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球才是一座孤島

地球才是一座孤島

不知道這是不是歐洲的傳統,或者是一種約定俗成,在奧斯陸,也像維也納一樣,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同在一個街區,位置對稱。

(奧斯陸的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

在歷史博物館裡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裡,有一個特展,名字叫Collapse,這個詞通常被翻譯成崩潰,但它還有一些類似的含義:倒塌、崩潰、瓦解、失敗、衰竭等等。所以,在這篇文里,提到「崩潰」的時候,如果讀起來不夠順暢,可能是因為展覽中的英文原文是collapse,而我統一用「崩潰」來替代它所有的含義了。

名字叫崩潰,但內容卻不如名字所述說的那樣悲觀。通常,博物館裡都會通過展品講述故事,而故事,都會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一切是從何開始?而這個展則認為,世界每時每刻都在開始新的篇章,舊的事物消亡,新的事物崛起,而人類,就是生存在這樣一個難以預料的世界中,不斷嘗試改造自然,但自然又不會乖乖地按照人類的意志改變,它不時地會把人類至於混亂之中,強迫我們用新的眼光認識自然。

(視頻演示一萬年來的地貌變遷)

確實,世界隨時都在開始新的篇章,但這個展還是設定了一個起始年代:公元前12000年左右,正是在那個時候,上一個冰河時期慢慢結束,冰川融化,氣候變暖,冰蓋退去之後,露出了更多的陸地,歐洲人開始逐漸向北方移民,挪威的西海岸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有人居住:冰川對廣闊土地的統治崩潰了,移民先驅們來了。

(早起挪威移民的文物)

而隨著氣候進一步變化,波羅的海變得可以通航,從東方來了新的移民,他們帶來了新的、更先進工具和技術,早期先驅移民的工具不再被使用,創造工具的技術也停止了演化,消失了,崩潰了。

(挪威首都奧斯陸與波羅的海的位置關係)

「崩潰」展中,講的另一個故事,是人類對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亞群島的殖民過程,如之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雖然Thor有乘坐木筏子漂流8000公里從南美到太平洋上島嶼的壯舉,但從語言、文物、物種等各方面來判斷,人類都是從東南亞的群島開始的。

「崩潰」展認為,生活在這些島嶼上的人,經常需要面對颱風、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威脅,他們從來不會把「穩定」當成唾手可得的東西,換句話說,他們會認為「崩潰」是隨時會發生的。生活在這樣隨時會崩潰的環境中的島民們,有著一套他們特有的世界觀和神靈觀,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大概也會養一方文化吧。台灣人對於建核電站一事有著他們的謹慎和擔心,日本人則是把垃圾分類做到了極致,我不知道這種生活習慣和態度,與他們生活在島上是否有關係。「崩潰」展中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崩潰和文化之間是如何關聯的?

「崩潰」展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力,是有一本有名的書,也叫這個名字,在書中有一章,作者講了波利尼西亞群島上的另一個故事,一個更徹底的崩潰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復活節島上,復活節島面積為163.6平方千米,約等於北京三環圈住的面積,離復活節島最近的人類的定居點的距離是2000千米,約等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這裡可謂是人類真正的天涯海角。

現代的人類,如今在復活節島上修建了公路、酒店、機場,讓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可以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而遊客們,幾乎全是沖著島上的石像而來。

1722年,歐洲的探險家來到復活節島,發現了大量的石像,這些石像形狀類似,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五層樓高,有上百噸重,這原本沒什麼好稀奇,畢竟全世界的人類在歷史上創造過更宏偉的工程,但如果考慮到島上的環境,就會覺得吃驚了。

探險家到達復活節島時,島上沒有任何樹木,最多就是有一些灌木,當地人使用的船就是用灌木的藤條編織成的小獨木舟,僅能供兩三人乘坐,而且極易漏水,需要不斷把水舀出去。石像遍布全島,而適合製作石像的石材卻不是遍地都有,這讓人很難想像,在沒有巨大木材和現代機械的條件下,赤手空拳的人們是如何把石像搬運到島上的各地,並豎立起來的,所以一度有人認為,這些石像是外星人立的。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通過對島上火山灰的分析,發現在歷史上島上是有樹的——而且不是一種,是有很多種,其中不乏高大結實的樹種。有了巨大的木材做架子,樹皮做繩索,搬運和豎起石像就不那麼困難了。現實中,也有很多對復活節島著迷的人,在木撬、滾輪、支架、繩索的幫助下,做了很多實驗來驗證各自的想法。

一個問題解答了,新的問題出現了:島上原本那麼多的樹木,後來為什麼都沒了?

