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養生,用一季酷暑還自己一世暖冬

三伏養生,用一季酷暑還自己一世暖冬

三伏養生,用一季酷暑還自己一世暖冬

(熱啊,好熱啊,文章較長,老師寫的比較全面,在意的媽媽可以慢慢看)

7月份後連連出現超過35°的高溫天氣,真正進入了「三伏天」了。茁昀健康帶大家玩轉三伏養生,用一季酷暑還您自己一世暖冬。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時間。人在高溫環境中,無論是生理功能還是新陳代謝都會呈現加速的狀態,因此如何在三伏天里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進入三伏天后,高溫、高熱、高濕的「桑拿天」將會頻繁出現,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中暑、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暑期腹瀉、發燒等諸多病症偷偷找你來了。

夏季養生:「熱著過」

什麼?沒有搞錯吧,夏天還要熱養生,夏天本來就熱,再熱養生不就中暑了嗎?

估計好多人都這麼認為,因為人們夏季習慣了冷養生。實際上夏季人體毛孔呈開放狀態,易受到冷風、邪氣侵擾,導致體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熱著過」,才是正確的選擇。

一、吹空調,不如流一身汗

古語有個說法,叫「冬不爐,夏不扇」。意思是說,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不然就會使陽氣受到干擾。夏天不要一個勁兒的扇扇子,應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是要順天時,夏天體驗炎熱的考驗,讓身體多出出汗。而如今我們夏天空調,冬天暖氣,太舒適了。

所以,夏天就應該讓自己大汗淋漓,身體才痛快!(余老師建議:首先注意補水,其次因現在的生活所致,必須得開空調睡覺,但不可以貪涼。如果允許,每天讓自己出出汗吧,也可以幫助我們排排晚上吹空調所受的濕氣。喜歡喝啤酒男士,記得一定要讓自己多出汗哦,想想運動員們吧。)

(喝水,出汗,可美女,這樣喝水好嗎?)

二、喝冷飲,吃水果,不如喝熱茶

不少的年青人夏天喜歡喝冰飲,其實較解渴的是熱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名茶。中國古代民間人士早已懂得以熱茶解暑,用來散發內部體熱。通常飲熱茶後,皮膚便慢慢發汗,而發汗能幫助體內熱量散發;換言之,熱量隨即緩緩排出。

但飲冰冷飲品,只是口腔和食物短暫時間覺得冰涼而已,未幾又會覺熱。因為我們身體的熱量較難在短時間內揮發,而是往體內走,去溫暖我們剛剛飲進去的冷飲,去使身體暫時平衡,這個時候濕熱就會慢慢形成,而困於體內。

而人飲熱茶後,毛細管擴張,汗孔自開;而又不會像冷飲般刺激腸胃和氣管。不過,茶不可過燙,否則傷害舌頭、口腔、咽喉和食道,對腸胃亦無益。故最好稍為等候它降至攝氏80度以下才慢慢喝下。(余老師建議:1,要吃,不要一次吃太多冷飲、水果,適合淺嘗輒止。2,這個時候我們不妨來個太陽灸,搬把太師椅背對窗戶坐下,面前放杯熱茶,太陽對著背部好好的「曬」一會,微微出汗,再飲熱茶,豈不舒服!)

(不要一次吃太多冷飲、水果,淺嘗輒止哦)

三、涼水沖澡,不如熱水泡腳、艾灸

夏季「熱養」不如多用熱水泡腳。夏季濕氣正當令,人的五臟六腑中屬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濕,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民間有諺語,「夏天泡腳,暑濕可祛」,說的就是這個理。泡腳時最好選擇較深的木桶。再就是水溫,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以37度為好。

熱水泡腳能夠使氣運行通暢,促進身體氣血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修復身體細胞。

另,艾灸同理咯,艾灸穴位建議:肚臍,關元,腎俞,足三里,承山,豐隆等

(余老師建議:可以適量加入艾葉,泡腳時間小朋友控制在10分鐘左右,大人和小孩都以微微出汗即可,泡的過程中只可加入熱水,而不能加入冷水。另外,洗澡也要用熱水。運動後忌立即沖涼。)

(三伏貼後,回家可以自己做艾灸哦)

其次,不同的體質不同對待:酷暑難耐的夏季,我們經常發現一家人吃同樣的食物,老人孩子吃完食物後可能立馬就會出現腸胃不舒服的情況,而其他家庭成員並無大礙。有時,同樣在家中吹空調,女性也比男性更易受涼。

