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講堂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講堂

GIF/249K

從拿地到蓋好一座廟中間所要了解的政策、規劃、籌資、設計、建設的全過程,寺院住持必備技能。

原始佛教時期的僧人聚居地就有講堂,如《長阿含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汝敕羅閱祇左右諸比丘盡集講堂」對曰:唯然。即詣羅閱祇城,集諸比丘,盡會講堂。《妙法蓮華經》中也有「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隨著佛經的傳入,中國佛寺中出現講堂,也應該是很早的,如《高僧傳》所載:前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忽有異僧,形甚庸陋,來寺寄宿。寺房既迮,處之講堂。」《弘明集》亦提到「以有若之貌,最似夫子,坐之講堂之上,令其講演,門徒咨仰,與往日不殊。」這說明南北朝時寺院中已有講堂之設。南朝宋謝靈運在他的《山居賦》中也特別提到了寺院中的講堂:

四山周回,雙流逶迤。西南嶺,建經台;倚北阜,築講堂。傍危峰,立禪室;臨浚流,列僧房。對百年之高木,納萬代之芬芳。抱終古之泉源,關膏液之清長,謝麗塔於郊郭,殊世間於城傍。

謝靈運在這裡描繪了一座南朝寺院中所應包含的基本建築類型經台、講堂、禪室、僧房。其中經台應屬佛經收藏與閱讀之地,與後世的藏經樓相近;禪室是僧人修禪打坐的地方;僧房則是僧人生活起居之所;講堂是僧徒聚集聽講佛經之處。顯然,這四種建築類型,容納了生活起居、講經弘法、收藏佛經、禪修打坐等基本的寺院生活,似乎是比佛殿更為基本的寺院組成部分。日本奈良法隆寺的空間布局,保存了佛教寺院中設置講堂的早期案例,這是一座創建於飛鳥時代的佛寺,寺院迴廊院內的中心布置有佛塔(五重塔)與佛殿(金堂),寺院的後部,就是一座講堂(見上方配圖)。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教你蓋好一座廟|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略說菩薩種性(4):菩薩超勝過聲聞緣覺
金剛經講錄(4)《金剛經》奧義六論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大殿與七佛殿
7.12淺談不凈觀法在現代僧伽教育中的作用與意義(四)
金剛經講錄(3)《金剛經》奧義六論之二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晉、南北朝時期建築
探秘五台山塔院寺之建築
武都福津廣嚴院:西部唯一的南宋時期木構建築
山西晉中古建築——歷史古寺廟
東京初體驗之建築
陝西東部唯一一座窯洞式佛教建築——小華山寺
從建築之美觸摸莆田文脈——探訪莆田佛教廟塔古建現狀
走近古建築:山西太原竇大夫祠,是祀奉春秋時晉國大夫竇犨的祠廟
川南建築瑰寶——春秋祠
塞北江南建築
品魏晉餘韻,賞建築之美——南京六朝博物館遊記
王飛峰: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建築用瓦考略
美哉!嶺南樹,嶺南詩,嶺南古建築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隆福寺藻井
徽派古建築精華探秘,世界文化遺產之黟縣宏村
江西南昌滕王閣,三大名樓之一,吉祥風水建築
在台北拍攝的龍山寺古建築和祭祀場景
周遊·武漢·古建築——《黃鶴樓》
南京最古老園林 竟藏世界上最早的空調建築 被譽「南都第一園」!
老照片,德國建築師拍攝的清朝末期各地建築,欣賞中國古建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