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洪起畏夫婦墓誌考釋
洪起畏夫婦合葬墓位於臨安市錦城街道橫街行政村郎碧村東部約300米(平面距離)的將軍山西南麓。墓葬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為江浙地區歷年所發現宋元墓葬所罕見。該墓出土的洪起畏及其夫人郎氏的墓誌內容豐富,對研究南宋後期的歷史具有重要的補史價值,現將墓誌考釋如下。
洪起畏夫婦墓全景
一、郎氏墓誌
洪起畏妻郎氏墓誌一合,由志蓋和志石上下扣合而成。志蓋長92.5厘米、寬69厘米、厚16.5厘米,記「有宋淑婦孺人郎氏之墓」,「千歲之下,陵谷變遷」,「仁人君子,幸為掩之」,「王珍刊」等內容(圖2)。志石長90厘米、寬70.2厘米—70.5厘米、厚16厘米—16.5厘米,共367字。志蓋和志石文字均為楷書。
郎氏諱惠柔,杭州臨安人,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十月二十八日,死於宋理宗寶祐六年(1258)十一月三日,葬於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十一月。郎氏「生大家而有林下風,澹和簡重,酷類其父」。為人妻十九年,「目不窺戶庭,口不斥婢妾,慈儉不妒忌,始終如一日,族黨中外稱其賢。」生有一男一女,男名坤垕。因「坐蓐感寒疾,歲遇寒輒發,醫誤投駛劑」而死,葬於臨安縣之琅碧里湖塘山,即現在的墓葬所在地。
洪起畏妻郎氏墓誌蓋
郎氏祖上為武林侯郎簡,字叔廉,杭州臨安人,自號武林居士,進士及第。後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知揚州,徙明州。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祀明堂,遷刑部。卒,年八十有九,特贈吏部侍郎。道引服餌,晚歲顏如丹。父郎偉,宋理宗紹定五年(1232)壬辰徐元傑榜進士,任南昌尹。曾為新豐君。
二、洪起畏墓誌
洪起畏墓誌為正面刻志文、背面呈盝頂的二合一形,長80.5厘米、寬80厘米、通厚13.5厘米;背面長69.5厘米、邊緣厚6.9厘米。志石四面邊緣均刻纏枝花卉紋,分別為荷花、梅花、牡丹、芙蓉,四面邊緣均淺刻一條邊欄。志文同花卉紋之間以雙線勾欄。洪起畏墓誌志文為行草體,共20行,滿行44字,共920字。
郎氏墓誌
洪起畏墓誌拓片
志文所記主要內容大致可為以下兩個方面:
1、洪起畏世系與生平
洪起畏字義立,號拙全老人,世居天目山下,生於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死於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七月二十日,終年79歲。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洪起畏隨祖父洪咨夔躲避洪水而遷至臨安。
曾祖父洪鉞官太子少師。《光緒於潛縣誌》云:洪鉞「號谷隱,有詩名,著有《谷隱詩集》」。
祖父洪咨夔,字舜俞,於潛人。宋寧宗嘉定二年進士,授如皋主簿。後擢給事中,進刑部尚書,拜翰林學士、知制誥。加端明殿學士,卒謚忠文。
父洪勛,「字伯魯,咨夔長子,登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仕至兵部尚書,嘗為詞臣發明先皇與子之意,人稱其有父氣骨。卒贈端明殿學士,謚文靖」。曾任兩浙轉運副使、戶部侍郎等職。妻施氏,永寧郡人。
