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為「燕園三老」的張中行先生曾評價季老說:「一身而具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這話當然不錯。但選編過季羨林先生「跟季羨林品味人生」系列,編其文,識其人,季羨林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也更豐富起來。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季羨林

季羨林先生質樸

有一個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託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幾日後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張中行先生對此事是這樣評論的:「季先生就是這樣,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超過一般人。」

季羨林先生仁愛

燕園曾有一景,可稱之為「老人與貓」。一位老先生在戶外散步,貓兒在他身邊竄來竄去。土山上,池塘邊,老先生走到哪兒,貓就跟到哪兒,時而還用茸茸的長毛蹭老先生的腿,張開嘴咬老先生的褲角。這就是在北大膾炙人口的「季羨林遛貓」的故事。季羨林先生數次飽含深情地為愛貓寫下文章——《老貓》《咪咪》《咪咪二世》。季老說:「我從小就喜愛小動物。同小動物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它們天真無邪,率性而行;有吃搶吃,有喝搶喝;不會說謊,不會推諉;受到懲罰,忍痛挨打;一轉眼間,照偷不誤。同它們在一起,我心裡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這些貓咪給季先生帶來了無限的快樂,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多愁善感,甚至讓先生參悟人的生死窮通,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憐惜弱小生命、至仁至愛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季羨林先生謙遜

據張中行先生回憶,有一位書店老闆,經由張中行先生幫忙,拿了十幾本季羨的著作,到季先生家求籤名。由於季先生名位太高,書店主不敢登堂入室,於是張中行先生把書拿進季先生家,書店主在門外等候。張中行先生向季羨林先生說明了來意,季先生毫不思索地說:「這是好事」,於是開簽,邊簽邊說:「賣我們的書,這可得謝謝。」簽完後,張中行先生急著走,因為店主在門外等候,季羨林像是一驚,立即跑出門,握住來人的手,連聲說謝謝。來人見過一些教授,但從未見過向求人的人致謝的教授,一時間不知所措。

另據季先生的弟子裴曉睿回憶,每次他有事到季先生辦公室或者家裡去的時候,先生總是馬上站起來,不管說多久,他都會陪著站在那裡,沒有一次是客人站著他坐著說話的。

季羨林先生率真

先看兩則季羨林先生的日記:

其一 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星期日

早晨七點起來,洗過臉,吃了幾塊干點心,抄下學年研究計劃,九點多去找陰,問他鄧恭三的住址,說是在東昌胡同一號,去了,他已經出去了,從那裡又到內務部街去看梁實秋先生,走進大門,一看門上糊了白紙,心裡一驚,一打聽,原來他父親死了,我於是也沒有進去。就到市場去,看了幾個舊書攤,買了幾本書,到潤明樓吃過午飯,就步行回來,躺了會也沒能睡著,剛起來呂寶東來,胡談八扯,一直到六點他才走,我也出去又回到市場買了份《世界日報》,仍然回來,吃了兩個小麵包當晚飯,因為沒電,就躺下。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其二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早晨六點半起來,洗過臉,出去吃過早點,就到圖書館研究室去,念《方廣大莊嚴經》,九點多到北樓系辦公室去,九點半十一個回教學生去,我看了看他們選的課,他們就走了。十點去聽周祖謨的古音研究,十一點下課,到辦公室坐到十二點,就到理學院去吃飯,吃完回來看了看,又回到圖書館念《方廣大莊嚴經》,三點半到東四郵局送了兩封信,慢慢地走向南去,走過一個拍賣行,進去看了看拍賣的情形。走到青年會看了一個畫展,四點半到袁同禮家裡去,陸續到的有馮至、毛子水、鄭昕、鄭華熾,我們討論中德學會存留的問題。六點出來到市場潤明樓吃過晚飯,到東來順去,任繼愈請客,我不高興吃,所以先吃了。看他們吃完,一同回來。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第一則日記,讀到「就到市場去」時,我以為接下來會是買賻儀再登門弔唁,誰知下面是「看了幾個書攤,買了幾本書,到潤明樓吃過午飯……」

而第二則日記,「六點出來到市場潤明樓吃過晚飯,到東來順去,任繼愈請客,我不高興吃,所以先吃了。看他們吃完,一同回來。」

看第一則日記,去人家拜訪逢人家喪事,不進去說句「節哀順變」之類的話,轉身去逛書攤去了;而看第二則日記,真不知道是任繼愈那幾天得罪了季羨林先生(巧合的是,數十年後,二位老人於同日離世,攜手黃泉),還是飯局中的其他人讓老先生不爽,抑或是季羨林先生實在不喜歡人多的飯局,反正「我不高興吃,所以先吃了」,而且還要「看他們吃完,一同回來」。我想當時一定還沒流行「情商」一詞,否則以季先生種種之「奇葩」舉動,情商一定會被判為負數。而這,恰恰體現了季先生之率真,一位不諳世故、全無心機的青年學者形象,躍然紙上。

季羨林先生仗義

在世人印象中,季羨林先生是一位慈眉善目、溫厚平和的老人,但他也有金剛怒目的時候。 「文革」 ——面對北大飛揚跋扈的「老佛爺」的倒行逆施,季羨林忍無可忍「自己跳了出來」,請看他在《牛棚雜憶·自序》中的這段描述:

