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次中暑都適合藿香正氣水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暑是夏天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暑邪致病有嚴格的季節性,《素問?熱論》有云:
「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
,故暑病獨見於夏令,暑不產生於體內。故無內暑、外暑之分。
中醫認為,傷暑有陰、陽之分,
「動而得之者為陽暑」,「靜而得之者為陰暑」
,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陽暑。著名醫家張景岳曾說:「暑月受寒,故名陰暑;暑月受熱,故名陽暑。」
1
陽暑
《景岳全書》卷十五:
「陽暑者,乃因暑而受熱者也。在仲景即謂之中暍。
凡以盛暑烈日之時,或於長途,或于田野,不辭勞苦,以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此以暑月受熱,故名陽暑。治宜察氣之虛實,火之微甚,或補或清,以固其氣。」
陽暑多由夏季長時間處於烈日下或高溫、熱幅射環境,感受炎熱曝哂而發病的傷暑證。是由於動而得之,故名「陽暑」。
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且舌紅苔黃少津,脈洪數等,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陽暑主要病狀有高熱、心煩、口渴、大汗、舌苔黃干,脈洪數等。
陽暑問題,通常是見於長時間在太陽暴晒下的勞動者、運動人士,癥狀是頭暈倦怠、口渴身熱等,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兼休息,甚至會出現熱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2
陽暑辨證論治
夏季中暑分為先兆中暑(又名傷暑)、輕度中暑(又名冒暑),以及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
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煩渴、自汗、頭暈眼花、胸悶心悸、背寒、疲乏、噁心、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等。
這時我們應該及時將病人扶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躺著休息。解開衣扣,有助於病人呼吸和散熱。可用扇子或濕毛巾給病人散熱或降溫。同時給病人喝一些淡鹽水或含鹽的清涼飲料,以補充流失體液。這樣一般情況下癥狀會很快緩解並消失。
輕症中暑
除了有先兆中暑的各種癥狀外,還有伴隨有體溫上升、面色潮紅、大汗、皮膚灼熱或面色蒼白、嘔吐、四肢濕冷、脈博加速等情況。
此時除迅速採取上述處理外,還可給病人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並針刺或指壓人中、內關、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若病情無好轉,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重症中暑
重度中暑除有上述情況外也體熱衰竭,患者會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胡言亂語、昏迷、抽筋。
當程度達到重症中暑的時候, 遇此情況,除迅速將病人抬至陰涼處,採取上述簡短急救外,應立即送病人去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重症中暑有3個類型,以下是它們的標誌性癥狀:
熱痙攣——頭痛,頭暈,肢體、腹壁肌群的痛性痙攣
熱衰竭——疲乏,心率加快,血壓下降,或暈厥
熱射病——CBT(直腸體溫)>40℃,神志障礙
治療陽暑主要以清熱解暑為主,可用張仲景的白虎湯。
藥物組成為生石膏 50 克(先煎),鮮蘆根、生地黃 30 克,竹葉心、知母各 10 克,荷葉 1張,西瓜皮 1 塊,生甘草 8 克,
水煎服,每日 1 劑,分 2 次服。
如熱極生風、四肢抽搐者,可加鉤藤(後下)、地龍、菊花各 10 克,以熄風止痙,必要時,加用羚羊角粉沖服;如熱盛傷津,出現舌紅、口乾、多汗,可加沙參、麥冬、五味子、太子參各10 克,以益氣養陰。神志昏迷者,用牛黃清心丸或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等,以醒腦開竅;如出現面唇青紫、肢冷脈微者,可用參附湯救逆固脫。
