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深度|離開了媒體的高級時裝編輯們,接下來的職業道路該怎麼走?

深度|離開了媒體的高級時裝編輯們,接下來的職業道路該怎麼走?

本文作者:Chantal Fernandez

時裝雜誌不斷洗牌或縮減規模,求職市場上的編輯人才越來越多,但薪水可觀的內容營銷與顧問職位的競爭亦相當艱難。這對正在轉型的媒體行業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英國倫敦——自由職業的編輯大軍現在越來越擁擠了。隨著前英國版《Vogue》時裝總監Lucinda Chambers令人震驚地直白的採訪報道於上周在網上掀起風暴,即將上任的主編Edward Enninful繼續徹底改組團隊,這本歷史輝煌的時裝雜誌要與數位長時間在此任職的編輯們說再見:Emily Sheffield、Frances Bentley、Fiona Golfar與Nicola Moulton據傳已離職。

知名時裝雜誌的編輯「出走」遠非罕見:由於預算緊張,雜誌削減了他們原本高昂的薪資以節省成本,並在招聘時優先考慮有數字與商業經驗而非純編輯經驗的人選,越來越多的傳奇編輯發現自己沒了「家」。《Allure》雜誌組織結構變革之後,創始主編Linda Wells與Paul Cavaco開始出現在這份清單上的顯眼位置;2016年底,《W》雜誌執行美妝總監Jane Larkworthy與《Elle》時尚新聞總監Anne Slowey均在效力其雜誌社近20年後離職;上周,自2014年後擔任雅虎時尚(Yahoo Fashion)主編的Joe Zee也已離職。

那麼在當前市場上,這些曾經位居高層的編輯們機遇何在?

很明顯,最大可能的去處是那些需要製作引人注目的內容及原生廣告的品牌。獵頭公司Koller Search Partners執行合伙人Karen Danziger表示:「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每個品牌都在努力變成一家出版商。」

倫敦創意行業獵頭公司Talent Atelier創始人Rachel Saywell-Burr補充道:「編輯人才正在流向品牌,我們能看到品牌在自有平台創造內容的質量與層次都將提高。」

但品牌的編輯領導崗位要比5年前更難拿下。據獵頭諮詢公司Joe』s Blackbook副總裁Eric Puestow描述,該行業在2012年的招聘市場「瘋狂找人」;如今,很多品牌已經有了自己的內容戰略。他說:「那些長時間呆在編輯崗位的人,如果名下沒有品牌經驗或商業經驗……那麼企業就要冒著這些風險,害怕花了這麼多錢請人,但是不能帶來任何創新,這對該企業的品牌總裁、首席執行官或董事會來說就吃不消了。」

另外,優秀的編輯往往身上貼有「沉重的」薪資價碼。Puestow表示:「品牌已經付了錢聘請副總裁、高級副總裁或首席營銷官,來思考如何做好內容、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除此之外,聘用年薪20萬到30萬美元的人才的空間就更少了。他表示目前困擾零售業的問題「對身價更高的人們來說只會更棘手。」

但在新興小眾品牌以極快節奏破局、傳統品牌尋求未來正確道路的美妝產業,對編輯們來說,依舊存在尚未開發的轉軌機會。比如,露華濃(Revlon)今年2月聘請Wells擔任首席創意官;從創立之初就將重心放置美妝領域的Goop,也在2015年聘請了《Lucky》美妝總監Jean Godfrey-June。

除了提供編輯觀點之外,時裝總監的工作還結合了趨勢預測與造型,這對希望在每一個方面都提升審美水平的品牌來說,吸引力更甚。

但Puestow還說:「戰略在胸、精通人事的偉大的雜誌主編……老天才知道有多久沒有客戶問我能不能推薦這樣的人了。」前《Lucky》雜誌主編陳嘉樺(Eva Chen)如今出任Instagram時尚合作夥伴關係負責人只是少有的例外。

Puestow還表示,那些還沒能在廣大受眾中建立品牌認知的多品牌電子商務公司還有不少潛力。比如,StitchFix上月則聘請了《Elle》配飾總監Maria Duenas Jacobs出任品牌發展總監。Saywell-Burr表示:「我們最近在和幾家新生的在線零售商合作,他們的移動速度迅如閃電,希望在發展成熟的領域引入他們知道具有影響力的人才。她還補充道,對於希望獲得高多靈活性及更高薪水的編輯來說,諮詢機構也很有吸引力。

Danziger則表示,就業選擇並不局限於品牌。她表示出版集團的內部團隊,比如梅瑞狄斯集團(Meredith)旗下的Meredith Xcelerated Marketing以及康泰納仕集團(Condé Nast)的23 Stories也在尋找人才。時裝界之外的品牌與出版商——旅行或家居裝飾——也在尋求時裝感受超群的人才。她說:「如果有人希望打破那個堅硬的核心領域並脫穎而出,這個方向或許會有幫助。」

但由於如今市場供過於求,編輯肩上的負擔在於推銷自己,發揮他們在整個職業生涯建立的人脈關係。「外面確實有機會,只是很少,相互之間也隔得遠,」Danziger說:「編輯們必須要重塑自己,就像所有人那樣。關鍵是要有不同的思考,學習新的技能,而這一點你也說所有人早就應該這麼做了。」

今日討論

你認為時裝編輯適合的職業是?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Six Lee與Kye贏得本年度Woolmark Prize亞洲區競賽冠軍

中外六大紡織服裝巨頭髮起「全球時尚生態圈倡議書」

潯興股份斥資10億入股跨境電商平台

Charlotte Olympia與Onward Luxury Group集團結成戰略合作夥伴

傳Theory集團將開發專門面向「千禧一代」的新系列

Saint Laurent支持高定工藝培訓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裝 的精彩文章:

「法國瑰寶」伊夫·聖·洛朗,天才易逝,藝術永存,時裝王國「太陽王」用時尚裝點人生
娘MAN同體又離經叛道,DSquared2就是這麼潮!
性感時尚盛宴:2017年巴黎時裝周模特時裝掠影
高級時裝是否仍需堅持血統論?

TAG:時裝 |

您可能感興趣

怎麼掙扎都爬不出去?我們總結了新內容時代下的8個「媒體沼澤」
新媒體出現之前,我們怎樣傳播?
西方媒體全啞火了;那些喊著要被砸中的人呢?出來走兩步
VR媒體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嗎?
薛之謙事業重回正軌,媒體見面會開到了新加坡
現在的媒體都是怎麼了?我國開國將軍去世了,網路熱度為0
媒體前往范冰冰工作室,發現人去樓空,物業:做完保潔會回來辦公
日本給予了厚望的出雲級驅逐艦深陷醜聞?日本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過去那麼多天了,她從頭到尾沒有露面,不想給媒體製造話題的機會
坐分別人用血換來的饅頭,透過二更食堂,新時代自媒體怎麼了?
俄導彈可覆蓋以色列全境!媒體:墜機的事情還沒完,這只是開始!
自媒體運營一段時間,便不知道寫什麼?可能一開始你做就錯了
自媒體轉型之路,咪蒙和新世相都錯了
業主交房發現不一樣,集體大鬧找媒體曝光,業主:為啥不公開出來
華為要戰略性開啟自己的造車大業?媒體:這事還得看任正非的態度
豪言再次響起,印度竟向這個領域叫囂!遭媒體諷刺,出來走兩步!
文創產業如何變現?打造「會走路」的媒體!
品牌和自媒體,應該如何進行一場高效的直播營銷?
王菊怎麼就突然火了?背後的新媒體營銷邏輯令人深思
印度人來中國旅遊,被眼前的一切嚇到了,原印度媒體一直在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