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瓊:2015年中國數據新聞發展報告

王瓊:2015年中國數據新聞發展報告

文/王瓊、劉真真、田青、王文超

(作者王瓊,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真真、田青,武漢大學鏑次元數據傳媒實驗室研究助理;王文超,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

大數據發展的浪潮洶湧而至,新聞業的求生創新、開源軟體對技術壁壘的消解、編輯部里人員結構的重組等因素推動著數據新聞的迅猛發展。信息化、全球化的媒介生態和「數據」跨越語言、跨文化的傳播特性,使得數據新聞不僅具備更廣泛的傳播力,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本文通過對中國18家數據新聞團隊的半結構化深度訪談和對6個代表性數據新聞專欄的內容分析,研究中國數據新聞的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

截至2015年12月底,數據新聞生產主體已非常多元,包含記者/編輯、插畫師、動畫師、平面設計、3D設計等。不過,崗位設置普遍缺乏數據分析師和工程師,不同團隊規模差異也較大,近70%的團隊人數少於10人。

目前,我國數據新聞團隊主要存在六種生產協作機制:內部獨立團隊、內部協作制、內部孵化制、外包制、項目制、媒體外部獨立團隊。其中,最為普遍的是「內部協作制」,相較於「內部獨立團隊」而言,「內部協作制」在媒體經營管理的角度,人力成本更低、風險更小;但在新聞生產的角度,協作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內部孵化制」遵循產品思維和市場機制,靈活試錯,可能成為未來眾多新媒體借鑒的主要方式。而「項目制」和「外包制」需要巨大的媒體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並且基本不考慮成本、收支等問題,這是一般媒體、企業難以企及的。

研究發現,就題材而言,國內政治新聞是數據新聞報道最多的新聞話題,排名二、三的分別是民生新聞、金融新聞;從產品模式看,2015年的數據新聞大多為靜態信息圖,呈現形式也相對簡單,多以簡單的靜態列表或表格、柱狀圖及餅狀圖為常用模板;敘事邏輯多為線性,敘事的驅動力也都來自作者而非讀者,作者完全掌握故事和數據的走向與線索,讀者只是被動地跟隨與消化。

最後,因為數據新聞的生產需要在傳統新聞采、寫、編、評的基礎上增加數據採集、分析、可視化的過程,因此相應地提高了人力成本。但數據新聞主要的商業模式仍然是傳統的廣告模式,贊助企業採用冠名或作為數據來源的方式存在。同時,也有一些團隊運用數據新聞團隊和經驗,以媒體公信力作背書,進行提供數據產品、數據諮詢等方向的嘗試,但尚未常態化、品牌化、規模化。

不可否認,當前數據新聞面臨著許多困境,但中國的數據新聞正在重重困難中不斷成長。數據新聞作為新聞生產的一套方法論,未來將逐漸普及化和日常化,也將成為數據時代新聞記者不可或缺的專業能力。

本文節選自:王瓊:《中國數據新聞發展報告》,載《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單波/主編,肖珺/執行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101-147頁。

想要全面了解本書內容,請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官網購買本書。

本期編輯:黃欣悅

來源: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傳你和我 的精彩文章:

強月新:受眾視角下的主流媒體傳播力影響因素
小新醬要暫別大家一段時間了
學生會個人考核結果公示
學生會寄語——視頻部
學生會寄語——秘書處

TAG:新傳你和我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瑞:2018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2017-2018中國郵輪港口發展年度研究
重磅!《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發布
艾瑞2018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6-2017)》在京發布
《2016—2017中科協學科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2018》熱力來襲
2017旅遊地產十大關鍵詞首亮相·《2017-2018年中國旅遊地產發展報告》預售
張欽坤:2018年網路版權產業發展報告解讀
報告:2018年浙粵蘇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三
2018年中國區塊鏈發展趨勢最新彙報
2018年中國軍事發展
《民銀智庫研究》第99期:信託業2017年發展狀況及2018年經營展望
《2016—2017年中國科協學科發展報告》發布,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多個學科發展成績矚目
2017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
物聯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北郵在線稱2018為人工智慧元年
2017年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發展情況報告
2018年中國區塊鏈應用生態發展報告
2018-2022年中國童裝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2018-2022年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預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