——選自:大眾衛生報,2014年7月31日,第006版
3
陰暑
陽暑是指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暴晒出現的中暑現象,而人們卻往往忽略了陰暑。
大部分中暑現象的原因是陰暑。人們一般對陽暑的防治較為重視,但對陰暑證往往認識不足,正如《時病論》所說:
「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陰暑居其八九。」
陰暑病機——暑熱在內、寒濕在外
所謂「陰暑」,是指「暑熱在內、寒濕在外」,很多陰暑是夏日人們由於過度避熱貪涼而致。如:在外面暴晒回來突然進入空調房,在室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洗澡,或是快速飲食大量冷飲;晚上睡覺開冷氣等等原因都可導致邪氣侵體而引發陰暑。
明代張景岳指出:「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陰暑。」所以,陰暑是夏季氣候炎熱,而又乘涼飲冷,感受風寒所致病變。換而言之,陰暑的致病原因不單純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濕,所以陰暑不像中暑那樣明朗化和發病急驟。
陰暑的癥狀表現既有口渴、心煩、嘔惡胸悶等暑濕之象,又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脈浮等風寒外束之症。
陰暑的特點是頭暈、噁心、乏力、沒食慾、大便稀、舌苔膩,貪涼喜冷飲的人更容易罹患。陰暑發展比較緩慢,常持續好幾天。桑拿天里感覺頭重、噁心、身重,往往是中陰暑的先兆。
4
治療陰暑主要以解表清暑為主
《時病論》張介賓曰:
「今之人治暑者,但見發熱頭痛等證,則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無非寒涼,其不達也亦甚矣。 」
江誠亦說∶「介賓先生謂陰暑多於陽暑,最為確切。今人治暑不別陰陽,一見發燒,遂投涼葯,若此貿貿,則害人匪淺矣。」
充分說明了暑氣襲人,因人體質不同而臨床表現也不同,為辨治暑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陰暑由受寒而來,在原因上有內、外之分,一是熱後在外感受寒邪,一是熱後過食寒涼。
新加香薷飲,治療陰暑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香薷二錢(6g) 銀花三錢(9g) 鮮扁豆花三錢(9g) 厚朴二錢(6g)連翹二錢(6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後服;不汗再服,服盡不汗,更作服。
[功用]
祛暑解表,清熱化濕。
[主治]
暑濕兼寒證。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口渴面赤,胸悶不舒,身重酸痛,小便赤澀,舌紅,苔白膩,脈浮而數者。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證候乃暑濕內蘊而兼寒邪外束。多緣夏月先受暑濕,復因起居不慎,乘涼飲冷而感受寒邪,釀成暑濕為寒所遏之證。寒邪犯表,衛陽被郁,腠理不開,故惡寒,頭痛,無汗;暑熱內郁,無從瀉越,故發熱,面赤,口渴;暑為寒遏,濕滯肌腠,故身重酸痛;暑濕內郁,故胸中煩悶,而小便赤澀;舌紅,苔白膩,脈浮而數,均為暑濕為寒所遏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為暑、濕、寒三氣交感,表裡同病而設。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
一為清溫合用,以清為主,銀花、連翹之涼,正合暑為陽邪,非涼不清之旨,香薷、厚朴之溫,正合濕為陰邪,非溫不化之旨;二為集一派辛味葯,辛溫以散在表之寒邪、化內蘊之濕滯,辛涼以清內郁之暑熱。
5
預防陰暑——防護為主,解表清暑為輔
預防陰暑要注意不能過於貪涼,露宿或通宵達旦地使用電扇、空調,節制生冷飲食和大汗之後冷水淋浴。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誘發此症,尤應加強防護。
治療陰暑主要以解表清暑為主,首選藿香正氣類葯,具有散寒化濕、和中祛暑的作用,適用於因過度避熱貪涼引起的「陰暑」,表現為頭痛身重、四肢酸痛、怕冷發熱、無汗等,有的還伴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胃腸癥狀。
一旦患陰暑,治療宜用解表化濕之法,可選用中成藥六一散、藿香正氣丸(水)內服。
