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炎炎夏日宅家爽,讀圖問天更逍遙

炎炎夏日宅家爽,讀圖問天更逍遙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作者:李會超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比起冗長枯燥的文字,圖像內容更直觀生動,還能帶來視覺上的審美愉悅。最近我們發現了兩本與太空探索有關的有趣的圖冊,藉此機會推薦給大家。

《宇宙信息圖》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通過圖片認識行星軌道間的距離比理解這些數字別後的含義更加直觀。太陽系之中,大行星軌道間的間距並不是均勻的。比如,天王星與海王星軌道之間的距離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大10倍。遺憾的是,為了在一張圖中儘可能美觀的展示出各個行星,一般的太陽系行星圖中,行星間的軌道間距差別不大,行星的個頭也基本一樣。如果單看這樣的圖片,可能會對太陽系的真實情況造成誤解。

(這是常見的太陽系行星圖,行星軌道距離的比例和真實情況不符)

下面這張圖片獨闢蹊徑,用另一種方式描述了太陽系的尺度:

在這張圖片中,太陽系被按比例縮小,太陽的直徑變得和埃菲爾鐵塔的高度一樣,放置在巴黎中心。這時,地球的位置就會跑到距離埃菲爾鐵塔40公里的近郊,變得像一頭非洲象一樣大。木星的軌道基本還在法國境內,土星的軌道已經跑到了倫敦一線,最靠外的大行星則落在了哥本哈根附近。

怎麼樣,是不是一下子就記住了?當然,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把同樣大小的太陽放在故宮,地球軌道位於十三陵附近的描述可能更加親切。

如果你對「誰是當今最強運載火箭」、「人類迄今為止已經成功部署了幾台行星車、它們都走了多遠」這類話題感興趣,當然可以利用網路去搜索整理答案。但是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我們可能沒有時間仔細去消化它們。

《宇宙信息圖》這本書試圖用解決這個問題。它將與太空探索相關的話題信息濃縮成一張直觀、簡潔的信息圖。這些圖片不但美觀而充滿設計感,其準確性也在本文兩位作者——來自歐空局的斯圖亞特·落維和來自卡迪夫大學的克里斯·諾斯將——的努力下得到了保證。

從人類對地球和月球的探索,到星系如何在數億光年的尺度上分散於宇宙之中,所有的信息都變成了一口飯的大小。你既可以利用大段時間一次性的讀完這本書,一小口一小口的認真咀嚼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像吃零食一樣隨手抓來一把,獲得隨時隨地的閱讀樂趣。

(火箭大比拼)

(光學望遠鏡的大小對比)

(柯伊伯帶天體分布和軌道)

《帶我去太空——一部幻想與現實交織的宇宙飛船史》

音樂《Flower Dance》開頭,有一段人聲的對話:

Lucy:"They serve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hydrogen into breathable oxygen, and they』re as necessary here as the air is, on Earth."

Lucy:「它們把氫氣轉化為可供呼吸的氧氣(原文如此)。在這,它們像地球上的空氣一樣重要呢。」

Ray:"But I still say……they』re flowers."

Ray:「但是,我還是想說……它們只是花呀。」

Lucy:"If you like."

Lucy:「隨你便嘍……」

Ray:"Do you sell them?"

Ray:「這些東西,你賣不?」

Lucy:"I』m afraid not."

Lucy:「不賣。」

Ray:"But, maybe we could make a deal."

Ray:「可是,也許我們可以做個交易."

這段對白源自電影《Assignment: Outer Space》(《外太空任務》),如果補上之之後的對白,你會發現男主在太空撩妹的技藝相當純熟。

Lucy:"What do you mean?"

Lucy:"你的意思是?"

Ray:"Oh, you see, you won』t have to send them anywhere. I』ll pay for them, and then, I』ll leave them here, for you."

