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專訪南山流煎茶道宗主馬守仁 茶禪一味,茶與禪的夙世姻緣

專訪南山流煎茶道宗主馬守仁 茶禪一味,茶與禪的夙世姻緣

馬守仁,終南山高隱

號南山如濟、別署冷香齋主人

如濟居士、煎茶翁

「南山流」煎茶道宗主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自漢唐以來,終南山一直有著隱居修道的傳統,近二十幾年來,國家實行的退耕還林政策,山林重得寧靜。一撥撥隱士進入終南山,與山林為鄰,與鳥獸為伍,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休養生息、長養智慧。馬守仁便是從著終南山中出來的一位隱士。

見到馬老師之前,我想像中的他應該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模樣。

黎明即起,生火,煮粥,出坡。早齋罷,他坐在那裡,沖泡一杯野生紫筍茶,讀石屋詩偈,安居度夏。千竹庵是馬守仁曾經在住的地方,耕作之餘,飲茶、讀書,生活很愜意。在山林間修習茶道的方法,稱作山居茶道,以區別於俗世間那些形形色色的茶葉烹飲方式。

回想起採訪馬老師的那天,我們和幾個同事在活動現場等他,馬老師走了過來,只見他一身素樸長衫,乾淨而儒雅,溫和地跟我們打招呼。聊著聊著,馬老師箭步如風,一不小心,我們幾個年輕人被他落下了好遠。心裡猜想,難道是終南山山靈水秀,地靈人傑,馬老師常年得身心頤養,才有了如此輕快的步伐?

茶道最早的興盛是在唐朝,陸羽的茶經是唐代煎茶道的一個完整的技術。在唐代中國茶道已經確立了。採訪開始,馬老師就給我念了一首詩: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馬老師說,這句詩講述了因吃茶而得道的這個過程:飲用了三盞茶就得道了。

吃茶得道,就名茶道。

說到這裡,馬老師拿著摺扇搖了搖,溫和地笑了笑,開始講起了茶道的歷史,這時的他多了一種親切感,多了幾分煙火氣。

聽馬老師講著茶道的發展歷史,才知道從唐代的煎茶道,到宋代的點茶道,再到明代的烹茶道,茶道經歷了史詩般的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由唐到宋的茶道演變如同一副絢麗多姿的中華茶文化畫卷,但可惜的是,它並沒有因為它的豐富而全部傳承下來。

馬老師是茶道傳承的宗師級人物,作為南山流煎茶道的宗主,他致力於茶道的傳承和發展,故而創立了南山流派。他說,茶道並非一個簡單的藝術,對茶作坊,對器具的了解,都反應著人對茶的態度。南山濤濤,茶道不止,他堅信,茶道只有通過流派才能傳承下去。他所創立的南山流煎茶道共修班,也是傳承茶道文化的一種途徑。

關於茶與禪,用馬老師的話說,那是註定的一段夙世姻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茶與禪似乎一對夙世的眷侶,在文化的長卷上,它們永遠交織在一起,碰撞出神奇的火花。

茶與禪的邂逅

馬老師說道,中國古代的茶道是從初唐時期的神秀禪師開始的,他有一位得意弟子叫降魔藏禪師,他是第一位把茶的烹飲方式帶到茶的禪宗的禪僧修習法門的第一人。也就是,中國茶道的確立是從一位禪僧開始的。後面才有了百丈禪師,皎然禪師。皎然禪師是第一個提出了中國茶道兩個字的人,第一次以清規的方式,把禪森飲茶煎茶記載在禪門的清規里,這是最早的茶與禪的結合。

茶與禪的夙世姻緣

不可思議的是,到了宋代,宋代的點茶法也是從一個僧人開始的,到了明代,明代的烹茶道也是從一位禪僧開始的。也就是說,唐代的煎茶道,宋代的點茶道,明代的烹茶道,都是因禪僧的喜好引入到禪僧的修行生活裡面。禪修與茶道再次發生了碰撞。彷彿冥冥之中註定,茶與禪的夙世姻緣。有茶的地方就有禪,有禪的地方就有茶。

