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少3》收官:用12期節目撰寫的「年輕哲學」

《花少3》收官:用12期節目撰寫的「年輕哲學」

什麼是年輕?

就是當你對「新鮮感」還有熱望,

像《花少3》那樣。

前晚,《花兒與少年3》落下帷幕。

屆此之時,我們不妨來對本季的《花兒與少年》做一個整體的復盤。

維度1:口碑評分

《花兒與少年3》目前豆瓣評分為7.2,這個分數略高於前兩季,共7575人參與評分,在二季度上檔的45檔綜藝節目中躋身評分Top3。

維度2: 輿情熱度

《花兒與少年》系列似乎自帶熱搜體質,延續到第三季依然如此。在微博話題榜、綜藝榜佔據雙榜第一,#花兒與少年#的話題閱讀量高達98億次,話題討論量超1027.8萬次,據不完全統計,全季微博熱搜超68次,熱門微博(視頻)及頭條文章共637條。

維度3:播放量

《花兒與少年3》雖僅有芒果TV與優酷兩個網路釋放埠,目前在網路端播放量卻突破20億,平均單期播放量1.66億,同樣在二季度45檔綜藝中上榜Top3,。

這三個數據共同指向了什麼呢?

年輕受眾。

據百度指數人群畫像顯示,豆瓣豆瓣、新浪微博、芒果TV、優酷分別有81%、73%、75%、76%的用戶年齡在20-39歲之間,對應的則是1978年-1997年出生的以80、90後為主體的年輕人群。

百度指數:豆瓣用戶年齡分布

百度指數:新浪微博用戶年齡分布

百度指數:芒果TV用戶年齡分布

百度指數:優酷用戶年齡分布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豆瓣評分、網路輿情、視頻播放都在二季度綜藝競爭中躋身前三名的《花兒與少年》,是一檔在年輕受眾中頗有競爭優勢的節目,且覆蓋面較為均勻——無論豆瓣中更偏向於文藝范兒的年輕人,或者微博所中更偏向於潮流范兒的年輕人,都是它的擁躉者。

那麼,為什麼《花兒與少年3》在年輕受眾中可以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力呢?

年輕化的嘉賓設定

「人設觀」在中國綜藝大行其道了幾年,於是大家似乎紛紛掉入了套路的窠臼,慣性地堅持著嘉賓要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受眾,當然,代表不同受眾最佳的「利器」就是不同的年齡。

然而,《花兒與少年3》卻反其道而行之。本季「花少團」的嘉賓最大35歲,最小19歲,平均年齡28歲。分開而談,他們各自在年輕群體中有各自的粉絲受眾;聚集起來,他們便成為了打開年輕受眾群體的重磅炸彈。

如果說,年齡層各異的嘉賓人設在受眾策略上走的是「縱向」的影響力,即利用各個嘉賓在各個年齡層抓取影響力;那麼,《花兒與少年3》這般年齡層相仿地嘉賓設定在受眾策略上走的則是「橫向」的穿透力,即利用各個嘉賓在年齡層中相仿但又各有區隔的受眾群將年輕受眾一網打盡。

所以,《花兒與少年3》能在年輕群體中有這麼強的影響力也就不足為怪了——年輕偶像自身的影響力先下一城,而《花兒與少年》的旅遊體驗屬性,又讓年輕人能在年輕偶像身上找到最好的自身投射,激起他們的共鳴、嚮往與慾望。

反套路的節目設置

什麼是年輕?就是當你對「新鮮感」還有熱望的時候。

所以年輕人就是對創新最敏感,對套路最反感的一個族群。他們需要意外、需要突破、需要挑戰、需要大膽,打破舊有的陳規、既定的程式、流俗的套路,為青春的火焰加柴添薪。

第三季的《花兒與少年》大概就是在「反套路」上擊中了年輕人high點。

從來都是集體旅遊,那麼分開旅行怎麼樣?於是在第一個敘事單元中,陳柏霖一人一狗「流放」非洲,「花少團」其餘成員集體體驗巴西。同樣都是年輕人的旅遊方式,你要哪種?

從來都是不回頭地旅遊,那麼故地重遊怎麼樣?於是當陳柏霖與大集體匯合後,又再次回到了納米比亞。陳柏霖說,「好像回家哦」;「第一次是探索,第二次是參與」,「我覺得在這邊,已經有生活的感覺了」。故地重遊,一個人的體驗與一群人的共享,顯然是兩種不一樣的生命體驗。

從來都是固定的「身份設定」,那麼輪流當導遊怎麼樣?第一站是井柏然,第二站是張若昀,第三站是陳柏霖。張若昀說,「我其實是一個自己照顧自己的人,也不太照顧別人,有點畏懼人際交往,但其實經歷了這次當導遊,讓我覺得,所有這些都很重要。你既需要照顧別人,也需要被別人照顧。」身份的置換,可能讓你更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

