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藏古代中國玉器-《世界博覽》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藏古代中國玉器-《世界博覽》

對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交流來說,實物遺產是最直觀、有效的載體。有序、合理地收集、保管、研究、展示這些彌足珍貴的人類共同遺產,通過實物探索歷史、文化和藝術,教育後人,提高公眾的審美,正是博物館所肩負的重要使命。

遍布全球各地的博物館所展出的藏品門類五花八門,爭奇鬥豔。其中,玉器可稱得上是最具中國特色的類別之一。跨越八千年之久的歷史,遍布中華大地的南北東西,玉文化所承載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足以另世人為之讚歎和敬仰。

然而,在玉器這一獨特領域能夠真正形成系列,具備相當規模和檔次的藏品,且在學術領域具有一定建樹的博物館卻為數不多。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簡稱ROM)便是其中之一。

歷經百年的博物館

在20世紀初,一群多倫多本地的權貴聯合有識之士共同向安大略政府和多倫多大學提議,在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建造一所博物館。這一請求直至1912年被正式批准,兩年後的1914年3月19日下午3點,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起初,該博物館的主體使用磚瓦結構建成,內部包含了五個獨立展館:考古學館、古生物學館、礦物學館、動物學館和地質學館。如今,經過多次修繕和擴建之後,這一部分歷史遺留下來的展館成為了整個ROM的西區。

(除精美的藏品之外,由丹尼爾·利伯斯金工作室設計的博物館建築外觀也是ROM引以為豪的一件藝術品,其散發著神秘而獨特的氣息。即便是匆匆而過的遊客似乎也難以抗拒歷史和文化帶給他們的震撼,吸引著無數遊客前往水晶宮博物館一睹那些稀世藏品。)

1933年,為了容納更多珍貴藏品,接待迅速增長的遊客,一座面向女王公園(Queen s Park)的新展館正式啟用;1955年,主館中的五個獨立展館合為一體;1968年,ROM從多倫多大學脫離出來,成為了一家由省政府獨立運作的博物館。

直至1978年,ROM迎來一次耗資5,500萬元加幣的翻新和改建,使博物館能夠進行更多展品的陳列、儲存和研究,並在此次擴建中新增了一個館務中心、圖書館以及一些其它設施。最終在1984年,伊麗莎白女王在揭牌意識上親自為新展區的開放揭牌。

(鑒於ROM在古生物學和動物學方面的卓越研究及收藏成果,如果遊客沒有好好參觀一下化石主題展,那絕對是一大遺憾。)

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外觀具有一處極具代表性的特徵,使其在全球各大博物館之中獨樹一幟。一棟形似水晶簇的建築從原館的外牆以放射狀延展開來,極具視覺衝擊力。

這棟設計精美、構思巧妙的建築物由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的丹尼爾?利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工作室設計。有趣的是,主設計師利伯斯金先生在學習建築設計之前曾是一位出色的音樂演奏藝術家,而新博物館的設計靈感和初稿竟誕生在一次婚禮宴會,被他草草畫在了一張餐巾紙上,命名為「水晶宮」。

(誕生在一張餐巾紙上的「水晶宮」設計圖初稿。)

同時得益於一筆高達3,000萬元加幣的慷慨資助,才使得博物館的擴建計劃成為可能。捐贈人邁克爾?李秦(Michael Lee-Chin)極為認同ROM作為國際多元文化交流的紐帶作用,並希望通過這筆捐款感謝加拿大為他和他的家人所帶來的機遇,並鼓舞更多年輕人發憤圖強。

最終,新館區以「邁克爾?李秦水晶宮」(Michael Lee-Chin Crystal)命名,並於2007年6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它不僅是ROM的標緻形象,更預示著ROM在21世紀的全新展望。

舉世聞名的玉器收藏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和擴建,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目前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品超過600萬件,門類包羅萬象,堪稱北美地區乃至全球最知名博物館之一。僅玉器這一門類的藏品就多達近1400件,涵蓋中華大陸各個文化時期和不同用途的玉器,甚至將其視為中華玉文化發展史的縮影亦不為過。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之所以和玉器結緣,其中存在著諸多必然和巧合。