門店認為,人與人體質是不同的,所以對抗寒濕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壯年體質較好,陽氣相對較重,而老人和小孩則體質稍差,抵抗力相對較低,易受到「寒邪」之氣侵擾。而女性因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更容易受到「寒邪」、「濕氣」的侵擾。因此,體質較弱、陽氣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涼,更應該小心寒邪侵體。脾胃虛寒的寶寶更甚。

余老師推薦夏季食譜來了:

三伏吃羊肉,逼走寒氣

把羊肉這種常見的冬令補品放在三伏天來吃,其實是很有「講究」的。現在人們容易貪涼,導致消化道功能紊亂,空調會帶來全身肌肉關節疼痛。這個時候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疏通筋脈。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調,早上起來覺得頭很痛,飲食中吃點羊肉就緩解了(可以類比廣西玉林的「狗肉節」,所以成年人不忌諱的可以吃狗肉。),注意的是,不建議大家飲食的時候喝啤酒。

三伏吃薑,全年安康

「早上三片姜,勝過飲參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等都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防病保健諺語。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三伏天吃薑是治病的關鍵,姜能去除體內的寒、風、濕、暑、燥、火,吃薑後再吃其他食物進行冬病夏治就會變得很簡單!我們的三伏貼也是自己打薑汁入葯的。

三伏吃雞肉,恢復體力

三伏天,為什麼要吃雞肉這些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呢?這是因為人在三伏天時,體力消耗增大,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適當吃些雞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補充體力,挺過這段難熬的日子。雞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非常適宜人體消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幫助恢復體力!

三伏吃黃鱔補氣血、強筋骨

黃鱔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夏季肉質最為肥美。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本草拾遺》中記載,主濕痹氣,補虛損,婦人產後淋瀝,血氣不調。另外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這裡類似於上海媳婦坐月子時,婆婆會專門買新鮮的黃鱔,加上黃芪、陳皮和紅棗等一起煮湯給兒媳婦喝。認為黃鱔湯有氣血、強筋骨、滋補肝腎、降血糖的功效。(如果怕黃鱔的腥味,可把黃鱔用熱水燙下後略炒,去除腥味。)

三伏吃苦,解暑祛痱子

中醫素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苦瓜性寒味苦,夏天多吃一些苦瓜可以起到去火解暑作用。另外苦瓜因為含糖比例低、含纖維素比例高,是一種升糖速度比較慢的健康蔬菜。所以可以算是一種對糖尿病人食療比較好的蔬菜。(余老師建議:寶寶漲痱子了,苦瓜汁擦拭身體可以有去痱子的功效哦)

哎呀,太晚了,健脾生津,脾胃保健的食療方就以後分享了,記住一定不能太晚洗澡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三伏第一天,西安由「熱」成功晉級「熱的發紫」!
進入40天「超長待機」三伏天,怎麼渡過這漫長「苦夏」?
三伏天,我們妥妥地熱服了……求解!Orz
今日入伏 注意三伏天養生要點
鎮西瓜,大蒲扇…沒有空調的時代 我們是怎麼「活過」三伏天的

TAG:三伏 |

您可能感興趣

一碗「夏季養生粥」,夏日酷暑不再愁
《酷暑就該這樣養生》
酷暑即將到來,這幾道菜讓你在炎熱的夏季感到一絲清涼!
立秋了,酷暑還要賴在這裡一段時間呢
夏至來了,這四種食物幫你戰酷暑
酷暑來臨,來一份綠色Q彈的神仙豆腐「清熱」一下
中國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都不用空調
夏季酷暑太煎熬?這幾招,趕緊收!
這一兵種被稱為最苦逼的兵種,每天都要經歷嚴寒酷暑
酷暑夏日中的一股清流,來自這個「慢病毒」
玩轉盛夏酷暑!你還需要一款靠譜的遊戲本
高溫酷暑之下,你需要一碗冰激凌解暑降溫,二步做出一大桶,爽到沒朋友
酷暑當前,來開八一下驅蚊消暑神器——花露水
一把扇子度酷暑
酷暑里必不可少的解暑飲品,西瓜的4種吃法,讓你冰爽清涼一整夏
甜甜橘子色唇讓人想咬一口!這些唇膏讓人活力四射巧降三伏天酷暑
酷暑來臨,送你一杯「苔蘚多肉」冰淇淋,品味清涼植物
酷暑難耐,來杯夏日特飲,讓你清涼一夏!冰爽可口,排毒養顏,自己在家就能做!
高溫酷暑季,這樣吃更營養健康哦
古代人怎麼度過酷暑?這是古代「冰箱」,冬暖夏涼,價值三千五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