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什麼火候不火候的

沒有什麼火候不火候的

這些年裡,我寫過許多如何做菜的文章。喜歡美食的人,多半最終自己會忍不住親自動手,我管這個叫做「以販養吸」。文章發布之後,我也在暗中追蹤讀者反饋,看文章是否真能幫助到他們。結果發現許多做菜不那麼成功的人都在討論兩個字:火候。

要說「火候」這兩個字,算起來可以說是中餐里最為玄奧的概念了。同樣的食材,同樣的烹飪流程,最後讓菜品突破尋常達到美食層側的,就是火候。然而反過來說,也很容易把所有難吃的菜歸結為火候掌握不好。所以,有那麼多人熱衷於討論做菜時候的火候,就說明就有那麼多人根本不會做菜。

對於不會做菜,僅僅達到把菜弄熟水準的初學者,本不應該討論什麼火候。

初學者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做出來的菜不好吃?深究下去,他們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我照著菜譜做不出好吃的菜來?原因是閱讀理解問題,教和學從來是一對矛盾,教授者能否讓學習者完全理解,並且實操出一樣的結果,這是專業活。否則,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藍翔技校和駕校教練了。而人類之間的溝通又是何等的艱難!

菜譜說「大火翻炒3分鐘」,請問,什麼叫做「大火」,多大叫大?兩個大廚各自用大火翻炒,他們的大火是一個溫度?都是用時3分鐘?顯然不是這樣的。這一點中華廚藝不如中華茶藝,茶藝里看水是否合適,有蟹眼、魚眼、沸波鼓浪的區分,可以用非常直觀的方法觀察氣泡大小,由此判斷水溫是否合適。而中華廚藝說的大中小火,以及斷青、斷生、變色、略焦等等,其實很難作為有效的觀察參考。只有炒糖色是為數不多的例外,說是冰糖會碎裂,那就的確會碎裂;說是冰糖會變成咖啡色的液體,那的確就會沉在油麵以下咖啡色的一團;說是冰糖會泛起泡沫,那的確就會油鍋里翻騰起深褐色的泡沫來。你眼見如此,自然知道是不是到了最合適的時機。

可觀察,可驗證,自然也就能學會;不可觀察,無法驗證,自然就陷於無盡的揣摩之中。看菜譜能看出其中的火候來,那是怎樣的天縱英才?

對於初學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什麼火候,而是經驗。處理食材的經驗,烹飪食材的經驗。不熟悉食材,不知道食材在鍋里會發生什麼,談什麼火候呢?這種情況下,食材如未曾馴化的野馬,初學者如何能夠駕馭得住?偶爾一兩次成功,那不過是運氣使然,並非技術如此。憑藉菜譜的文字指導,想要馴服一匹野馬,這豈不是成語故事按圖索驥?

那麼,做菜的經驗從哪裡來?從浪費里來。許多人身為初學者,上手就想做一道不錯的菜出來,這就屬於妄想了。心心念念要做一道好菜出來,人就變成了勝負師,用最後的結果來衡量過程。一道菜沒做好,於是就沮喪,就絕望,就回去打坐,要冥想出正確的火候來。其實,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去浪費啊!燒糊、夾生、過咸、無味、變色等等等等,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去掉這些結果,蹲在垃圾桶前回想一下過程,這才是做菜過程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因為結果的失敗,都指向了烹飪過程中的錯誤,而這些錯誤,則可以加深自己對食材的理解,由此可以知道許多「這是不能做的」。知道得越多,你對食材的理解也就越深。

許多人一碗蛋羹都蒸不好,原因是太想蒸好一碗蛋羹。如果不那麼去想,而是把蛋羹放在火上蒸,打定主意要去浪費掉:2分鐘拿出來嘗一嘗,就知道蒸得不夠;5分鐘拿出來嘗一嘗,就知道蒸得差不多了;10分鐘拿出來再嘗一嘗,就知道有些老了;20分鐘拿出來再嘗一嘗,就知道老得不能吃了。是的,這一碗蛋羹最後只能倒掉,但是在這個過程里,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無論大火小火,都是你自己定義的,你有你的習慣,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了按照你自己習慣的火力烹飪,雞蛋羹會隨著時間產生怎樣的變化。哪怕你不看任何菜譜,蒸廢了一碗蛋羹之後,你也能很快學會屬於你自己的火候:你知道時間大約是在5分鐘---10分鐘之間,一定存在一個最佳時間點,一定可以弄出一碗嫩滑的雞蛋羹。