首先,作為多倫多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博物館,ROM原本設立之初就著重於自然科學和考古學領域的收藏及研究。首任館長查爾斯?特里克?柯雷利博士(Dr. Charles Trick Currelly)是多倫多大學的教授,埃及考古學專家。在他的研究領域中,尤其重視埃及、中國、希臘羅馬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物質文明,並認為對實物遺產的研究是探索古代文明的最有效手段。可想而知,在這樣一種研究思想的指導下,玉器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歷史遺物,必然被安排在了館藏品收購列表的重要地位。

然而,玉器被受到如此的重視,其原因則與另外一位中國清代的奇人有關,那便是曾經官居湖南巡撫的吳大澂。

吳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晚號愙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此人一生堪稱傳奇,除了在金石、書畫、歷史等多方面的研究頗具建樹之外,更可稱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吳大澂時任中國首席代表,在吉林琿春同沙俄代表進行勘界會談時據理力爭,最終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佔的黑頂子地區(今吉林琿春敬信鎮)百餘里的領土。與此同時,更經過鬥智斗勇,爭得了中國船隻在圖們江口的航行權。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受皇帝指派,吳大澂以署河南山東河道總督職務前往鄭州十堡黃河決口之處,接替此前被革職的官員負責堵口工程。在任期間,他發現河工堵口收發料物弊端甚多,又無從查起,於是便混雜在送料民工中,親自背運秸料,微服私訪。最終他發現了發料短缺,剋扣工錢的事實。經過幾番周折,吳大澂成功拿下了貪污的官吏,並對其予以杖責,帶枷在工地示眾,以儆效尤。此後,他又親自督工,對負責工程的官吏明確分工並加以時限。依限不能完成者斬,且自己也將以身殉職。在他的領導下,十堡大工以6個月的速度完成,且該工程較撥發款銀節約了足足60餘萬兩。

(吳大澂舊藏玉器及其1889年《古玉圖考》中所刊圖版。)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吳大澂奏請從軍,被任命為幫辦東征軍務,率兵於次年1月到達田莊台。遺憾的是,由於自身對戰爭局勢的錯誤判斷,加之軍隊內部出現的諸多問題,導致此次征戰全面潰敗。吳大澂本欲拔劍自刎以身謝罪,但被左右攔下。最終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以「徒託空言,疏於調度」為由,對他降旨革職,永不敘用。

經此一役,暮年兵敗的吳大澂深受打擊。為生計所迫,他此後曾任上海龍門書院山長,授徒自給。同時變賣個人所藏字畫、碑帖、古銅器以貼補日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這位奇人抱憾辭世,時年68歲。

吳大澂的一生為官清廉,極富民族氣節,對於詩書棋畫和中國古代禮制的研究也頗具成就。通過對商、周時代遺留的古籍釋文以及後來宋代學者的校注進行研究,他不僅通曉了禮玉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更將自己收藏的227件玉器編目為60餘綱,於1889年以《古玉圖考》為名刊刻出版。

吳大澂對於中國古玉的研究心得和精闢分析受到了西方學術界的推崇,其中包括芝加哥費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研究員貝特霍爾德?勞費爾(Berthold Laufer,1879-1934)。他以吳大澂的理論為基礎,結合自己在中國的調研成果,於1912年出版了《玉:中國考古與宗教研究(Jade: A Study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一書,從此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打開了一扇大門。

(荷葉形翡翠洗(清,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是ROM史上收藏的第一件中國古代玉器。)

時光飛逝,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世界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經歷了一戰的浩劫,大量文物和藝術品流向國外,其中玉器成為了新的焦點。毫無例外,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也藉此機會開始大量豐富自己的藏品,特別是玉器這個特殊的門類,更被排到了極高優先順序的地位。

於是在1908年,一艘載有數十件中國文物的貨船從倫敦經由海運出發抵達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再經鐵路運輸至多倫多大學博物館,帶來了一批來自東方神秘古國的藝術珍品。其中一件翡翠荷葉形筆洗成為ROM的首件中國古代玉器藏品,從而開啟了博物館的百年藏玉之旅。

(首任館長查爾斯?特里克?柯雷利(Charles TrickCurrelly),1876年-1957年)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玉器收藏和研究方面的成果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館中可謂名列前茅,「人」應該是最直接因素。除了精於學術並具有長遠戰略目光的研究人員之外,慷慨的贊助人和頂尖的藏品代理人也是ROM成功的關鍵所在。巧合的是,他們相繼在最合適的時間及地點出現,就如同接力般,為ROM的館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其中,首當其衝的必然就是首任館長柯雷利博士。