Ray:「 你看,你不必把花送到任何地方。我會買下她們,把她們留在這,送給你。"

這部義大利電影上映於1960年,描繪了未來人類在太空中生活的場景。這段對話發生在一個太空實驗室中,女主的一部分工作是在太空中培育植物。那時,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剛發射成功不久,把宇航員送入太空則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但藝術家們已經成功幻想到了幾十年後的今天,在天宮二號上太空種菜的場景(撩妹那事他們還真是想多了)。

電影中太空種(liao)菜(mei)的場景

在所有的科學技術門類中,探索太空的航天技術顯得獨一無二。早在工程師和科學家們認真思考太空旅行之前,藝術和文學作品中幾乎就已經描繪了它的方方面面。科幻小說中曾出現的液體火箭、人造衛星、太陽帆、生命保障系統、宇航服甚至發射之前扣人心懸的倒計時,都在後來的航天探索中變成了現實。

事實上,三位航天理論的奠基者——俄羅斯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美國的羅伯特·戈達德和德國的赫爾曼·奧伯特——的太空之夢,都是由科幻小說開啟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奧伯特都是在閱讀了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著作後,才產生了對太空的嚮往。而戈達德的太空啟蒙,則來自於英國作家H·G·韋爾斯的科幻小說《星際大戰:火星人入侵地球》。

據戈達德後來回憶,「當我仰望東方的天空時,我突然想要是我們能夠做個飛行器飛向火星,那該有多好!我幻想著有這麼個小玩藝可以從地上騰空而起,飛向藍天。從那時起,我像變了個人,定下了人生的奮鬥目標。」

走進書店,讀者朋友們應該能從書架上找到不少關於人類航天發展史的著作。《帶我去太空——一部幻想與現實交織的宇宙飛船史》一書的特別之處,是用藝術與科技的雙重視角來打量這段歷史。

在這本書中,你既能看到真實、準確、精細的V2火箭、阿波羅飛船、太空梭結構圖,又能看到同一時期電影和漫畫中的航天器形象。既能從回望衛星、登月、近地軌道空間站這些我們已經實現的幻想,又能展望火星移民、恆星際飛船這些未來可能實現的技術。

這本書特別適合對太空感興趣的孩子們閱讀,因為他們在書中能夠看到像戈達德這樣的先驅者,是如何頂著嘲笑,將看似不可能的幻想變成日後的奇蹟。說不定他們之中就會誕生出中國的戈達德,讓太空飛行的技術徹底更新換代,向近地軌道發射二十噸中的載荷時不需要再大費周折的起飛一枚好幾百噸重的火箭。

(文藝作品與航天活動早期的宇航服)

(對於電推技術的幻想。目前衛星電推技術已經在一些衛星上開始進行試驗。)

作者:李會超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訂閱號(ID:nssc195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五彩的歐若拉,視覺盛宴
讓他們來告訴你太空生活究竟是何種體驗!
答:衛星變軌與X-O有什麼關係?
人被吸進黑洞會怎樣?
科普童書之太空探索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

您可能感興趣

讀圖時代,必須「懂」圖
讀圖時代
媲美故宮藏品的清乾隆青花耕讀圖膽式瓶現嘉德春拍
讀圖時代,如何對歷史重新解讀?
在讀圖時代里,玩點「文字遊戲」
讀圖漲知識8:西藏的天路天城——中國邊境城市大全(西藏篇)
「心電圖」心肌梗死的定位診斷,讀圖更清晰
讀圖品詩賞臘梅
孩子閱讀圖書需要做閱讀記錄嗎?
有誰來!吱吱喳喳讀圖夜十周年第40場燃爆襲來!
吳昌碩和張大千都仿石濤《山窗研讀圖》,誰畫得更好?
民國是個「讀圖時代」
長大後才看懂!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曝解讀圖
讀英文繪本孩子聽不懂,那就著力培養他的讀圖能力
藝心老師讀圖畫書:《你好,安東醫生》
藝心老師讀圖畫書:《巫婆薇吉爾》
馬拉松式的親子共讀,父親為女兒朗讀圖書,他們堅持了整整3218天
能「讀圖」、能「認字」、能「思考」 「人工智慧醫生」即將上崗?
學會閱讀圖片
藝心老師讀圖畫書:《我沒有做作業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