洪起畏沉浮於州縣20來年,廉潔謹慎,為吳淵、馬光祖、王致遠所賞識。景定元年,賈似道繼任丞相後,歷任郡守、樞密院屬官樞掾、宰相屬官宰屬、諸路提點刑獄公事的浙右憲司,擢升卿府轉為工部將作監的畿漕。咸淳八年(1272)七月,洪起畏為運判,十月罷。曾知臨安府。咸淳九年,知鎮江府。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二月,「知鎮江府洪起畏……棄城遁」。《癸辛雜識·洪起畏守京口》載:「洪起畏知京口(今鎮江)日,乃北軍入境之初,嘗大書揭榜四境曰:『家在臨安,職守京口。北騎若來,有死不走。』其後舉郡以降,或為人改其末句云:『不降則走。』」宋元蕪湖丁家洲之戰時,洪起畏為賈似道的幕僚,任職參謀、供饋錢糧的隨軍轉 運使。
傳統文獻對德祐元年之後的洪起畏再無任何記載,墓誌記載對此作了補充。蕪湖兵敗後,洪起畏「亦削籍流廣邑」。德祐元年冬天,「除秩還里」,之後「率家人躬耕織以給衣食」,「晚讀詩史,有會於心,即號拙全」。臨死前洪起畏遺囑立即下葬,不受弔唁,不設齋會。至元三十一年(1294),洪起畏卒,與妻子郎氏合葬於福昌鄉下湖畈。
2、涉及南宋後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
賈似道字師憲,號悅生、秋壑,浙江台州人,宋末著名奸臣之一。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登進士。後拜丞相,謊報軍功而至權傾中外,進用群小,私通蒙元。丁家洲大敗後,乘單舟逃奔揚州。乃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貶謫途中被殺。
陳宜中字與權,永嘉人也。官至丞相。元兵攻陷臨安後遁。益王立,復為左丞相。至元十九年,大軍伐占城,宜中走暹,後沒於暹。
留夢炎(1219—1295),浙江衢州人,字漢輔,宋代著名奸臣之一。進土及第。後任南宋左丞相。第二年即降元。在元廷中堅決支持元帝殺害民族英雄文天祥。元世祖忽必烈曾說「夢炎在宋為狀元,位至丞相,當賈似道誤國罔上,夢炎依阿取容」。
丁家洲(在今安徽銅陵東北江中)之戰是宋、元戰爭後期的一次決定性戰役。此戰中,南宋水陸兩軍主力幾乎全部喪失,「已而蕪湖師潰,國事已不可支」。關於宋元丁家洲之戰的過程,《宋史·賈似道傳》、《宋史·姜才傳》、《元史·伯顏傳》、《元史·阿術傳》、《新元史·夏貴傳》、《宋季三朝政要》等文獻都有較詳細的記載,但細節略有不同。《洪起畏墓誌》載,「往未幾,江上有警」,元軍亦進至丁家洲,與宋軍相距數里。賈似道「出視師」。時大將孫虎臣「畏懼弗戰」,賈似道大怒,欲以軍法相向,「將面坐以軍法」。 因「虎臣即陽為戰,船鋒甫交,解舟先退,軍失帥」,所以「頃潰」。洪起畏並未將丁家洲之敗歸咎於賈似道,反而認為賈有「收合散卒,謀再舉」的計劃。
關於賈似道之死,《宋史·瀛國公紀》、《宋史·賈似道傳》、《宋史紀事本末》有載。多數記載賈似道是被鄭虎臣所殺,其幕後主使為福王趙與芮。《洪起畏墓誌》則說參政陳宜中「奏罷公口口其位而公未嘗也」,「則又誣以有異志,謫建,謫循州」,「宜中口推丞行留夢炎為同列以助已,夢炎為同列以助已,夢炎嘗有憾於公者也,因合謀私譴小校鄭虎臣殺公於道」。顯然,墓誌記載殺死賈似道的幕後主使是陳宜中和留夢炎,而具體實施者是「小校鄭虎臣」。通觀全文,洪起畏至死對賈似道頗念舊情,始終尊稱其為「公」,對南宋亡國和賈似道的悲劇寄予深切同情,而對落井下石而後又臨陣落跑的陳宜中、留夢炎之流深為不屑。這些都是前所未見的史料,對認識南宋末的歷史很有意義。
本文作者周學斌、劉衛鵬系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文章選自杭州市政協文史委和杭州文史研究會共同組織編寫的《杭州文史》(第四輯)
TAG:杭州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