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還要殘害多少人?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還要殘害多少人?

中國的孩子通常都會經歷一個從神到凡人的過程。

剛一出生,父母的各種寵愛就加於一身,捧在手裡怕化,抱在手裡怕摔,看哪都滿意,直呼是上天送給自己的禮物。

逐漸長到三歲,開始能學點東西了,父母們還經常會被感動得稀里嘩啦:咱的孩子真特么太聰明了,莫非是文曲星下凡?

好不容易到了七歲,神的光輝雖不那麼耀眼,卻還是被父母寄予厚望,經常在親友面前拉被出來背上一首唐詩宋詞,以證明自己孩子的神性。來來來,背一首「鵝鵝鵝」......

七歲往往是個裡程碑,我們的神性到達巔峰,從此物極必反,神性逐漸消退,凡性彰顯。

等到十五六歲,我們簡直快變成人人討厭的臭豆腐,好不容易有機會在人前顯擺一下,還被父母強行包上厚厚的牛皮紙,生怕金玉在外敗絮其中的我們丟他們的臉。

痛苦還在後面,當父母發現我們不僅不是神,做人都不夠優秀時,收起了各種對神的溢美之詞,不光之前的待遇全無,還巴不得把我們打死重生。

不僅如此,等到我們快三十,既沒結婚,事業也一般時,被人厭也達到極點。父母一談到我們,無論是開頭還是結尾,都以唉聲嘆氣為重點,要不是有那麼點血緣關係在,他們能一笤帚把我們掃地出門......

案例俯拾皆是,「罄竹難書」。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傷仲永》裡面的仲永。為了吸取教訓,避免會錯情、表錯意,父母們表示絕不放過一個神,也絕不冤枉一個凡人。

於是,各種提前判斷神與凡人的占卜方式被發明了,比如抓周、測字、看相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根據流行的說法,在孩子三歲時就能預測他長大後的成就,七歲時就可以算到他一生的命運。如果孩子沒能在三歲或七歲表現出天才特性,則往往被失望的父母放棄。

根據這個理論,很多教育機構都疾呼:出名趁早、成才要快。更出現了諸如「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說法。

於是,中國的孩子在三歲和七歲就被蓋棺定論了。

為什麼中國父母會那麼在乎給孩子算命?為什麼會選在在三歲和七歲?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沒有道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正解是什麼?之後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父母會那麼在乎給孩子算命?

答案是貪。

貪是索取超越自身能力的回報。放到教育上,就是對孩子期望過高。

為什麼會期望過高?此中又有兩個原因,一是父母對自己不滿意,自己做不到的,希望下一代做到;二是父母對回報要求頗高。十月懷胎、撫養成人,一項超過十八年的感情和財務投資,中間需要多少付出。投資大,回報也自然要求大。

其次,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選在三歲和七歲這兩個年齡給孩子算命?這樣的做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其實,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說過的話很多,能夠流傳下來的,一般經過了時間的檢驗,有一定的道理。當然,由於時間久遠,有很多話已經脫離本義,被曲解得很厲害了,甚至與本義相反。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其中之一。

三歲和七歲,確實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兩個重要階段。

根據現代腦神經學、解剖學和行為學的研究,一個人在三歲時,他的腦重已達成人的75%,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在七歲時,腦重高達成人的90%,開始出現簡單的邏輯思維。自我意識關係到性格,邏輯思維關係到處事風格,確實比較重要。

我們的古人在沒有科學依據下,全靠經驗總結,居然也掌握了這一重要規律。又從實用的角度證明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確有其事。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正解是什麼?應該如何對待?

雖然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一定的道理,但顯然我們曲解了古人的意思。

古人常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怎會僅僅通過幾個年齡段去判斷一個人的一生?這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從現代醫學來看,雖然三歲時人的腦量就達成人的75%,七歲時高達90%,但往往決定一個人最後成就的恰恰是微小的差別。我們又怎敢肯定,剩餘的25%或10%不是那個關鍵的少數?

因此,所謂三歲、七歲定終身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要徹底理解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本義,需要特別注意這個「看」字。古人之所以說出這麼一句話,是要提醒我們,在三歲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性格特點,在七歲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事風格。

為什麼要三歲看大?

一方面,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是一個好的觀察時機。

另一方面,則更重要,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才剛開始出現,沒有受到外界干擾,是真實無染的,因此是觀察的絕佳機會。

強調三歲看大,不是要我們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去教他什麼,也不是讓他學什麼,而是需要我們耐心細緻的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尤其是孩子自發進行的遊戲,從中發掘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脾氣秉性。

為什麼要七歲看老?

七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出現簡單的邏輯思維,做事會注意規則,考慮後果,但一般不會思考為什麼要去做,也就是說不會去考慮行為的動機。會想卻不會多想,正好可以從中觀察孩子的處事風格。

如果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關鍵在於觀察,那麼,我們拿到了「觀察數據」,下一步又該做什麼?

還得要問無所不能的王陽明啊。王陽明說過,人皆聖賢,但要隨才成就。

觀察的目的是發現孩子的特點,發現特點的目的是進行針對性培養。如果我們觀察到了孩子的性格特點及行事風格,就能依據他們的特點因勢利導,把他們培養好。孔子把這個行為叫做因材施教。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在三歲的時候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唱歌等,就可以適當的創造機會讓他們盡情發揮。但萬萬不可恣意妄為,給他們報什麼強化班,這樣只會消滅他們的才華,而不會激發他們的興趣。

如果我們觀察到孩子在七歲的時候做事還是毛毛躁躁的,那就說明他很可能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就不能壓著他去做一些過細的、需要靜下心來做的事情,而應鼓勵他多做一些開創性、擔當性的工作,以發揮老天賦予他的這一才能。

更關鍵的是,做事情需要反求諸己,當我們著意去觀察孩子的時候,何妨反照一下自己?再次審視自己的興趣和秉性,從功利之海中爬上岸來,作為一個赤條條的人,重新發現自己,再踏征程。

心學純明,專治各種不痛快!

建議通過意念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大神還原遊戲人物,逼真到不行
國醫大師劉祖貽治療風心病經驗
你為什麼喜歡用「批評」來教育孩子?
從村姑走向世界!燕仙岩將建旅遊風景區,已列入龍川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文物保護到旅遊開發的華麗轉身!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真的嗎?
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的是這樣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由誰帶真的很重要!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由誰帶真的很重要
老人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3歲真的可以決定一生嗎
三歲看老,拼多多的罪與罰
三歲看大,長大後生活不順、遇渣男的女人大多從小是這兩種孩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這3方面管住孩子,將來差不了!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幾類孩子的美好未來不是夢
為人處事的五個階段,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千萬別難為自己!
古人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影響孩子一生的,不是學區房!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7歲前給孩子立這3規矩,長大不愁沒出息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這些小毛病不能慣,否則越大越難管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七歲前一定教孩子做到這6點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的是孩子這幾個方面,你有沒有看錯?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為何說,要成功,這「二字」最重要?
寶寶最佳入園年齡到底是多少?三歲還是四歲,真的有講究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一生早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