研究普遍認為,正是島上各村落之間對於興建石像的軍備競賽,是促成島上樹木消失的重要原因。

毀滅物種,人類當然有這個能力,正如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在一席上面的一個演講里所說:

一萬兩千年前,我們的智人祖先從俄羅斯走到了阿拉斯加,美洲生物以屬為單位滅絕:北美47個屬滅絕了34個,南美60個屬滅絕了50個。僅僅兩千年的時間,就從北美最北端的阿拉斯加,一路瘋狂地血洗到了南美最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島。

(古代人類殖民全球的步伐)

一萬兩千年前,正是在挪威的「崩潰」展里故事的開端,冰河時期的崩潰,使得人類可以去新的定居點移民,而在袁碩的故事中,人類去美洲的移民,則造成了美洲物種們的崩潰。

古代智人祖先的移民,使得其他物種崩潰了,但也讓人類成功地統治了地球,硬要說這種對環境的破壞是人類佔領地球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似乎也說得通。然而復活節島的故事卻悲慘得多:沒有了樹木,島上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土地容易流失,變得難以耕種,沒有了巨大樹木作為船隻的材料,漁業也受到巨大影響,食物的的減少,讓島上的人口從頂峰時期的約7000到20000人,變成只有2000人(歐洲探險家到達復活節島時)。

這麼多人口是如何消失的?如果只是饑荒,似乎還沒有那麼殘忍,比饑荒更殘忍的問題是:當沒有食物,環顧四望,只有同樣飢腸轆轆的同類的時候,人們會吃什麼?考古學者在島上發現大量敲碎的人的骨頭,而骨髓是可以吸食的。在殘留下的人口中,最惡毒的罵人的話語是:你媽的肉塞住了我的牙縫。

復活節島上的環境和島民,經歷了最殘酷的一種崩潰。波蘭詩人Stanislaw Jerzy Lec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而當劍齒虎、長毛象、古巨蜥等生物滅絕之時,也沒有一位智人祖先覺得自己是那個罪魁禍首,在復活節島的故事中,人們也會去問,誰應該為此負責:是誰砍倒的島上最後一棵樹,他當時在想些什麼?

「如果不允許砍樹,那砍樹工下崗了怎麼辦,他家人怎麼辦?」

「可以不砍樹啊,那你用愛去把石像立起來。」

「隨著科技發展,我們會找到別的資源來樹的作用的。」

「沒有證據證明島上不存在其他的樹了,將來我們還會發現更多的樹。」

我承認,這些都是從現代人類面對環境問題時會做的反應中改編而來。而這正是在上一篇文中提到的那個面對島嶼時,我會想起的迷人又駭人的比喻: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之中,就像是復活節島在浩瀚的太平洋中孤立一隅,地球比復活節島大得多,但放在宇宙中,地球,就是一座孤島。

有人會認為這個隱喻並不恰當,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的能力變得更強,可以通過科技的力量來讓人類生存下去,然而科技是中性的,它的進步並不是只向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進行的。幾千上萬人就可以讓復活節島的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手握先進的能源、科技、機械的幾十億人類,搞起破壞來,也更有力量吧。

關於復活節島的故事,只佔了《崩潰》一書的一章,在後面還會講到其他島嶼上發生的故事,瑪雅文明的故事,維京社會的故事,非洲社會的故事,在書的最後,也探討了科技的進步對於製造崩潰和避免崩潰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路與書 的精彩文章:

TAG:我的路與書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最窮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座孤島,另一個還不如這座孤島!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島上書店
一座美食的孤島
你從來都不是一座孤島
島上書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沒有區塊鏈是一座孤島
一座風情的孤島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嗎?
你的夢境里有沒有一座孤島
「星座揭秘」天秤座其實是一座孤島
環灘島——等到一座孤島的陽光
抑鬱症,你從不是一座孤島
《島上書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世界上最霸氣的廁所,一個雪山上一個懸崖邊,一個沙漠里一個孤島上
世界上最霸氣的廁所,一個雪山上一個沙漠里一個孤島上!
一座孤島,一出好戲!
我在紅塵活成一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