從來都是淺嘗輒止,那麼真正體驗一把深度旅行怎麼樣?旅行不再是打卡式地走馬觀花,而是你要用兩天的時間去學習、排練舞蹈,只為了參與當地狂歡節的十幾分鐘;是你要用兩天的時間去理解、訓練保育動作,只為了能在三分鐘內成功轉移長頸鹿。淺嘗輒止的旅遊,你只能用眼睛看到倏忽的風景;深入肌理的協作,你才會用心眼看到永恆的美好。物質生活的提高,已經有很多青年能夠實現第一種旅行,而第二種旅行甚至連「花少團」這樣明星級別的中國年輕人都鮮有經歷,張若昀說,「保育長頸鹿,這麼獨一無二的體驗,如果不是來這個節目,我想都沒想過」。而這種引領式的新鮮感,恰是電視節目的意義。

不同流俗的品味

作為大眾文化的綜藝節目,它的一個社會使命是「社交貨幣」。

這個社交媒體經濟學的概念,通俗來說,就是人們利用與他人分享事物的特質來塑造自己個人的產品、思想與品牌。

對於渴望分享、渴望交流、渴望社交的年輕人來說,《花兒與少年3》似乎是不錯的「社交貨幣」。

從攝像、剪輯、音樂、文案、花字到特效,《花兒與少年3》的質感與格調無疑都是分外個性而不同流俗的。

這個節目里,看得到文字的品味,「除了這一生,我們又沒有其他時間。能走多遠,就走多遠」;「汪洋一般的夜裡,少年們快樂得像一座森林」;

這個節目里,聽得到音樂的品味,不但華晨宇的主題曲《尋》透露出一種不同於流俗的高級感,而且節目中的背景音樂也是那麼恰如其分,那麼耳目一新,全然不是泛濫得乏味的狀態。

80後的年輕人多是在物質條件愈發富足的生活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與此同時,是他們所追求的愈發精緻的生活品質,愈發高級的藝術品味。因此,對於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受眾而言,能讓他們形成自我認同,進而發行「社交貨幣」的內容產品,必然是精緻的、格調的、不同流俗的。所以,為什麼《花兒與少年3》能被持續熱議,為什麼豆瓣青年願意給《花兒與少年3》高分,其實背後投射的一方面是青年人自我建構、自我認同的內部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對個人品牌、個人形象的外部塑造。

結 語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是《花兒與少年3》的忠實擁躉。我喜歡吳夢知天馬行空的文字想像,我喜歡背景音樂的清新脫俗,我喜歡畫面質感的美妙捕捉,我喜歡年輕偶像的青春氣場,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花少團」在非洲動物保育的篇章,因為它讓我從此多了一個夢想——去哈納斯做志願者。

張若昀說,「其實我一直在想我們來到這裡的意義,因為如果作為志願者來說,我們八個人的貢獻其實配不上他們跟我們說的這麼多,人家拿到這個證書的,人家肯定做了很多,但我們來的意義,可能是通過我們的眼睛,看到志願者的工作,看到哈納斯,然後也讓中國所有看這個節目的人看到,讓更多人有可能對保護野生動物的事情產生他的志願,這是我們來到這兒最大的意義。」

顯然,我是被這個號召擊中的人。

希望,如果還有下一季的《花兒與少年》,請你為包括我在內的更多年輕人,探索與分享更多寶貴的人生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1號 的精彩文章:

俞杭英團隊 新浪棋牌 靈芮娛樂 鳳凰網《讀者》雜誌
江蘇衛視 鹿晗壹心娛樂 饒雪漫譯林影業 永樂影業 盛夏星空
我國社交媒體的現狀、發展與趨勢(下)
網路社會中的「媒介化」問題:理論、實踐與展望
司若:2017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洞察

TAG:傳媒1號 |

您可能感興趣

《旅途的花樣》今晚22:00即將播出本季的最後一期節目
190415 劉宇寧二次登上《快樂大本營》當期節目斬獲收視第一
181207 距離《挑戰吧太空》下期節目還有1天 吳宣儀新鮮劇照送上
她每年主持1000期節目,觀眾卻很討厭她,嫁大15歲教授,11歲女兒長相很心酸!
215:用一期節目來回顧一下小紅莓
《奔跑吧》你不知道的事!錄一期節目吃掉39200份盒飯,請860位素人嘉賓
為何節目組要男人幫24小時內錄兩期節目?王迅11個字道出真相
12期節目讓舞者身價上漲20倍 商演、代言全面開花
《創造101》第二期節目,這四位選手的評級備受關注
7年58期節目90個公益項目,他們的「野心」推動公益讓生活更美好
《嚮往的生活》14期節目變13期,可惜了這組很有趣的嘉賓
王菲戴價值1500元的環形針耳環上節目,最新一期節目卻帶了一個球
《跑男》本期節目移至22點播出,原因很感人!
單期節目片酬不超80萬,「綜藝限薪令」是真的嗎?
《復仇者聯盟3》四位超級英雄降臨《跑男》網友:期待這期節目!
《跑男6》錄製收官期,十二期節目告終,由他掀起最後的收視狂潮
50歲李詠患癌去世,「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極限挑戰4》一期節目98分鐘張藝興露面三次,被指補錄忽悠觀眾
中國詩詞大會第3季總共幾期節目 節目好看嗎
《嚮往》趕時間收官,壓縮至13期節目,可惜了這組很有趣的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