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破解王羲之《憂懸帖》的密鑰!

破解王羲之《憂懸帖》的密鑰!

釋文憂懸不能須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註解

首行「憂懸不能須臾忘心」句:「憂懸」:憂思挂念。「忘心」:忘懷。王羲之尺牘中有「弟佳寧善,然復憂之不去懷」句。

次行「故旨遣取消息」句:「旨」:意圖。遣:遣書(發信)。王羲之書帖中有「音問轉復難通。情慨深矣,故旨遣,承問,還願具告」句,以及「貴奴差不?想不成大病。傷寒可畏,令人憂。當盡消息也」,「聚散人理之常,亦復何雲?唯願足下保愛為上,以俟後期。故旨遣此信,期取足下過江問」等帖。

大意挂念懸思片刻也不得釋懷,因此,意欲遣書發信以獲取你的近況。

行氣章法

《憂懸帖》章法的動線特徵:漢字每個單字,都可畫出一條直線,它的位置是表示字傾側的方向,同時把字分成感覺上份量相等的兩個部分。畫出的直線稱為單字的動線,以確定作品的位置和方向。《憂懸帖》一開始的「憂懸」兩字錯位較大,但不影響行氣,反而是在連續中,帶了些許的波動,加強作品的靈動感。動線在書法作品中連續不斷出現直到終篇,形成了一幅作品的音樂屬性——旋律。書法的時間性和流動感,是一種無聲而有形的旋律。

重要技法:

1、切筆

有人說:王羲之那叫一個厲害,筆筆中鋒啊!」

我現在覺得,誰要寫字筆筆中鋒那才是傻子!那就如同用劍,一下一下砍,一下一下剁!那絕對不是高手,高手是:剁、砍、片、切、抹、刺、挑。。。都用的。高明的書法家手中的毛筆就是劍。

我以為,王羲之用筆,最妙的就是側鋒!我們看看現在存世的王羲之墨跡就知道,他用筆基本上都是:側鋒入紙---然後扭轉為中鋒。或者就是直接用側鋒。

為什麼這麼說?比如:我們用刀切帶肉皮的生肉,直接用刀直立下去,那可能切不動。如果,你用到在生肉皮上把刀向前推--同時用力下壓,那樣刀就切進去了。 或者:護士輸液的時候,用針頭把你的肉皮輕輕挑起來一些,然後再推進你的肉--血管。

簡單地說,這是一個力學原理。而,用筆何嘗不是呢?!

咱們一起看一下王羲之的這些墨跡,起筆的地方都有一個小尖尖的線,其實這就是切入的痕迹。這麼說吧,這個小尖尖就是筆毫進入紙的第一個動作,他的作用是把筆毫打開,或者叫做把筆毫壓開。(提示一下:把筆毫打開非常重要!)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進入一個房間,需要先用手把門推開。那麼,起筆的這個小尖尖,就是推門的手臂!

那麼有人會說《姨母帖》很多字沒有小尖尖啊,這是為啥?我告訴你,這是隱藏筆法,這叫含蓄。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進門的時候,沒用手推門,而是用肩膀拱進去的,這叫踏雪無痕,一門很厲害的功夫,知道不?!

很多人不解筆法,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學《蘭亭》,總是把起筆的小劍劍當作線條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知道那是一個前奏的動作,於是學了那個形,但永遠不知道那個小尖尖幹嘛用。於是,不帶那個拐彎的小尖尖,似乎就不是王羲之,唉。。。。一地雞毛!

2、節筆王羲之的《憂懸帖》裡面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技法:節筆,主要表現在「憂」字的一橫,如圖

這筆畫再孫過庭的《書譜》運用廣泛!

歷代對於孫過庭行筆使轉時的突變筆法頗有歧義,被稱為「節筆」、「折筆」、「觸筆」、晉人「彈跳筆法」。

我以為孫過庭的這種筆法是《書譜》中執、使、轉、用,幾種筆法的綜合應用,即由中鋒轉換為側鋒、用力下按筆心後迅速提筆轉換為中鋒形成墨跡形態的突變特徵。實際上不是什麼新筆法,就是二王的中鋒、側鋒的快速轉換時的突變筆法。

再說,筆法的要害是控制中鋒行筆,草書筆法的要害是使轉中的中鋒、側鋒轉換的發力特徵。使轉本身就是中鋒與側鋒之間的轉換方法。這種節筆特徵畢竟要比使轉簡單得多,只是使轉筆法結束時的一個次要動作,可以學習,也可以不學。試想,糾纏於這種節筆特徵的唯妙唯俏,對於掌握核心筆法和審美情趣又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沒有必要在節筆特徵上過多糾結。學習草書使轉的關鍵是要掌握草書使轉的基本要領形成書法節點。學習《書譜》的重點是要掌握線條的弧度張力把控、筆鋒的轉換控制力度、字法結體的審美情趣和章法節奏的疾、滯調節能力。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在齊白石心中,荷花是懂他的
中國畫何必躲在深山裡
學畫荷還需找稚柳
最好的東西都平淡天真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書畫‖欣賞—晉 王羲之 《頻有哀禍帖》、《孔侍中帖》 、《憂懸帖》
每天古書畫:王羲之 《憂懸帖》《日月如馳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