同樣的,你拿一株青菜去犧牲掉,整根地扔在開水鍋里白水煮。那麼,你知道強行那麼煮,最後它也能熟;你再拿兩株,一次蓋著鍋蓋煮,一次開著鍋直接煮。那麼,你知道蓋著鍋蓋熟的快,但是菜會變色,開著鍋煮熟得慢,但是菜不會變色 ......浪費四株青菜就可以讓你知道煮菜湯的奧秘,因為你知道它的物性,知道這種物性在不同烹飪手法下的不同反應。那麼,你自然也知道煮多長時間,湯變成碧綠色,菜卻沒有變得軟爛而全無口感。你並沒有精確的時間概念,但是,你在心底里知道,你可以煮出你想要的效果,或者說,你認為好吃的那種效果來。

像這樣不斷浪費,也不斷積累經驗,更不斷累積操作熟練度,你會發現自己做出來的菜,發揮會越來越穩定,你在烹飪的過程中,就知道最終的結果大概是什麼樣子;你在烹飪之前,拿到食材的時候,就知道用怎樣的方法去烹飪,烹飪多少時間。這時候,有人向你請教怎麼做某道菜,你會發自內心地告訴對方:先大火翻炒3分鐘,然後轉小火......

因為你是個正常的人類,正常的人類會忘記自己一路如何走到現在,忘記了經驗累積的過程才是今天這一切的基礎。正常的人類會歸納總結方法,認為按照這個方法去操作,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菜譜不靈光的緣由,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愛談火候的緣故。

真有誰是通過學習火候而掌握火候的嗎?沒有。誰都是在失敗中學習,學習對食材的理解,學習不同烹飪方式產生的效果。有了這些理解,不求火候而火候自然出現,因為在大量的失敗中,你已經領悟了通往成功的那一扇窄門幾時開,如何開。這才別人看起來,甚至是在你自己看起來,則是掌握了火候的表現。可是,傳說中的火候在哪裡呢?

所謂火候,說的是烹飪得剛好合適。所謂合適,是你在諸多不合適中嘗試出來的唯一通路。

題圖攝影:Schweiz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香格里卡松茸,2017年7月11日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現在,理解了我為什麼不支持寫作初學者強調文筆了么?文筆遠遠不如準確,而準確需要反覆觀察和反覆練習。

蘋果用戶讚賞專用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槽邊往事 的精彩文章:

那些吃過的虧和佔到的便宜
正在發育:四道菌
一起歪頭殺:陳坤最新劇照流出

TAG:槽邊往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做班戟只要一口平底鍋就夠了,不需要烤箱,主要這個火候得掌握好
楷書臨到這個火候,不服不行!
果然,沒有桃子的甜茶同學差了點火候
這道燉排骨特別適合懶人,不用看火候,不需看時間,軟嫩又好吃!
涼拌土豆片,放心,這道菜既不要求刀工,也不要求火候,都可以上
這道菜不是涼了,是過了火候!
炒五花肉,火候得這麼把握,出香更容易,不輸飯店賣的水準
把握不好中藥煎熬的火候?又害怕藥性減損?那你一定需要電煎藥壺
酥肉想炸的好,油溫火候都重要!學會3個「小訣竅」,酥脆不回軟
妖尾為何與火影海賊相比起來還差一點火候?原因就在這裡
煎豆腐掌握火候,保准外酥里嫩,不易碎還更好吃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你的髮型總是差了點火候?
菜肴是否好吃關鍵在火候和調味
豬蹄總是燉不爛?不是火候不夠,而是少了「這1步」,9成人不知
溏心蛋的成功不僅取決於火候,連切法都有講究
選擇了書法,就得慢慢「熬著」,火候不到,就無法「純青」
煮個小米粥這麼多講究,浸泡口感好,火候適當有香味,這樣做營養價值高,開胃祛濕降火
貓咪冬天烤火,主人擔心它「5分熟」,它:火候不夠,看我鼻涕
廚房清潔,一定不能忘記這個,越積越厚!既影響火候又不衛生
應付小人,火候一定要「拿捏」到位,否則太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