正如前文所述,具有考古學背景的柯雷利博士對中國文物和藝術品擁有極高的熱情和關注。在他任館長期間的至少20年里,對來自東方神秘古國的藏品可謂痴迷,並大量進行收購。直至1914年ROM中國館向公眾開放時,僅玉器已有97件,在當時就已經令人嘆為觀止。

柯雷利博士擔任館長期間,絕大多數藏品幾乎都來自同個渠道,既位於倫敦一家名為S.M. Franck & Co., Ltd.的古董公司。在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之間,這家公司在古董交易方面極富盛名,規模龐大。該公司不僅向ROM提供了大量藏品,甚至包括大英博物館在內的多家世界知名科研和文博機構都是他們的長期客戶。藏品類別也是包羅萬象,其中不乏「新鮮」出土的珍貴文物。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挖掘條件和流轉過程所限,很大一部分藏品雖然能夠確認為出土物,但無法證實其具體挖掘地點、來源和年代,這讓很多藏品的身世成為了未解之謎。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相較於同期美國和歐洲文博及收藏界的熱情,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著實算不上財大氣粗。儘管獲得了包括時任加拿大商業銀行主席的埃德蒙德?沃克爵士(Sir Edmund Walker,1848-1924)在內的有識之士鼎力相助,但ROM在資金能力方面並不具備優勢。在那個年代,古董和藝術品通過各種途徑流出中國並被西方世界瘋狂搶購,規則想對簡單粗暴:價高者得,大戶先挑。經常等輪到ROM挑選時,這一批的「尖貨」已經出手,只得在剩下的藏品中精心挑選,亦或整體收購。

得益於柯雷利博士的考古背景和對中國器物的研究,也或許是對東方藝術的敏感與直覺,他每每總能選出精彩的藏品收入囊中,儘管當時可能並不清楚,或錯誤判斷了其年代和價值。時間推移,伴隨著全球範圍內考古工作的發展,一些謎題的答案才得以相繼揭開。比如,一件「亞」字形玉飾的斷代和源出就一直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毫無頭緒,直至我國的陝西考古發現證明了這件器物實為一套組佩的部件,屬東周時期秦國的典型器物。湊巧的是,這件器物也同時出現在了喬治?克勞弗斯的照片圖冊上……

本文刊於2016年第24期《世界博覽》

喜歡《世界博覽》雜誌的親們,您可以通過當地郵局訂閱本刊

《世界博覽》半月刊,郵發代號2-160。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

請到當地郵政局、所的營業廳辦理;或撥打各地郵政客服電話11185,郵局發行人員上門服務;投遞員投遞郵件途中,也可辦理本投遞區內的訂閱手續。

您也可以通過掌閱ireader,多看閱讀,京東閱讀,噹噹讀書,Kindle等APP下載《世界博覽》電子版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 的精彩文章:

明星性價比超高的飾品,你也可以擁有
中國帥哥在曼谷大膽撩妹,靠一個冰淇淋把妹成功
講一個笑話,你可別哭啊!
關於啤酒的冷知識
處女評—MI 小米 90分 男士長款真皮錢包 評測

TAG:輕芒 |

您可能感興趣

加拿大安省皇家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造像
行在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裡的中國故事
國家歷史博物館裡的皇家珍寶
加拿大皇家博物館裡,為何有座中國古墓?
國家歷史博物館裡的皇家聖物
國家歷史博物館中的皇家琺琅彩
被八國聯軍掠奪走的永樂大帝劍, 成為英國皇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英國皇家博物館開展,壓軸寶物為永樂大帝劍,八國聯軍侵華時所得
被八國聯軍掠奪走的永樂大帝劍,成為英國皇家軍械博物館鎮館之寶
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皇家園林戲曲文化活動
世界旅遊與環境小姐大賽在埃及舉行 55位世界佳麗齊聚亞歷山大蒙太扎皇家公園
國家歷史博物館中的皇家日常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皇家金寶飾物
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藏阮朝龍形文物:凸顯皇家威嚴,造型十分精美
酷愛皇家玉器的外國大藏家
卡薩羅馬城堡和皇家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小件珠寶鑲嵌陳設器
通攬帝陵制度 解讀皇家禮法——《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陵墓》讀後
曾流失在海外的大明永樂劍:今卻成了英國皇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植物園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