,簡單描繪出20世紀計量經濟學的發展軌跡。從20年代開始,新古典理論變得經常與經濟現實(包括大規模的失業)格格不入,這一現象很快促成了凱恩斯理論的形成。新古典經濟學注重微觀經濟,而凱恩斯則提供了一個和諧的關於宏觀經濟事件的解釋。凱恩斯認為,經濟中的均衡並不必然與充分就業同時出現,這就對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和諧帶來巨大的衝擊。凱恩斯學說的形成據說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同時代兩大學派經濟學理論的啟發。他們當中不少人在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兩個學派是弗里希(RagnarFrisch)(1969年獲諾獎)、丁伯根(Jan Tinbergen)(1969年獲諾獎)、 列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1973 年獲諾獎)以及哈維莫(Trygve Haavelmo)(1989年獲諾獎)所屬的計量經濟學派, 以及繆爾達爾(James Meade)(1977年獲諾獎)以及俄林(Bertil Ohlin)(1977年獲諾獎)所屬的斯德哥爾摩學派。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給經濟學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它要求對經濟現象的定義及衡量更為具體和準確,從而促成計量經濟學的繁榮。
經濟學研究的數學化和定量化則是經濟學迅速科學化的重要標誌。例如微積分與邊際理論、優化方法與最優配置理論、數理統計學與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國際一流經濟學刊物無不使用數學語言闡述經濟理論,用定量的方法描述、討論人們關心的經濟學問題。在經濟學不斷科學化的進程中,計量經濟學起到了特殊的作用。這可從瑞典皇家科學院1969年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發給創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R ·費里希(Ragnar Frisch )和推廣應用計量經濟學並建立第一個用於研究經濟周期理論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J·丁伯根(Jan Tinbergen)看出。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反映了經濟學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日益成熟。現代經濟科學的發展,已遠遠不止於概念範疇的補充與深化,也不僅僅是經濟現象的簡單描述,而是越來越明顯地向定量、數量化發展。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一門科學若廣泛運用數學,表明這門科學已走向成熟。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68年設立以來,就敏銳地意識到這一趨勢,並在授獎時大膽實現了對這一趨勢的有意指向。在46位獲獎的經濟學家中,有相當一部分早年受過專門的數學訓練,如康托羅維奇(Leonid V.Kantorovich)(1975年獲諾獎)23歲時未經論文答辯就獲得數學博士學位,庫普曼(Tialling C.Koopmans)(1975年獲諾獎)畢業於烏德勒支大學數學與物理系,是美國西南大學數理名譽博士,2000年獲獎的詹姆士·J·赫克曼(James J.Heckiman)本科學的是數學,丹尼爾·L·麥克法登(Daniel L.McFadden)則是物理本科畢業。
宏觀計量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克萊因(Lawrence Robert Klein ),1950年發表論文,從數值上建立了美國經濟模型。1980由於給予經濟理論以數學的嚴密性、有效建立了計量經濟模型並應用於經濟波動和經濟政策分析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對計量經濟學家有一段非常有趣且又意味深長的描述:「計量經濟學家戴著兩頂帽子。在用公式表述行為關係時,我們戴著理論家的帽子,因為我們假設行為關係的參數是已知的。在估計參數時,我們戴著統計學家的帽子,因為我們將行為關係視為給定的」(Klein(1980)《經濟理論與經濟計量學》)。
哈維莫(Trygve Haavelmo)1944年, 發表博士論文《經濟計量學中的概率方法》,他以概率形式寫出經濟理論,用數理統計方法估計和測算數量經濟關係,解決相互依存問題,通過聯立估計整個模型結構以避免偏誤,得出經濟理論的經驗估計和檢驗。他建立了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並給出了計量經濟學研究的指導原則。1989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作為對20世紀60年代開始佔主導地位的貨幣主義思潮的反應,托賓(James Tobin)(1981 年獲諾獎)提供了對凱恩斯利息理論的一個理論性辯護和證明。其他學者的貢獻與公司融資結構及投資的貨幣需求相關,莫迪里亞尼(Franco Modigliani)(1985年獲諾獎)及米勒(Morton H.Miller)(1990年獲諾獎)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定理:公司通過債券為投資融資並不能比通過發行股票更為便宜;馬科維茨(Harry M.Markowitz)(1990年獲諾獎)將證券推理引入投資理論,他認為,經濟主體的投資所存在的風險必須以基於其對總證券風險的邊際貢獻來衡量;在這一範疇內,夏普(William F.Sharpe)(1990 年獲諾獎)發展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該模型確保股票及債務抵押品具有價值。這些理論與費希爾·布萊克及諾貝爾獎得主默頓和斯科爾斯的「期權定價理論」一起,為現代金融計量經濟學提供了基礎,在全球引發了一場經久不衰的各路學者紛紛轉向研究金融學的「金融風暴」。