如果我安分守己,老老實實的話,我本可以成為一個逍遙自在的逍遙派,痛痛快快地混上幾年的。然而,幸乎?不幸乎?天老爺賦予了我一個犟勁,我敢於仗義執言。如果我身上還有點什麼值得稱揚的東西的話,那就是這一點犟勁。不管我身上有多少毛病,有這點犟勁,就頗值得自慰了,我這一生也就算是沒有白生了。我在逍遙中,冷眼旁觀,越看越覺得北大那一位炙手可熱的「老佛爺」倒行逆施,執掌全校財政大權,對力量微弱的對立派瘋狂鎮壓,甚至斷水斷電,縱容手下嘍啰用長矛刺殺校外來的中學生。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並不真懂什麼這路線,那路線,然而牛勁一發,拍案而起,毅然決然參加了「老佛爺」對立面的那一派「革命組織」。 「老佛爺」的心狠手毒是有名的。我幾乎把自己一條老命賠上。

其實早在「文革」之前,季先生的「犟勁」就已初露崢嶸了。當時批判知識分子的運動一個接著一個,當批到了季羨林的恩師陳寅恪時,雖經別人再三「動員」,季羨林始終保持沉默,不發一言。晚年憶及,季羨林說:「我在政治上是個蠢材,對這一系列的批和斗,我是心悅誠服的,一點沒有感到其中有什麼問題……但是,一旦批到了陳寅恪先生頭上,我心裡卻感到不是味。雖然經人再三動員,我卻始終沒有參加到這一場鬧劇式的大合唱中去。我不願意厚著麵皮,充當事後的諸葛亮,我當時的認識也是十分模糊的,但是,我畢竟沒有行動。現在時過境遷,在四十年之後,想到我沒有出賣我的良心,差堪自慰,能夠對得起老師的在天之靈了。」

名為「再三動員」,但實際上沒有參與批判陳寅恪,季羨林頂了多大的壓力,對那個年代稍有所知的人是可以想見的。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2009年1月9日,季羨林(左)在北京301醫院病房裡即興書寫「和諧」二字

季羨林先生不趨炎附勢

中國現代曾有兩個身居高位的「喬木」——喬冠華與胡喬木,這二人同是季羨林的朋友,同從未曾因自己身居高位而向季羨林這位老朋友 「擺官架子」。但看看季羨林怎麼對待這二位朋友:「我是一個上不得台盤的人,我很怕見官。兩個喬木都是我的朋友,現在都當了大官。我本來就不喜歡拜訪人,特別是官,不管是多熟的朋友,也不例外。」胡喬木得到了好大米、鮮螃蟹,總是能想到季羨林,派人給他送一些去,但季羨林從來沒有投桃報李給喬木送過東西;胡喬木經常去季羨林家看望他,但季羨林從未去胡喬木家看望過胡喬木。後來喬木患了不治之症,季羨林得知後才決定「破例」去喬木家探望,但喬木無論如何不讓季羨林先生破這個例。直到要訣別的時候,兩位相交了六十餘年的老友才在醫院凄然話別。喬木逝後,季羨林先生撰文深情懷念:「我同喬木相交六十年。在他生前,對他我有意迴避,絕少主動同他接近。這是我的生性使然,無法改變。他逝世後這一年多以來,不知道是為什麼,我倒常常想到他。我像老牛反芻一樣,回味我們六十年交往的過程,頓生知己之感。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感到過的。現在我越來越覺得,喬木是了解我的。有知己之感是件好事。然而它卻加濃了我的懷念和悲哀。」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季羨林先生寬厚

「文革」中,季羨林先生受到批鬥與毒打,離「鬼門關」只差一步之遙。從牛棚里放出來以後,季羨林一度成了燕園中一個「不可接觸者」,走在路上,沒有哪一個敢或肯跟他說一句話。浩劫過後,季羨林不但「官」復原職,而且還加官晉爵,又開始了一段輝煌。原來是門可羅雀,現在又是賓客盈門。而季羨林沒怪罪任何人,包括打過他的人。我沒有對任何人打擊報復。對此季先生這樣解釋:「並不是由於我度量特別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是由於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諸躬。假如我處在別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動不見得會比別人好。」

2006年,季羨林先生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中有這樣一段話:「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季先生的品格,體現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每一篇文章里,這是先生留給世界最寶貴的財產,讀之既可增長知識,又能豐盈內心,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想,這正是季羨林先生的文章歷久彌新、讓人反覆品讀與回味的原因之所在。

人 物

檔 案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季羨林全集》(30卷)等。

緬懷|感受不一樣的季羨林

編輯排版:清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章同人 的精彩文章:

TAG:華章同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彭于晏曬舊照緬懷外婆:會拍很多戲給您看,這些細節令人感動
你不需要等待一個薄情的愛人或是緬懷一短無法忘懷的愛情,現在擁有的一切就是最美好的
這些已經不是普通的動漫,而是我們的青春緬懷
欣賞周恩來墨寶,也是對他老人家的一種深切緬懷!
黛安娜冥誕日,哈里和梅根輕鬆度過,緬懷戴妃不一定非要眼淚洗面
那些梗都不是笑點,而是緬懷
馬天宇父親去世,發合照緬懷父親,一個細節讓人看了心酸又感動
《娜是一陣瘋》,謝娜書里緬懷劉燁,愛的很深才讓人難以割捨!
緬懷敬愛的周總理,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常州竟有這樣一處緬懷春秋之地
霍金離世:最好的緬懷,是永懷他留下的一切
你不配緬懷李敖
緬懷金庸,不如去看看這部影視劇,有最好的郭靖和黃蓉
小伙為緬懷斯坦李,尋找漫威電影拍攝地,最後一張誰看了都要落淚
致敬霍金,她們這樣來緬懷傳奇
緬懷大師:金庸生前做的這三件事,都不是為了自己
斯蒂芬·霍金,緬懷這位老人,一起來看看他有多厲害
中元節,緬懷親人,一直不忘 活好現在,一生計劃
不堪壓力,梁靜茹深夜緬懷亡父:如果你還在,會不會還是我的靠山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