或用中藥香薷、桔梗、杏仁、陳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溫服,1日2 次;或選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蘇葉、佩蘭、陳皮、茯苓,水煎溫服,1日2 次。頭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荊子;寒邪犯胃,致胃氣當降不降,腹部脹滿,納食不香者,可加草豆蔻、法半夏、神曲。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
刮痧防暑
三伏天濕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症,可採取刮痧辦法。具體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或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塗上清涼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氣丸(水),多喝綠豆湯、荷葉、藿香代茶飲,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淡鹽水。
附:摘自羅大倫頻道
不過中暑也不可怕,刮痧急救簡易方便,如果身邊有人中暑了,就給他刮拭以下穴位吧:
大椎穴
大椎穴在脊柱區,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簡易取穴法:正坐低頭,脊柱在脖子處就會出現凸起,其中最大的凸起下方就是本穴。中暑的病因病機為感受暑熱之邪,閉塞清竅,清升濁降失療,導致陰陽氣血失和。大椎穴有調和陰陽之功,清熱解表,所以可治療中暑。
委中穴
委中穴也是膀胱經上的穴位,在膝後區,腘橫紋的中點。委中穴是膀胱經的合穴,膀胱經的兩條支脈在此穴處相合,所以在此處刮痧可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清熱涼血,開竅啟閉,定志安神。
尺澤穴
在肘區,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中。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者說是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在此處刮痧可調理肺氣,清熱和中。
將中暑者扶至陰涼通風處,刮痧時使用瀉法,即重刮主穴。
兼有胸悶者,加膻(dàn)中;
兼有頭痛者,加印堂、太陽;
兼有昏迷者,加掐人中。
上述操作後,若條件許可,可給予刮痧者清涼飲料,幫助中暑者恢復。綠豆湯西瓜汁都是很好的選擇。多數病人刮後就可以感到頭腦清醒。但如病情較重或刮痧無效,則應及早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中醫思維十平台無關,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由一粒米原創,由中醫思維+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授權。
特別提醒:歡迎添加專屬客服微信,享受實時諮詢服務
郝萬山傷寒傳承【
18201678993
】諮詢團購【
18210107567
】峨眉醫學傳承【
13552886976
】更多團購信息,敬請關注中醫思維十服務號
點擊「
閱讀原文
」立即團購※外地男子街頭中暑暈倒 巡防隊員緊急幫其蘇醒
※今天正式開啟三伏天「上蒸下煮」!怎樣小心才能不中暑?
※夏季預防中暑小貼士 應對入伏持續高溫
TAG:中暑 |
※你更中意哪一對?適合冬天的性價比水乳
※這種花不適合經常澆水,一兩個月不澆水都沒問題,澆水一勤死得就越快
※適不適合冬泳,一看就知
※冬季適合面膜幾天一次 這樣做讓肌膚更加水潤
※最適合不冷不熱的天氣的一款單品
※冬天最適合吃這些水果 每種都有不同的功效
※雞肉和它一起燉,吃上一口,整個人都暖暖的,冬天吃再適合不過了
※冬季滋補不上火不是羊肉,也不是牛肉,這道菜絕對再適合不過了
※冬季適不適合夜釣,還得看這幾點!
※今天初四也是雨水節氣!適合吃什麼?這些是首選!
※2種水果適合「熱吃」,功效大不一樣!冬天值得一試
※不是每種蔬菜都適合生吃
※如果體內濕氣是比較嚴重,就不適合再吃這些瓜果
※薑糖水就是一種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飲用的飲品,有什麼作用?
※春季最適合的短髮,不對比你都不知道這麼好看
※不合適的人,不適合一起走下去
※近期吃這樣水果口感非常棒!還有這些又肥又味美的水產,最適合春季買來嘗!
※香菇居然還能這樣做?自從學會了它,一頓兩碗飯都不夠吃,簡單美味,最適合上班族
※兩個人適不適合,就看這幾點
※雞蛋不用再煮著吃,這幾種做法,才真正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