90年代幾位得主的獲獎依然將這一趨勢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如默頓(1997年獲諾獎)和斯科爾其(1997年獲諾獎)對確定金融衍生工具的價格和對金融市場管理風險的研究就是有力的佐證。所有這些既反映了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日益成熟,同時也要求當代經濟學家必須諳熟數量經濟和計量經濟學中的高級工具。
以上我們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學術貢獻為線索,回顧了20世紀經濟學的發展。從中我們不難發現,20世紀經濟學的發展具有以下的特徵:其主流是實證化,與之相關的是經濟學的數學化。它的另一顯著特點是經濟學研究範圍的擴大,即被稱為「經濟學帝國主義」的現象,或稱經濟學的跨學科發展(梁小民,1999)。
我們知道,被稱為計量經濟學革命的二大標誌主要是由美國考爾斯委員會完成的引入精確的概率論框架和建立聯立方程組,以此為主要內容而形成了經典計量經濟學。但是,經典計量經濟模型沒有預測到始於70年代石油危機而引發的世界性經濟衰退,而對於隨之而來的「滯漲」,基於經典計量經濟模型也沒能開出有效的「藥方」,由此導致了對經典計量經濟學的批判延續至今。人們發現,經典計量經濟模型的缺陷之一是其主要使用時間序列數據或加總數據缺乏堅實的微觀基礎,其應用的範圍也相對較小。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發展正是源於這一學術背景。(王少平,2000)
綜上所述,計量經濟學的發展正從以宏觀計量經濟研究為主轉向到以微觀計量經濟研究為主。
二、微觀計量經濟學的最新進展
美國著名計量經濟學家,紐約大學教授William H.Greene 1998的《Econometric Analysis》(第四版)被譽為計量經濟學的聖經。書中除了基本的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外,還給出了最新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如估計和假使檢驗中的最新進展——矩法估計、拉格朗日乘數和條件矩檢驗、宏觀經濟數據的單位根檢驗、Panel Data分析以及受限因變數,離散變數模型,持續模型。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James J. Heckman 在Journal fEconometrics2001(100)上闡述了計量經濟學與實證經濟學的關係。
世界著名計量經濟學家,MIT的Jerry Hausman教授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1(100)上對微觀計量經濟學自1994年至今在應用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的微觀計量經濟學方法撰文進行了總結。
有關消費需求的半參和非參模型是考慮採用靈活的模型處理價格變化對消費者所產生的影響,並可用來檢驗消費需求理論中諸如可積性條件等的關聯性(Hausman and Newqey 1995), 這些模型採用個人消費量的微觀數據,使得經濟理論直接應用於數據上。
用於怎樣選擇購買各種不同類型的商品的離散選擇模型已經廣泛應用於由大量個體模型需求產生的聚集數據(Berry et al.1995)。
PanelData模型一直應用於超級市場的掃描數據,Hausman-Taylor(1981)的利用協方差約束對消費購買模型的識別與估計已取得進展,這些模型對消費者的權益由於產品種類的增加和新的產品的出現所產生的變化進行了估計(Hausman,1997), 這些研究將引起對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細分產品模型的經濟理論進行討論。
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已經闡明在工具變數估計(有限樣本偏差)和推斷(漸近正態近視)方面的有限樣本問題是產生於工具變數太多而且「弱」(「weak」)的情形下。當工具變數缺乏對聯合外生變數很高程度的解釋時,或者當工具變數數目變得太多時,就會產生「弱」工具變數問題(Nelson and Startz 1990),(Bound et al.1995)。
對上述問題,Staiger and Stock(1997 )進行了研究並給出了當這些問題產生時解決問題的一個「經驗法則」(rule ofthumb)。Hahn and Hausman(1999)提出了一個特別的統計檢驗,通過比較「向前」和「向後」回歸的估計來對問題進行檢驗。Donald andNewey(1998)研究出一個估計,用來決定對最小化漸進均方誤差的工具變數的選擇。
變數誤差(Errors in variables )問題仍然是微觀計量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傳統的逼近不能應用於變數非線性誤差問題。估計量已經發展成為多名義,且特別應用於消費者購買數據(Hausman et al.1995)。最近,Schennach(1999)對完全非線性設定情形給出了統計量。左側變數可以對二元定性反映模型產生新的估計問題,變數誤差的實現引起了新的估計方法的改進,(Hausman et al.1998)。類似的問題在持續模型中也可遇見,Abreveya and Hansman(1999)給出了此情形下的一個估計。
最近在研究領域裡另一個非常感興趣的是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Koenker and Bassett的文章已經發表近20年了, 直到最近分位數回歸才進入實證研究學者的「標準工具箱」。Buchinsky (1994)有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他將分位數回歸應用於美國的薪金體系研究中。Hahn(1995)研究了自助分位數回歸估計量。
應用於微觀數據的動態最優化模型同樣有新的進展。Rust and Phelan(1997)設定和估計了一個動態規劃決策模型,並將它應用到對健康保險和借款都不完全市場條件下,社會保險、退休金和勞動力供應的問題研究中。
三、啟示、建議及展望
(一)對我國微觀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啟示
