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鮮肉」也有可學習之處,馬伊琍曝與文章宅家裡研究《三生三世》

「小鮮肉」也有可學習之處,馬伊琍曝與文章宅家裡研究《三生三世》

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正在東方衛視熱播,馬伊琍又一次挑起大梁出演全職富太太,在劇中上演「老公孩子斗小三,早中晚飯魚尾紋」的生活,這段註定走到盡頭的婚姻也引發了觀眾的思索。

接受《頭條娛樂》專訪時,馬伊琍表明了對婚姻的態度,表示婚姻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裡面沒有對與錯。對自己的「前半生」,她沒有遺憾也沒有後悔。在馬伊琍眼中,「小鮮肉」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還爆料曾與文章宅家裡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新劇被角色打動,觀眾看了會有共鳴

《我的前半生》7月4日起在東方衛視每晚黃金檔開播以來,收視表現不俗。該劇根據亦舒同名原著改編,講述了全職太太羅子君遭遇婚變後,在閨蜜唐晶及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回歸職場,重新找回自己的故事。

《我的前半生》 劇照

《我的前半生》的故事從馬伊琍飾演的全職太太羅子君遭遇婚變開始,而這已經不是馬伊琍第一次在戲裡遭遇婚變了。在之前熱播的《中國式關係》中,馬伊琍飾演的江一楠也曾面臨失去婚姻、事業的打擊。不過這一次羅子君的遭遇顯得更加凄慘——大學畢業就結婚生子的她甚至幾乎沒什麼工作能力。

《中國式關係》 劇照

從零開始走向職場,其中的酸甜苦辣百般滋味想必能引發不少女性的共鳴。這一點馬伊琍深有體會,她坦言,自己在看到劇本後就特別堅定要出演女主人公,「裡面每一個角色,觀眾都會找到自己的原型。」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裡面沒有對與錯

《我的前半生》雖然講的是離婚故事,但馬伊琍並不認為它是離婚教科書,「這部戲最大的意義不在於裡面有離婚,有丈夫拋棄你,而是每個人物都會反省,每個人物都在成長。」

在馬伊琍看來,婚姻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這個戲沒有站在任何一個角度對任何人有褒貶,婚姻中沒有對錯,有的只有反思。」

馬伊琍拿劇中角色為例,「羅子君的反思就是全職太太有全職太太的苦,大家站在她先生的角度上,認為她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不懂得關心丈夫的精神世界,不求上進。但是站在羅子君的角度,就是丈夫怎麼可以把一個大學畢業就跟著你,一直在家相夫教子的妻子拋棄了,站在對方的角度誰都有理。」

不當女強人,家庭永遠放第一位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馬伊琍並沒有像有的女星一樣選擇息影,安心相夫教子。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割捨不了對演戲的熱愛。「拍戲是我很愛的事情,即使中間趕來趕去,也不會覺得辛苦。」

每次出來拍戲,馬伊琍說都會提前安排好孩子的所有事情,儘可能把家庭和工作都平衡好,這樣就不會煩。「工作的時候,仍然很愛家庭的話,就願意為家裡人做一點事,會很開心,做起來也不會覺得累,可能事半功倍吧!」

文章、馬伊琍一家四口

向「小鮮肉」學習,和文章貓家裡看《三生三世》

《我的前半生》中有陳道明的客串加盟,馬伊琍爆料稱,每一場戲,陳道明只要在劇組就不休息,「他站在我們旁邊一直看我們拍戲,從早看到晚。他覺得我們現在是這個時代的主流,他們過去的表演方式留著那個時代的痕迹,他想要看一看現在的表演方式。」

馬伊琍稱當時看到這些挺感動,「這個也是我們需要做到的。因為還有比我們更年輕的演員,他們有大量的粉絲,有收視在,我們也需要看一看更年輕的演員,看看他們的表演。」

攝影/潘志偉-

現在,馬伊琍也在向「小鮮肉」學習,「兩個月以前我跟文章在家裡特意看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定要看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看的是什麼東西,看他們喜歡怎樣的表演方式。」她認為對「小鮮肉」不能都是批評,「如果因為他們年輕,就覺得肯定沒有什麼好學的,這是不對的。」

紅不紅要看緣份,我對前半生很滿意

經過歲月的打磨,讓馬伊琍更多了一份平靜與淡然,包括對一直當紅,或對碰到好作品,馬伊琍也有了更順其自然的心態。

馬伊琍說,一個演員演藝生涯當中能碰到一兩個自己喜歡的角色就非常幸福了,「我在30歲碰到夏琳(《奮鬥》),40歲碰到羅子君(《我的前半生》),已經非常滿足,非常知足了。」碰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和走紅一樣,馬伊琍說都是講緣分的。

對自己的前半生,馬伊琍這樣總結,「我一直覺得我過得很開心,我走得每一步都是我努力過的,沒有遺憾,沒有後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晚報網 的精彩文章:

火星情報局第三季第二期巫啟賢說微波爐被嗶掉的話是什麼?
劉濤雜誌封面大片曝光 超美演繹「王子與公主」
張柏芝穿背心直播 曾在社交平台PO大尺度照片
楚喬傳星玥同床共枕了 月七看著都害羞了
極限挑戰第三季孫紅雷真的被勸退離開了嗎 第二期還有孫紅雷嗎

TAG:齊魯晚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蘇研究」一大家——寫在《曾棗莊三蘇研究叢刊》出版之際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刊發初二學生的兩篇《紅樓夢》研究論文,讀了有什麼想法?
馮立君丨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簪纓世族,書香門第的游壽家族 一門三進士,兩舉人,一個傑出的女書法家、古文字研究學者
科學研究表明,養殖三文魚比野生魚更健康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個文學家的考古學著作
寶雞文理學院又有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發表
《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刊登我校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
台灣《文化研究》學術期刊簡介
佛學研究 兼論中國文化的未來
後《國家寶藏》時代,對博物館藏品研究的思考
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日本「獨創的哲學」
《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堪稱學術研究與圖書出版的盛事壯舉
文化守望的詩性邏輯——中國「文化詩學」與英美「文化研究」的比照探討
慧眼獨具 別開生面——胡大雷教授的中古文學文獻編纂研究
善修文德 茹古涵今——記民族文博人覃代倫研究館員
陳建斌談《三國》,曾花兩年研究曹操,「歷史上對他有誤解」
德國科學家研究四年,終證明死後的生命存在
轟動科學界的三個洞,科學家窮其一生都難以研究透徹,暗含宇宙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