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學」又到一年三伏天,古詩也是這般熱

「國學」又到一年三伏天,古詩也是這般熱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產黨員」)

又到了三伏天,一年中最難熬的時分之一。坐在房間之中吹著空調的小編尚且汗如雨下,那沒有這些納涼手段的古人在這難耐夏日又該如何安身?

士大夫也就罷了,辛苦農民恐怕更是悲慘萬分。幸好古代詩人不乏憂民情懷,所以下面的八首詩在吟詠暑熱之餘,也滿是詩人們對黎民的關懷之情。

《丁督護歌》

【唐代】李白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督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李白其人雖然放誕不羈,但也曾渴望報國救民,因此不乏關心人民疾苦的作品。這篇《丁督護歌》就是描寫了酷暑夏日民夫拖船的痛苦。「吳牛喘月」,既寫天氣的異常炎熱,又寫船工勞苦,這位「平生不下淚」的曠達詩人到此也「心摧淚如雨」,可見憂國憂民的情懷。

《苦行》

【唐代】王維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莞簟不可近,絺綌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

長風萬里來,江海盪煩濁。

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

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

這首詩描寫了酷暑夏季天氣的炎熱:赤日當空,草枯水干,再輕薄的衣服也覺得厚重,再濃密的樹林中也覺得樹陰不夠遮擋烈日。連一向參禪禮佛,修身養性的王維也想遁出宇宙逃避,夏日的毒辣,可見一斑。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唐代】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

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

這首詩寫的是炎炎夏日作者不堪其苦的感受。不止在內容中有所體現,連寫法上都滿腹牢騷。詩中掙脫了聲律常規,開頭就連用四個仄字,在第三、四、七、八句皆用拗語,束帶發狂情態躍然紙上。讀此詩,略可領略少陵「語不驚人死不休」之一二。

《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代】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此詩作於柳宗元貶謫永州時期,因此牢騷滿腹無可名狀。全篇緊扣詩題,句句寫「夏夜苦熱」,永州的酷熱和作者的煩躁抱怨被用極度誇張的寫法描寫得歷歷如繪。夏天之熱,生靈之苦,令人心生憐憫,也望而生畏。

《勞歌》

【宋代】張耒

暑天三月元無雨,雲頭不合惟飛土。

深堂無人午睡余,欲動兒先汗如雨。

忽憐長街負重民,筋骸長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飽兒女。

人家牛馬系高木,惟恐牛軀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艱,誰知不如牛馬福。

張耒出身貧寒,沉淪下僚,故此特別體察廣大人民的窮苦生活,寫過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這首《勞歌》就用樸素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炎熱暑天仍要辛苦勞作的下層勞工的同情和憐憫。

《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這首《暑旱苦熱》是王令的代表作。詩中力求生硬,寫暑旱逼人,奇特而不怪譎,既有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又有強烈的現實主義濟世拯民的思想。詩中馳騁想像,頗得詩鬼李賀神髓。

《秋前風雨頓涼》

【宋代】范成大

秋期如約不須催,雨腳風聲兩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辭老景似潮來。

酒杯觸撥詩情動,書卷招邀病眼開。

明日更涼吾已卜,暮雲渾作亂峰堆。

這首詩寫了遇風雨之快,可見之前夏日煎熬的無奈。頷聯寫喜涼之情,瞬息間的心情變化,渴望暑期早退的堅決在這付流水對中表露無遺。不惜用寶貴的年華換走暑熱,范成大的心情可謂決絕,看來確實是熱怕了。

《赤日炎炎似火燒》

【明代】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在寫暑熱的詩歌中,這首應該流傳最廣。這是《水滸傳》「智取生辰綱」這一故事中,楊志押送生辰綱行至黃泥岡時,白日鼠白勝扮作挑酒桶的漢子所吟唱的詩作。簡樸直白,卻直觀貼切,從不同側面描繪的炎熱場景躍然紙上。而之後的一段故事,也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

(來源:古典書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漲姿勢!15句自帶霸氣、讓人熱血沸騰的古詩
古詩今譯,古風情懷
冷知識,邂逅古詩中的棠梨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一天一首古詩詞
好好的古詩詞,怎麼到現代卻污瞎了眼?

TAG:古詩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大師錢穆曾經遊覽一座古剎,看到一個小沙彌,在一棵近五百年的古松旁種夾竹桃
他是清華三巨頭之一,號稱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國學大師
你在追的那些日式風格,原來五百年前都是從中國學來的!
此人是一代國學大師,譽滿天下,卻晚景凄涼
這六部國學經典,你一生至少讀一次!
每天一點國學:什麼是姓,什麼是氏,很多人都搞錯了
中國一古書,國學大師一輩子沒看懂,預言:後人頂多看懂三分之一
國學大師:三百年來他第一
國學大師南懷瑾: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只是其中之一,其餘兩個是什麼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春第一課,我們從國學開始!
聞一多不光是愛國學者,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此身份曾遭到眾人挖苦
中國最後一位國學宗師,只用二句話,就概括了蘇軾一生!
日本三大珍味,一種從中國學過去,中國人不愛吃,一種只取腸子吃
德國人快要瘋了,一到4月小龍蝦就泛濫,今年向中國學了一招
每天一點國學:四書五經六藝是什麼,古人死讀書嗎
去了日本才知道,不僅是漢字,還有這麼多東西是從我國學來的?
國學到底是什麼,這是一筆糊塗賬
國學泰斗章太炎到底有多瘋,看完這幾個故事就知道了
國學大師的三段師生戀,一個自殺,一個被遺棄,最後一個鍾愛一生
國學大師:做人一步一個境界,做好了這些,錢自然就來了