僧人飲茶,禪師種茶,植茶,用茶來供佛,用茶來招待,用茶來自飲。這是茶與禪的最深厚的連接。

茶禪一世,閑雲野鶴。終南山上,他烹茶修心,宛如一片天外閑雲,聚散隨風,恬淡瀟洒。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他說:中國人身上其實都有一種隱逸情懷,一種歸隱山林的文化情結。馬老師說,以前他是在終南山上長居,現在居住的地方已經移到了城市。

他獨隱山林,是為了潛心鑽研茶道,只為了將中華的傳統茶文化傳承下去。

出塵,他清修於終南山上,不食人間煙火,以茶養心;

入世,他奔走於茶道傳承,路漫漫其修遠兮。

對於中華茶道的傳承與發展,馬老師說,很多人聽到茶道都想起日本的茶道,其實,日本的茶道源頭在中國,傳播到日本的茶道只是中國茶道文化的冰山一角,唐代的煎茶道,宋代的點茶道,上至宮廷的,文人雅士間,下到世井間的,平明百姓間,都沒有傳播到日本去。文化的源頭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中華兒女的血液裡面,大家都知道唐詩宋詞,卻很少有人知道唐煎宋點,要記住在人類的文化史上有兩座並列的高峰,一個是唐詩宋詞,一個是唐煎宋點。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應該充滿自信,文化的自信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真正的發揚出去,才能真正復興中華的傳統文化。

馬守仁,這位來自於終南山的隱士,出塵入世,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茶道文化,延續著茶與禪,這段夙世姻緣。

採訪已然接近尾聲,感覺與馬老師的聊天還意猶未盡,回想起他,原本在我心中如同一位遠離塵世的世外高人,高冷遙遠而又神秘,如今看來,集大雅與和氣於一身的馬老師,奔走參加各種活動,創立茶道流派,只是因為眼見中華茶道傳統文化流失,才背負起傳承茶道文化的重任。這樣的馬老師,是溫暖而又充滿民族責任感的。

【人物簡介】

馬守仁,字守仁,號南山如濟,別署冷香齋主人、如濟居士、煎茶翁等。現任中華茶道文化研究會會長,中華茶道——南山流 宗主。著有《嶺上多白雲》、《冷香齋煎茶日記》、《無風荷動--靜參中國茶道之韻》等茶文化著作。並有「中國茶道美學初探」、「茶道與琴道」、「茶道與詩式」、「宋代《禪苑清規》中的茶湯煎點禮儀初探」、「唐代煎茶法略說」 、「茶藝漫談」等部論文發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一個以宋徽宗年號命名的白茶之鄉
夏天那麼熱,為什麼更要喝熱茶?
拓野茶莊,品評白茶的四部曲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福鼎白茶與「茶道六君子」
茶道|南北飲茶文化的差異
茶道化石茶叉
茶道,茶室的恬靜
六祖慧能三傳弟子,在莆田龜山寺獨創「茶禪」,影響了日韓茶道!
關於祁門紅茶的茶道
茶道|茶香的五層境界
別茶道鬥茶英雄帖 | 「二十四茶 立夏茶會」荒野銀針鬥茶賽火熱報名中
茶、茶道、茶文化
茶藝不等於茶道?茶藝和茶道的區別
茶道精神對話:台灣茶人吳明洲和他的四方竹茶書院
『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茶德呢
中國的茶道與茶德
吃茶去-饒宗頤茶道藝術賞
文化|大唐盛世奢華的茶道文化「碾茶」
中國四大茶道 各生髮於茶之品茶之韻茶之德茶之味 你喜歡哪種
茶道與飲茶十三式!
茶道與道,一琴一劍一杯茶,品讀茶與道家的不解之緣!
日本抹茶道——和敬清寂、禪茶一味
茶人茶話,雷鐸:細說中國茶道——潮州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