縱觀從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頒獎以來西方經濟思想的發展脈絡,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徵:
(1)強調經濟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科學,敢於從自然科學、 其它社會科學中吸收、發掘新的理論和方法來發展經濟學,目的在於實際應用。
(2)建立數學計量模型、定量分析及應用研究的傾向較明顯。 近幾年來博弈論、計量經濟學、演化經濟學、金融計量學及國際金融學等在實際應用中發展很快。
(3)理論規範分析減少,實證分析增強, 意識形態對經濟理論和經濟分析的影響減弱。
(二)對我國微觀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建議
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同樣需要把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重視微觀數據的科學處理,從這個角度看,200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的學術思想對我們很有啟示。
(1)應重視宏觀經濟環境與微觀各行各業的數量關係。 各種社會經濟形勢的分析和經營管理策略的制訂必須建立在大量微觀數據、指標採集和處理的基礎之上。所以我國應加大力度改變微觀計量經濟學研究所用微觀數據嚴重缺乏的現狀。
(2)應注意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減弱意識形態對經濟理論和經濟分析的影響,加大定量分析的力度。國內經濟的實證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帶有一個預期的價值判斷,這不但影響研究者對考察樣品、數據的採集和處理,對各種不同定量方法的選擇,而且還可能由此歪曲事實真相,造成錯誤決策。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由赫克曼和麥克法登發展起來的用以處理微觀數據的方法和理論,為我國計量經濟學研究指明了一條道路。
(3)正確處理經濟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的關係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注重對經濟理論的實證檢驗。如前所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授獎時間一般比獲者的研究成果問世要晚10至15年,有的甚至更長,其目的就是留有一段時間對這些研究成果的經驗基礎進行實證檢驗。自本世紀30年代起,隨著數學在經濟學中的廣泛應用,西方經濟學家開始注重實證分析,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經濟理論要有經驗基礎和實證檢驗支持的研究習慣。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有許多就是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相結合的典範。例如弗里德曼(1976)不僅提出了新貨幣主義的理論,並且對美國近百年的貨幣史進行實證分析,尋找出支持其理論的經驗基礎。與此相比,中國經濟學家表現出更多的理論分析偏好,過多倚重甚至迷信規範分析,在相當程度上忽視了對理論分析的實證檢驗。
(4)加大在數理方法的應用。 所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都曾有過良好的數學訓練背景,其中有一部分在本科、甚至研究生階段所攻讀的專業就是數學專業。良好的數學基礎使他們能夠熟練地運用數理方法進行經濟分析,其結果使經濟理論的嚴密性和精確性大為提高。而我國經濟學家中具有良好數學背景的學者不多,大多數人習慣於採用文字語言推理經濟問題。雖然這種方法仍然是進行邏輯推理的基本方法之一,但與數理經濟方法相比,在理論研究的精確性,邏輯的嚴密性以及現實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著明顯差距。特別是在國外同行已普遍採用數理模型進行經濟分析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學家必須通過廣泛採用數理工具,大幅度全面提高經濟分析水平。(常雲昆,1999)
(三)對我國微觀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展望
微觀計量經濟學是對傳統計量經濟學局限性的突破,當代諸多計量經濟學家的開創性和富有學術成果的研究,特別是赫克曼和麥克法登的獲獎預示著計量經濟學已經改變了70 年代的失勢局面。 也正是他們在70年代以來的艱苦工作,帶來了計量經濟學理論爆炸式的突破與發展,這對尚處於空白的我國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研究,乃至整個計量經濟學研究指明了方向。
@計量經濟學圈
記錄一個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時代社會,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深度與客觀兼具的大號,囊括的主題如下:經濟、社會、歷史、新聞、世界、計量工具。
TAG:計量經濟學圈 |
※鉭電容的優點和最新進展
※新型服務計算的研究進展與趨勢
※遼寧艦最新進展
※抑鬱症新葯研發的最新進展
※李磊傷勢最新進展
※綜述:高超聲速轉捩的最新進展
※運動醫學與康復的最新進展!
※最新進展:量子技術突破「構建模塊」速度大增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全之脈最新進展
※心腎綜合征的最新研究進展
※新型光熱電探測器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遺傳學最新研究進展
※鐵路最新進展概況
※固態量子計算平台獲新進展
※中國新建晶圓廠的最新進展|半導體行業觀察
※微軟宣布量子計算機新進展,實現「半電子」狀態
※表面粗糙度測量儀器的進展
※柔性電極研究獲新進展
※心腦血管最新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