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譚嗣同寫了副對聯 前四字涉嫌說謊 後四字讓人佩服不已

譚嗣同寫了副對聯 前四字涉嫌說謊 後四字讓人佩服不已

1898年6月,瀏陽人譚嗣同再次到了北京。

其實他也算大院子弟,1865年生在京城,從小便跟著做官的父親住在這裡。可以說,這裡的很多地方,都是他所熟悉的。

然則,此次進京,一切都不同了。

之前,他是一個保守官僚的兒子,甚至是公子哥。這次,他卻懷有其它目的。

按正統的說法,是來幫助光緒皇帝以及康有為變法;但還有很多資料表明,他其實更傾向於革命而非改良。在他的《仁學》里,便有很多大逆不道的言語。

(譚嗣同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當時既縱焚掠之軍,又嚴薙髮之令,所至屠殺虜掠,莫不如是」——直指清軍入關後的殘虐,若傳到愛新覺羅慈禧太后們的耳朵里,不得暴跳如雷?因而,此書後來由梁啟超在日本選登在清議報上,在清朝的土地上,根本不可能出版。

不管如何,反正,他做官了。

他在北京,住瀏陽會館,地其居室掛了副對聯——

家無儋石

氣雄萬夫

不過我覺得,這對聯前四字,卻是不合實際甚至說謊的。

儋石,代指米粟,也就是糧食,也可以引申為錢財。

儘管譚嗣同跟其父親譚繼洵思想截然不同,但無論怎樣,譚繼洵都是湖北巡撫,兒子上京,不可能連飯都吃上飽吧?

但後面四個字,卻讓人佩服不已。

(《走向共和》里的譚嗣同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金庸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大英雄郭靖的形象,郭靖最出奇的是七個字,雖千萬人,吾往矣。表達的是一往無前的氣概。

譚嗣同呢,亦是如此。如果說他將八個字掛門口,前四字表達安貧樂道的態度——儘管他並不窮——後四字則顯示自己膽識與氣魄。

且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他確實做到了。

在清末一些資料,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戊戌六君子其他幾人,是沒有想到會死、是不想死的。他們覺得只要一審,什麼問題都會查明,自己壓根沒有參與謀殺太后。但慈禧沒給他們自辯的機會,未審而殺。因此,知道會死之後,他們中有人哭哭啼啼。

(戊戌六君子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唯譚嗣同,卻早有準備。一死對他而言,是求仁得仁。他不怕慈禧太后殺他,只怕她不殺他。所謂無有死者,無以召後起。變法流血從自己開始的氣概,有幾人可比呢?能逃而不逃,主動送到鬼頭刀下,對民眾的衝擊力,多強啊!

我猜測,若慈禧太后知道譚嗣同的想法,她的內心,是崩潰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現實 的精彩文章: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 遠在大洋彼岸的華人美女憤怒了
清朝乾隆皇帝同情明朝崇禎皇帝?這玩笑開得有點大!
袁世凱當總統 有人藏頭聯一副 罵得十分解氣
長嘆!天要亡明,人力難復
應寶時嫖賭逍遙 五毒俱全 卻對中國兩個重要地方做出重要貢獻

TAG:歷史與現實 |

您可能感興趣

譚嗣同被砍頭後,他的老父親題寫了一副輓聯,催人淚下!
譚嗣同被捕前,對妻子說的一席話,值得我們深思!
不拿冠軍,別說你是譚嗣同的徒弟
譚嗣同被清廷抓捕後 他父親沒有營救只寫了一幅輓聯
譚嗣同就義前,妻子哽咽:「我們還沒有孩子」,他的話讓後人敬佩
譚嗣同被斬首前,妻子夜探大牢提一要求,譚嗣同的神回復讓人感慨
譚嗣同在被砍頭前給髮妻寫了訣別書,情意綿綿,他和髮妻魂夢相依
譚嗣同臨刑之前,妻子抱著他說我們還沒孩子呢,他的回答讓人敬佩
譚嗣同戊戌六君子中的真男人,死前妻子想為他留後,他竟不願意
譚嗣同被砍頭,位居高官的父親沒為他求情,只為兒子寫了一副輓聯
譚嗣同以死喚起世人的覺醒 赴死前卻被圍觀百姓扔白菜侮辱
看看譚父這幅輓聯就明白,譚嗣同被殺,譚父身為重臣為何拒絕求情
千秋忠孝六君子:譚嗣同被捕之前這一舉動竟救了整個家族的性命
處決譚嗣同時,慈禧說了這一個殘忍的刑罰,使其被剁三十刀才斷氣
譚嗣同變法失敗,劊子手瘋砍30刀才斃命,死前大喊四個字字字戳心
譚嗣同被砍頭,作為封疆大吏的父親沒有求情,僅給兒子寫了副輓聯
譚嗣同被殺後是如何收屍的?
譚嗣同臨死前,老婆哭著說:我們還沒有孩子,譚公怎麼回答?
譚嗣同行刑前,妻子哭喊:我們還沒孩子!他回答一句話讓人敬佩!
慈禧下令斬殺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卻砍二十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